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朴佳思  杜庆洋  白佳海 《耐火材料》2023,(6):500-503+507
为了解决固相烧结法制备MgAl2O4多孔陶瓷过程中体积膨胀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以d50=1.1μm的Al2O3和d50=1.5μm的MgO为主要原料,d50=1.5μm的TiO2为外加剂,用干压成型-固相反应法制备MgAl2O4多孔陶瓷。研究了热处理温度(1 300、1 350、1 400、1 450、1 500℃)和TiO2外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0%、1.5%、2.0%)对多孔陶瓷烧后线变化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MgAl2O4多孔陶瓷的致密化程度提高,体积密度增大,显气孔率降低;2)随着TiO2外加量的增加,MgAl2O4多孔陶瓷的烧后线收缩率增大,显气孔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高纯氮气下先后进行580℃保温8 h、1 700℃保温3 h热处理后Al–MgAl2O4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经580℃保温8 h后,Al–MgAl2O4复合材料形成分层现象,即外层区含金属铝–氮化铝壳核结构。当温度升至某一特定值时,金属铝–氮化铝壳核结构破裂,金属铝Al(l/g)溢出/逸出,与N2和O2分别反应生成AlN和Al2O(g),促进化学计量比的镁铝尖晶石(MgAl2O4)分解形成富氧化铝的镁铝尖晶石(Al2O3-rich spinel)和镁蒸气(Mg(g))。一方面,AlN与富氧化铝的镁铝尖晶石形成MgAlON尖晶石;另一方面,AlN与Mg(g)和O2发生固溶体反应生成氮化铝固溶体,(Mg,Al)(N,O)。内层区的材料物相组成不同于外层区,含有许多由气–气反应Al2O(g)+O2(g)+N2(g)+Mg(g)→MgAlON(s)或Al(g)+O2(g)+N2(g)+Mg(g)→MgAlON(s)生成的片状MgAlON;此外,内层区富氧化铝的镁铝尖晶石没有进一步转变为MgAlON尖晶石。  相似文献   

3.
马杰  张鹏  樊文浩  廉旭鹏  戎婕 《现代化工》2024,(3):136-139+144
为了屏蔽中子与γ射线的危害,在Al/Gd203材料中加入W并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制成Al/W/Gd2O3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XRD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物相结构;利用蒙特卡罗统计试验方法和粒子传输软件MCNP5对Al/W/Gd2O3复合材料屏蔽中子和γ射线的性能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原铝基复合材料相比,Al/W/Gd2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异、抗拉强度提高;拉伸断口形貌表明,复合材料断裂模式为穿晶断裂。  相似文献   

4.
本文实验以Mn3O4为锰源和Li2CO3为锂源,对不同温度制备的尖晶石型LiMn2O4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XRD分析测试表明在不同温度段制得的尖晶石LiMn2O4均为纯相;SEM分析测试表明不同温度制得的尖晶石LiMn2O4晶粒大小均匀,随着煅烧温度上升LiMn2O4晶粒逐渐长大。尖晶石LiMn2O4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650~750℃范围煅烧的尖晶石LiMn2O4要优于750℃以上煅烧的样品。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单相块体(Mg0.2Co0.2Ni0.2Cu0.2Zn0.2)Fe2O4高熵尖晶石陶瓷。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制备过程中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元素分布进行分析。随烧结温度的升高陶瓷材料体积密度增大,气孔率降低,1 200℃烧结所得致密高熵尖晶石陶瓷材料呈单相,元素均匀分布,其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43.00 MPa和1.30 MPa·m1/2。所制备高熵尖晶石陶瓷对电磁波兼具介电损耗和磁损耗能力,其在3.0 mm处可获得最大的有效吸收带宽为12.37 GHz,是具有一定承载能力和优异宽频吸波性能的陶瓷材料。  相似文献   

