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热氧化技术研究废水处理的技术可行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在连续式反应器中,研究了实际焦化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COD、NH3-N的降解行为。采用水热法处理焦化废水对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当温度高于500 K时,COD浓度可降至300 mg/L以下,达到三级排放标准(GB 13456-1992)。停留时间是NH3-N彻底去除的主要因素。在停留时间达到12.46 min、温度为581 K、压力为15 MPa的亚临界条件下,NH3-N浓度可降至2.6 mg/L,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设计利用曝气生物法处理经过两级接触氧化的制药废水,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和水力停留时间、水力负荷及进水COD对废水中COD、NH4+-N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水体积比为10:1,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时,COD去除率最大;进水COD在320~780 mg/L,COD去除率随进COD的增加而增加;在进水COD为320~780 mg/L,水力停留时间12 h,水力负荷0.23 L/h,气水体积比10:1的条件下,NH4+-N的去除率稳定在45%~56%。出水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解酸化-厌氧-改良Carrousel氧化沟组合工艺,通过前置水解酸化调控、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调控、二沉池污泥回流比调控等工艺,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混合型城市污水脱氮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中试进水COD、NH3-N和T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57、29.0、40.1 mg/L,总水力停留时间为17.5 h、污泥回流比为1、DO平均质量浓度控制在2~4 mg/L之间及无外加碳源和碱度的条件下,出水COD、NH3-N和T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4.9、2.8、12.6 mg/L,对COD、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1%、90.3%和68.6%。采用水解酸化-厌氧-改良Carrousel氧化沟组合工艺,处理混合型城市污水的效果良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采用前置反硝化技术处理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厌氧消化液,以脱氮除磷为目标,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浓度、活性污泥浓度对前置反硝化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首先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大致范围,然后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即:水力停留时间为36 h、初级好氧池溶解氧为4.0 mg/L、次级好氧池溶解氧为3.5 mg/L、污泥质量浓度为3 560 mg/L,此时COD、NH3-N、TP的去除率分别达97.5%、93.6%、91.5%。  相似文献   

5.
张胜  蒋晓昊  袁慧  王国威 《广州化工》2009,37(9):184-186
采用新型三相内循环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原污水COD值在228.3—592.5mg/L之间,NH3-N值在29.24~48.72mg/L之间,SS值在150~400mg/L之间,pH值为6.8~7.2,通过控制污泥浓度、水力停留时间及曝气量,分析了反应器对COD、NH3-N和SS的去除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污泥浓度为45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小时、曝气量为200L/h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90.65%左右;NH3-N去除率为87.46%左右;SS去除率为94.7%左右。该反应器具有高效、低耗和低成本的优点,为处理生活污水提供了薪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可回流式生物膜组合反应器脱氮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膜组合反应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和回流比(R)对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无回流时,HRT和DO仅对氨氮(NH4+-N)去除影响较大,而对总氮(TN)去除影响不大,硝化液回流后,系统TN去除率明显提高. 在水温为19~28℃、进水COD浓度为208~496 mg/L及NH4+-N浓度为29.5~89.5 mg/L的条件下,当HRT为3 h,O和B段DO分别为3~4和6~7 mg/L、系统回流比为150%时,该生物膜组合反应器对NH4+-N和TN的去除效果达到最佳,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97%和76.27%,此时系统出水NH4+-N和TN分别为0.43和11.2 mg/L,达到GB18918-2002规定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7.
采用外循环人工快渗系统(ECCRI)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对COD和NH3-N去除率的影响较大,增大湿干时间比会提高NH3-N去除率,但对TN影响较小,出水循环能显著提高TN的去除率。在优化条件下,当水力负荷率为0.9 m3/(m2.d),湿干时间比为1/2及循环体积比为0.2时,ECCRI对COD和NH3-N、TN的平均去除率为77%,60.9%及54.9%,出水平均COD和NH3-N、TN分别为65 mg/L和12.8、24.4 mg/L。  相似文献   

