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采用有限元混合法对柴油机连杆大端及齿面进行弹性接触分析的结果。该法可较精确地求得连杆在不同负荷下大端孔的变形及应力状态,给出齿面的变形、错位和磨损的情况。由此可查明连杆齿根断裂、瓦背发黑、螺栓断裂、盖裂损以及齿面微振磨损破坏等各种故障的起因,合理地选择螺栓预紧力、连杆瓦装配应力、连杆大端外形、齿面的形状和尺寸等参数。文末还提出了连杆合理设计的一些补充因素。  相似文献   

2.
16V280ZJ型柴油机连杆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V280ZJ型柴油机连杆的故障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其连杆齿型裂纹及大端孔变形问题较为突出,而连杆螺栓折损对柴油机危害严重.对该3种故障产生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逐一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3.
中速柴油机连杆大端可分解为两部分。其分割面多采用锯齿形状。锯齿表面有时会发生微动磨损。连杆的可靠性取决于锯齿的状况。因此,我们用有限元、光弹和载荷试验法,对锯齿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连杆大端分割面倾斜角要大于35°,以减小锯齿的应力。2.连杆最佳形状可通过有限元法进行优化结构设计获得。3.锯齿的最佳形状是齿角为91°,且顶部经过卸载处理。4.小锯齿结构有利于均匀接触,但不利于连接螺栓的松弛。而大据齿结构的情况则相反。5.为使啮合锯齿间接触应力均匀,连杆大端用4根螺栓紧固比用两根螺栓好。6.当啮合锯齿间接触应力接近零时,便有发生微动磨损的可能性。7.当锯齿相互分开时,在离齿和啮合齿之间便发生微动磨损。  相似文献   

4.
《内燃机》2017,(1)
针对某型柴油机故障情况,检查曲轴、活塞、连杆大端瓦故障分析讨论,可以得出柴油机故障原因如下:曲轴裂纹属扭转疲劳裂纹,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扭振附加应力超限和工作载荷过载;曲轴裂纹影响轴瓦油膜建立并刮瓦,逐渐导致连杆大端瓦失效;连杆大端瓦的损坏,影响活塞冷却和活塞运行姿态,导致活塞故障。  相似文献   

5.
耿亮  叶剑  芦晓婕  谷伟 《柴油机》2012,34(2):54-56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化学成分、有限元分析等手段,分析了PA5型柴油机连杆断裂失效原因。认为断裂是由于连杆原始设计中啮合齿部位存在较为明显的应力集中,加之齿形处的机加工痕迹、齿面摩擦等原始损伤导致初始裂纹产生,而材料本身Mn含量偏高,沿晶脆性的存在促进了裂纹扩展,最终导致断裂失效。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船的12V PA6-280型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连杆瓦碎裂、活塞拉缸、活塞顶群分离、曲轴出现裂纹等故障,在分析故障发生前柴油机使用和保养情况的基础上,对可能引起故障的原因进行了逐一排查.排查结果表明:轴瓦减磨层钢背存在微裂纹,且连杆瓦瓦背与连杆大端孔贴合不紧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微动磨损和疲劳破坏,最终导致瓦背...  相似文献   

7.
<正> 连杆强度计算,广泛采用有限元法。为使计算应力接近于实际应力,计算时,大端的边界条件应采用连杆轴承油膜压力,而连杆大端刚度较弱,计算连杆轴承油膜压力的流体动力润滑雷诺方程应计入弹性变形影响。为此作者设计了一套测量连杆大端弹性变形的模拟装置。采用激光散斑技术,测定连杆大端(模型)在模拟的工作条件下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同时在模拟装  相似文献   

