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滑坡发生后,对引起滑坡原因分析及采取防治措施有很大影响。在分析野猪湾1#滑坡的基本 特征、变形破坏特征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基本 稳定,但在暴雨等不利工况下可能发生破坏、失稳。为此,提出抗滑桩+截排水是该滑坡的最优治理方 案,为实施工程治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万州区金金子滑坡是三峡水库右岸涉水覆盖层滑坡,在降雨、人工活动等诱发因素影响下,局部发生了较大的变形破坏。该滑坡于1996年发现变形迹象,2003年库区大坝蓄水后仍存在变形,滑坡近20 a来变形持续,2016年滑坡体局部发生了变形破坏。在深入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现场监测数据,从地质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对滑坡成因及变形破坏规律展开研究。通过地质调查发现,斜坡区大量松散崩坡积物堆积于下伏近水平粉砂泥岩上,斜坡形态呈阶梯状,其上冲沟发育,大片覆盖人工种植苗木。滑坡监测数据显示,位移变形曲线存在突变,突变后趋于平缓,在突变前期研究区内有明显的降雨过程。分析认为:滑坡整体仍存在持续变形,局部区域变形失稳后趋于平缓;阶梯状斜坡上覆的松散堆积体和下伏的软弱地层为滑坡变形的地质基础;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则为该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省灵宝市麦尖窝滑坡作为试验对象,进行室内人工降雨模型试验,研究降雨作用下牵引式滑坡的变形破坏规律,并提出适用于研究区的降雨预警判据。采用含水率传感器、坡面示踪点和数码相机等仪器设备对关键部位含水率、坡面变形和裂缝发育情况进行监测、记录。试验表明在强降雨作用下,边坡表现为自下而上的渐进式牵引变形破坏。通过分析模型各关键部位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含水率监测数据,确定牵引式滑坡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关键时间节点,并将整个过程划分为变形启动、变形加速和整体破坏3个阶段。基于以上变形破坏模式,提出以滑坡坡脚、坡肩表面出现贯通裂缝时的持续累计雨量E1(75 mm)、E2(180 mm)分别作为麦尖窝滑坡的橙色、红色降雨预警判据。  相似文献   

4.
席莎  文宝萍 《人民长江》2018,49(2):62-68
西气东输干线甘-陕-晋段是我国油气管道中遭受滑坡危害最严重的地段之一。自2002年以来,该段至少发生了32起危害或严重威胁管道安全的滑坡事件。基于32处滑坡灾害数据,分析了滑坡作用下管道的变形破坏特点与管道展布方向和滑坡轴向的关系以及与滑坡发育特征的关系。研究发现:管道变形破坏程度与管道展布方向和滑坡轴向有直接关系,与滑坡岩土类型无对应关系,与滑坡规模正相关。滑体厚度对纵向滑坡中管道变形破坏无明显影响,对横向滑坡中管道变形破坏作用显著。针对管道沿线滑坡,设计时应以避绕为优先原则,避无可避时应采取排水、抗滑支挡、减重反压等方式提高坡体稳定性;建设阶段应分段施工减少对坡体的扰动;运营阶段,可在管侧增加抗滑桩或固定支墩、开挖隔力沟、更换管沟回填材料等方式降低管道周围土压力及约束强度。建议开展坡体变形及管道应变监测,便于及时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滑坡发生或管道应力过度集中。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黄材水库溢洪道滑坡工程地质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对滑坡地质勘测、钻探和岩土试验,查明地质构造特征,分析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研究滑坡变形破坏的边界条件及变形破坏机理,并提出了加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九甸峡库区燕子坪滑坡为例,采用GPS对滑坡外部进行变形监测的方法确定滑坡的变形特征。结合库水位变化及降雨等影响因素,定量研究蓄水条件下库岸滑坡的水力触发因素及形成机制,并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分析规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库岸滑坡的变形破坏是一个蠕变破坏过程,主要因素是较大蓄水速率的加剧条件下短时间发生的,次要因素是强降雨;(2)燕子坪滑坡主要是由于库水位上升和开挖公路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滑坡体中部及前缘牵引后部滑坡体滑动。  相似文献   

7.
