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呼图壁河组油藏为例,对具有低幅度、多层系、边底水和“一砂一藏”特点的油藏开采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生产动态,综合应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主要针对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的地层压力、井底压力、产液量、注入压力和不同开发方式等决策性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选,制定了油藏合理可行的开采技术界限,为油藏长期稳产和高效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陆梁油田陆9井区存在注水能力不满足地质配注需求、管网压损较大、两套注水压力系统分布失衡、注水系统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别对注水系统的站区和油区进行优化。优化后提高了注水能力,降低了管网压损,达到了提高注水系统效率,降低注水单耗的目的,满足了油藏开发注够水的地质需求,为低渗透油田稳产、增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地应力认识的深入,它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作用日渐明显。应用岩心测试、水力压裂等资料分析了陆梁油田头屯河组油藏的地应力及裂缝特征。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水平最小主应力梯度为0.0121MPa/m,天然的裂缝走向为近似东西向,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油藏地应力分布状况。在分析地应力、裂缝特征的基础上,简述了裂缝与地应力的关系,并对压裂时地层中裂缝的延伸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该油藏地应力、裂缝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陆梁油田注入水的情况,分别在陆梁油田注水井井口采集了油田注入水的二种水源,即清水和油田污水,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通过该油田两种注入水中各项指标的测定,注入水静止、流动状态下对油田套管的腐蚀情况室内评价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实验,结论证明,油田采用分层注水过程注入水对套管具有很大的腐蚀伤害。  相似文献   

5.
陆梁油田陆9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侏罗系西山窑组油藏属于低幅度构造油藏,具有油层数量多、纵向跨度大、砂泥岩薄互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低电阻油、水层识别难度大等特点。为加快开发节奏,加速探明储量向商业储量转化,应用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和评价方法,通过微幅度背斜与主要含油砂体配置关系的研究和现代油藏工程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多含油层系油田开发经验基础上,结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地划分该油藏的开发层系,确定了油藏井网形式和井距,为陆梁油田的开发建设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鄯善油田东区油藏注水开发的油水运动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注水开发的深入,三间房组油藏产液呈现出含水上升、产量下降、注采关系长期不平衡的现状。分布于主河道砂体中的油井砂层厚、物性好、单井初产高、采出程度大、油层压降也大。注水开发中,注入水主要沿砂体延伸方向向压降大、物性好的油井突进。受沉积旋回控制,油藏中的Ⅰ,Ⅱ类储层多分布于每一油层组的中、下部,即第3或第4小层。这些小层产液量高、吸水强度大,造成开发中多为单层、单向含水上升。在油藏内,注入水主要是沿砂体展布方向由西向东、由低渗向高渗形成主渗通道。油藏产液量的变化与注水效果关系直接,主力产区含水上升是导致油藏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开发实践表明,多层合采合注开发中,层间非均质性是造成水驱动用状况极不均衡的内在因素,受经济效益的限制,深层低渗多油层油藏一般采用一套层系笼统开发,效果较差,需要研究新的层系组合与划分方式,使之既能满足开发的需要,又能使注采井距达到注水开发的要求,文东油田具有深层低渗多油层油藏的典型特征,其高效,经济细分层先导试验的经验、对科学、合理开发同类油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沙埝油田沙20东断块油藏是典型的窄条状边水油藏,整体含水率较高,局部井区水淹严重,导致油藏持续稳产较为困难,且剩余油分布复杂。应用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及电容模型原理,对区块水驱优势渗流通道进行识别,并对发生窜流的砂体及水窜方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水驱优势渗流通道的原因包括注水井的持续注入和边水的长期水侵,在后续注水结构调整中,应以水驱优势渗流通道识别结果为基础,进行有效注水策略研究。结合储层平面及纵向剩余油分布特征,对储层进行封层、补孔、油井加密及油井转注等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发生不同程度窜流的区域进行注采系统优化调整。油藏采用最优方案开采15 a,采出程度提高了2.71%,且初期含水率下降了25%,提高和改善了窄条状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静  高平 《石化技术》2023,(4):185-187
延长油田是中国大陆勘探开发最早的油田,近20年来,随着地质研究工作的深入和油层改造工艺的进步,油田勘探开发步伐稳步加快,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延长油田长期以来采用自然能量开发,增产措施以油层压裂改造为主要手段,油井压裂改造频繁。通过对延长油田的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递减规律进行模拟与研究,然后进行实例分析及效果分析,最终确保延长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降递减水平低位运行。  相似文献   

10.
