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板状刚玉颗粒(6~3、3~1、≤1 mm)及细粉(0.045 mm)、电熔尖晶石颗粒(≤1 mm)及细粉(0.045 mm)、烧结尖晶石颗粒(≤1 mm)及细粉(0.045 mm)、活性尖晶石微粉(d50=1.82μm)、活性α-Al2O3微粉(d50=1.68μm)、Secar 71水泥等原料制备了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研究了不同种类尖晶石(电熔尖晶石、烧结尖晶石、烧结尖晶石+活性尖晶石)对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刚玉-尖晶石浇注料中引入不同的尖晶石对试样经110℃保温24 h烘干后的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影响不大,但采用电熔尖晶石能降低加水量,提高流动性,得到优良的施工性能;2)采用电熔尖晶石有利于材料的抗渣侵蚀性能,但在抗渣渗透性及抗热震性方面,烧结尖晶石更占优势;3)加入适量的活性尖晶石微粉可以弥补烧结尖晶石的不足,提高浇注料的可施工性能,但对抗热震性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春侠  黄志刚  李愿  袁昌龙 《陶瓷》2007,(10):36-39
概述了不同结合方式的碳化硅(SiC)质窑具材料的抗热震性能.表明Si2N2O结合SiC窑具材料的抗热震性优于其它结合方式的SiC窑具材料。并对Si2N2O结合SiC窑具材料抗热震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当Si2N2O含量≤20%时,增加Si2N2O含量.可提高Si2N2o结合SiC试样的抗热震性;当Si2N2O含量超过20%时,试样的抗热震性能反而变差,Si2N2O结合SiC试样的抗热震性优于Si3N4结合SiC试样。固定试样中Si2N2O的含量为25%,当Si/SiO2(摩尔分数)在2.7%~3.3%范围内时,增加Si/SiO2(摩尔分数)可提高试样的抗热震性,而当Si/SiO2(摩尔分数)在3.3%~4%范围内时.增加Si/SiO2(摩尔分数)对试样抗热震性的影响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首先,以3~1 mm的板状刚玉颗粒,Al粉、Si粉质量比分别为4∶0、3∶1、2∶2的Al/Si复合粉,以及酚醛树脂-乙二醇混合液为原料,通过搅拌、180℃烘烤、解体制成Al/Si复合粉包覆改性板状刚玉颗粒。然后,按常规工艺制备Al2O3-C试样,检测试样的常温和高温性能,分析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在Al2O3-C材料中加入Al/Si复合粉包覆改性刚玉颗粒,可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常温强度、高温强度、抗热震性和抗氧化性;Al/Si复合粉中Al粉、Si粉的质量比以3∶1最佳。2)改性板状刚玉颗粒表面的Al粉和Si粉填充在颗粒表面的凹陷处,提高了试样的成型致密度以及烘烤后和埋炭热处理后试样的致密度、强度和抗氧化性;高温埋炭热处理后,这些Al粉和Si粉反应生成AlN、Al4C3、SiC等非氧化物,增强了改性刚玉颗粒与基质的结合,提高了试样的抗热震性和强度。  相似文献   

4.
以石墨、白刚玉、矾土熟料、α-Al2O3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碳复合材料的基体试样,将基体试样置于密闭的匣钵中并用Si颗粒包埋,经1600℃1h烧成。研究发现在高温及缺氧气氛条件下,埋Si基体试样烧后,在基体的表面反应形成了Si-SiO2-SiC涂层,反应过程的体积膨胀效应增加了表面涂层的密实度。在常压、空气中,烧后试样于1300℃分别进行0.4h和5h的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随氧化时间的延长,试样表面的Si不断氧化,形成了连续、密实的SiO2薄膜,堵塞气体侵入的通道,赋予试样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在涂层与基体的结合部位为富含SiC的过渡连接层,在涂层的外表面为SiO2的表面涂层,涂层为具有良好抗热震性能的功能梯度涂层。  相似文献   

