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外骨骼是一种平行穿戴于人体下肢外侧的装置,为了应对人体康复训练等问题,对下肢外骨骼进行基本结构设计。将人体下肢步态周期分为单腿支撑和双腿支撑两种行走模式,分别进行了下肢外骨骼的动力学理论计算,计算出关节力矩。设计了外骨骼PD闭环控制系统,并基于外骨骼动力学模型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算法和动力学模型满足实验需求。同时也通过下肢外骨骼样机实验验证了下肢外骨骼具有较好的跟随效果,证明了设计机构的合理性,达到助力和机构设计的初始目的,为后期研究下肢外骨骼的运动控制提供了数据支持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3.
4.
5.
贾宁庭;尚雅层;来跃深;常宏 《机械工程师》2024,(2):24-27
外骨骼机器人作为当下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其研究过程融合了机械设计、仿真分析、传感、控制等各项技术。针对当今社会对助行外骨骼的需求,文中从人体下肢结构与运动特性研究角度出发,采用模块化的方法仿人体髋关节设计了一款下肢助行外骨骼机器人。文中使用Solid Works三维软件设计了下肢助行外骨骼的三维模型,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数学建模并通过MATLAB和ADAMS软件对外骨骼进行了仿真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外骨骼结构设计安全合理,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健康生活,基于下肢残障人群增多及产品设计趋于人性化的背景,对用于下肢辅助行走的外骨骼产品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而提出更能满足下肢残障人群需求的外骨骼产品设计方案.首先,对作为研究对象的外骨骼产品进行了解;然后,研究下肢残障人群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分析该类群体的需求;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外骨骼产品功能、结构、造型、材质... 相似文献
7.
脑瘫是造成儿童行走功能障碍的最常见疾病。 下肢外骨骼在成人脊髓损伤或中风患者康复助行方面已有成熟应用,但针对脑瘫儿童步态改善与行走效率提高的研究相对较少。 为了从技术与临床角度促进研究人员对脑瘫儿童康复助行外骨骼的理解,本文首先分析了脑瘫儿童外骨骼相比成人外骨骼研究面临的特殊问题;其次根据下肢驱动关节数量对脑瘫儿童康复助行外骨骼进行分类并综述其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其机构特点、控制策略、临床表现,分析了单关节与多关节脑瘫儿童康复助行外骨骼的优缺点;最后探讨了脑瘫儿童康复助行外骨骼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4.
15.
王晓伟;陈旭;高胜鲁 《机械传动》2023,47(12):69-74
随着下肢功能障碍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逐年增长,以物理辅助治疗为主要形式的下肢外骨骼成为康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提出了一种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样机模型并对其运动性能进行了分析。首先,建立了人体下肢与外骨骼的运动机制对应关系;其次,应用标准D-H法构建外骨骼运动学数学模型,通过齐次变换矩阵进行正、逆运动学解算,并检验了模型及解算方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人体下肢步态特征对人机耦合模型进行了仿真,曲线拟合优度表明,外骨骼运行平稳,且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跟随性能。获得的各关节曲线数据为下肢外骨骼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18.
对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助行器的研究,在设计和开发上提出新的思路。在设计中应注重低功耗,穿戴舒适轻便,高安全性等性能,将会给下肢神经受损患者带来更多的方便。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助行器作为康复辅具中新兴的移动辅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下肢瘫痪和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中起到了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外骨骼机器人进行了结构设计,重点介绍了外骨骼机器人的驱动器设计和工作原理。通过ADAMS动力学仿真,得到了外骨骼机器人髋关节、膝关节的动力学参数,分析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为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