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3):134-137
传统戏曲是现代民族声乐的源头,现代民族声乐是传统戏曲的升华,两者互为映衬,相互支撑,存在着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现代民族声乐应借鉴和吸收戏曲精华,使戏曲与现代民族声乐理论相融合。当前高师民族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就是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融合问题。正确看待戏曲对高师声乐的作用,找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让民族声乐理论根植戏曲,加强传统声乐与现代声乐的融合,是推进高师现代声乐教学多元化改革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
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在传统的民歌、曲艺、戏曲等唱法的基础上创新并发展的各类唱法的总称,它通过优美的旋律和个性的音色,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演唱以表现作品的主题感情,塑造出独特的音乐形象,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民族声乐语言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组成部分,唯有充分了解民族声乐语言的艺术特征,才能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长远发展。本文依据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的艺术特征,阐述了民族声乐语言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
民族声乐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兄弟民族在劳动和生活中创作出来带有强烈民族特色和民族传统的声乐形式,由于在历史、文化上的血缘关系,在音乐教学中民族声乐一直作为教学的内心内容之一。本研究从教材建设的角度对民族声乐教学展开了研讨,说明了民族声乐教材建设的意义,分析了民族声乐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提供了民族声乐教材建设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教材建设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希望对当前民族声乐教材建设质量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
民族声乐与西洋唱法同时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是上个世纪初期,伴随着希望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潮涌入中华大地,这段时期对于民族声乐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民族声乐逐渐摆脱了戏曲演唱、民间民歌的束缚,以周璇为代表的民族唱法在大荧幕的推动下在各地流行开来,民族声乐从下里巴人转变成阳春白雪,民族声乐与西洋唱法的相互影响在逐渐改变人们审美视角、审美习惯之后,最终将民族声乐推向了世界的舞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1,(1)
生态系统不仅有自然和环境属性,更有着民族和文化属性,因此产生了民族生态文化。民族生态文化是各民族对所处生态系统的认识、利用和治理的相关文化,这一文化蕴含着各民族对生态环境的观念和信仰,也包括各民族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知识、技术和制度。在当今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民族生态文化认同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特别是在自然资源治理、适应气候变化、灾害风险治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民族生态文化认同可以为民族地区的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出贡献。同时,通过对不同民族生态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交融和认同,强调不同民族在相同或相似生态系统内的共存和共生关系,发掘在不同民族生态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共同民族生态观,可以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文化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
民族声乐演唱"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重视演唱发声技巧的的同时,要明确传情达意是演唱的终极目标,积极调整良好的歌唱动机是关键,努力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是重中之重,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对民族声乐演唱的一些思考,以期引起歌者以及民族声乐教师对这些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3)
民族声乐在我国有着悠远的历史,然而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民族声乐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民族声乐的认识也都在发生着变化,其中有积极的发展信息,同时也不乏有对民族声乐发展不利的声音。若是将所有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梳理就会发现,阻碍或影响民族声乐发展的主要因素基本体现在,民族声乐唱法趋于单一化、民族声乐作品创作西洋化(国际化)、流行音乐主导化等几个方面。民族声乐要想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就必须要有其发展的"本钱",作为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到处都有这种能使民族声乐发展的"本钱",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民族声乐的发展很不尽人意,很多地方的民族音乐已经走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步,民族声乐作为民族音乐的一部分同样难逃此厄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笔者认为并非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民族声乐的发展应该是多彩的、炫丽的,本文将以音乐美学中的"音乐的美与审美"原理为视角,对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谈谈进行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
民族声乐在我国音乐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在于民族声乐更加注重情感方面的表达。民族声乐所表达出的情感能够引起听众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来确保民族声乐的发展空间。如今,民族声乐情感表达的特色已经被很多人认同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注重民族声乐情感表达特色的积极意义,然后分析如何更好的体现民族声乐表达特色,希望对推动民族声乐情感特色表达带来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
王志信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和指挥家,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家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之家,在民族声乐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作品深受大众和专业人士的喜爱,不仅频频出现在声乐类比赛舞台上,也作为民族声乐的典范代表被编入高师的声乐教材中。本文以其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孟姜女》为例,对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创作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民族特色地方文化丰富着民族声乐不断发展。山西民歌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汇聚,分析研究山西民歌文化内涵,传承与发展普及与推广有着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
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音乐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其不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喜爱。进入新世纪后,音乐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趋势,民族声乐艺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鉴于此,本文从高校声乐教师的角度,对新时期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7)
陕北民歌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艺术奇葩",因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陕北民歌运用于声乐教学,可以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彰显民族声乐的时代价值,提升大学生审美的品味,培养大学生艺术创造能力。欣逢大时代,为了凝聚正能量、实现中国梦,身为高等教育、音乐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陕北民歌更好地唱遍全球,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长久流传。  相似文献   

13.
《档案法》将城建档案馆定位为文化事业机构。本文从收藏、传播、服务的三种文化基本特征,阐述了城建档案馆的文化属性,并且详细论述了三者之间的承接和转换关系,以及城建档案馆充分体现文化属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15.
《Planning》2014,(2)
随着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音乐教育不断进步发展,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民族声乐也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音乐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音乐教师的教育,在这个讲究效率、追求速度的时代,如何有效快速的培养一代音乐家们才是最重要的。本文从当前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几点关于提高民族声乐教学方法与技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1)
本文在简要阐述传统民歌与当代民族声乐的概念与范畴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传统民歌之于当代民族声乐具体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与意义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旅游建筑的设计,不能忽视其文化属性,在其内容,形式网络上要体现风景名胜区的文化特色,其体量规模要与自然景观协调,在建设和以后运营过程中,要防止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这样才能达到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8)
在高职民族声乐教学中,随着音乐心理学不断的发展,师生对音乐的感情反应不仅是一种条件反射的物质自然现象,而且也是一种反映社会文化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原理是因为音乐接受者个体在文化的氛围中对社会身份的认同和情感反应的传达。音乐接受者在感情因素的主导下,使自己更好的意识到自身在社会的价值,也充分体现了其自身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通过对"情感主导"理论特征和对情感与高职民族声乐教育的关系的论述,旨在阐述"情感主导"理念在高职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2)
中华民族作为自在民族实体数千年即已存在,而作为自觉民族实体仅逾百年。各民族发展的差距过大、建构和引领举措的缺位、境外民族分裂势力的破坏是当前中华民族认同提升面临的困境。促进中华民族认同要靠民族文化展现民族影响力,要靠中华文化精神家园彰显内在吸引力,共同构筑中华民族认同的共有精神家园。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和完善中华民族引领举措是促进中华民族认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17)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为有效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政治治理模式和制度上的设计。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将从新制度主义的理性选择出发,深入探讨我国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