5.
李家科  周健儿  刘欣 《陶瓷学报》2010,31(1):101-104
采用陶瓷粘结相与Cr2O3制成料浆,在空气中1300℃下熔烧制备FeCrAl基高温抗氧化陶瓷涂层。研究了分散相Cr2O3的添加量和涂层厚度对试样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r2O3的添加量为50%(质量分数,下同)、涂层厚度100μm和熔烧制度为1300℃×60min的条件下,涂层试样的抗热震次数可达16次(室温←→1200℃)。采用SEM、高温热膨胀仪等测试手段对涂层试样的组织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揭示了涂层组织结构与抗热震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SiC/Si-MoSi2抗氧化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石墨材料的抗氧化性,在石墨表面制备SiC/Si-MoSi2抗氧化涂层。首先以Si粉为原料,采用液硅渗透法制备SiC内层;然后以Mo粉和Si粉为原料,配制成m(Mo)∶m(Si)分别为1∶5、1.5∶5、2∶5和2.5∶5的料浆,采用料浆烧结法制备Si-MoSi2外层。利用SEM和EDS分析SiC/Si-MoSi2涂层于1400℃氧化前后的结构及组成。结果表明,料浆的Mo粉和Si粉配比对涂层的抗氧化性能有很大影响,当m(Mo)∶m(Si)=2∶5时,涂层具有最佳的抗氧化性能,且表现出长时间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赵娟  刘朗  郭全贵 《炭素技术》2007,26(3):17-20
采用液硅渗透和料浆烧结法在石墨基体上制备了SiC/Si—MoSi2外涂层。详细研究了外层厚度对所制备的SiC/Si—Mosiz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层厚度对涂层的氧化防护能力有很大影响,当外层厚度小于80μm时,随着外层厚度的增加,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增加;当外层厚度为80μm左右时,材料的抗氧化性能达到最佳;继续增加外层厚度,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反而下降。并从微观结构上分析和解释了外层厚度对所制备涂层抗氧化性能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朴佳思  杜庆洋  白佳海 《耐火材料》2023,(6):500-503+507
为了解决固相烧结法制备MgAl2O4多孔陶瓷过程中体积膨胀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以d50=1.1μm的Al2O3和d50=1.5μm的MgO为主要原料,d50=1.5μm的TiO2为外加剂,用干压成型-固相反应法制备MgAl2O4多孔陶瓷。研究了热处理温度(1 300、1 350、1 400、1 450、1 500℃)和TiO2外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0%、1.5%、2.0%)对多孔陶瓷烧后线变化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MgAl2O4多孔陶瓷的致密化程度提高,体积密度增大,显气孔率降低;2)随着TiO2外加量的增加,MgAl2O4多孔陶瓷的烧后线收缩率增大,显气孔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温化学反应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HfC-SiC复合涂层,利用氧乙炔火焰研究了涂层的高温耐烧蚀性能,并对烧蚀前后涂层进行了微观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HfC-SiC复合涂层由粗大的SiC颗粒和细小HfC颗粒组成,颗粒呈现出镶嵌式堆积结构且连续致密,厚度约30μm.经过20 s的氧乙炔火焰烧蚀后,涂层试样的线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SiC复合涂层。SiC是一种超硬材料,同时是一种耐高温材料,其具有优良的抗氧化和抗热震性能,但由于SiC没有物理熔点,2545℃分解,采用喷涂的方法不易制备优良的涂层。本文采用添加金属、陶瓷等助剂,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制备SiC-Y_2O_3-AI_2O_3复合涂层和SiC-FeAl复合涂层,通过XRD对其成分结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iC成功进入涂层内部,所得到的涂层中SiC-FeAl复合涂层具有非常好的抗热震性能。SiC-Y_2O_3-Al_2O_3复合陶瓷涂层抗高温热震性比较好,硬度和耐磨性很高。  相似文献   