三峡水库蓄水后大量涉水老滑坡产生复活变形,其中旧县坪滑坡是三峡库区典型滑坡之一,自水库蓄水以来一直持续变形,变形位移呈现出典型的阶跃型特征。根据地质调查及专业监测资料,深入分析了滑坡变形特征,得到了滑坡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形机制。结果表明:砂泥岩互层的靠椅形软弱地层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地质条件,滑坡复活变形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则是库水位波动,受库水位下降时的饱水加载效应和动水压力效应影响,增加了滑坡下滑力,因此导致坡体稳定性急剧下降,从而产生显著变形。运用SEEP/W程序的计算结果表明,旧县坪滑坡在库水位快速消落期水位下降速率增大或叠加50年一遇的暴雨条件下,稳定性系数位于1.055~1.069范围内,在最危险工况下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滑坡整体处于等速蠕滑变形阶段,在持续暴雨情况下有发生局部变形破坏的可能,在汛期须对变形破坏严重处采取局部防护治理措施。研究结果为滑坡监测预警与防治以及实际库水位调度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澜沧江某水电站水库岸坡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及成因机制,对滑坡稳定性及其破坏模式进行了科学分析和判断。通过参数反演,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根据滑坡变形监测资料,进一步分析、验证了滑坡的稳定性,为滑坡治理设计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值模拟,以水库滑坡施工工程为例,建立数值模型。通过对水库滑坡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研究,开展边坡稳定性动态模拟分析、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定量研究分析以及渗透系数对水库滑坡变形破坏影响分析,得出水库边坡变形破坏特征,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水位下降速度安全系数随时间推移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并且水位下降速度越快,其安全系数越低;水平位移在初始阶段出现陡升现象,随着时间推移,水位下降速度越快,水平位移增长距离越大,并且安全系数越低,水平位移越大;不同水位下降速度条件下,安全系数随时间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并且水库滑坡渗透系数越大,其对边坡变形破坏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10.
库岸滑坡稳定性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水位升降与降雨是库岸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因。以三峡库区塘角村2号滑坡为例,在室内建立了滑坡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库水位升降对滑坡前缘涉水部分影响较大,对中部和后缘影响较小;降雨对滑坡前缘、中部、后缘影响相对显著,主要表现在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与降雨过程呈现同步并略滞后于降雨的特征;降雨及库水位变化联合作用下,前缘变形破坏最大,前缘部分的变形破坏牵引中部发生变形。  相似文献   

11.
甘肃舟曲江顶崖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鹏 《中国水利》2011,(4):50-52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滑坡微地貌和变形破坏特征测量等手段,对甘肃舟曲江顶崖滑坡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该滑坡具有显著的分级分块滑动特性,降雨、滑坡区高陡的地形、河流冲刷及不良的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是形成该滑坡的主要因素。对此采用多种极限平衡计算方法,并结合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评价该滑坡在天然、暴雨、地震以及暴雨和地震耦合作用下的稳定性,为该滑坡的下一步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弄清河谷下切面和软弱层组合特征对顺层斜坡的破坏失稳模式和成因机制的影响,采用UDEC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结合该区域内顺层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顺层斜坡坡脚河谷下切面与坡脚处软弱夹层的空间位置关系造成了滑坡失稳的3种变形破坏模式,滑移-剪切、滑移-剪断、滑移-弯曲-溃屈。得出了在坡脚河谷不同下切深度下岩质顺层斜坡变形破坏模式的转化过程及成因机制,并结合三峡库区实际案例验证了相应的变形破坏模式和成灾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路堑边坡开挖后滑坡的变形失稳特征,以六活口滑坡为例,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变形破坏与形成机理,并结合极限平衡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再现了六活口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认为该滑坡为推移式切层破碎岩土滑坡,存在浅层和深层滑面,由于第一次削坡卸载治理未及时完成,导致坡面长时间暴露,坡体应力经松弛、集中的重新调整,同时受降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再发生开裂、坍塌等变形。