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微溶解处理对棉大麻混纺纱性能的影响。纺制了不同捻度的棉大麻混纺纱,并对其进行了微溶解处理,测试了处理前后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毛羽指数及条干CV值等。结果表明:随纱线捻度增加,棉大麻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先增加后缓慢较小,最后趋于一定值;而混纺纱的毛羽指数则是随着捻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增加。认为:微溶解对大麻棉混纺纱的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纺制了不同混纺比的阻燃腈氯纶/芳纶1313/POD/芳纶1414混纺纱,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毛羽和条干均匀度,分析了POD纤维和芳纶1313混纺比与纱线整体品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OD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毛羽和条干得到改善,纱线断裂强度和热力损失率先降低后上升,断裂伸长率呈下降趋势;当POD纤维含量为20%时,混纺纱线断裂强度和热力损失率最低;含有30%POD纤维的混纺纱比未加POD纤维的混纺纱断裂强度减小了4%,但热力损失率降低了8%,断裂伸长率降低了31%。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混纺比对中空咖啡碳/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文章设计中空咖啡碳/棉纤维20/80、40/60、60/40、80/20四种混纺比,采用环锭纺与赛络纺制样八组纱线,测试并分析纱线的表面形态、实际捻度、条干均匀度、毛羽指数、拉伸性能、吸湿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中空咖啡碳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线性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基于棉纺系统的棉/大麻混纺纱在纺纱过程中造成的大麻损耗,在对棉纺前纺系统进行设备改造的基础上,设计了预处理棉与大麻普梳混纺、预处理棉与预处理大麻普梳混纺、预处理棉与大麻精梳混纺3套方案,通过其与原棉纺系统纺制的棉/大麻混纺纱的损耗与品质对比,确定了减少损耗,提高制成率的优化工艺方案:预处理棉与大麻精梳混纺方案,即原棉经过预处理后与大麻纤维混合,经过进行机器改造后的开清棉、梳棉、精梳设备,最终纺制成细纱。该工艺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损耗降低16.7%,纱线条干略有下降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纱线强度没有明显差别,制成率由原来的65%提高到了81.7%,降低了大麻产品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探讨棉远红外锦纶混纺纱及织物的性能。纺制出同规格棉/远红外锦纶20/80、35/65、55/45及80/20混纺纱和纯棉纱,测试了各单纱的断裂强力、毛羽、条干,并测试了棉/远红外锦纶35/65和纯棉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和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棉远红外锦纶临界混纺比大约为55/45;随着远红外锦纶混纺比的减少,混纺纱的毛羽逐渐增多,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先减小后增大,而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混纺纱条干不匀率先恶化后改善;混纺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和抗菌性能明显高于纯棉织物。认为:棉远红外锦纶具有较好的功能性,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云锦一号棉的纱线性能,分别对同特数的云锦一号棉普通环锭纱与细绒棉普通环锭纱、云锦一号棉紧密纱与细绒棉/长绒棉混纺紧密纱的线密度、捻度、毛羽、条干及一次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云锦一号棉纱毛羽指数较相应的细绒棉纱和细绒棉混纺纱小,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高,断裂伸长率小,短片段更均匀,条干均匀度与相应细绒棉及...  相似文献   

7.
研究染色棉海藻纤维混纺纱的制备工艺及海藻纤维含量对混纺纱性能的影响。通过合理的纺纱工艺流程优化,制备了5种不同混纺比的环锭纺色纱;测试了混纺纱的拉伸性能、毛羽指标、条干CV等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海藻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色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是先明显减小,再略微增加,后趋于平稳;而毛羽、条干CV、棉结、粗节和细节均先小幅增加再大幅增加。认为:研究海藻纤维在混纺纱中的含量有助于海藻纤维系列纱线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采用假捻集聚赛络纺纱技术,设计试纺19.4、14.6、11.7 tex大麻/棉混纺纱,每种纱线设计3种不同的捻系数,分别测试所纺纱线条干、强力、毛羽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成纱线密度的增加,假捻集聚赛络纱线条干变好、强力增高;随着捻度的降低,纱线强力降低,条干差异不明显。针对大麻/棉假捻集聚赛络混纺纱试纺过程中毛羽增多和断头增加的问题,通过改进细纱机部件来进行改善。试验结果可为批量开发大麻/棉假捻集聚赛络混纺纱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探讨聚酰胺酯棉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及性能。根据聚酰胺酯纤维特点,合理设计了聚酰胺酯棉混纺纱的工艺参数,通过Origin软件对纺出5种不同混纺比的聚酰胺酯棉混纺纱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聚酰胺酯纤维含量的增加,纱线断裂强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断裂伸长率呈递增趋势,成纱条干、细节先变好后变差,粗节、棉结逐渐减少,毛羽逐渐增多。认为:当聚酰胺酯纤维含量达到65%时,成纱的综合性能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设计高质量的蜂窝光触媒纤维/棉混纺纱线,本文通过提高环境湿度,利用抗静电剂对蜂窝光触媒纤维进行预处理,纺出6组不同混纺比的蜂窝光触媒纤维/棉混纺纱线,在此基础上测试各组纱线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毛羽指数和条干均匀度等指标并分析不同混纺比对成纱质量的影响,以探究最优混纺比。