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Planning》2014,(19)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农耕文化"、"隐逸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主要是佛教文化,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对园林植物构成的影响,整合出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所特有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杜若的形态特征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深入探究杜若作为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所蕴含的文学特征以及以杜若为代表的香草文化,进而对杜若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3)
随着美国影视剧作品在全球的广泛传播,美国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以及价值观也随着其向中国传递,尤其影响着追捧美剧、关注美国电影的中国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美国化"现象。文章通过分析美国文化价值观的特点、美国主流文化的构成因素及其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并在分析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大学生进行科学人生观塑造教育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古代建筑的规制、数字构成、空间构成、色彩等方面对与中国古代建筑相关的文化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指出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不仅表现在单体建筑上的完整性与逻辑性,而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织影响,构成一种多元化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5.
秦飞 《园林》2021,(3):48-54
园林作为一种"有生命、且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特殊文化艺术作品,具有类似"外观表层形象"和"深层观念"特色的作品集合构成了园林的"流派";所有"流派"按照一定的内在规则结为一个整体,构成了园林文化艺术体系"学派";而其中的这个体系由"有生命"决定的地域性、"有用性"决定的地域性、"能主之人""理性产物"决定的地域性、"输出-输入"吸收融合中的地域性适应4个特点决定。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艺术体系由一级流派、二级亚派和三级支派3个层级构成。以中国文化分区为基底,叠加中国建筑分区、园林植物分区,结合地方园林研究成果,一级流派可分东北园林、中原园林、长江园林、岭南园林、西南园林、青藏园林、西北园林、塞上园林8大流派。  相似文献   

6.
《园林》2008,(12):112-113
我国幅员辽阔,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是多种名贵园林植物的起源中心,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中国传统名花与中国的悠久而丰富灿烂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长期以来,对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众说纷纭,各执己见。因此海内外园林界人士、花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4):174-175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与普及使用,出现了大批的网络流行词,这些新兴词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的语言表达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结合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对流行词的构成形式进行分析,概括其出现在中国传统语言表达方式、汉语规范体系、伦理道德以及传统文化内外传播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并针对其影响,提出合理规范的措施和建议,规范网络用语,促进语言和传统文化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意与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宁 《山西建筑》2006,32(10):344-345
以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为背景,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并且运用空间结构和审美艺术综合分析了植物配置以及植物景观配置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从地域角度出发,对影响南岳古镇乡土建筑的营建模式的建筑文化、自然气候、宗教文化、书院文化、当地生产以及生活行为等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受到这些影响因素影响较大的平面模式、外廊空间模式、天井空间模式、山墙形式、建筑材料等营建模式构成因素进行分类研究,试图传承并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以及借鉴乡土建筑中营建模式的智慧,为之后的相关研究以及建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书以朱钧珍先生早年所做的课题“杭州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作者经过多年的设计与教学实践,对该研究成果不断地完善、修改和补充,最终得以形成此书。因此,本书可谓是作者多年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与研究的结晶。作者深入挖掘和探讨了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书中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园林植物风格的形成、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景观、中国寺观园林植物景观、园林植物空间景观、园林植物水体景观、园林植物道路景观、园林建筑小品的植物景观、绿色造景艺术、大自然的植物景观。本书与以往出版的同类书籍有…  相似文献   

11.
佛寺园林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很多传统佛寺及其园林一直留存至今。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当代兴建的佛寺及其园林相较于传统佛寺及其园林,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该文试图从寺院用地对园林规模的影响、寺院布局与建筑形制对园林类型的影响、寺院园圃种植与绿化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寺院主要活动与访客类型对园林功能的影响、世俗审美文化对园林风格的影响这5个方面,探讨传统佛寺园林与当代佛寺园林的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巴蜀园林孕育了历史悠久、辉煌灿烂的巴蜀文化,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一大亮点。文章采用实际调研、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巴蜀园林植物及其意境表达的研究,阐述了巴蜀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内涵及影响因素,总结了巴蜀园林植物意境的研究现状和不足。研究表明:巴蜀园林植物造景讲究虚实相生、隐显结合,以此表达含蓄和深远的意境;植物意境的研究应该结合各方面的因素。希望本文能够为巴蜀园林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玉华 《中州建设》2014,(23):59-60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是营造园林自然空间的重要手段,从中国古代文人崇尚园林雅居的文化境界,对不同时代的传统园林的文化内涵和营造技艺做了探讨,揭示出中国传统园林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4.
以搜集整理与古埃及园林相关的史学著作、文学作品及考古发掘的碑文、壁画,以及墓穴中的各种陪葬品等为研究素材,通过查阅和对比国外学者原著或译著及其他研究文献,辅之以国内学者的著作及研究成果,对古埃及园林的植物种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同时结合古埃及园林发展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等背景条件,探讨了古埃及园林植物应用的各种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园林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动"新中式"园林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的分析,探讨了居住空间的构成形式与生活习惯的关系,分析了传统居住空间中所蕴合的文化观念和伦理观,以及传统文化思想、环境空间与居住空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四川传统园林植物配置特色及对植物造景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宇楠  罗谦 《四川建筑》2009,39(2):22-23
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灵活多变的造园要素。通过分析自然环境、地方文化、人文精神等方面对巴蜀地区园林植物造景的影响,总结出四川传统园林植物配置的三大显著特色。并从环境心理学、人居环境建设等角度出发,探讨传统植物配置手法对现代植物造景的几点启发。  相似文献   

17.
清初陈淏子《花镜》中的"种植位置法"与明末王象晋《群芳谱》中的"雅称"都是成书时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配置经验与实践的结晶之作,特别是"种植位置法"对其后我国园林以及日本园林的植物景观营造产生巨大影响。在介绍《花镜》与《群芳谱》的作者与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花镜》与《群芳谱》的版本学研究,并通过二者内容的比较研究,得出"种植位置法"是在参考"雅称"的基础上,加入了当时植物配置的手法与作者本人的经验编写而成。旨在揭示"种植位置法"与"雅称"在我国种植设计方面的价值,以期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推广利用并发扬光大。此外,《花镜》填补了明代计成(1634年)《园冶》在园林植物、特别是在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方面的空白,可以将《花镜》与《园冶》并称为中国传统园林基础理论的2本专著。  相似文献   

18.
园林植物是中国传统造园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博物馆中应用和展示植物是传承传统文化中博物致知理念的实践,也是体现生命特征、彰显中国园林博物馆特色的重要内容。在对中国园林博物馆的定位与功能、场馆内外区域综合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博物馆展陈体系明确了植物应用和展示的基本原则,确定了包括活体植物、植物标本、植物化石和植物文化类展品等在内的园林植物展览内容,筛选出200余种传统园林植物,在博物馆室内外空间中进行展示。植物展示兼顾了博物馆展示和环境建设的双重需要,营造出一座具有生命的独特博物馆,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19.
张健  孙语鸿 《建筑与文化》2016,(10):177-179
清代辽沈地区在园林艺术和园林文化方面的积淀较弱,但所表现出的地域与文化特色却十分独特,既有北方寒地园林的景观特点,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的风韵。文庙的建筑与装饰、具有地域特点的园林植物、季相景观和当地建筑材料等,这些要素构成的清代辽沈地区园林,深受中原地区传统的建筑与园林文化的深刻影响,并显示出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1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在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基础之上,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当代的世界舞台当中所表现的地位逐渐提升,进而在我国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现象逐渐凸显。高校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教学当中,也逐渐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理念进行融合运用,并且针对此因素具有针对性的设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后期延续、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垫定了重要基础,因而,本文以高校汉语言文学中"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进一步阐述了高校汉语言文学当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并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