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二次削坡和补充治理措施,有效地阻止了滑坡的进一步发展,确保了滑坡保持长期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分析累计变形~深度曲线、相对变形~深度曲线和相对变形~时间曲线,得出堆积体滑坡的变形破坏特性,即堆积体滑坡破坏前变形量大;堆积体滑坡变形和破坏的历时长;降雨是导致堆积体滑坡变形的主要外部因素;变形和破坏自主滑动面开始自下而上向滑动带的上盘渐近发展等。根据变形和破坏的特性,提出了阶段可控的滑坡稳定性安全预警标准,指出以主滑动面的抗剪参数作为滑坡稳定性设计的依据,参数过低、裕度过大,应按考虑整个滑动带作用在内的综合抗剪参数进行设计,才更符合滑坡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水库蓄水对库岸滑坡影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罗晓红  李进元 《水电站设计》2003,19(3):61-64,69
水库库岸滑坡是人类工程活动经常遇到的重大工程问题之一,深入研究库水对滑坡的诱发机制及水库蓄水后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对评价滑坡的稳定性和确保水库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广泛研究水库库岸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库水诱发滑坡的五种破坏机制,并通过实例运用数值模拟的手段研究了库水诱发滑坡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软弱基座型斜坡具有“上硬下软”的双层坡体结构,其变形破坏方式和失稳模式也较为复杂。为了详细分析该类型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以具有此类坡体结构特征的一库区古滑坡为例,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分析法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天然、降雨和地震条件下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结果表明:活跃的地质时期、陡峭的地形、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双层的坡体结构特征构成了该滑坡形成的必要条件,降雨和地震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外界因素;滑坡表现为倾倒变形和滑移-压制拉裂的复合型失稳模式;利用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坡体在天然重力、降雨和地震等不同条件下的变形破坏过程,计算结果显示降雨和地震均会导致滑坡发生,其中地震型滑坡具有持续时间更短、发生规模更大、运动距离更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强降雨作用通常是触发大型滑坡的主要诱因,为更好地研究降雨条件下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分析计算降雨入渗作用引起的暂态孔隙水压力、岩土容重变化及岩土抗剪强度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将模糊随机可靠性理论引入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中去,探讨滑坡渐进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首先,推导了降雨作用下考虑基质吸力作用的滑带土条块安全余度的表达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滑坡土强度参数及功能函数的模糊随机性,分别计算条块的局部破坏概率、渐进破坏概率和扩展破坏概率,从本质上研究降雨作用下滑坡时空演化过程。以河南嵩县白河滑坡为例,长期持续的强降雨入渗则是其诱发的主要因素,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属于孔隙水压力诱发的平推式地质模式,应用模糊模糊随机可靠性理论分析了滑坡发生→发展→破坏的动态演化过程,为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对金沙江某水电站滑坡的形态及变形特征、结构及物质组成特征、以及滑床特征等实际情况认真调查的基础上,选取贯穿滑坡体的Ⅱ-Ⅱ’主剖面,利用物理模拟研究方法中的底摩擦试验,再现了该边坡变形破坏的部分过程,并对变形及最终破坏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该滑坡属滑移-弯曲型;同时,通过与3DEC离散元程序模拟研究及该边坡变形破坏的实际情况之对比分析,充分验证了该物理模拟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利》2008,(10):32
地震引起的堤防工程破坏现象有:滑坡、裂缝、沉降、塌坑、管涌以及集中渗流破坏等。 按破坏原因和机理,堤防险情可分为:①因地震惯性力直接引起的滑坡和过大的沉降变形。②因砂基液化导致的过大沉降变形、滑坡和堤基管涌等。⑧因地震引发的堤基溶洞、管涌以及其他洞穴的塌陷。④因沉降变形、滑坡导致的穿堤建筑物断裂并引发的集中渗流破坏等。  相似文献   

20.
以三峡库区李家湾滑坡为例,对库水位变动影响下的滑坡变形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现场详细调查、原位声波测试和室内岩体单轴抗压和耐崩解试验分析,认为滑坡岩性组合特征、节理裂隙发育状况为其变形破坏提供了运动空间,库水位波动、水流流动为滑坡内部岩体运动提供了动力条件。由于软弱夹层的存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斜坡内部岩体发生剪切滑移,坡面发生拉裂。在库水位周期性波动影响下,前缘坡脚岩体受到江水侵蚀,泥灰岩软弱夹层向内发生凹陷,岩体发生弯折倾倒破坏;在江水的侧向淘蚀作用下,岩体发生滑移、错动、坍塌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