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城煤田奥灰岩溶横向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技术》2015,(9):118-120
在收集肥城煤田大量突水点、陷落柱和注浆量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肥城煤田奥灰岩溶在横向上的分布特征,揭示了肥城煤田奥灰岩溶在横向表现在此基础上,利用突水量圈定了不同等级奥灰突水易发区的分布位置,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新汶煤田东部的地质构造发育规律,煤田断层多为高角度正断层;总结了此区域内X型断裂体系对煤田断层形成的影响;借用力源分析,研究了中生代以来,鲁西地区的断裂构造发育变更机制,结合莫尔—库仑破裂理论分析,提出了断裂经过NNW~SSE向的水平挤压和NNE~SSW向的引张力,后又接受SWW~NEE向的水平挤压,再经过近EW向和NW~SE向的挤压改造,形成了很大的上盘下滑断距,漫长地质活动后正断层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3.
为查明古交矿区奥灰岩溶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通过对野外地质观查、水文地质钻孔资料对比及室内试验分析得出:峰峰组顶底分别发育一段相对隔水层,中间为第1岩溶含水层,上马家沟组底部为相对隔水层,上部分别为第2、3岩溶含水层;奥灰顶部充填型相对隔水层受古构造运动控制,奥灰强弱相间的岩溶现象受其岩性韵律组合的控制,泥灰岩段成为裂隙岩溶含水层段是因为石膏层的盐丘作用产生了似层状的膏溶角砾岩带、压碎岩带和裂隙带.研究认为古交矿区峰峰组顶部近30m厚的充填型隔水层及下段泥灰岩石膏层可作为隔水关键层.  相似文献   

4.
刘瑾 《中州煤炭》2012,(7):49-50,53
对焦作煤田地质勘查资料及矿井生产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其结果表明:焦作煤田受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影响,主要发育了3组不同方向的高角度正断层,将煤田切割为次一级的小断块,且由南向北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带性,形成了以伸展构造变形为主的基本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5,(8):61-63
通过对潞安矿区岩溶陷落柱专题资料分析,总结出岩溶陷落柱在平面特征、空间特征、发育区域、柱体岩体特征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结合对矿区地质背景的研究,圈定了研究区未揭露的岩溶陷落柱并对其导水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褶曲的转折带、断层的交汇处及尖灭带、奥灰水异常区域是岩溶陷落柱发育的重点区域,决定岩溶陷落柱导水性的内因是自身的胶结状况,外因是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矿物及化学成分、水化学及水动力条件以及区域构造动力等3个主探因素的研究,总结了西山煤田奥陶系岩溶发育规律。其中,不同层段岩石中矿物成分的不同是岩溶差异发育的物质基础,水化学及水动力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区域构造则控制了本区岩溶发育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地表出露、结合钻孔及矿井揭露情况,介绍澄合矿区奥灰岩分布及埋藏特征,分析岩溶形态及形成,找出区内岩溶发育特征.矿区内岩溶形态以溶蚀裂隙为主,岩溶发育受岩性、构造所控制,岩溶水主要为岩溶裂隙水.  相似文献   

