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酿酒》2016,(6)
窖泥中的有效磷可以表征窖泥的质量。研究了氟化铵-盐酸比色法测定窖泥中有效磷含量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快捷、准确可靠,可用于窖泥培养和酿酒生产中对窖泥质量的鉴定。  相似文献   

2.
试验主要对全波长酶标仪替代分光光度计快速测定窖泥中有效磷含量的方法进行可行性分析。当绘制标准曲线时的测定体积与样品测定时的体积保持一致时,采用全波长酶标仪测定样品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为0.48%(测定体积为200μL时)和0.37%(测定体积为300μL时);标准品重复性RSD值为0.37%,样品重复性RSD值为0.46%;两种方法测定窖泥中有效磷的相关性分析中相关系数R=0.9977 (测定体积为200μL时)和R=0.9982(测定体积为300μL时),结果显示全波长酶标仪法和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窖泥中有效磷含量的相关性很强,即可以采用全波长酶标仪替代分光光度计高效、准确地测定窖泥中有效磷的含量。全波长酶标仪法测定窖泥中有效磷的含量,极大地提高了测定效率,为大量样品准确、快速的测定及大数据的积累提供了高效的方法,减少了劳动量。同时也为其他需要比色的指标的测定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窖泥中铁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立行 《酿酒科技》2002,(2):56-56,55
取风干窖泥(过60目筛)5.0g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湿润,再加10ml(1:1)盐酸,用水稀释至50ml,搅匀,放置约0.15h,转入25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取1ml滤液于50ml容量瓶,加10%盐酸羟胺1ml,试样,再与制备的标准液于510nm波长下,用1cm比色皿测定其浓度,经换算求出含铁量。(庞晓)  相似文献   

4.
窖泥与泥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窖泥与泥窖是生产浓香型白酒必不可少的原料和设施,窖泥质量的好坏,泥窖长、宽比例合理与否,同所生产的浓香型白酒质量息息相关。科学合理地培养窖泥,充分利用场地,科学的建筑泥窖是生产浓香型白酒厂家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窖泥微生物、窖泥酶活性与窖泥养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光  张宿义  卢中明 《酿酒科技》2011,(3):48-51,54
对泸州老窖4种不同窖龄的窖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窖泥中微生物数量规律、窖泥土壤水解N、速效K、有机质含量均为400余年窖龄>100余年窖龄>40余年窖龄>20余年窖龄。窖泥中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间均呈正相关。通过各因子对窖泥中土壤微生物总数、土壤酶活性的通径分析发现:速效P、水解N、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是影响微生物总数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孙前聚  关其才 《酿酒》1992,(4):19-22
一窖泥微生物的优选及富集培养多年的研究证实,窖泥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窖泥中所含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以要使浓香型白酒的生产特别是优质品率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就必须先解决窖泥微生物整个菌系的人工培养问题,只有抓住这个根本,优质窖泥的培养才能实现,就是说,  相似文献   

7.
老窖池窖泥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泸州老窖老窖池的窖泥特性。结果表明:1、窖泥中的各种成分与原建窖土壤和封窖泥均有较大差异,其中的N、P、K及有机质含量均远高于原建窖土壤。2、同一类型窖池不同层次的窖泥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窖底泥的有机质、全P、全N、水解性N含量及Fe、Zn、Mg、Ca和pH均明显高于窖壁泥;窖壁上层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和Fe、Mn、Mg、Ca均高于窖壁下层。3、锰、锌、钙、铜含量有随窖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5、已连续使用430年的国宝窖池同其它窖龄池的特性有明显差异。其中全窖平均锰含量分别比100a、40a和20a窖泥高7.5%、63.2%、48.5%;锌含量分别高112%、37%和170%;钙含量分别高47.8%、39.4%和33.9%。  相似文献   