6.
将不加和添加CaF2的KAlSi2O6(KAS4)溶胶于800~1 300℃煅烧得到的KAS4以及原料CaF2粉,分别与Li(NixCoyMnz)O2(LNCM)按照质量比70∶30混合均匀,然后在1 100℃保温6 h进行侵蚀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加和添加CaF2的KAS4的物相组成以及侵蚀试验后几种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添加1.88%(w)CaF2可以使KAS4纯相的生成温度下降约100℃;2)不加CaF2的KAS4比添加CaF2的具有更好的抗LNCM侵蚀性能;3)CaF2与LNCM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7.
以Si、Al2O3、MoSi2微粉和生物竹材为原料,采用包埋烧结法分别制备出SiC多孔材料、Al2O3/SiC、MoSi2/SiC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及波导法测试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吸波性能。结果表明:MoSi2/SiC复合材料的厚度为2 mm时有明显的吸波特性,有效吸收带宽在X波段的9.65~12.4 GHz频率范围内达2.75 GHz,且最低反射损耗为-38.27 dB。Al2O3/SiC复合材料孔道内的Al2O3与SiC晶须交缠,形成大量电偶极矩,产生介电损耗;MoSi2/SiC复合材料除介电损耗外还存在电阻损耗,使得复合材料电磁损耗增加,是较有前途的结构功能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8.
用Al(OH)3、Al2O3微粉(uf-Al2O3)、工业Al2O3粉作为氧化铝源,CaCO3为钙源,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六铝酸钙(CA6)材料,研究了氧化铝原料对材料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Al(OH)3、Al2O3微粉、工业Al2O3为氧化铝源的试样在1 300 ℃时开始有CA6相生成,各试样固相反应结束温度为1 500 ℃,继续提高烧成温度对物相组成没有影响。反应生成的CA6显微形貌因氧化铝原料不同而不同,以Al(OH)3为氧化铝源时,CA6的显微形貌多为片状结构;以工业Al2O3为原料时,CA6的显微形貌多为板片状和颗粒状;但以uf-Al2O3为氧化铝源时,CA6的显微形貌则多为等轴状晶粒。以uf-Al2O3为氧化铝源时,制备的材料耐压强度和体积密度最高,气孔率最低;以Al(OH)3为氧化铝源时,制备的材料耐压强度和体积密度最低,气孔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坩埚耐火材料对钛合金熔炼的质量非常重要,为开发高性能新型坩埚材料,以工业Y2O3和Al2O3–MgO–CaO系粉末(AMC)为原料,制备出Y2O3–Al2O3–MgO–CaO系复合耐火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1 500℃、1 600℃)和AMC含量(0、25%、50%、75%和100%,质量分数)对所制备耐火材料的物相组成、烧结性能(线收缩率、体积收缩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耐压强度、抗热震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Y2O3和AMC材料,复合材料的性能均有所提高;提高烧结温度,其性能更佳;且随着AMC含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线收缩率、体积收缩率、体积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随之增大,显气孔率降低;当AMC的质量含量为75%时,1 500℃烧结3 h制得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其显气孔率为4.37%,常温耐压强度为274.99 MPa,3次水冷热震后残余强度为16...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以3~1 mm的板状刚玉颗粒,Al粉、Si粉质量比分别为4∶0、3∶1、2∶2的Al/Si复合粉,以及酚醛树脂-乙二醇混合液为原料,通过搅拌、180℃烘烤、解体制成Al/Si复合粉包覆改性板状刚玉颗粒。然后,按常规工艺制备Al2O3-C试样,检测试样的常温和高温性能,分析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在Al2O3-C材料中加入Al/Si复合粉包覆改性刚玉颗粒,可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常温强度、高温强度、抗热震性和抗氧化性;Al/Si复合粉中Al粉、Si粉的质量比以3∶1最佳。2)改性板状刚玉颗粒表面的Al粉和Si粉填充在颗粒表面的凹陷处,提高了试样的成型致密度以及烘烤后和埋炭热处理后试样的致密度、强度和抗氧化性;高温埋炭热处理后,这些Al粉和Si粉反应生成AlN、Al4C3、SiC等非氧化物,增强了改性刚玉颗粒与基质的结合,提高了试样的抗热震性和强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在600℃的低温下制备了高致密的ZrW2O8/Cu复合材料及其功能梯度材料。XRD分析表明ZrW2O8/Cu复合材料结晶性良好没有不纯物质产生。SEM显示ZrW2O8/Cu功能梯度材料在不同体积分数界面处实现了成分和微观组织的梯度过渡。热机械分析表明不同体积分数的ZrW2O8/Cu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曲线与使用混合定律和Turner模型的预测基本一致,而且测量的ZrW2O8/Cu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通过增加铜的含量可以从-7.96×10-6/℃(ZrW2O8)变化到2.98×10-6/℃(30 vol%ZrW2O8/70vol%Cu)再变为极大值的11.6×10-6/℃(70vol%ZrW...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Al/Cr2O3纳米铝热剂对硝化棉(NC)热分解过程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DTG-FTIR)研究了单组分NC和Al/Cr2O3/NC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过程。运用Kissinger法、Starink法、Kissinger-迭代法和Ozawa-迭代法计算得到NC及Al/Cr2O3/NC的表观活化能。通过FWO法、KAS法和Friedman法得到NC和Al/Cr2O3/NC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并引入修正后的?esták-Berggren经验方程对相应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重建。结果表明,Al/Cr2O3纳米铝热剂可使NC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降低33.7kJ/mol,热点火温度降低3.5℃,热爆炸临界温度降低3.0℃。Al/Cr2O3/NC的热分解反应过程遵循n级动力学方程f(...  相似文献   

13.
以Al4SiC4为原料、Y2O3为添加剂,采用无压烧结制备Y3Al5O12–Al4Si C4复合耐火材料,研究Y2O3添加量[0~5%(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形貌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DFT模拟计算Y3+对Al4Si C4不同晶面表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Y2O3与Al4SiC4表面固有氧化层形成共晶液相,在复合材料晶界处生成Y3Al5O12和少量Y2SiO5。Y2O3的添加促使Al4Si C4...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碳材料的抗烧蚀性能,以石墨块作为基体,SiC(d50=10μm)、B4C(d50=50μm)、TaC(d50=3μm)为主要原料,采用料浆法结合反应熔渗Si在石墨材料表面制备了Si-SiC和Si-SiC-TaB2涂层,研究了涂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元素分布,考察了Si-SiC-TaB2复合涂层在室温至1 600℃的抗热震性能,并通过等离子火焰烧蚀试验(2 350℃分别烧蚀120和1 980 s)测试了涂层对石墨材料高温下的抗烧蚀防护性能。结果表明:Si-SiC-TaB2复合涂层结构致密,涂层中SiC和TaB2陶瓷颗粒与Si无明显界面;在1 600℃热震循环20次后,涂层试样的质量基本逐渐增加,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能;Si-SiC-TaB2复合涂层试样烧蚀1 980 s后质量增加,表面覆盖了含有Ta2O5和SiO2的Ta...  相似文献   