8.
焦作矿区岩溶裂隙网络渗流特征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国营  武强 《煤炭学报》1998,23(6):566-570
焦作矿区属典型的华北型石类二叠纪岩溶煤田,矿井水害严重,煤层底板之下的3层岩溶水是由孔隙介质和裂隙介质组成的双重结构含水体,是矿井主要充水水源。占主导地位的隙介质包括微裂隙、小裂隙、大裂隙和巨裂隙,不同规模的裂隙对岩溶水渗流起到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峰断裂带作为大型逆冲推覆构造运动的产物,对区域地质环境,包括岩溶发育造成显著影响。以青峰断裂带丰溪段为研究区,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和系统分析,探究岩溶发育特征和岩溶水流系统特征,分析断裂对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研究区岩溶水流系统可分为深切河谷控制下的中—浅循环水流系统模式和浅切沟谷控制下的浅循环水流系统模式;2个岩溶大泉的矿物饱和指数指示现阶段岩溶发育缓慢甚至趋于停滞;区内岩溶化阶段可分为鄂西期和山原期,大部分岩溶集中发育于山原期岩溶化Ⅱ2、Ⅱ1期,少部分发育于鄂西期岩溶化Ⅰ2期。提出断裂对岩溶发育具有正向和反向双重控制作用,正向作用是滑脱引张作用形成的张裂隙为地下水经流与赋存提供了良好通道,有利于岩溶的发育;反向作用则是断裂带对岩溶水系统的分割阻断限制了水的运移,不利于岩溶的发育;节理的走向与倾角是控制岩溶发育的最重要构造因素。研究成果能够为解决断裂带相关岩溶工程地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桌子山煤田奥陶系灰岩地下水是区域煤层开采的主要充水水源,同时也是乌海市重要的地下水水源,研究该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对矿井水害防治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以奥陶系灰岩水为研究对象,采集煤田奥陶系灰岩地下水样37组,综合利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及离子比例关系分析了奥陶系灰岩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桌子山煤田奥陶系灰水水化学组分的分布特征与地下水径流方向密切相关,Na++K+、HCO3-、Cl-和SO42-的离子浓度及理化指标TDS、pH值由补给区向排泄区呈现增大的趋势,Ca2+和Mg2+浓度呈现减小的趋势,并且以上指标在煤田北部和南部地区变化较大;由桌子山补给区向甘德尔山再转南北向径流的水化学类型变化较为明显,主要为“水迟缓交替作用带”,经历正向离子交换作用,而由桌子山补给区向南径流的水化学类型始终为SO4·Cl-Ca·Na型...  相似文献   

11.
肥城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规律及开采前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肥城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规律及其对煤矿生产的影响。结合实际谈了几种预测探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韩城矿区奥灰岩溶发育规律研究表明,区内的岩溶形态有溶蚀裂隙、溶洞、蜂窝状溶孔等,而以溶蚀裂隙为主。同时利用灰色聚类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奥灰岩溶水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并且提出了防止水质恶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是矿井防治水及安全开采的重要依据。由于陕蒙矿区地层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的特殊性,使得该区域导水裂隙发育高度与传统认识差别较大。考虑到目前围绕陕蒙矿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计算方法缺失问题,以鄂尔多斯市营盘壕煤矿2217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UDEC模拟研究了不同开采进度下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及演化特征,分析了大能量事件与导水裂隙带发育的关联关系,进而基于GA-SVR算法,建立了区域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精准预测方法。结果表明:直罗组砂岩巨厚的特性使得其在覆岩运动中表现出坚硬岩层的特点,裂隙带在其下充分发育,稳定后也形成“马鞍形”;微震监测数据能精准反映区域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相对误差仅为3.90%;建立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1,相对平均误差r为14.55%,预测精度显著优于经验公式(R2<0,r=59.57%)。研究成果对于陕蒙矿区保水开采与安全生产设计及矿井水防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在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探究了经验公式法的局限性并基于理论层面分析了BP神经网格法局限性。探究了支持向量机计算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优势,根据43个收集到的顶板裂隙带发育高度实测数据,依照参数获取简便,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相关性相对较高的原则,以采高、顶板覆岩强度以及开采方式作为特征因子,建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回归模型。利用模型预测了谢桥1121工作面及白庄7507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结果表明:运用SVM回归模型预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杨树岭隧道区岩溶水系统发育特征,预测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突水地质灾害,通过野外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角度研究岩溶形成和发展规律,分析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途径,归纳总结岩溶发育规律及岩溶储水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分布规律以及物探成果等,初步划分可能发生突水、涌水等地质灾害的危险地段。研究结果可为该隧道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选取最大段药量、总药量、水平距离、高差、前排抵抗线、预裂缝穿透率、完整性系数、测点与最小抵抗线方向夹角、炸药爆速9个因素为判别指标, 基于非线性分析方法支持向量机理论建立了预测爆破振动幅值、主频率、主频率持续时间等的爆破振动特征参量预测模型。将该方法应用到大冶有色铜绿山矿露天采场爆破振动对砌体结构破坏效应预测问题中, 对现场实测的93组数据进行训练和检验, 用另外15组现场数据作为预测样本进行测试, 预测结果与实测情况吻合较好。研究表明, 该方法回判估计的误判率低, 判别性能良好, 是爆破振动对砌体结构破坏效应预测的一种有效新方法, 可以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