11.
以电熔白刚玉(3~1、≤1、≤0.044 mm)、Al2O3-SiC复相粉(d50≤5μm)、α-Al2O3微粉(d50=1.2μm)、SiC粉(≤0.044 mm)、鳞片石墨(≤0.088 mm)、Si粉(d50=42.8μm)和B4C(d50≤10μm)为主要原料,热固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研究了分别用4%、8%、12%、16%质量分数的Al2O3-SiC复相粉等比例取代α-Al2O3微粉和SiC细粉对Al2O3-SiC-C试样在180℃固化后和1 000、1 500℃埋焦炭热处理后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高温抗折强度(1 400℃)、抗热震性(1 100℃,水冷)以及抗氧化性(1 000、1 500℃)的影响。结果表明:随Al2O3-SiC复相粉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经180℃固化后常温性能下降,1 000℃热处理后常温性能变化不大,1 500℃热处理后除耐压强度显著提高外,其余各项常温性能变化不大;而高温抗折强度下降,抗热震性明显提高,试样经1 500℃氧化后的抗氧化性以加入4%质量分数复相粉的最佳。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复相粉的粒度更细,反应活性更高,其氧化层中更易生成莫来石,形成表面致密层从而有效地阻碍氧气向材料内部扩散。  相似文献   

12.
加入Si,Si/Al对高碳Al2O3-C材料抗热震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电熔白刚玉、熔融石英(粒度≤0.5 mm)为骨料,鳞片石墨(粒度≤0.15 mm)、电熔白刚玉粉(粒度≤0.088mm≤0.045 mm)、Si粉(粒度≤0.074 mm)、Al粉(粒度≤0.088 mm)为基质,热固性酚醛树脂作结合剂,压制成25 mm×25 mm×125 mm的试样,经200℃固化24 h后,在埋炭条件下经1200℃下保温3 h制成碳含量为30%的高碳Al2O3-C材料.分别用5%、10%、15%、20%的Si粉替代高碳Al2O3-C材料中的石墨研究其对试样抗热震性的影响;根据Si粉替代石墨的结果又研究了不同比例Si/Al粉(总量10%)替代石墨后对试样抗热震性的影响,并用SEM和XRD分析热震后试样的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1)Si替代石墨量在5%~10%之间,试样的抗热震性基本保持不变,替代量大于10%以后试样的抗热震性下降.(2)Si/Al替代石墨量为10%时,改变Si/Al比例对试样抗热震性的影响不大.(3)适量Si,Si/Al基本保持Al2O-C材料抗热震性的原因是原位生成非氧化物.  相似文献   

13.
为得到可用于增材制造的分散性好、粒度均匀的Cr2O3粉体,使用行星式球磨机对Cr2O3粉进行研磨,对球料质量比(1∶1.5、1∶1.3、1∶1.1、1.1∶1、1.3∶1和1.5∶1)和不同球(直径分别为6和10 mm)质量比(1∶2、1∶1、2∶1、3∶1、4∶1和5∶1)两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球料质量比为1.3∶1时,粉体的d10=0.694μm,d50=2.042μm,d90=4.569μm, Cr2O3粒度最小;当不同球质量比为5∶1时,粉体的d10=0.550μm,d50=1.843μm,d90=4.516μm,为最优粒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防止石墨材料在高温下氧化,采用尺寸为10mm×10mm×5mm的高强石墨为基体,以d_(50)为0.5、10μm的SiC,d50为3μm的ZrB_2,粒度为5~10mm的硅块为涂层主要原料,通过反应浸渗法,在真空状态下于1650℃保温30min进行气相渗硅,在石墨表面制备了Si-SiC-ZrB_2复合抗氧化涂层;利用XRD、SEM研究了涂层的相组成与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反应浸渗后涂层的主晶相为Si、SiC和ZrB_2,涂层与基体之间具有过渡结构。抗氧化试验表明:由反应浸渗法制备的Si-SiC-ZrB_2复合涂层结构致密,无裂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在1500℃空气条件下循环氧化3次(48h)后,未发现石墨基体被氧化的痕迹,试样质量仅增加0.84%;氧化试验后的涂层由两部分组成,即含有ZrO_2、ZrSiO_4的氧化层以及致密的Si-SiC-ZrB_2涂层。  相似文献   

15.
以光敏丙烯酸树脂与分散剂SP-710为液相,以d50=2.38μm的Al2O3粉和添加剂TiO2粉为固相,制备了固含量为78%(w)的Al2O3陶瓷浆料。采用数字光固化成型技术(DLP)打印Al2O3陶瓷素坯,经1 450、1 500、1 550、1 600℃保温4 h烧后,分析TiO2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5%)对Al2O3陶瓷试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的加入可促进Al2O3陶瓷的烧结,显著提高致密性,降低烧结温度,并确定TiO2最优掺量为3%(w),烧结温度最优为1 600℃,此时试样在x轴、y轴、z轴的收缩率分别为15.7%、15.8%与23.8%,显气孔率为2.41%,体积密度为3.74 g·cm-3,...  相似文献   