复杂断块油藏在开发后期面临综合含水率高、地层能量不足、剩余油分布复杂、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部垦71断块油藏为例,基于水驱油藏的油包水和水包油2种油水分布状态,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采液端和注水端的受力分析可获得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和合理注采井距,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压差、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是影响其剩余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的关键因素,对油层合理地层压力水平及剩余油二次富集起主要控制作用。通过加大注采井距至油水边界外围,以2.9倍含油条带宽度为合理注采井距的临界值,采用短注长静置的非对称周期注采方式,建立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有利于保持单层系的压力系统稳定和提高剩余油波及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矿场实践表明,采用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后,垦71断块油藏日产油量提高至254 t/d,含水率控制在93.7%,采收率提高至31.53%,采油速率提高4.9%,显示出良好的增产效果。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解决了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剩余油分布分散、水驱波及率低和井网适应性差等难题,可为复杂断块油藏开发...  相似文献   

11.
濮城油田沙一下油藏的注水高速开发取得了预期效果。其主要做法是:①选择合理方式早期注水,适时放大生产压差,使油藏开发初期赢得高速度;②进行油藏综合研究,制定合理开发政策;③开展储层精细描述研究,提高对储层和构造的认识水平;④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低孔低渗油藏地质特征以及油层层数多、分布井段长、部分零散层动用难度大等问题 ,研究了宝北区有效厚度、油层层数、单井产能及单井控制地质储量等层系划分与组合的技术经济界限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宝北区层系划分与组合优化论证 ,最终优选出宝北区开发层系  相似文献   

13.
文东深层低渗透多油层砂岩油田细分层系开发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深层低渗透多油层砂岩油田受经济产量的限制,一般采用1套层系笼统合采。开发实践表明,层系内如层数大多,层间非均质性是造成水驱动用状况极不均衡的内在因素。多层合采合注开发效果较差,需要研究新的层系组合与划分方式,即能满足开发生产对层系细分的需要,又能使注采井距达到注水开发的要求。东濮凹陷文东油田属于低渗透多油层砂岩油田,油层多达55个,在准确认识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特点的基础上,以经济效益为前提,合理划分与组合开发层系,其高效、经济细分层系开发的经验,对科学、合理开发同类油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汉油田深井低渗透油藏较多,由于地质特点的差异,导致注水开发过程中所表现的特征不同。而王场油田王广区和广华油田广二区均为低渗透岩性构造油藏。这两个区块的主力油层连片,地质条件及油层物性相似,且均为90年代进行重新认识后进行滚动完善并投入注水开发的,但注水开发效果截然不同。力图通过对两区块主力油层井区的注水开发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找出了差异所在,并提出了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阿曼Saih Rawl油田的低渗透shuaiba灰岩油藏是一个几乎未断裂的、大面积延伸的低起伏构造。渗透率受基岩控制且相对较低(1-10md)。油藏大约含有9000万立方米轻油(35&;#176;API),油柱高度为15—30米。经济开采是从90年代初开始的,也就是在发现该油田20年后,可有效地使用水平井技术的时候。今天,在该油田的注水井网中已经使用了高达7个分支的多分支井。储层中的单井裸眼总长度已达到了11km。到2001年中期为止,已钻了166km生产裸眼井段和107km注入裸眼井段,有167个水平井眼,产油量高达9000m^3/d。