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微型机与应用》2017,(16):73-77
针对当前水声传感器网络长时延和低信道利用率的特点,改进传统的水声通信网MAC协议MACAW协议,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分簇轮转调度式MAC协议CRD-MACAW协议。该协议通过网络初始化和网络动态更新对部署在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按照一定机制进行分簇,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则分为簇内传输和簇间传输。簇内传输采用分簇时网络管理节点所分配的轮转顺序进行,节点与节点之间无需发送RTS帧和CTS帧;簇间传输则是通过各个簇首节点之间采用MACAW协议来进行的,最终网络数据汇聚到网络管理节点供分析使用。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与传统的MACAW协议相比,在网络节点增多、节点整体分布较为分散时,能够有效降低传输时延,提高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郑萌  陈思  梁炜  王楚晴 《软件学报》2018,29(S1):1-9
由于频谱的动态性和自组织的组网特性,传统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协议存在分簇频率高和开销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网络稳定性的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协议.该协议中,每个节点根据邻居节点集合和可用信道构建最大边团,根据最大边团中节点的剩余能量、节点数量和公共可用信道数计算节点权重.权重大的节点成为邻域簇首,其他节点加入邻居簇首所在簇成为簇成员.由于分簇过程中充分考虑网络能耗和频谱动态性,网络的寿命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大量仿真表明,该分簇协议相对于其他协议在网络寿命和网络稳定性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MAC协议对无线传感网络的运行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分析了基于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针对它们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簇的MAC协议(C-MAC)。该协议能够根据簇成员节点数目和通信负载动态地改变TDMA帧的长度,减少节点的空闲侦听时间,提高信道的利用率,从而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模拟结果显示,该协议在数据包延迟、能量消耗和数据包接收率等性能上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原有的权值簇生成算法及其改进都未能很好解决节点移动性问题。针对这一点在一种新的改进权值簇生成算法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基于簇的动态源路由协议NCDSR(New Clustered Dynamic Source Routing)。该权值簇生成算法克服了原有算法的在处理节点的移动速度上的缺陷,在计算权重、生成簇头时,对节点的绝对移动速度进行了判断和限定。NCDSR在GloMoSim模拟器下定义了数据结构,进行了模拟仿真,实验证明当节点的绝对移动速度超过限定值时,NCDSR协议端到端延迟、吞吐率和投递率等性能在网络中载的情况下是可以接收的,较原有的动态源路由协议有效。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型算法忽视了簇头和簇成员之间的通信代价不均衡和"孤立簇头"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作用力模型的移动簇型协议,该协议在簇头选举时兼顾节点剩余能量和节点密度;在簇头选举后,该协议使簇头节点根据基于簇成员剩余能量和距离的作用力模型自适应移动,以均衡簇头和簇成员之间的通信代价.另外,为了实现簇头节点之间的全连通,提出了中继节点选举算法.实验结果显示:该协议能够有效地均衡网络能耗,进一步提高网络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栅格的分簇路由协议.在本协议中汇聚节点动态、随机地建立虚拟栅格,同时形成簇结构;并依据剩余能量以及簇的整体能量消耗选择簇头.本协议不但减少了控制信息和冗余信息,而且均衡了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消耗.仿真的结果表明本协议是能量有效、可扩展的无线传感器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包含移动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已不能适用于节点移动的场景。LEACH-Mobile协议是一种较适用于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它在LEACH协议基础上对节点移动的处理进行了优化。本文针对移动的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MCR,该协议包含了一个基于移动性的簇头选举算法MCE和一个自适应LEACH-Mobile算法ALM,保证了簇头尽可能地在相对移动性最小的节点中选择,充分考虑了节点的移动性因素和剩余能量。仿真实验结果显示,MCR协议能够有效提高在移动环境下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簇结构的无线移动网络多播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自组网(MANET,Mobile Ad hoc Networks)是一种特殊的、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移动无线网络。特有的网络特性使它在诸如灾难救助、战场、传感器网络、分布式计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结合在移动自组网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层结构——簇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簇结构的移动自组网多播波路由协议。协议通过对移动自组网进行簇划分,形成由簇头、簇间节点和簇内节点构成的分簇网络结构,并且在由簇头和簇间节点形成的虚拟骨干网基础上,对其进行回路检测和冗余剪枝算法处理,最终得到一个能满足多播要求的多播树,从而实现在移动自组网中的多播路由。通过对仿真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协议具有稳定的数据包发送率和较低的路由建立时间。  相似文献   

9.
认知网络按照一定的准则划分为若干个簇,簇内共享一条信道用于交换控制信息,这种以分簇的方式实现按区域共享信道是认知无线电MAC层频谱共享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为了使分簇结构更加有效的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分簇结构的MAC层协议.在该协议中,信道接入时间被划分成一系列的超级帧,超级帧的各个时段均对应簇节点的具体操作,以此支撑簇结构稳健地应对主用户行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MAC协议在中高网络负载情况下能获得较高的网络吞吐量以及较低的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10.
《工矿自动化》2013,(10):48-52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随采煤工作面移动不断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动态成簇路由协议。该协议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和事件对节点的刺激程度来选取事件区域内的簇头节点,并引入功率发射等级来确定成簇范围。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对突发事件区域内信息融合更为合理,数据链路传输速度更快,可有效降低网络能耗。  相似文献   

