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5.
《食品科技》2017,(2)
为阐明窖泥微生物与白酒风味的关系,采用气相色谱技术(GC)对浓香型白酒基酒样品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分析,共检出7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29种,醇类16种,酸类12种,酮类3种,其他化合物8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酒样挥发性组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种酒样共分成3类,分别为以己酸乙酯为主的老窖池下层糟蒸馏所得基酒、以乳酸乙酯为主的新窖池下层糟蒸馏所得基酒、以乙酸乙酯和乙缩醛为主的新老窖池上、中层糟蒸馏所得基酒。并通过高通量来反应窖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Bacillus新窖池窖泥的第一优势菌群,Clostridium IV是老窖池窖泥最主要的优势菌,并且窖泥微生物群落与白酒挥发性组分有一点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PCR-DGGE)技术分析了不同性状窖泥的细菌群落DGGE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DGGE指纹图谱能够区分新窖泥、窖壁泥和窖底泥,其中以窖壁泥退化前后图谱变化最明显。PCR-DGGE图谱优势条带测序结果显示,窖泥中细菌微生物包括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4类,其中新窖泥微生物种类最丰富,涵盖以上门类,特有优势微生物为Enterobacterale科、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及里氏杆菌属(Riemerella)。紫单孢菌科(Porphyromonadaceae)仅存在于窖底泥中,Tumebacillus属微生物只存在于窑壁泥中。通过窖泥的DGGE图谱对比分析,能够对窖泥类型做出初步判定,并能及时发现窖泥退化现象,为工厂窖泥培养、检测和窖泥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窖泥复合功能菌液中各原料(窖泥、酒糟、大曲粉、黄水、己酸菌)对其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从窖泥复合功能菌液原配方中去除酒糟、己酸菌和黄水后进行培养,菌液细菌群落结构与窖泥复合功能菌液的相似性指数(Sc)仅为0.34;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去除酒糟或己酸菌,细菌多样性指数(H)显著下降(p<0.05),去除己酸菌的窖泥复合功能菌液多样性指数(H)下降最为明显。结果表明,窖泥复合功能菌液中各组分对菌液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影响,其中以己酸菌的影响最大。该研究为改良优化窖泥复合功能菌液的配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宋河浓香型白酒不同窖龄窖泥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探究细菌菌群结构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6年窖龄窖泥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高于6年窖龄窖泥,相同窖龄、同一窖池的窖底泥高于窖壁泥。6年窖壁泥与窖底泥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绝对优势细菌属均为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16年窖壁泥与窖底泥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共有绝对优势细菌属为梭菌属(Clostridium)、氨基酸杆菌(Aminobacterium)、理研菌属(Petrimonas)、互营单胞菌属(Syntrophomonas)和Sedimentibacter。特有绝对优势细菌属中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的降低以及Clostridium和Aminobacterium相对丰度的迅速增长均表明16年窖池已成为趋于老熟化的优质窖池。CCA分析结果推测,pH和有机物可能是影响16年窖池细菌群落结构改变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44-48
为了解不同性状窖泥细菌群落结构及酸酯代谢的差异,分别选取新窖泥、趋老熟窖泥和老熟窖泥,对其细菌16S r DNA的V3区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并结合窖泥主要有机酸及有机酸酯含量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老熟窖泥的细菌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高于新窖泥和趋老熟窖泥,得到的39个优势条带,进行细菌DNA测序可分为14类;Clostridium XIVa、Aminobacterium均只在老熟窖泥中检测到;新窖泥和趋老熟窖泥与Lactococcus、Lactobacillus、乳酸、乳酸乙酯含量正相关,老熟窖泥与Clostridiales、己酸、己酸乙酯和丁酸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酿酒科技》2016,(8)
窖泥是浓香型白酒的生命线,窖泥变质则为酒厂带来巨大损失。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DNA技术对窖泥变质前后古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古菌16S r DNA基因文库,结果表明,变质后窖泥共扩增出52876条序列,变质前窖泥扩增出11703条序列,古菌丰度有明显提高。对序列进行聚类、测序、分析,窖泥变质前优势古菌为:甲烷短杆菌属(35.66%)、甲烷杆菌属(10.25%)、类芽孢杆菌属(4.27%)、芽孢杆菌属(3.39%)、甲烷八叠球菌属(3.27%)等;窖泥变质后优势菌为:产甲烷袋菌属(38.18%)、甲烷杆菌属(34.21%)、甲烷袋状菌属(6.90%)等。结果揭示了甲烷菌是窖泥变质前后古菌的优势菌,为进一步研究窖泥微生物全貌及窖泥培养、养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该试验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对两种不同窖龄窖泥(30年、100年)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0年窖龄窖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高于30年的。对两种不同窖龄窖泥各类型的微生物结构研究发现,100年窖龄窖泥各类型的微生物含量均高于30年窖龄窖泥的,并且在两种不同窖龄窖泥中细菌的含量与丰度较其他类型微生物高,表明细菌是窖泥优势菌群。对两种不同窖龄窖泥磷脂脂肪酸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30年窖龄窖泥的主要变异菌群是细菌,100年窖龄窖泥的主要变异菌群是细菌与真菌。 相似文献
13.