8.
某型柴油机在台架磨合试验过程中出现连杆大端瓦抱轴、烧蚀故障。基于故障现象,并结合连杆大端瓦润滑原理,从零部件质量、装配质量、试验过程、滑油系统四个方面进行了排查。结果表明:故障的根本原因为曲柄臂油孔内清洁度较差,含有大量金属颗粒与油泥混合物。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柴油机连杆大端底孔失圆问题,从连杆刚度、连杆与连杆螺栓材料、装配润滑剂选择及运行状态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润滑剂选择不当导致拧紧过程中连杆螺栓与大端盖贴合面拉毛,摩擦系数增大,装配预紧力与加工预紧力不一致,最终导致底孔失圆.更换润滑剂后,该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连杆的大端孔径尺寸直接影响连杆瓦与曲柄销之间的油膜厚度。为分析三段式连杆的装配顺序对连杆大端孔孔径尺寸及大端孔变形程度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受力仿真分析和实测试验对比分析的方法,确定不同装配顺序下大端孔孔径尺寸的变化,分析连杆装配过程中的受力变形情况,确定了导致连杆大端孔径变化的根本原因为连杆受力变形后定位销与销孔的间隙差异,同时总结出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三段式连杆装配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予  刘高  袁甫  李崇辉 《柴油机》2013,35(5):55-59
针对DF7型机车柴油机主轴瓦、连杆瓦失效典型故障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失效原因主要有大端孔齿牙磨损、硬伤、"微动磨损"紧余量不足,组装工艺问题,连杆孔座质量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鹏  戴乐 《内燃机》2015,(2):57-59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某型柴油机连杆在大端的螺纹孔处断裂的原因,接着从加工工艺上找出了连杆大端螺纹孔的薄弱环节,然后通过连杆疲劳试验,验证了连杆大端螺纹孔的薄弱环节导致连杆断裂,最后提出了加工以及质量管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连杆裂解加工力学原理及切口根部与裂纹尖端应力场,确定了断裂准则并对连杆裂解加工过程进行数值仿真,通过结构中单元失效模拟裂纹的产生与扩展,进而分析裂解槽根部节点应力应变状态、连杆起裂及裂纹扩展情况、连杆大头端和断裂面的塑性变形分布。结果表明:连杆在局部小塑性变形状态下断裂剖分,塑性应变集中分布在裂解槽根部及附近,最大值约为0.035;初始裂纹发生于连杆厚度中面裂解槽根部近表层处,起裂后裂纹平均扩展速度约为19.6m/s,主裂纹扩展遇螺栓孔一分为二,绕过螺栓孔后裂纹扩展速度降低;裂纹在连杆大头端外缘汇合,并易在此处形成挤压,发生爆口及台阶等缺陷,可通过改变连杆大头外缘轮廓形状减少或避免爆口及台阶等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B系列柴油机连杆烧瓦故障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红  张宗杰 《内燃机工程》2003,24(2):78-79,82
本文从B系列柴油机在使用中产生连杆烧瓦故障的统计及曲轴、连杆关键质量特性的检验数据入手,通过对连杆大端轴承润滑及油膜分布、承载能力研究,论证了造成连杆烧瓦故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于高速柴油机连杆承受变化较大的爆发压力和惯性力,因此,在曲柄销轴承与连杆大端轴承座孔的接触面上产生诸如微动磨损等问题。本文根据这两个零件相对运动的理论与经验,为避免发生微动磨损,确立了连杆新的设计准则,并在新研制的高速柴油机的连秆设计中应用了该准则。采用新算法设计的连杆大端的锯齿结合面,其形状独特,刚性较好,且许用应力不受速度的影响。从而,使得连杆的许用应力比传统的高速柴油机的连杆有较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廖智灵 《内燃机车》2003,5(3):33-35
分析了DF7D型机车转向架牵引拐臂座焊波裂纹产生的原因 ,并从拐臂座受力分析和应力计算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前言大家知道,旋转负荷作用下的轴承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蠕动现象。船用柴油机连杆大端轴承,虽然采用紧配合的方法把轴瓦组装在轴承座内,但是由于运转过程中受到旋转负荷的作用,因此仍有可能随着负荷条件、配合余量的变化而产生蠕动现象。本文以船用四冲程柴油机连杆大端轴承为例,探讨配合余量对蠕动的影响。在紧配合的情况下,蠕动现象可假定在以  相似文献   

18.
在对连杆进行有限元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发动机动力传递组件的多体动力学刚柔混合模型,计算了连杆在各种工况下可能测点的应力最大值在产生裂纹后应力变化的敏感度,得到了最适合作为衡量连杆受力状态的传感器布置点,为研究发动机连杆产生裂纹后的故障状态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东风4型机车柴油机G型连杆损伤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锋  曾建勇 《内燃机车》2000,(10):16-17
结合检修工作实际,介绍了连杆及其附件易发生损伤的现象,指出损伤原因是连杆大端孔变形,连杆螺钉的紧固受力平面拉伤、犁削,以及连杆螺钉疲劳变形,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发动机提高输出功率的趋势,带动了连杆结构的发展。例如,在大端为水平切口的两段式连杆,又由斜切口大端演变为船舶型的三段式连杆。它具有水平切口大端和轴承座与杆身之间的二次切口。这些改变允许更大的轴承直径以适应增大的功率,还使得活塞连杆组可通过缸孔向上抽取而保持易于检修的优点。这种结构的改变会大大影响轴承的性能。连杆轴瓦的额定载荷和最小油膜厚度,一般采用简单的刚性元件模型和迁移率轴承计算法进行计算。使用这些方法作为非常可靠的指南,一般能够有把握地预期连杆轴瓦的耐久性。但是,这些方法不考虑轴承组装的稳定性和轴承组装后的圆度误差以及对轴承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轴颈圆度误差的影响。这些影响,只能采用包括连杆结构在内的弹性流体动压轴承分析进行研究。本文提出对几种不同连杆结构的弹性流体动压轴承分析,并考虑每种结构因不同的轴承座稳定度而对大端轴承基本性能的影响。对于采用一致的轴承几何形状、发动机几何形状和发动机工作条件的对称和非对称切口的大端以及三段式连杆结构进行了讨论。使用有限元法对每种情况下的静态装配轴承形状的影响作了研究。油槽形状和尺寸的影响也是只能通过采用弹性流体动压分析论及的另一个重要考虑。这是对连杆结构之一的讨论。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