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酿酒》2016,(1)
通过对夏冬两季不同制曲工艺对成品大曲感官及理化指标影响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曲曲体较冬季曲厚、入房温度高、前期上霉晾霉时间较短、整体培养时间较短,致使夏季曲理化指标偏低,但曲香味良好;冬季曲因受低气温影响,制曲培养时上霉晾霉时间较长,致使低温微生物大量繁殖,顶火温度偏低且时间短,故曲香味一般,但理化指标较高。着重论述寒暑季节所生产的仰韶陶香型大曲在白酒生产中的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以仰韶陶香型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曲中挥发性香味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半定量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检测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在7块曲样中共鉴定出香味物质50种,主要分为6大类化合物,其中包括醛类8种,醇类5种,酯类7种,吡嗪类4种,酮类6种,酸类10种,芳香族类5种,烷烃类4种,杂环类1种。相对含量分别为15.91%、33.19%、7.5%、6.35%、2.2%、26.52%、6.23%、2.08%、4.18%。其中,乙酸、(2S,3S)-(+)-2,3-丁二醇、3-甲基丁酸、己酸、苯乙醇、十六酸乙酯、四甲基吡嗪、2-甲基丙酸含量相对较高,这些微量成分可能对后期白酒香味形成起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酿酒》2015,(6)
实验通过以储存1-12个月的不同尺寸的特香型大曲为实验对象,研究分析了不同尺寸大曲的蛋白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酯化酶等相关酶活的变化情况,并对相关酶活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探明不同大曲尺寸影响特香型白酒出酒率和酒质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研究陶融型白酒大曲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分离陶融型白酒大曲的微生物,提取分离菌株DNA,用酵母通用引物NL1/NL4、细菌通用引物799F/1492R和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酵母26S rRNA、细菌16S rRNA、霉菌28S rRNA序列扩增,提交测序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仰韶陶融型白酒大曲酒曲中共分离到酵母213株、细菌386株、霉菌73株,酵母归分为72株形态种,细菌归分为77株形态种,霉菌归分为7株形态种,根据测序结果不同,陶融型白酒大曲微生物被分为21个分类单元。仰韶陶融型白酒大曲可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特征,为其发酵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酸浓度和pH值下清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大曲的酯化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的不同特性。结果显示,随着酸浓度的升高,三种香型大曲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的酶活力均是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催化合成乳酸乙酯的酶活力随乳酸浓度的升高降低;而催化合成丁酸乙酯的酶活力变化趋势三种香型大曲有所不同,清香型和浓香型大曲的酶活力随丁酸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酱香型大曲的酶活力则是逐渐升高。清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大曲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最适pH均为4.0,催化合成乳酸乙酯的最适pH分别为7.0、7.0、8.0,催化合成己酸乙酯的最适pH分别为5.0、4.0、4.5,催化合成丁酸乙酯的最适pH分别为4.5、4.0和3.0。综上,不同香型大曲酯化酶的催化特性各有不同,且每种酯的合成都有其合适的酸浓度和pH范围。  相似文献   

6.
采用相同特香型白酒大曲配料和工艺,分别于江西赣江中下游江边和市区制备的大曲样品A和B的理化特性、挥发性成分及微生物组成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大曲A在液化酶活力、蛋白酶活力、酯化力和发酵力等指标上明显高于大曲B,大曲A和B中分别检测到36种和3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大曲A真菌多样性指数较高,曲霉属(Aspergillus)(相对丰度达6.39%),为其优势真菌属,大曲B中的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相对丰度达53.18%),为其优势真菌属。细菌属大曲A以克罗彭斯特菌属(Kroppenstedtia)和海洋芽孢杆菌属(Oceanobacillus)为主;而大曲B中含量最高的细菌为产碱杆菌(Alcaligenes)。可见不同生产环境引起特香型白酒大曲中优势菌种的差异,是导致大曲各种酶活力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大曲中酯化酶活力进行测定,并对影响酯酶提取的关键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声辐射时间为3s,总反应时间为7min,间歇时间为3s,超声提取功率为300W,溶液体积为30mL,料液比参数为1.0∶100为酯酶最佳的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乳酸质量浓度和pH对清香型大曲酯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质量浓度对大曲酯化酶活力有很大影响,当乳酸质量浓度较低时,大曲中的酯化酶表现为合成作用,分别在低于8 g/L和16 g/L时催化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合成;当乳酸质量浓度较高时,酯化酶表现为水解作用,将酯分解为相应酸和醇;pH对大曲酯化酶酯分解活力影响显著,在pH值为2.0时,酯的分解主要为化学分解,在pH值为3.0~6.0时,化学分解和酯化酶分解都起作用。实验发现在pH值为4.0时大曲酯化酶催化乙酸乙酯合成的活力最强,100 h时乙酸乙酯质量浓度达188.8 mg/L;pH值为5.0时催化乳酸乙酯合成的活力最强,100 h时乳酸乙酯质量浓度达182.6 mg/L。  相似文献   

9.
廖昶  严伟  吴生文 《酿酒》2014,(3):32-36
为考察不同尺寸大曲对特香型白酒出酒率及风格风味的影响,选取大曲车间不同尺寸的曲块,经粉碎后投入酿造车间窖池进行发酵,比较所产基酒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大块曲的产量比使用小块曲产量高,大米出酒率可以提高3%左右,但对特香型白酒的风味有一定的影响,品评结果表明,小块曲的口感较好。  相似文献   

