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7):202-208
建立了测定白酒中呈味有机酸的离子色谱法,研究了酿造用料、酿造季节和蒸馏摘酒段对白酒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分离柱、KOH淋洗液、梯度泵和电导检测器的同时分离和检测20种有机酸的方法,测定了不同香型白酒中的有机酸含量。方法所测有机酸检出限在7~250μg/L;回收率在75%~116%。研究了酿酒工艺对白酒中有机酸含量和不同有机酸之间量比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白酒中主要的乳酸和乙酸受到工艺影响的情况,继而为研究白酒味觉体验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汾酒酒醅发酵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衍生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跟踪考察汾酒发酵过程酒醅中有机酸的动态变化规律,同时利用酸度计和酸碱中和法考察酒醅pH值及总酸度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酒醅酸度随发酵的进行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9~11d略有下降,发酵结束后酒醅pH值下降至3.3左右,总酸度升高了约25度;酒醅中有机酸以乳酸含量最高,占支配地位,乙酸含量次之,其含量均随发酵的进行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发酵后期乳酸含量为同期乙酸含量的10倍以上;各有机酸在酒醅中的质量比与在成品白酒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提出缩短汾酒夏季大茬发酵时间为9d左右,并相应增加发酵轮次,以解决酸败问题并缩短发酵时间的理论设想。  相似文献   

3.
概述 白酒的典型性,酒的质量是由酒中各种风味物质的含量,和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同一类风味物质中主要物质间的比例关系,而决定的。例如典型浓香型白酒中的四大酯(己酸乙酪、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四大酸(乙酸,己酸、乳酸、丁酸)的含量与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总酯与总酸的比例关系,是否恰当,是决定着酒的典型性与酒质的。  相似文献   

4.
白酒酿造中,开放式发酵将乳酸菌引入酒醅产生乳酸,乳酸通过蒸馏进入酒体,是白酒中重要的风味物质。但乳酸含量在酒体中偏高和偏低都将负面影响白酒风味和人体饮后舒适度,因此分析乳酸在白酒中的产生机理和调控措施,确保乳酸在适宜浓度,对白酒生产和消费者的健康饮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综述了白酒中乳酸的产生机理,总结了乳酸在白酒与人体中的作用,探讨了白酒酿造过程中乳酸产生的调控措施和调控对白酒品质、口感、出酒率的影响及部分酒企的实际应用情况,旨在为酒企实际生产中对乳酸的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酸味对白酒的益与害白酒必需也必然具有一定的酸味物质,并与其他香味物质共同组成白酒的固有芳香。白酒中酸类以脂肪酸为主,还常以乙酸含量最多,其次是丙酸、乳酸、己酸等,有机酸既有香气,又是呈味物质。碳原子少的有机酸含量少可助香,如乙酸带有愉快的酸香和酸味;丁酸有窖泥气且带微甜;己酸有窖泥香且带辣味;丙酸气尖味酸而带甘;乳酸香气微弱而使酒质醇和浓厚,过多则发涩。这些有机酸在酒中起调味解暴作用,只要含量比例适当,就会使人饮后感到清爽利口,醇滑绵柔;若含量过高,则酸味重刺鼻,含量应在0.1毫克/100毫升以下。  相似文献   

