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酱香型调味酒高沸点呈香呈味物质的特性,以优质清香大曲酒为原料,通过品评、稳定性试验及理化指标的检测分析,研制开发具有特殊风味的新型低度清香型白酒。该酒具有清香型白酒的典型性风格特点,无明显水味、香气自然、口感绵甜爽净,产品上市后在目标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
3.
采用特殊工艺生产的酒头调味酒,高酯调味酒,陈酿调味酒,综合调味酒,其用量只有0.1‰-1‰,但对提高各种质量档次的清香型白酒,特别是对固液勾调的新工艺白酒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许多已知和未知的微量成分,能协调酯香,柔和口感,突出风格。 相似文献
4.
5.
凤型酒勾调及几种调味酒生产的探讨张宏伟,吴巨华(黑龙江省北凤酒厂)一凤型酒的风格特点凤型酒是采用清蒸混烧、大块曲、泥窖发酵、酒海储存的工艺,是五大香型之一。以西凤酒为代表,此酒醇香秀雅,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一定量己酸乙酯为辅的复合香气,醇厚丰满、甘润... 相似文献
6.
7.
8.
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对糟醅样本中的8种酶酶活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蛋白酶、脂肪酶、单宁酶和酯化酶影响白酒的口感和品质,α-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主要影响原料利用率和白酒产酒率,而白酒的理化成分的整体反映了不同香型酒风味差异。结果显示,总酸在各轮次酒中呈现上下浮动,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酒精度、总酯和固形物含量随轮次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趋向稳定,可能与各种中间物质在微生物及酶的作用下产生及消耗有关。其中,第三、第四、第五轮次酒的酒质最优。研究酱香型白酒酶系对酒质的影响,为优化制曲工艺和制备强化大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11.
当前名酒厂低度清香型白酒的生产,大都采用吸附剂吸附法和冷冻过滤法除浊。不论哪种方法,在降度去浊后,总是要去除一些物质的,口味也变淡得薄,后味较短,故生产低度酒除选择质量较高的基础酒外,还需进行合理勾兑和调香调味,才能保持清而不淡的清香风格。清香型白酒的突出风格在一个“清”字上,低度清香型白酒要保持其风格,用其他方法调香调味,一般很难达到清香协调的目的。汾酒是国家名酒,有独特的风味。对于低度汾酒来说,还必须保持汾酒的独特风 相似文献
12.
充分利用固态法小曲白酒生产工艺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制作调味酒,可使酒质显著提升.本文首先论述了大小曲的运用,其糖化力的大小及产物分析.同时,阐述了产酯酵母的应用、多粮组合酿造工艺、云南多粮小曲工艺、清香芝麻香结合工艺的运用,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固态法小曲白酒调味酒的制作流程,并对最终的酒质进行感官、理化评价. 相似文献
13.
14.
酱香型白酒堆积过程腰线酒醅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实验为明确酱香型白酒堆积过程不同部位和种类腰线酒醅的风味组成及微生物构成,初探其对白酒风味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检测不同部位和种类腰线酒醅的风味物质组成;运用可培养方法分析不同腰线酒醅样品的酵母菌与霉菌的种类和数量情况;初步研究腰线样品中真菌的风味物质代谢特征。结果表明,腰线酒醅中共检出45种风味物质,且各个时空点的酒醅有明显差异;可培养微生物涂布的结果显示,堆积发酵酒醅中酵母菌数在106~108 CFU/g之间,霉菌数在104~107 CFU/g之间,酒醅中微生物的含量和数量差异对酒醅性状有直接影响;分离纯化腰线酒醅中的霉菌和酵母菌,并进行代谢产物分析,确定酵母与酚类、大部分醇类和酯类风味物质相关,霉菌特异性地与乳酸乙酯和庚酸乙酯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17.
采用感官品评并结合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检测方法及多种统计学方法,对酱香型白酒勾调中常用的3类调味酒(窖面酒、窖底酒、老酒)的呈香呈味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调味酒添加效果与添加量正相关;添加3%窖面酒、6%老酒均可增强酱香、曲香、陈香、细腻感、干净度,均减弱辛辣感。添加窖底酒则会增强干净度、辛辣感,减弱酱香、曲香、陈香、糊香、醇厚度。可见窖面酒、老酒对感官的影响不仅与窖底酒有明显差异而且呈相反的趋势。对49种风味物质定量分析发现,添加不同调味酒后部分风味物质含量变化出现"反常"现象,但仍具有一定规律性;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发现,正丁醇、苯乙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2-甲基丙醛与酱香、曲香、陈香、糊香、细腻感、醇厚度呈不同程度正相关,与辛辣感、干净度负相关,戊酸、己酸、己酸乙酯与辛辣感、干净度不同程度正相关,与其他口感负相关。这7种物质与各口感均具有相关性,猜测不同调味酒添加后口感差异的形成除与物质种类有关外,还与相关物质量比有关。该研究为酱香型调味酒相关研究积累了经验、开拓了思路,可为勾调过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新工艺白酒的勾调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工艺白酒的勾调是当今和今后白酒发展的方向之一。我们在多次的勾调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