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陆澄 《规划师》2000,16(1):32-35
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主要的开放空间,其开发涉及工程、交通、景观、环境等诸多问题,涉及众多部门、团体的利益矛盾,是城市土地开发中最复杂、最困难的地段之一,因而滨水地区的规划也是城市规划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过去滨水地区的开发往往缺乏整体观念,规划手法单调,片面地追求图上的空间视觉效果,而忽视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规划实施的可行性,这样规划容易失去对城市发展应有的指导作用,而最终也将破坏滨水地区城市形象的塑造.汕头是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在"一市两城"的城市地理中心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内海,南北两岸构成对景是城市最主要的景观资源,目前北城区沿海核心带已基本建成,南岸是有待全面开发的新填海区,其规划在借鉴北岸城市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力求有新的突破,以充分发挥滨水地区开发的综合效益.本文以汕头市南滨--葛洲片区的规划实践为例,针对以空间形态规划为主的传统方式,探讨滨水地区开发追求多元化目标、重视动态过程的综合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规划行业的快速发展,圈层模式被广泛应用。圈层模式是通过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吸引相关功能集聚,并由中心向外围呈规则状、向心式和层次性扩散的发展模式。大连市北海湾规划探讨了圈层模式在滨海地区规划中的实践及应用,提出了"中心选择—半径评估—圈层划分—圈层规划"的规划手法,以便更好地指导该类地区的用地布局、滨水空间的塑造和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类似地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滨城市往往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与生态基底,滨海地区的规划与开发面临着比一般城市更多的自然环境挤兑问题,在规划中“临海发展”“拥湾发展”,也是常见的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因此规划应围绕守护“绿水青山”,保障海岸生态安全。其中环境敏感度的评价、生态区域的划分、生态要素的涵养与保持等,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践,研究规划中环境评价与生态控制问题,为滨海地区规划中的相关生态问题提供案例支撑,以期提高相关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滨海山地渔村聚落特征初探——以舟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基于舟山148个海岛渔村的基础调研,重点研究了滨海山地渔村的聚落格局、街巷空间和建筑群落特征,认为"适应自然、融入自然"是其聚落特征形成的核心所在。滨海山地渔村的聚落特征源于千百年来渔民生存智慧的累积,体现出与自然共生的独特人居文化。在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挖掘和弘扬滨海山地渔村聚落自身蕴藏的"山·海·村·人"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营造思想,对我国传统渔村规划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相比于平原城市,山地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更有鲜明的特色。文章以闽清县梅溪新城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从山地城市与竖向规划的概念入手,详细论述了山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竖向规划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具有代表性的西南山地城市曲靖市中心城区为例,通过分析其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布局结构,基于公共交通发展现状,进行公交线网结构和层次划分、公交线网规划和公交站场规划,以期通过公共交通支撑城市一体化发展,同时对类似其他西南山地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越来越多的山地工业园区,传统的工业区规划建设模式已无法适应环境的要求,文章针对山地工业区存在的生态环境敏感、工程建设复杂、配套设施匮乏等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显山露水、因地制宜、基础设施先行等对策。以永安汽车城南扩片区控规为例,进一步阐述山地工业园的规划对策,以期对山地工业园区的规划提出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9.
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主要的开放空间,其开发涉及工程、交通、景观、环境等诸多问题,涉及众多部门、团体的利益矛盾,是城市土地开发中最复杂、最困难的地段之一,因而滨水地区的规划也是城市规划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过去滨水地区的开发往往缺乏整体观念,规划手法单调,片面地追求图上的空间视觉效果,而忽视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规划实施的可行性,这样规划容易失去对城市发展应有的指导作用,而最终也将破坏滨水地区城市形象的塑造。汕头是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在“一市两城”的城市地理中心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内海,南北两岸构成对景是城市最…  相似文献   

10.
11.
潘丽珍 《规划师》2006,22(12):15-17
青岛的滨海自然条件对城市空间扩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城市依托岸线逐步发展和壮大。依据城市发展时序、地域风貌特征,青岛滨海岸线地区总体上可划分为三段老城区、东部中心区和崂山新城区。从三段岸线地区的规划设计的发展看,青岛滨海地区城市风貌的形成依赖于城市自建制起就有比较系统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且规划设计充分尊重山、海、城相融的地形地貌特点。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大连市国际邮轮中心建设以国际邮轮母港为主体,集合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商务办公、酒店公寓和客运港口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区域,确定规划用地性质以商业金融业用地为主,在现有人民路商务带的基础上,结合规划区的整体特色研究,将规划区分为滨海港口区、中心商务区、商务配套区。  相似文献   