6.
当前,对于浓香型白酒来说,增加白酒中己酸乙酯的含量,同时又能降低乳酸乙酯的含量,使酒中的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丁酸乙酯四大酯类的比例恰到好处,是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几年业,国内的部分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白酒厂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如微生物学、工艺过程和有关的设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在综合的技术中,微生物学技术措施又是最基本、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7.
糟烧属其他香型白酒,是江南一带特有的一种白酒.目前,糟烧的发展状况较为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白酒,主要表现在:工艺落后,出酒率低,口感不爽,放香不足,后味涩杂等方面.研究发现,糟烧的不足之处与糟烧中酯类的含量有很大关联.本实验重点将白酒中所含有的四大酯类(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已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作为切入点,对糟烧白酒中四大酯类进行分析检测,对提高糟烧白酒的质地及口感具有指导意义.结果显示糟烧中乳酸乙酯的含量占总酯的比例达74%,远远高于其他白酒中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分析冬季、春季牛栏山二锅头大茬、二茬在不同时间段原酒及蒸馏过程风味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总酸含量冬季是春季的2~3倍,乙酸含量占总酸的75%以上,蒸馏过程含量升高2~4倍。醇类在蒸馏过程中逐渐降低,酒尾比酒头含量下降50%~75%,除正丙醇冬季高于春季外,异丁醇和异戊醇含量冬春两季差别不大。乙酸乙酯在酒头中占总酯90%,酒尾中仅占3.18%~5.71%,其含量冬春两季差别不大;乳酸乙酯春季高于冬季,蒸馏过程中含量逐渐增加,酒尾中其含量占总酯93%以上。冬季乙醛和糠醛含量约是春季的5倍,在蒸馏过程中乙醛含量下降了75%以上,糠醛含量则升高了2~3倍。该研究为科学有效地量质取酒、分级贮存、基酒勾调、产品研发等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对梅兰春芝麻香型酒微量成分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其他名酒的相关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梅兰春酒不仅具有芝麻香型白酒独有的风味成分,而且含有多种有机酸和脂肪酸(酯)、醇类、酚类、吡嗪类化合物等成分。其中,在常规风味成分中,乙缩醛含量为其他酒的1.2~4.9倍,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含量是除生力源外其他酒的1.3~3.5倍;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含量高于同香型的其他酒;在微量风味成分中,四甲基吡嗪是同香型产品的1.5~4.4倍;乳酸和乙酸高于其他酒2倍以上,但丁酸含量低于其他酒。  相似文献   

10.
以市售不同种类酒(白酒、露酒、配制酒、果酒(配制型)、黄酒)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酒样中的13种有机酸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有机酸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LOD)为0.10~3.67 mg/L,定量限(LOQ)为0.31~5.05 mg/L,加标回收率为87.39%~105.24%,保留时间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3%~0.46%,峰面积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3%~1.50%。该方法测定不同酒样中有机酸组成及含量差异明显,乳酸主要存在于黄酒,己酸主要存在于浓香型及其衍生香型白酒,葡萄糖酸和柠檬酸主要存在于果酒及部分露酒。CA和OPLS-DA可有效将不同种类酒样归为4类:白酒、配制酒;黄酒;露酒;果酒(配制型)。PCA结果表明,影响黄酒分布的特征有机酸为乳酸和丁二酸,浓香型及其衍生香型白酒为丁酸、己酸和戊酸,果酒(配制型)为柠檬酸、葡萄糖酸和苹果酸,部分露酒为甲酸。  相似文献   