10.
对两种测定大曲液化酶活力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色法测定大曲液化力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液化酶活力,方法所依据的原理都是碘遇淀粉后反应产生特殊的颜色变化。但是,比色法检测耗时长,容易出现颜色判断误差,精确度不高。而分光光度法测定液化酶活力,速度快,精确度高。通过本文的对比分析,可以为大曲液化酶活力测定方法的选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控制特香型大曲表面毛霉的过度生长,在不改变传统特香型大曲制作工艺的前提下,从缩短低温培菌期和减少毛霉初始接种量两个方面对毛霉生长进行控制,从而探究毛霉生长对大曲质量和基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处理一、处理二)大曲表面的毛霉生长量(19.8%、24.4%)明显减少;大曲的糖化力(822 mg/(g·h)、858 mg/(g·h))和液化力(4.00 g/(g·h)、4.80 g/(g·h))提高;基酒产量(571.7 kg、632.6 kg)无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一的总酯、乙酸乙酯及丙酸乙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酸含量及其他7个主体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基酒的综合感官评价更优。综上,控制冬春季大曲表面毛霉的生长,有助于改善大曲的外观,提高大曲和基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跟踪检测了不同存储期特香型大曲中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蛋白酶、酯化酶活力,并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储存3~4个月的大曲,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蛋白酶、酯化酶的活力均达到最好状态,从而为大曲存储期和相关酶活力的质量标准制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通用大曲理化指标检测手段,在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大曲车间,对常规培曲工艺和新培曲工艺的曲坯微生物多样性及理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新培曲工艺中曲温变化呈现前期升温慢、后期降温缓的特点,出房时新培曲工艺大曲的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糖化力、液化力以及生物量碳、氮均高于常规培曲工艺.高通量测序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大曲中酶蛋白提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黄丹 《食品科技》2014,(2):35-38
大曲药作为白酒生产重要的菌酶混合制剂,为后续的窖池发酵提供了主要的酶制剂来源。针对浓香型春季大曲,以液化酶酶活力作为参考指标,研究了水溶液浸提的pH、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条件,经正交实验并验证,得到了提取的最佳条件为pH6.0、温度30℃、料液比1:2、提取时间2 h。对提取物料处理方式进行了研究,对浸提液进行超声波破碎处理有利于产孢子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的释放。对于液化酶、糖化酶、中性蛋白酶等主要是细菌来源酶类,物料、浸提液进行超声波破碎处理,均没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曲是白酒酿造过程中的糖化发酵剂,在曲酒酿造中对原酒的产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以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仰韶陶香型大曲为研究对象,针对夏季制曲过程中曲表、曲心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大曲品质及优质大曲产量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复合大曲对特香型基础酒产量、总酸、总酯、风味色谱骨架成分含量及感官风味特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大曲试验组与单一大曲对照组基酒样品之间的产量、总酸含量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比例的复合糖化发酵剂对特香型基酒中的总酯含量,以及丁酸、甲酸乙酯、异丁醇、2-甲基-1-丁醇、乙醛、乙缩醛等微量风味物质成分含量具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通过感官评价,正常特香型大曲与高温大曲混合比例为4∶1时,特香型基酒的感官一级率为83.3%,效果最好,其样品酒体更加醇甜与协调,香气也更加舒适。  相似文献   

17.
《酿酒》2017,(6)
通过对不同培养时期的大曲糖化力、酯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的培养时期对大曲理化指标的影响的因素及大曲最佳培养时期。  相似文献   

18.
制好大曲是制好酱油关键的一环,大曲酶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在制曲中提高大曲酶活力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厂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做了一点工作,取得一些成效,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开展化验,指导生产我厂是仅有50多名工人的社办小厂,技术不高,设备简陋.化验室过去只做成品化验及培菌(试管,三角瓶)工作。以前制大曲只看外观不做酶活力测定。从去年十月份开始,我们利用化验室的原有设备和试剂,采用了简便易行、结果清楚的沉淀法,开展了对大曲和种曲的蛋白酶活力测定。同时测定曲料酸度、水份和出锅后的熟料水份。根据化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生产中的矛盾,逐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己酸、乳酸、丁酸、乙酸的浓度以及pH值对浓香型大曲酯化酶催化合成四种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乙酯)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曲酯化酶催化合成四种酯的最适酸质量浓度分别为己酸8 g/L,乳酸1 g/L,丁酸9 g/L,乙酸12 g/L;在同一酸浓度条件下,大曲酯化酶催化合成己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乙酯最适pH值均为4.5,乳酸乙酯最适pH值为6.0;大曲酯化酶催化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混合酸的试验结果表明,己酸乙酯的合成以酯化酶催化反应为主,而乳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的合成以化学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20.
以机械大曲、人工大曲和混合大曲为例,分析其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数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混合大曲酒化力和生香力最高,分别达到9.70%和238.74 mg/100 g;机械大曲和人工大曲酯化力差异不大,分别为87.90 mg/g和87.64 mg/g,均高于混合大曲;而机械大曲的液化力和糖化力最高,分别为10.77 U/g和236.40 U/g。传统稀释涂平板法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大曲霉菌总数达到1.53×104cfu/g,约为机械大曲和人工大曲的1.5倍;混合大曲酵母菌总数为1.78×105cfu/g,高出机械大曲和人工大曲4~8倍;而机械大曲和人工大曲细菌总数分别为1.73×106cfu/g和1.27×106cfu/g,均高于混合大曲;芽孢杆菌含量最高的是机械大曲,达到1.28×106cf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