最初的生产井段与注入井段之间的距离为250m,现已逐渐减小到60m,但仍满足经济标准。在2000—2001年,进行了一次油田开发回顾,以进一步寻找短期和长期的开发机遇。使用了一系列新的油藏管理工具以预测油藏对各种开发选择的响应。为了试验这些概念并实施广泛的数据采集,选定了一个先导试验区。最终,开始了实验室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通过回顾,确定了短期和中期活动的规划,包括将井距加密到40m,并在现有注入井内钻附加分支井眼。还确定了开发油田的翼部区域。然后,将在现有生产井中进行鱼骨钻井和反向注水的先导试验,同时设想了像堵水和二次压裂这样的波及优化方法,以达到50%以上的目标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对于岩石物理学家和油藏工程师来说,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要常常考虑注水开发下的油层流体动态评价。用优化开采和典型模拟来提高采收率要求有一种可靠的油藏监测技术。最近在利比亚引入CHFR(套管井地层电阻率),CHFR通过深电阻率测量过套管提供了一个准确的饱和度剖面。本文给出两口产油井的现场实例,用CHFR进行油藏监测突出了这项详尽研究的重要性。达到全面了解注水开发油藏,选择合适的补救措施降低含水量。第一个实例给出了潜水面下以一个中等渗透率各向异性驱替的多个储层。对比最初的裸眼井和CHFR-Plus评价的饱和度剖面,探测到油-水界面上升,给出剩余油分布的有价值信息。第2个实例涉及到对多个不同渗透性地层进行横向注水。油藏监测根据饱和度剖面变化已确定水波及层和枯竭层位置。在这两个实例中,根据CHFR-Plus研究结果采取的补救措施都显著地提高了油产量,执行了优化的现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陆梁油田陆9井区西山窑组一段为以构造控制为主、局部受岩性影响的底水油藏,通过试油试采和开发试验,油藏表现出供液能力和含水率平面差异大、纵向油水分布复杂的特点。为落实可供开发的有利部署区,亟需开展精细三维地质建模研究。基于岩心、测井、试油试采等资料综合研究成果,以Petrel建模软件为载体,建立研究区三维精细地质模型,落实油层及相关储集层参数的空间展布特征。根据模型预测结果,优选岩性和物性均较好的优势储集层区域部署开发井。经检验,地质模型与实际资料较吻合,为油藏开发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注水开发是海上油田开发的重要手段! 尤其对于进入中高含水期的老油田,注水关系到了油田的稳产与增产。但是注水系统也是海上油田的耗能大户,占到了海上油田总能耗的30%~40%。目前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海上众多老油田由于电力紧张限制了产能的提高。目前海上注水开发油田一般仅设置一个
压力等级的注水系统,对于注入压力低的注水井在井口对高压水源进行节流注入,造成了注水系统的大量能耗损失。文章从压力分配、能耗分析与经济对比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多压力注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孤东油田1996年开展了单井单层单向、单井多层单向、多井多层单向三类井组不稳定注水试验,初步见效。1999年应用物理模型、数值模拟、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方法,对油层非均质性、毛管力、原油物性、开发井网、不稳定注水时机、压力保持状况、注水强度和注水周期等因素开展了不稳定注水机理研究,研究表明孤东油田适合不稳定注水。在试验初见成效和不稳定注水理论的支持下,2001年又在孤东七区西6~(3+4)等5个区块进行了整体不稳定注水,其应用效果表明,不稳定注水投资少、见效快、增油明显.对油藏条件要求宽,能够有效地减少无功注水、无功采液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是一种深化二次采油、改善水驱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姬塬油田是长庆油田多油层复合滚动开发的主要油区,针对地层水不配伍、两种不同层系的油品混合后使输油管道结垢严重的情况,在大型联合站内采用分层集输、分层处理、采出水分层回注的工艺;对多层系开发、结垢量较小的分散区块,采用合层集输防垢防堵工艺。总结了防止多层系原油混合后结垢所采用的工艺流程、技术和设备,优化了地面集输工艺流程,降低了地面建设投资和生产运行费用,提高了油田地面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