15.
刚玉-Ti2O3共存物相是通过调整低钛铁的冶炼工艺得到的一种冶金副产品,其中Al2O3和Ti2O3两相独立存在,可以作为耐火材料原料使用。通过热重–差热结合热力学分析得知原料中的Ti2O3在700℃左右开始氧化反应,Al2O3和TiO2在1 263℃左右开始反应,将原料在不同温度空气气氛下保温3 h烧成,由XRD结合SEM结果可知在800℃左右Ti2O3完成氧化反应,在1 300℃受钛酸铝分解反应的影响,只有部分TiO2和Al2O3在刚玉交界处反应生成片状Al2Ti O5。随着烧成温度升高至1 400℃和1 500℃,Al2O3和TiO2  相似文献   

16.
铁酸锌(ZnFe2O4)属于正尖晶石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氧化物,是典型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性能,包括有序的晶体结构、大的表面积和稳定性,已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锂电池电极材料、气敏材料等。ZnFe2O4及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窄带隙及的可见光响应,也是光催化方向具有潜力的材料之一。然而,关于NTC热敏陶瓷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利用固相法制备Sb掺杂ZnFe2O4陶瓷,对陶瓷样品的物相和微观组织进行表征,研究其电性能。  相似文献   

17.
相比传统电熔镁铝尖晶石和烧结镁铝尖晶石,轻烧镁铝尖晶石晶格畸变大,反应活性高,所制备的铝镁浇注料抗渣渗透性更好。本文以工业氧化铝和轻烧镁砂细粉为原料,在1 600 ℃下烧结合成Al2O3质量分数在68%~76%的富镁尖晶石(68%和70%)、正尖晶石(72%)和富铝尖晶石(76%)试样,研究Al2O3含量对尖晶石试样常温物理性能、物相组成、晶体结构参数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含量的增加提高了试样的显气孔率;富镁尖晶石试样的物相为尖晶石和少量方镁石,其余试样只有尖晶石相;富铝尖晶石的晶格畸变大于富镁尖晶石和正尖晶石,晶粒尺寸和平均孔径小于富镁尖晶石和正尖晶石。  相似文献   

18.
Ca2Mg2Al28O46 (C2M2A14)耐火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使用性能,为了将这类耐火材料应用在高温窑炉,本工作采用高温固相反应烧结法合成了三元化合物C2M2A14,研究了烧成温度及添加1%(质量分数) Fe2O3对试样相组成演变与组构及其致密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2M2A14在1 650℃由六铝酸钙(CA6)与尖晶石反应生成,在1 750℃大量生成,随着六方板状CA6转化为多面体C2M2A14和低共熔液相的出现,致密化进程加快。加入Fe2O3后,由原来(1,1,15)晶面择优取向的六方板状晶体转变为...  相似文献   

19.
江涛 《硅酸盐通报》2013,32(9):1882-1887
本实验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Fe3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并将Fe3Al粉末与Al2O3粉末相混合制备Fe3Al/Al2O3复合粉末,并通过热压烧结工艺制备Fe3Al/Al2O3复合材料块材试样,对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球磨60h后得到Fe-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并经过800℃和1000℃热处理后得到Fe3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经过热压烧结后得到的Fe3Al/Al2O3复合材料块材主要有Fe3Al相和Al2O3相.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均匀致密.Fe3Al晶粒均匀分布在Al2O3基体中,Fe3Al晶粒的平均颗粒尺寸为3~4μm,而Al2O3基体颗粒尺寸为4~5 μm.随着基体中Fe3Al合金含量的增加,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相对密度逐渐增加;Fe3 Al/Al2O3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逐渐增加;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洛氏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降低.Fe3Al/Al2O3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是由于复合材料具有均匀致密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固相燃烧法快速合成了LiNi0.08FexMn1.92-xO4(x≤0.08)正极材料,并探究了正极材料样品的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及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Ni-Fe共掺没有改变LiMn2O4的立方尖晶石结构,促进了其晶体发育和{111}、{110}、{100}晶面的择优生长,部分颗粒形成了以高暴露{111}晶面为主和少量{110}、{100}晶面的截断八面体形貌。LiNi0.08Fe0.05Mn1.87O4样品在较低倍率(≤5 C)时,其倍率性能和长循环寿命得到显著提高,在25℃下,1 C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6.1 mAh/g, 1 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2.0%;5 C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0.1 mAh/g, 2 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2.8%。LiNi0.08Fe0.05Mn1.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