16.
以板状刚玉、α-Al2O3微粉、Al粉、Si粉、ZrB2和石墨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结合剂,采用150 MPa压力压制成25 mm×25 mm×145 mm的试样。研究ZrB2加入量(其质量分数分别为0.5%、1%、1.5%、2%)对Al-Si复合Al2O3-C材料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的影响,并分析了试样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加入ZrB2质量分数≥1%时,可明显提高200℃烘烤和700℃热处理后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加入ZrB2对1 500℃烧后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影响不大。(2)加入ZrB2后AlN和SiC生成量明显增加,晶体发育良好,形成连续交叉连锁的网络结构,对材料增强、增韧作用显著,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和抗热震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工业炭黑对复相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以碳化硅颗粒(3~1、1~0.088 mm)与细粉(<0.088 mm)、硅粉(<0.088 mm)、工业炭黑(牌号N990)、SiO2微粉(d50=0.26μm)和ρ-Al2O3微粉(d50=6.0μm)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制浇注成型,在氮气气氛中于1 400℃热处理,制备了复相结合碳化硅试样。研究了N990加入量(w)分别为2.5%、3.0%、3.5%时试样的物理性能、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随N990加入量的增加,泥料的流动性改善,脱模强度及干燥强度提高。2)随N990加入量的增加,氮化后试样的显气孔率升高,体积密度和抗折强度均有下降,试样中游离C含量升高,α-Si3N4减少。3)随N990加入量的增加,因炭黑颗粒团聚的概率增加,氮化处理后试样显微结构的均匀性变差。Si-C和Si-N发生反应烧结,除连续的絮状基质外,局部还出现了致密孤岛状的β-SiC或O′-...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石墨的水润湿性,使其在浇注料中易分散,以鳞片石墨和硅粉为原料,以NaCl-NaF为复合熔盐介质,采用微波熔盐法在石墨表面原位生成SiC涂层对其进行改性,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分别为1 100、1 150与1 200℃,均保温2 h)、石墨与硅粉的比例(n(C)n(Si)分别为1、3和5)以及复合熔盐与反应物料的比例(m盐m料分别为1、2和3)对SiC改性石墨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微波熔盐法,在1 150℃的较低温度下就可以在石墨表面形成均匀的SiC涂层,而经SiC改性后的石墨,其水润湿性得到了明显改善;2)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鳞片石墨与Si粉的比例为n(C)n(Si)=3,m盐m料=2,反应温度为1 200℃时,得到的改性石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以Si粉、SiO2微粉为原料,先在700℃空气气氛处理,然后在1 400℃氮气气氛下合成Si2N2O,研究了B4C添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3.0%、4.0%)对Si2N2O合成效果的影响。然后根据B4C最优加入量,先在700℃空气气氛保温5 h,然后在1 400℃氮气气氛保温5 h制备了Si3N4/Si2N2O结合SiC试样。采用1 300℃风冷5次后试样的抗折强度保持率评价其抗热震性,分析了热震前后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合成Si2N2O的B4C最优添加量为3%(w);在700℃空气处理时,B4C优先和气氛中O2反应生成液相B2O3,为1 400℃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热电泳沉积法在SiC–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纳米碳化硅和二硅化钼的复相(SiCn–MoSi2)抗氧化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制备涂层的晶相组成、表面及断面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温度对制备涂层的结构及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涂层在1 600℃静态氧化行为及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外涂层主要由MoSi2和β-SiC晶相组成。复相外涂层的致密程度、厚度及抗氧化性能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而提高。SiCn–MoSi2/SiC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抗热震能力,在1 600℃氧化80 h后氧化质量损失为3.6×10–3 g/cm2。复合涂层在1 600℃的氧化失效主要是由于经过长时间氧化后SiO2玻璃膜层不能及时有效填补涂层中的缺陷,涂层中出现贯穿性的裂纹和孔洞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