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预制调理食品顺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潮流,让传统的中式菜肴实现了烹饪工业化、菜肴商品化以及行销全球化,焕发出新的生机。超高压技术是一种新型非热加工技术,可用于食品的杀菌、灭酶和改性等,同时可以很好地保护和改善食品的营养、色泽和风味。介绍了调理食品和超高压加工技术,并分析了超高压技术在调理食品不同加工阶段的应用研究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超高压技术在预制调理食品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MAP技术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气调包装技术应用于食品保鲜中的原理、应用历史及发展现状。特别介绍了气调包装技术在中式方便菜肴保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传统中式方便食品馒头、肉糕、鱼糜(丸)、鲜湿面、鲜湿米粉等存在的主要品质问题,剖析谷氨酰胺转氨酶在改善食品质构方面的主要作用,探讨谷氨酰胺转氨酶用于提高传统中式方便食品品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传统菜肴文化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灿烂明珠,源远流长。中式传统菜肴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融合各民族的智慧与文化,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八大莱系以及成千上万种脍炙人口的中式菜肴品种,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传统食品的制作需要娴熟的技术和繁杂的操作规程,使众多消费者难以在家庭中制作和享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主要传统食品和菜肴的工业化生产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食品和菜肴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良好的营养价值.目前,由于缺乏重视和投入,基础研究薄弱,生产技术落后,工业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中国传统食品和菜肴的工业化进程.本文分析了中国主要传统食品和菜肴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中国传统食品和菜肴的发展趋势,并对中国主要传统食品和菜肴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科学...  相似文献   

6.
速冻中式肉类预制菜肴是将速冻调理技术运用到传统中式肉类菜肴的生产中,由于其便捷性(主要是简化了厨房烹饪环节,降低烹饪成本,提高烹饪效率)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速冻中式肉类菜肴在冷冻贮藏期间会发生品质劣变(例如脂肪氧化、风味丢失、风味失真等),不仅影响产品的品质,还会降低消费体验和复购率。因此,本文系统综述了速冻中式肉类预制菜肴在冻藏期间品质变化及品质提升技术,以期为其品质提升策略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肉类研究》2015,(6):33-36
中式传统肉类菜肴的起源与发展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各地区、各民族传统肉类菜肴的制作工艺,收集和拯救传统肉类菜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发展现代肉类加工业、保障我国肉类食品质量安全以及加快中国食品的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具体方法和步骤需要开展对中式传统肉类菜肴制作工艺及饮食文化的实地与文献调查、工艺的评价与分析检测、数据整理与数据库建立、传承与保护方案、措施及其长期保护的策略的制定等。中式传统肉类菜肴工艺文化挖掘和整理的最终目的是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对具有开发价值的产品进行开发前景判断和工业化加工的适应性改造研究,创制重大产品、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研制核心装备,为工业化生产和现代化营销提供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菜肴工业化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国菜肴烹饪技术是流传几千年的瑰宝,中华美食的一绝。中国传统菜肴讲究“色、香、味、形、质、营、器”七大特点,闻名中外,是具有传统特色的食品。中式传统菜肴与西式菜肴各具特色,在主料、配料、调味以及烹饪方法上有很大差异。中式菜肴的烹饪技术种类繁多,蒸、炸、烩、烧、烤、煎、爆、熏、滚、煲、炖等,各有其特点。中  相似文献   

9.
论中式菜肴专用复合调味品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调味品在饮食中的作用。通过对中式莱肴厦其专用复合调味品现状的分析,得出中式莱肴专用复合调味品存在品种单一、品质不稳、档次不高、代表品牌不突出和时代感不强等问题。认为其研究开发应注意结合市场。开发具有特殊功用性和新的功能性调味品,应用食品添加荆改进调味品风味。  相似文献   

10.
肉制品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肉类预制菜肴的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过氧化反应与微生物污染,造成营养流失、色泽衰退、风味下降。传统肉制品抗氧化剂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已引起人们重视,天然植物资源在调控肉制品营养与品质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天然植物中富含多酚、多糖、有机酸、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对于肉制品的色泽、氧化、风味及有害物质生成等均具有良好调控作用。该研究围绕着肉类预制菜肴关键的品质变化、植物中典型的活性物质、天然活性物质在肉类预制菜肴中的应用现状这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当前植物资源在改善预制菜肴品质中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为肉类预制菜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民众消费方式的变化,源于传统菜肴的工业化产品“预制菜”脱颖而出,成为食品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品类之一,进一步丰富了与工业化主食、休闲方便食品、预制餐、净菜配菜等共同构建的满足现代消费需求的预制食品体系。预制菜在工业化国家作为预制食品的成员之一,在工艺、标准和市场等方面趋于成熟,而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概念模糊、技术和设备落后、标准不配套、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本文以剖析预制菜发展现状、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为基础,对其未来发展途径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中式菜肴—糖醋里脊制作中,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黄原胶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黄原胶的菜肴,浸炸后表皮膨胀度高,口感酥松,无硬皮现象;芡汁下锅后分散均匀,且易裹芡,无沉底现象;测试菜肴的组织状况、光泽度、适口的滑润度、柔韧性等得到明显改善。因此,该研究对中式菜肴的工业化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川菜肉类菜肴工业化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肉类菜肴的工业化已成为扩展其消费渠道和空间、促进文化传播以及肉制品加工开发新产品、培养产业增长点的新途径,而肉类加工技术进步和方便、快捷风味食品市场需求增长为其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动力。川菜是中国菜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肉类菜肴的工业化涉及菜肴类型选择、加工工艺研发、设施设备配套、质量安全控制等关键环节。在其产业化开发中,可根据市场需求,参照“1+2+3”原则选择适宜于工业化的菜肴品类;以现代肉类加工技术为借鉴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针对风味衰减关键因子应用WAETT(微生物残留、水分活度、包装容器内残留氧、贮藏时间、贮藏温度)调控技术确保菜肴特色风味和品质;根据产品工艺特性需求合理配套实用、先进的设备;通过借鉴肉类加工成熟的安全控制体系,并与现代质量安全可追溯等技术结合,通过MATEPP(马特普)栅栏技术控制,确保产品品质,提升加工效率。本文对涉及上述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将传统方法制作的红烧汁与现代中餐工业化生产标准工艺相结合,利用食品感官评价的方法,研究了食盐、酱油、白砂糖、味精、淀粉等辅料及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加工条件对红烧鲅鱼调味汁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红烧鲅鱼调味汁的配方。结果表明:食盐2%,白砂糖9%,味精2%,酱油3%,淀粉3.2%,加热温度90℃,加热时间40min时的调味汁制作而成的红烧鲅鱼香气浓郁,兼有红烧和鱼肉的复合香气,菜品的风味和色泽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且产品的品质稳定。该产品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红烧食品及各类餐饮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剖析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种类和研究现状,结合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生产过程,包括发酵工艺、复杂环境、混菌体系、感官评定等技术特点,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前沿应用技术,如人工感知技术的应用、发酵食品微生物新技术的应用、发酵食品感知新技术的应用等.探讨将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前沿生物技术应用于中国...  相似文献   

16.
腌腊肉制品是中国传统肉制品的典型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易于加工生产、风味独特、贮藏时间长。本文主要介绍了云南省普洱市境内哀牢山地区的墨江县、镇沅县、景东县的民间传统腌腊肉制品的加工工艺、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产业化生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