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射成型模具电磁感应加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注射成型模具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原理及模外感应加热和模内感应加热的实现方式,着重介绍当前常用的机械手辅助感应加热、模芯通电感应加热、感应加热管加热、模具内置线圈感应加热和模芯内嵌线圈感应加热的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电磁感应加热在注射成型模具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微注射成型中变模温控制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阐述了变模温控制在微注射成型中的重要性,介绍、比较了当前出现的电热水冷、感应加热、薄膜电阻式加热、复合模壁绝热-加热、复合模壁绝热-压缩热空气加热几种变模温控制实现方法,展望了未来微注射成型中变模温控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姚惠娟 《江苏化工》1993,21(4):46-48
工频感应加热设备简单,取材容易,制作简便,且无明火,在化工企业中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本文结合工程设计详细介绍了工频感应加热原理、电感应加热器的理论计算、制作技术要求及电气控制线路。  相似文献   

4.
快变模温技术是新型绿色注射成型技术。通过对模温的动态控制,可以有效地消除制品熔接痕,减少制品残余应力。介绍了快变模温技术的原理,对电加热、蒸汽加热、电磁加热、红外加热等多种加热方式进行分析。最后对快变模温技术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新兴企业RocTool公司已经在Cage系统?工艺上赢得了声誉。现在RocTool正推出其最新补充的3iTech?技术,一种将感应器集成在模具中的新型感应加热工艺。Cage系统因快速加热模具表面而闻名,而3iTech集成内部感应技术则开启了加工复合材料的其他可能性,因为它能够在20℃-400℃的温度下,加工包含碳纤维的热固性和热塑性材料。  相似文献   

6.
杨兆中  朱静怡  李小刚  罗丹 《化工进展》2016,35(11):3478-3483
稠油、油页岩、油砂都需要通过加热的方式来开采或者提高油的品质,而微波加热则是一种高效、快速、洁净的新型加热方式,对实现非常规油资源低成本、高效率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介绍和评述了微波加热技术在开采和处理上述三类非常规油资源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微波加热具有能量利用率高,对环境友好等特点,不仅能快速均匀地加热整个油层,而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使原油裂解和脱硫,从而提高原油的品质。总结得出研制大功率微波发生器与模拟更真实地层条件下的室内实验评价装置、开发纳米型微波添加剂、将微波加热技术与其他开采技术结合,是未来高效利用微波加热技术的发展方向。最后建议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先进行小区块的微波采油试验。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路面融雪化冰技术研究现状与感应加热融雪化冰机理,综述了感应加热沥青混合料加热特性、路用性能及融雪化冰性能研究成果。总结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研究重点应为复合应用导电材料;探索更科学准确的测试方法与评价指标;开发新型车载感应加热设备;结合路面实际工况,推动感应加热沥青混合料融雪化冰技术的实用化与智能化。  相似文献   

8.
电磁加热技术及其在热固性玻璃钢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及玻璃钢的生产常用到电加热单元,特别是采用模具成型,其加热效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国内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电阻丝加热,其缺点是效率低、加热不均匀。一些企业尝试采用电磁加热,也因使用电磁加热技术不当,不能保证连续生产而放弃。本文以电磁加热原理为基础,探讨了在热同性玻璃钢生产中电磁加热控制器的优化及保证电磁加热高效...  相似文献   

9.
刘鸿益  杨光星  余皓 《化工进展》2022,41(3):1440-1452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作为一种通过吸收电磁能直接转换为热能的非直接接触式加热技术,热量直接在磁性材料上迅速感应产生,无需加热整个反应器,改善了能量传递效率和高散热现象。因此,电磁感应加热为高温化学过程供了独特的解决方案,以克服使用传统加热方法时带来的加热/冷却速率缓慢、加热不均匀、低能效等问题。本文首先简述了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加热机制以及相关的测量方法,重点介绍了电磁感应加热过程中能量效率的评估,进而总结了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用于高温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对未来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应用于工业化过程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论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速成型技术(RP)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大型化、多色彩、更高精度。介绍了目前新的快速成型方法,成型材料及成型设备的研究与开发趋势,预测了其未来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模具温度是微注塑成型过程中影响聚合物熔体充模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高深径比塑件的微注塑成型质量,提出了采用近红外加热与循环水加热结合的方式,将模具温度快速提高至高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方法。在利用Tracepro对近红外加热装置的反射罩面型参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近红外加热反射罩的最佳的面型和参数,并开发了高深径比的微注塑成型模具的近红外加热装置。利用开发的近红外加热装置进行了模具加热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近红外加热方式能够快速实现模具表面加热,在25 s内能够将模具的表面温度从19.96℃升高到174.14℃,结合水循环加热,有效地提高了高深径比塑件的充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仁新  李博 《中国涂装》2009,(5):I0023-I0027
对流加热和辐射加热是油漆烘干加热的两种方式,它们各有其优缺点。本文从热行为、涂层的烘干干燥两方面分析了将两种加热方式简单混用将使辐射优势的热行为受到干扰,有损其节能功效。并提出:对流加热和辐射加热两种方式的合理应用应是分区设置,该设置将发挥两者优势  相似文献   

13.
以聚氯乙烯(PVC)板热成型为例,介绍了远红外线技术的应用,如何制备辐射远红外线的涂料(辐射材料)以及改进加热元件等。实践证明:在塑料加工中应用远红外线加热,可节省大量能源,高效、快速、简单易行,且可提高产品质量,具有普遍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在模具温度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从模具冷却系统、加热方式以及控制方式这3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模具温度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微波加热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两个方面的应用,一个是在重量分析方面的应用,另一个是在样品处理方面的应用,通过实验证明了其快速、节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新型热油炉加热生产醇酸树脂的装置和加热方式、热油炉、导热油、与热油炉配套设备及用热设备的选择。介绍了该装置特点,技术特性及可观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制造成本高、周期长,制约着复合材料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高复合材料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是复合材料研究的永恒主题。本文概述了模压快速成型、液体成型技术、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技术三种适用于航空领域的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技术及其对应的材料体系特点和典型性能,总结了其在国内外航空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未来快速成型技术研究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红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加热技术,和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它的显特点是高效节能,从而大大减少了烘干设备的长度,减小设备投资、场地占用和能源消耗,是一项具有突破意义的新技术。葛世名,李工一两位专家在本中介绍了高红外的几项尖端技术及其涂装快速固化机理,值得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陶瓷注射成型浇口加热-冷却装置,其体积小,加工容量,操作方便、加热迅速,冷却快,解决了浇口过早封凝问题。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这种加热-冷却装置后,注射成型试件的密度增大,内部缺陷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国内外几种注塑成型新方法和趋势。包括注塑成型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气辅注塑成型、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和微孔发泡注塑成型等技术的特点、研究现状和应用领域,并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