研究结果表明:当蜂窝光触媒纤维比例增加至35%之前,纱线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将随之增加,当蜂窝光触媒纤维比例大于35%时,断裂强力下降,断裂伸长率依然呈递增趋势;条干均匀度和毛羽指数均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6种不同混纺比天丝/苎麻混纺纱线的条干CV值、纱疵(细节、粗节、棉结)、断裂强度、毛羽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运用最小二乘法作数据的曲线拟合,建立了纱线性能指标和混纺比的回归方程,研究结论对天丝/苎麻混纺纱的开发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将备长炭与棉纤维按不同的质量比混纺,制备不同混纺比的备长炭/棉混纺纱及其针织物。测试分析混纺纱的强伸性能、条干均匀性及其针织物的顶破性能与除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纯备长炭纱线的断裂强度低于纯普通黏胶纱线和纯棉纱线,备长炭与棉纤维混纺比为50∶50的混纺纱的断裂强度较高,粗、细节数较少,整体质量较好;混纺纱条干均匀度和毛羽指数随着备长炭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备长炭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大,其针织物的顶破强力略有增大;备长炭/棉针织物对氨气和醋酸均有除臭作用,且对氨气的除臭效果更好;随着备长炭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大,备长炭/棉针织物对氨气和醋酸的除臭率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以汉麻、棉纤维为原料,纺制了汉麻/棉混纺比分别为0/100、20/80、40/60、60/40和80/20的混纺纱线。测试了5种纱线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纱线条干均匀度。实验表明,纱线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汉麻纤维含量小于40%时迅速下降,随后下降缓慢,直至平衡。同时混纺纱线的条干CV值也随着汉麻纤维含量的增加明显升高。对麻/棉混纺比与纱线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进行了线性拟合,为汉麻/棉混纺纱线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部分替代亚麻/棉、大麻/棉混纺纱,提升棕榈纤维的应用前景与产品附加值,对已脱胶的棕榈纤维进行牵切、开松,在棉纺设备上纺制了41.7 tex棉/棕榈纤维65/35混纺纱,确定各道纺纱工艺参数及配置。同时对细纱进行尿素浸渍处理,测试了混纺纱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配置纺纱工艺和进行尿素浸渍处理后,混纺纱的断裂强度达10.19 cN/tex;条干均匀,条干CV值达18.5%;纱线柔软,柔软度达244捻/20 cm;混纺纱表面光洁,毛羽较少,3 mm以上毛羽指数为25。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混纺比对木棉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混纺比木棉棉混纺纱的强伸性能、条干CV、毛羽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木棉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的强伸性能、毛羽、条干CV等性能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当木棉纤维含量低于30%时,混纺纱的断裂强力下降幅度小;当木棉纤维含量超过50%后,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下降明显。认为:木棉纤维可与棉纤维进行混纺,但混纺比不宜大于30%,否则对纱线性能及织造工艺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混纺比芳砜纶/阻燃粘胶混纺纱的性能,对4种不同混纺比的25 tex芳砜纶/阻燃粘胶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毛羽和条干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并通过加权Borda数法对混纺纱性能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测试结果表明: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和毛羽基本上随着芳砜纶含量的增加而上升;芳砜纶含量为52%左右时,断裂伸长率最小;芳砜纶含量为60%时,混纺纱的CV值为22.28%。加权Borda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芳砜纶/阻燃粘胶50/50混纺纱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麻纤维因自身性能缺陷与传统纺织工艺局限性所导致的成纱毛羽问题,将旋流喷嘴纺纱技术应用于精细化亚麻/长绒棉/天丝和大麻/棉/粘胶2种混纺纱的纺制,选择适当的细纱工艺参数并测试成纱后的主要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当旋流喷嘴中通入的气流压强为0.1 MPa时,亚麻混纺纱的有害毛羽数量相对于传统环锭细纱降低了89.9%,压强为0.05 MPa时,大麻混纺纱的有害毛羽数量降低了99%;显微镜下2种混纺纱线的纱体结构紧密,纤维排列整齐,纱线表面光洁,大麻混纺纱中的黑色粘胶长丝均匀包裹在纱体表面,使得纱线色泽更为均匀;纱线断裂强力与条干不匀率稍有降低,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探讨罗布麻莫代尔腈纶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及其性能。针对罗布麻纤维的特点合理设置纺纱工艺参数,采用称重混和及并条混和相结合的方式,生产不同混纺比的纱线,测试分析了4种不同罗布麻含量、两种细度的8种混纺纱的断裂强力、条干CV、毛羽指标。指出:随着罗布麻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线断裂强度下降,条干变差,毛羽增多。认为:优选罗布麻混纺比,优化工艺参数有助于罗布麻系列混纺纱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聚乳酸棉混纺纱混纺比对成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混纺比对聚乳酸棉混纺纱成纱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聚乳酸纤维含量分别为20%、35%、50%、65%、80%的聚乳酸/棉混纺纱的条干CV值、强伸性能、毛羽值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并采用Borda数法对混纺纱的成纱性能优劣进行判断。试验结果表明,混纺纱的条干CV值、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毛羽值均与混纺比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聚乳酸/棉混纺比为50/50时,其成纱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0.
经有机酸-碱氧脱胶的棕榈纤维与棉纤维按照20/80、35/65和50/50混纺且采用环锭纺方法纺制41.7 tex纱线,对其线密度、条干、毛羽和强伸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棕榈纤维含量为35%的混纺纱线综合品质最佳,其线密度为41.2 tex,条干变异系数21.1%,毛羽值7.91,断裂强度10.95 cN/tex,伸长率8.73%,说明棕榈纤维的可纺性良好且混纺纱线品质较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