11.
首先在试验室中试验了浓香型酒主体香四大酯的提馏效果,从中得知,醇溶技术应用到白酒蒸馏中是可以降低酒中乳酸乙酯含量的。在生产上应用时,方法简便易,生产出的酒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超高压射流技术对白酒中四大酯的影响。方法:利用超高压射流技术加压至350MPa处理白酒,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酯类含量,自然存放3个月后再次检测,并请专业品酒师进行鉴品。结果:超高压射流处理后,浓香型白酒中己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乙酯含量呈下降趋势,乳酸乙酯含量呈上升趋势;酱香型白酒中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含量呈下降趋势,乳酸乙酯、己酸乙酯含量呈上升趋势。专家品评认为经超高压射流处理后,酒体醇和,有良好去杂效果。结论:超高压射流技术处理后白酒酯类变化与自然陈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采用辐照技术处理新酿酱香型白酒,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MS)分析辐照前后样品中香气成分变化,探讨辐照对酱香型白酒的影响。辐照处理后,酱香型白酒样品中杂醇含量明显降低。当辐照剂量达到3.203 kGy时,异戊醇、异丁醇、丁醇、己醇和戊醇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20.11%、57.65%、23.14%、90.13%和71.42%。辐照处理会显著降低酱香型白酒中糠醛的含量。在2.93 kGy和3.203 kGy辐照处理下,糠醛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34.48%和68.07%。在辐照吸收剂量在1.347 kGy和3.203 kGy之间时,白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乙酸丙烯酯除外)。但是,高剂量的辐照处理会造成酱香型白酒中挥发性酯类的含量出现明显下降,风味及回味变差。在吸收剂量为5.59 kGy时,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戊醇、辛酸乙酯和乙酰丙酸乙酯的含量相较于对照组分别下降了8.73%、13.52%、23.58%、44.01%和67.54%。辐照处理对酒中有机酸、酚类、醚类、吡嗪类物质影响较小。辐照剂量在2~3 kGy之间时,辐照处理酱香型白酒既可快速降低酒中杂醇和糠醛的含量,又不会引起酒中酯类物质的降解,有助于提升酱香型白酒的顺口性和香味协调性。因此,酱香型白酒辐照处理剂量应控制在2~3 kGy之间。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枝江柔雅白酒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造工艺。通过微量成分分析表明,其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浓香型白酒,而己酸乙酯含量则正好相反;其中乙酸乙酯/己酸己酯在2.5~3.5之间,而其他酒样基本在0.5左右;乙醛和异戊醛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浓香型白酒,枝江柔雅白酒主要醇类含量较高,为其他浓香型白酒的2~3倍;有机酸含量高,明显区别于其他浓香型白酒;通过指纹图谱分析表明,醇甜味、绵甜感、复合酯香、醇香等有助于凸显酒体的"柔雅"感。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通过对清雅型“玉冰烧”白酒、传统豉香型白酒、传统清香型白酒代表产品的酒体风格特征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剖析清雅型“玉冰烧”白酒酒体风格特征。感官品评结果表明,清雅型“玉冰烧”白酒在米香、醇香、绵甜感等方面表现较好,主要体现为香气清爽、淡雅,口感绵甜、爽洌。风味构成分析结果表明,清雅型“玉冰烧”白酒整体酯类比较单一,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为主,且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比值(1.3)独特,酯类含量(945.50 mg/L)较低;有机酸含量(1 530.23 mg/L)较高,以乙酸和乳酸为主;高级醇(1 555.31 mg/L)及多元醇含量(383.67 mg/L)较高。独特的风味构成是清雅型“玉冰烧”白酒清爽、淡雅、绵甜、爽洌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论白酒中的不挥发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白酒中有机酸分为挥发酸和不挥发酸,白酒中的不挥发酸有乳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等.白酒中的不挥发酸具有除苦减涩压暴;斧正香气和口味;稳定香气、柔和酒体;延长、丰富味感;提高酒体的总酸度和缓冲作用等;可丰富白酒香味和提高白酒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夏季汾酒酒醅中有机酸成分,以平板划线法分离得到夏季汾酒正常酒醅和酸度过高酒醅中的产酸细菌。研究了影响酒醅总酸度的因素进而对汾酒酿造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酒醅中有机酸以乙酸和乳酸为主,从正常酒醅中分离到23株产乙酸细菌,5株产乳酸细菌,从酸度过高酒醅中分离到22株产乙酸细菌,29株产乳酸细菌。酒醅酿造的环境温度、入缸水分和装料量对酒醅总酸度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了适宜酸度的汾酒酿造条件,即环境温度20℃、入缸水分51%、装料量0.83 kg,出缸酒醅的总酸度为2.12(0.1 mol NaOH mL/g酒醅),与模型的预测值2.07基本相符。上述结果为解决汾酒夏季生产酒醅酸度过高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崇军 《食品工业》2013,(1):147-150
对不同酒度的浓香型白酒贮酒期内的主要酯、酸等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浓香型白酒在贮酒过程中总酯含量降低,总酸含量增加,主要酯类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主要酸类己酸、乙酸、乳酸、丁酸成分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试验结果对于确定浓香型白酒贮酒工艺,保证产品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乳酸是白酒中最重要的非挥发性有机酸之一,其对主体香味成分己酸乙酯有很好的助香作用,能起到缓冲调和酒味的作用,可以掩盖酒精的刺激性,还能与多种成分亲和使酒体更加协调.准确定量乳酸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总结多年来白酒中乳酸的检测与分析方法,并提供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味成分中,辛酸乙酯的绝对含量并不高,但其香气强度贡献值比传统观点认为的四大酯中的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均要大,仅次于己酸乙酯;通过GC-O嗅闻技术,也证实了微量的辛酸乙酯在浓香型白酒中具有比较明显的水果香;适量的辛酸乙酯含量对酒体复合香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过多的含量会对酒体中其他香味成分表现出抑制作用.辛酸乙酯及其特征性在清香型、凤香型白酒中也同样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