8.
9.
《酿酒》2017,(3)
研究以宋河酒业不同窖龄的窖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窖龄中窖泥的微生物变化规律。在适宜范围内窖泥中的细菌总数随着窖池窖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同一窖龄窖泥池底细菌总数均高于池壁细菌总数;在适宜范围内窖泥中的放线菌和酵母菌数量随着窖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同一窖龄窖池池壁的放线菌和酵母菌数量均高于池底的放线菌和酵母菌数量;芽孢菌数量也随着窖龄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窖龄窖泥中霉菌的变化较小;随着窖龄的增加,窖池所产原酒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宋河酒业不同窖龄的窖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窖龄中窖泥的微生物变化规律。在适宜范围内窖泥中的细菌总数随着窖池窖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同一窖龄窖泥池底细菌总数均高于池壁细菌总数;在适宜范围内窖泥中的放线菌和酵母菌数量随着窖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同一窖龄窖池池壁的放线菌和酵母菌数量均高于池底的放线菌和酵母菌数量;芽孢菌数量也随着窖龄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窖龄窖泥中霉菌的变化较小;随着窖龄的增加,窖池所产原酒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快速准确的检测窖泥中乳酸的含量的方法。此方法特征在于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加入磁力搅拌能很大程度的减少因窖泥结团而导致浸泡不均匀。由于窖泥中物质比较复杂,因此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来处理样品能祛除大部分低沸点酯类化合物杂质,从而能使乳酸更好的分离。采用Agilent Polaris C18-A(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和磷酸二氢钾为流动相,体积比为5∶95,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在此色谱条件下,乳酸在标准品和样品中出峰时间一致(出峰时间18.5 min),峰型较好,且加标回收率达到了98.7%~101.93%。  相似文献   

12.
窖泥质量的好坏是影响酒质的关键,加强窖泥的基础性研究是提高浓香型白酒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针对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气候环境条件,进行人工窖泥的研制,对提高河套老窖优质酒的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窖泥活性降低原因分析与提高窖泥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锋 《酿酒科技》2003,(3):49-50
影响窖泥退化、板结的原因有:窖泥配方、酸度、水分、乳酸钙、乳酸铁等白色物质的形成与析出、营养成分的减少、发酵条件的变化、窖泥周围环境等。提高窖泥活性的措施有:用窖泥养护波喷洒窖壁与窖底,剥减退化窖池表层,在酿酒生产过程中实施以窖养醅、以醅养窖、养护结合的措施。(孙悟)  相似文献   

14.
窖泥对于提升浓香型白酒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对窖泥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窖泥的主要代谢产物为乙醇、醋酸盐、戊酸酯等;窖池窖壁和窖底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存在着差异。然而随着窖泥窖龄的增长,窖壁和窖底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且处于不同阶段的窖泥的特征代谢产物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5.
对窖泥样品的酸碱缓冲容量做了研究.通过酸碱滴定曲线拟合法,测得4个窖泥的酸碱缓冲容量分别为511.38 mmol/kg和205.50 mmol/kg、961.87 mmol/kg和279.99 mmol/kg、341.17 mmol/kg和69.21 mmol/kg、336.28 mmol/kg和116.58mmol/...  相似文献   

16.
对窖泥样品的酸碱缓冲容量做了研究。通过酸碱滴定曲线拟合法,测得4个窖泥的酸碱缓冲容量分别为511.38 mmol/kg和205.50 mmol/kg、961.87 mmol/kg和279.99 mmol/kg、341.17 mmol/kg和69.21 mmol/kg、336.28 mmol/kg和116.58 mmol/kg。结果表明,不同窖泥酸碱缓冲容量差异较大,同一窖泥样品对酸的缓冲容量高于对碱的缓冲容量,年份较短的窖泥样品的酸碱缓冲容量高于年份较长的窖泥样品。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窖泥中己酸的检测方法.新鲜窖泥经过简单前处理,用乙醚萃取,利用气相色谱检测萃取液中的己酸.结果表明,线性相关系数R2值为0.9992,回收率为92.90%~95.37%,平行样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RSD)为 1.79%.  相似文献   

18.
活性优质窖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研究发现,人工窖泥中pH值偏低是其退化的主要原因。在窖泥中发现有一类微生物除了对己酸的生成起一定的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起调节pH值的作用,将这一类微生物称为M类微生物。退化窖泥中绝大部分是窖泥中M类微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不合理。以M类微生物发酵泥、发酵液等为配方制作的活性优质窖泥成功地解决了人工窖泥易退化的问题。(陶然)  相似文献   

19.
卜宇宏 《酿酒》2011,38(4):35-38
对浓香型有机窖泥和无机窖泥的微生物种类、感官情况以及水分含量、pH、氨态氮、有效磷、有效钾和腐殖质等主要理化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对有机窖泥培养的原料选择、窖泥配方、操作要点进行了论述。表明培养窖泥的实质一是培养泥中的优质有益菌类,二是为有益微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使之能持续有效地生长。  相似文献   

20.
窖泥培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优质土壤为主要材料,通过科学合理的配方设计,加入多功能复合菌液和微量元素培养制成人工窖泥.生产试验表明,各项指标均接近老窖泥水平,生产应用效果明显,产酒优质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