利用理化检测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河套酒业不同窖龄窖泥产酒发酵前后的理化指标、风味物质含量及微生物组成做了差异分析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窖龄窖泥的理化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同一窖龄窖泥产酒发酵前后的理化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乙缩醛、己酸、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等含量在3年窖龄窖泥中相对较高,正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和丁酸等含量在1年窖龄窖泥中相对较高。两组窖泥产酒发酵前后的风味物质含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两组窖泥测序共获得1039个OTUs分类,每个组都鉴定得到26个细菌门和439个细菌属。得到了不同窖龄窖泥共同的优势菌门和菌属。1年窖龄窖泥发酵前特有的优势细菌属为芽孢杆菌属,发酵后特有的优势细菌属为棒状杆菌属、固氮螺菌属和uncultured_bacterium_f_Lachnospiraceae属;3年窖龄窖泥发酵前特有的优势细菌属为棒状杆菌属、Garciella属、魏斯氏菌属和uncultured_bacterium_c_Gitt-GS-136属,发酵后特有的优势细菌属为固氮螺菌属和uncultured_bacterium_f_Atopobiaceae属。乳酸杆菌属在两... 相似文献
14.
以嘉陵江流域金徽酒厂各车间及四川长江流域上部某酒厂老车间窖泥作为研究对象,对陇、川地区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式,进行基因组提取、OTU划分、Alpha多样性分析、Beta多样性分析、分类学组成分析,以此为依据对比分析陇、川地区浓香型白酒的窖泥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差异。样品中共分析出微生物61个纲、289个科和671个属,从分类学组成分析来看金徽酒厂老车间窖泥中优势菌有:Caproiciproducens(25.31%~35.68%)、Petrimonas(15.41%~25.64%)、Syntrophomonas(14.97%~21.68%)、不可培养微生物(10.36%~15.71%)、Proteiniphilum(6.94%~13.85%)、Lactobacillus(8.11%~12.19%)、Sedimentibacter(6.93%~9.74%);四川长江流域某酒厂车间窖泥中优势菌有:Caproiciproducens(21.15%~36.84%)、Petrimonas(2.56%~6.31%)、不可培养微生物(25.23%~32.53%)、不可培养细菌(9... 相似文献
15.
窖泥细菌群落结构演替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CR-DGGE系统研究了剑南春不同窖龄(2~50年)窖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种群演替趋势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年窖龄窖泥的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与5年样品相似,而10年窖龄窖泥的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则明显增加,之后的10年基本持平,但50年时又显著下降。相同窖龄的窖泥样品中,中层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上层和下层,特别是在2~5年样品中这一趋势更加明显。DGGE和序列分析显示,窖泥中优势种群均分布在厚壁菌门(Phylum Firmicutes)的杆菌纲(Class Bacill)和梭菌纲(Class Clostrida),其中耐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芽孢菌(Bacillus fordii)、未培养的瘤胃菌(uncultured Ruminococcaceae bacterium)和梭菌(uncultured Clostridia bacterium)为窖泥样品中的主要优势种群。典型对应分析显示,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有效磷、氨氮、pH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其次是腐殖质,而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窖泥微生物群落、窖泥功能菌液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的分析,对窖泥及窖泥功能菌液微生物群落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纯培养与免培养技术相结合、纯培养与免培养技术进步等观点,为窖泥微生物有效的人工动态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泸州老窖窖泥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系统地研究了泸州老窖不同窖龄、不同层次的窖泥在N,P,K,有机质、水分含量及pH值等方面的差异及规律性。结果表明:1.窖泥中的各种成分与原建窖土壤和封窖泥均有较大差异,其中的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以及有机质含量均远高于原建窖土壤,而pH值则略低于建窖土壤;2.窖底泥与窖壁泥在许多项目上的差异性与传统的观点有较大差异;3.同一类型窖池不同层次的窖泥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窖底泥的有机质、全P,全N,水解性N含量及pH值均明显高于窖壁泥;窖壁上层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均高于窖壁下层;4.同一层次不同窖龄窖泥成分含量也有一定差异,但多数成分变化规律性不明显;5.已连续使用400多年的国宝窖池同其他窖龄池的窖泥成分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