8.
过滤式厌氧折流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试验运用过滤式厌氧折流反应器 (FABR)对焦化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 :采用颗粒活性炭作为挂膜载体时 ,小粒径 (0 .4 5~ 0 .90mm)优于大粒径 (0 .90~ 3.0 0mm) ,利于FABR快速挂膜启动 ;进水COD质量浓度中等 (16 0 0~ 2 5 0 0mg/L) ,COD容积负荷小于 2kg/ (m3 ·d) ,水力停留时间大于 4 0h ,温度在 34~ 38℃范围内 ,pH为 7~ 7.6时 ,COD和NH3 -N去除率均可达 70 %。厌氧处理后可提高焦化废水的可生化性 ,再经好氧处理 ,COD和NH3 -N去除率均可达 85 %以上  相似文献   

9.
李军  温艳芳 《水处理技术》2012,38(12):99-102,107
采用"厌氧-好氧-臭氧-流化床"组合工艺处理煤气废水,在进水COD<1 500 mg/L、ρ(NH4+-N)<100 mg/L、ρ(总酚)<320 mg/L、ρ(挥发酚)<180 mg/L的条件下,该工艺处理效果明显,对COD、酚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在95%、100%、96%左右。厌氧最佳酸化时间为48 h;好氧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30 h;臭氧预氧化好氧出水,选取1L/min臭氧流量,反应30 min,流化床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0 h。结果表明,"厌氧-好氧-臭氧-流化床"组合工艺不仅简洁、经济而且出水指标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污水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
鼓泡塔生物反应器处理化肥工业含氨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肥工业废水成分复杂 ,COD及 NH3 - N浓度高 ,处理上有一定的难度。试验采用活性污泥法 ,研究了利用优势菌种 ,结合鼓泡塔生物反应器对化肥工业含氨废水 (NH3 - N<45 0 mg/ L,COD<10 0 0 mg/ L)进行生物硝化处理 ,试验结果表明 :当温度为 30℃ ,p H值为 8,通气量为 0 .15 m3 / h,固含率为 2 .5 g/ L,水力停留时间为 8h时 ,该废水经过处理 ,最终出水 NH3 - N<5 mg/ L,COD<5 0 mg/ L,远低于国家化肥行业废水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厌氧/好氧/缺氧(A/O/A)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连续试验表明,焦化废水进水CODCr、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2 450 mg/L、121 mg/L,在经过系统稳定运行处理后出水浓度分别为115 mg/L、10.6 mg/L,去除率分别为95.3%、91.2%,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将厌氧池和缺氧池内的出气作为气源放回曝气池中,在缺氧环境下形成气升循环。好氧池为气提升三相循环流化床结构,不设沉淀池,MLSS高达10~12 g/L。  相似文献   

12.
铁碳微电解-SBR工艺处理己内酰胺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铁碳微电解-SBR工艺处理己内酰胺废水,考察了pH值、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铁碳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2 000~3 000mg/L,BOD5的质量浓度为1 000~1 500 mg/L,NH3-N的质量浓度为150 mg/L左右,色度约为120倍的条件下,当进水pH值为3,铁碳质量比为4∶1,反应时间为1.5 h时,铁碳微电解对CODCr、NH3-N、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0.6%、41.8%、33.3%;己内酰胺废水经铁碳微电解-SBR工艺处理后,最终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稳定在80 mg/L左右,BOD5的质量浓度稳定在15 mg/L以下,NH3-N的质量浓度小于15 mg/L,色度小于45倍,均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某大型化纤厂实际腈纶废水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填装有纳米凹凸棒复合亲水性聚氨脂泡沫载体的微生物固定化序批式反应器(SBBR),考察了HRT、DO、碱度、外加碳源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1腈纶废水生化处理在HRT为48 h,DO质量浓度为2~4 mg/L时,CODCr、NH_3-N的处理效果较好,更长的72 h对腈纶废水处理效果影响不大;2在HRT为48 h,DO质量浓度为2~4 mg/L时,最佳碳酸氢钠投加量为0.4 g/L,此时稳定阶段出水的CODCr平均质量浓度为318.5 mg/L,NH_3-N平均质量浓度为10.2 mg/L;3黏胶废水作为外加碳源与腈纶废水以实际产生量4∶1进行耦合处理,结果表明,耦合处理对CODCr去除作用不大,而NH_3-N的去除效果显著增加,实际容积去除负荷是理论容积去除负荷的1.58倍,出水NH_3-N的平均质量浓度为0.5 mg/L。  相似文献   

