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窗》2013,(9)
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之间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从发展趋势上来说,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起源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建筑也是在现代主义建筑之上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是现代主义建筑没落的直接影响因素。本文从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两者的概念入手,着重分析两者之间关系,并对现代主义建筑没落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星期进行详细论述,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1后现代主义与罗伯特·文丘里的理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建筑界开始时兴后现代建筑,之后,室内设计界也出现了后现代装饰。而就在这个时候我开始关注后现代建筑。最早提出后现代主义看法的是美国建筑设计师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他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发展都作出过极为重要的贡献,可以说没有文丘里就不会有上世纪发生的后现代主义建筑。  相似文献   

3.
《华中建筑》2021,39(5)
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和苏联都认识到现代建筑的发展面临一个"死胡同",受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兴起,探索了现代建筑新的发展方向及表现形式,美苏两个大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尝试。该文基于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背景和发展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意识形态影响下美国和苏联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案例,归纳两者不同的发展路径和设计手法,反思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价值和出现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后现代主义谈起近年来,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比较时髦,它是不是一种健康的趋向,值得探讨。后现代主义标榜文脉主义、隐喻主义与装饰主义,强调建筑物的精神功能和自由的表现方式,同强调物质功能的现代主义相对立。然而,后现代主义无论从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显示了严重的片面性。从理论上看,尽管建筑应当考虑历史和继承,为了精神功能也可有一定的象征和装饰,但建筑是社会物质  相似文献   

5.
郭济朝  方可 《门窗》2013,(2):223-224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建筑观念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是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的转变,第二次是从现代建筑到后现代建筑的转变。后现代主义在批判现代主义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中产生并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想没有清晰的模式和体系,也没有一种明确的设计风格宗旨,但要求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颠覆。后现代建筑在中国也有着很多的实践,本文以保罗·安德鲁设计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例,简析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6.
十九评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早期现代主义的建筑理论,在西方各国确曾盛极一时。同时,代表着这一运动的建筑大师们,也由此而名噪一时,成为当代的风云人物。但自从以美国罗伯特·文丘里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在1966年发表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文以后,就出现了后现代主义与早期现代主义之间的严重对立。文丘里后来虽也曾表示,早期现代主义的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建筑主要有欧洲后现代主义建筑和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两大分支,对比二者,前者更加注重在形式背后的逻辑,注重传承;而后者只关注大众文化的历史和时代主题,形式化问题突出。本文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8.
文章梳理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端、发展中形成的理论和具体的建筑实践,总结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三方面特征——装饰主义、文脉主义和隐喻主义,并对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后现代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里卡多波菲尔和米歇尔格雷夫斯的建筑理论和作品进行了阐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周玮 《建筑与环境》2009,3(1):87-89
本文将现代主义建筑置身于后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之中,从动态角度来看待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的思想背景,从而进一步认识后现代主义建筑。  相似文献   

10.
王凯 《华中建筑》2006,24(12):3-4,11
通过对中西方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以及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比较,对当代中国建筑界中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本质和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指出二者在语境上面重要区别的同时,试图给出中国建筑思想中后现代主义流行的意识形态层面原因的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11.
高剑 《门窗》2013,(1):110+113
当前关于建筑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也是如此。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末艺术发展的重要形式,并且一直影响到今天的许多的领域,尤其是在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中,我们可以感触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建筑语言以及它们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国外建筑美学观的变迁:从黑格尔到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追溯了西方建筑艺术理论研究从黑格尔到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演变,提出并论述了晚期现代主义是由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西方建筑美学转型的酝酿期和过渡期,分析了现代主义建筑美学观的特征,揭示出由后现代主义思潮引发的西方建筑美学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6)
后现代主义具有多元开放性,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强调设计的个性与民族特性等,通过借鉴历史风格来增加设计的文化内涵。高校建筑不应该片面地追求其功能性。文章从现代高校建筑的设计实践出发,以校园建筑的风格问题为立足点,分析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合理性,强调校园建筑要符合当今大学生的文化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4.
吴丹  陈飞虎 《山西建筑》2007,33(5):50-51
论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形成与特征,尝试在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建筑观的对比中辨析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内涵所在,以期在当代文化思维变化的背景中,对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向和文化特征有所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现代建筑的隐喻主义建筑观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隐喻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出现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设计方法。由于它不拘泥于后现代,所以将后现代向前推进了一步。隐喻主义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在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国际式建筑反传统、隔断历史、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许多建筑师都用多种手法来创造建筑隐喻,他们强调建筑意义,建筑语言及符号功能,利用符号功能创造出生动而意味深长的建筑形象。隐喻主义手法可以丰富建筑,使建筑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建筑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伟鹏 《建筑师》2018,(6):90-98
后现代主义建筑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查尔斯·詹克斯这个名字绑在一块的,他在推动这个运动的进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然而在中文的语境里,对詹克斯历史书写的讨论局限在寥寥几个文本中,难以窥见他关于后现代主义书写的全貌。而了解全貌对我们今天重新审视"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这个主题来说是关键的一环。因此,本文的目的便是弥补这个不足,通过研读詹克斯写于1971~2011年的重要文本,来论述他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历史写作。  相似文献   

17.
张邦彦 《山西建筑》2009,35(18):39-40
阐述了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和派别,对风土主义建筑及其类型作了概述,结合案例,从环境、人文、建材运用等方面分析了风土建筑在多元化、本土化趋势下的建筑特征,以构架出风土建筑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8.
《居业》2015,(19)
<正>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  相似文献   

19.
日本1980年代初“健康建筑”的争论是日本建筑师认识到后现代主义建筑弊端的萌芽并自发反叛的典型案例。其过程十分尖锐,成果亦显著,清晰地展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新兴事物在斗争中发展的一段曲折历程。此外,建筑的“健康性”对于眼下我国高速发展的新奇特建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颖 《时代建筑》2022,(6):72-77
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是建筑学界“后现代主义”一词的提出者以及致力于将其推广的第一人。他不但创造了“后-现代主义建筑”这个说法,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著作,促成了后现代建筑话语在全球的广泛传播。而随着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反思,詹克斯与他的后现代主义著作似乎又迅速进入一个“过时”的状态。詹克斯的后现代论述真的是一个随时间发展从“入时”到“过时”的过程吗?文章深入分析了詹克斯有关后现代主义论述的“错时”,这种“错时”存在于它和现代主义论述之间,也存在于建筑和人文学科、中国和西方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