13.
闫水玉  赵柯  邢忠 《规划师》2010,26(6):24-29
都市地区生态廊道规划方法框架是:掌握都市区域自然生态体的分布演变规律,评价现状的结构与功能,找出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体的生态关系,进行与都市空间与功能相融合的生态廊道规划。具体步骤是:在RS、GIS的支持下,对区域生态要素及分布进行辩析;对都市区域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区域生态空间与城市发展空间进行耦合,对生态廊道进行布局;分区确定生态建设的控制引导内容。  相似文献   

14.
马宏江 《规划师》2011,27(11):41-46
昆明新机场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区位于机场净空保护区内,山地特征明显,受“天上的限制”和“地下的限制”影响较大.基于此,规划严格按照净空保护的相关规定,对建筑的高度、层数和坡度进行控制,并结合山地特征对各种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梳理各种限制因素,制定建筑控制和土地使用指标,构造“一带、三区、四心、多组团”的空间结构,进...  相似文献   

15.
自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以来,各级政府全力为新农村建设制定政策,并付诸实践,本着“以农民为主体,解决农民最需要的生活生产需要”的原则为工作导向,在过去的新农村建设的探索过程里,有成功试点经验的获得,也有失败教训的总结,二者对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不乏重要的指导意义。日前,温州市规划局召开了“温州市村庄规划设计论坛”,就温州市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成果做了回顾交流,论坛的开展源于温州各级规划部门审时度势、很好地把握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同时期的要务。"本刊特策划“温州市村庄规划设计论坛”栏目,遴选论坛优秀论文刊载,以期反映温州村庄规划的内涵与设计思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王崇恩  朱向东 《华中建筑》2007,25(6):116-118
利用山地多层次变化,使建筑与地形紧密结合,这样不但可节省投资,保护环境,还可以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建筑形态.以山西省乡宁县新一中学校园规划为例,对山地建筑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5·12地震后,在对南坝镇重建规划的实践基础上,从生态、规模、特色、安全的多维度视角看待山地小城镇重建规划。总结出如何运用重建生态、构建适度规模、营造镇区特色、打造平灾结合空间的设计策略来指导山地小城镇的重建规划。  相似文献   

18.
潘丽珍 《规划师》2006,22(Z2):15-17
青岛的滨海自然条件对城市空间扩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城市依托岸线逐步发展和壮大.依据城市发展时序、地域风貌特征,青岛滨海岸线地区总体上可划分为三段:老城区、东部中心区和崂山新城区.从三段岸线地区的规划设计的发展看,青岛滨海地区城市风貌的形成依赖于城市自建制起就有比较系统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且规划设计充分尊重山、海、城相融的地形地貌特点.  相似文献   

19.
山地城市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山体在作为城市背景的同时,也实现了城市在不同视野高度和视域广度可视的可能,其色彩规划更加需要注重城市与山体背景的协调和建筑第五立面的视觉效果。重庆市垫江县总体色彩规划实践梳理了山地城市总体色彩规划的两个重点,通过对现状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和彩度)的数据化表达和量化分析,总结了影响山地城市基调色色谱构建的四大因子与对策,以此建立了垫江城市基调色色谱,并针对行政办公、商业、居住和工业四类建筑和第五立面进行色彩引导。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7):106-107
以淄博聚相山农业园规划为例,通过对土地适应性的深入分析,将土地现状划分为低度、中低度、中高度、高度4种不同程度的敏感区,并结合山地自然景观、农业生产景观、人文建设景观三大广域景观构成类型,提出针对山地农业园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第一,规划六大生态景点,构建良好的生态景点格局;第二,加强景观斑块互补,注重产业生态循环,建立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规划中以土地适应性分析为切入点,以景点建设为落脚点,将景点与生态相结合,总结出生态景观的表达思路,以期为山地型农业园区的景观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