11.
选播是一种很有用的通信模式.由于在复制服务器、移动IP等多个应用领域的需求.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怎样更好的实现选播.提出了一个选播路由协议一吸收协议.协议在提供最小端到端延迟路由前提下支持多路路由.以平衡网络流量.改善网络链路利用率.协议通过从选播成员开始的吸收过程.使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有一条或者多条到选播地址的路由指向到该节点端到端延迟最小的选播成员.吸收协议原理简单,开销小.易于实现.不依赖其他路由协议.修改、升级不会影响其他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12.
MANET是一种无基础设施支持的动态、自组织、多跳无线移动网络,为之设计适当的路由协议是一大挑战。该文在分析MANET特性及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的分区MANET路由协议,该协议基于到最小ID节点的距离形成分区并维护简化的全局网络拓扑,通过巧妙地利用节点的邻接点信息使得路由请求的时间和通讯复杂度均降为O(2R)。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路由请求时延低,控制开销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移动主机(MH)在域间切换时延迟较长,不能实现快速切换。为支持MH域间的快速切换,该文在层次移动IP(HMI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层次移动IP(eHMIP)协议,使得域间切换分组丢失延迟与MH到家乡网络之间的距离无关。以注册信令开销、切换分组丢失延迟为性能评价指标,对基于HMIP和eHMIP协议的切换性能进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eHMIP协议的平均切换分组丢失延迟低于HMIP,但注册信令开销略高于HMIP。  相似文献   

14.
赵建强  邹捷 《微机发展》2011,(10):39-42
在研究移动自组网移动模型和无线路由协议的基础上,选取移动自组网中具有代表性的参考点群移动模型,基于ns2网络模拟平台,以参考点群组移动模型生成移动场景文件,应用层使用cbr数据流量,对OLSR无线路由协议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性能进行了模拟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数据的详细分析,总结得出了OLSR无线路由协议在参考点群移动模型下端到端时延、报文交付率和路由负载三个方面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移动自组网下基于OLSR协议的各种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S-MAC协议改进,利用虚拟簇之间边界节点的调度信息,采用能量有效的二次监听和灵活的调度自适应两个主要方法,设计一种能量有效的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EM-MAC),能实现移动节点更有效的更快速的睡眠——唤醒调度自适应。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用于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能耗、延迟等性能方面有较好提高。  相似文献   

16.
无线网络中的一种基于小世界模型的路由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近,利用节点的移动性提升网络系统性能的方法引起了不少关注。这些方法已经被运用于包括移动Adhoc网络(MANET)、无线传感网络(WSN)和容忍延时网络(DTN)在内的一些新兴网络中,他们都认为节点是随机或者可控移动的。为了达到优化或平衡包括延时、平均中继节点数目和移动距离在内的一些度量参数的目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于小世界模型的路由协议(SWR)。通过分析,该协议只有多对数数量级的中继节点,大大减少了报文传输过程中中继节点的数量。文中定义了短链接与长链接的概念,其中每一节点与其最邻近的节点之间存在“短”链接,而与其他遵循桌一概率分布的节点间存在着“长”链接。短链接通常是无线链接,而长链接通常是利用移动节点来实现的。本文在网络规模、使用数据搭乘者、多重长链接和等待移动节点时间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结果,我们对各方面性能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7.
任大勇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41(10):1622-1624,1675
时延Petri网是在一般Petri网的基础上,在变迁上引入相应的时间函数,使其具有很强的描述能力与性能分析能力。针对移动电子支付中愈加严重的交易安全问题,通过对电子支付系统和移动电子支付流程的分析,发现移动电子商务SET协议存在漏洞,建立基于时延Petri网移动电子支付协议时延Petri网模型,为安全电子交易过程提供进一步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容迟移动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量消耗和传输延迟特性,提出一种减少能量消耗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ESMAC协议)。通过实验证明,依靠在MAC协议的帧结构中加入模式判别标识,减少了节点由于串音和竞争引起的能量消耗;通过节点发送的寻访报文,减少了由于空闲侦听引起的节点能量消耗,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9.
随着UWB技术的出现,无线移动多媒体业务在自组网中的应用成为可能。为了满足无线移动多媒体传输的需要,设计了一种新的针对多媒体业务的QoS路由协议,给出了协议的详细描述。由于该协议充分利用了UWB技术的速率和距离互换特性,考虑了传输速率、时延和链路拥塞程度3个QoS参数,并借鉴无线移动自组网基本路由协议DSR和AODV,因此不仅能够获得满足业务要求的路由,且能提前预测链路的中断,以便及时切换替代路由。与目前已提出的基于UWB技术的路由协议相比,该协议更适合于无线移动多媒体业务的传输。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移动Ad hoc网络中DSR协议的服务质量,提出基于蚁群算法的改进DSR协议---ACOIDSR。ACOIDSR协议路由发现过程中,建立稀疏模式和稠密模式弥补DSR协议泛洪策略的不足;ACOIDSR协议路由选择过程中,利用路径长度、拥塞程度和链接可靠度计算每条路径的信息素数量,进而做出最佳路径的选择;ACOIDSR协议路由维护过程中,提出一种新的信息素衰退策略用于路由维护。最后,仿真实验用于ACOIDSR协议在端到端的延迟、路由负载以及能量消耗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