14.
潘磊  杨云龙 《辽宁化工》2010,39(4):378-380
实验采用A2/O2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对太原市某焦化厂的焦化废水进行处理。首先废水经过厌氧柱,经过厌氧水解酸化的预处理后,依次进入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好氧池、沉淀池,最终出水。实验表明,进水CODCr为1 200~2 200 mg/L,NH3-N为200~1 000 mg/L,系统对其的去除率比较稳定,能使出水的CODCr和NH3-N平均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级标准和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水解酸化-A2/O -MBR-BAC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焦化行业废水处理不达标的问题,试验研究了水解酸化-A2/O -膜生物反应器(MBR)-活性炭过滤(BAC)的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进水NH3-N的质量浓度为88 mg/L左右时,出水NH3-N的质量浓度稳定在3 mg/L左右,组合工艺对NH3-N的去除率能达到96%.同时,进水CODCr的质量浓...  相似文献   

16.
马长君 《广州化工》2011,39(7):137-138,143
采用水解+IMC池+BAF工艺处理氨氮废水.进水水质CODcr=500mg/L,NH3-N:350 mg/L时,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能够满足环评对总量控制(CODcr=20mg/L,NH3-N:3 mg/L)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氯碱氧化/混凝气浮/HBF-N联合工艺处理安徽某煤化工企业的综合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处理效果稳定,抗冲击负荷,以及脱氮率较高的优点。当进水CODCr、BOD5、NH3-N和SS分别为900~1300mg/L、450mg/L、300mg/L和150mg/L时,出水浓度分别等于或小于50mg/L、20mg/L、5mg/L和20mg/L,出水水质达到《合成氨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01)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工艺技术处理高氨氮化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试规模基础上研究了包埋固定化技术结合A/O工艺处理高氨氮化工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HRT为20 h,包埋菌颗粒的填充率为10%,进水氨氮浓度为623~643 mg/L、CODCr为1 012~1 124 mg/L时,出水氨氮<10 mg/L、CODCr<50 mg/L,氨氮去除率达98%以上,CODCr去除率达95%以上,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氧化塘工艺处理苯并三氮唑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兼性塘与好氧塘组合工艺对苯并三氮唑(BTA)废水进行处理。经过1年多的试运行.在废水进水CODcr氨氯,苯氨类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12.2—478.3,59.8~87.3,4.6—8.2mg/L的情况下,对CODcr,氨氮和苯氨类等的去除率在69%以上,出水水质达到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DO浓度对MBR运行效果的影响,选取DO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3.5±0.2)、(6.0±0.2)mg/L进行纵向对比试验,以CODCr、NH3-N浓度和脱氢酶活性(DHA)为考察指标,分析DO浓度对MBR运行效果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DO的质量浓度为3.5 mg/L时,MBR的CODCr生物去除率、NH3-N生物去除率及NH3-N系统去除率较DO的质量浓度为1.0、6.0 mg/L时的大,各DO浓度条件下的CODCr系统去除率无明显差别;各DO浓度条件下,膜对CODCr补偿作用明显,对NH3-N补偿作用不明显;当DO的质量浓度为3.5 mg/L时,MBR混合液的DHA较DO的质量浓度为6.0、1.0 mg/L的要大,其值为15.77 mg[TF]/(h·L)。DO浓度对MBR运行效果的影响表现为:DO浓度适宜,可促进MBR中CODCr、NH3-N的生物去除,提高MBR的微生物活性。膜对CODCr补偿作用明显,对NH3-N补偿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