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蒸馏法分离回收杨木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中的乙醇溶液,分析了蒸馏过程中的浓缩体积比对乙醇回收和对后续膜处理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浓缩体积比.实验结果表明蒸馏过程的最佳浓缩体积比应为0.6,在此浓缩体积比下可回收得到体积分数21.61%的乙醇溶液;调节蒸馏浓缩液的pH 1.44,然后经滤纸过滤,可回收废液中90%的木素,木素等组分的去除使得废液的污染程度大大降低,COD去除率接近80%,相对黏度降到39%,有利于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2.
以麦草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和洗涤废液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乙醇、糠醛及木素的回收工艺,考察了实验馏分、酒精度、pH值、能耗等影响因素,得出蒸馏乙醇最佳温度为80℃.实验发现:乙醇回收,以蒸馏为主,蒸馏回收的乙醇能够满足循环使用对乙醇浓度的要求,也可作为热置换洗涤液;保温60 min,废液中的木素含量达到饱和;废液中木素含量对回收乙醇没有明显影响;随着蒸发时间的延长,蒸煮废液中糖类物质浓度增大,糠醛含量上升,90 min后,糠醛含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以榛仁粕为原料,用乙醇浸出法生产榛仁浓缩蛋白。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固液比、浸提次数等因素对榛仁浓缩蛋白中蛋白质量分数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醇法制备榛仁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固液比1∶9、浸提温度55℃、浸提4次(30min/次)。由该条件制备的榛仁浓缩蛋白中粗蛋白质量分数为81.73%,其色浅味淡,无溶剂残留。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采用乙醇作为溶剂浸出大豆胚制取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过程。用95%乙醇作溶剂在78℃下,每次浸出20min,淋干5min,溶剂比1:4,浸出9次;然后用55%乙醇溶液在50℃下,浸泡25min,溶剂比1:4,然后用95%乙醇在50℃下洗涤30min后,可获得含蛋白量达67.60%的大豆浓缩蛋白。  相似文献   

5.
根据乙醇浓度范围的不同,对热置换麦草乙醇法制浆黑液中的溶出木素进行了分级分离提纯,并采用FT-IR、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因温度变化而析出的木素在溶出木素中占有很大比例,达到了总量的29.7%;有一部分β-O-4结构的木素随着木素大分子的溶出转移到了乙醇溶液中,而不是在发生断裂后再溶于蒸煮液中;在溶出木素中,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中包含了更多的羟基和羰基结构,其中包括大量的共轭羰基结构,伴随着α-O-4键的断裂,部分Cα上发生了与芳香环的缩合反应.  相似文献   

6.
燃料乙醇的性能及生产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乙醇与汽油相比,其中氢的质量分数、密度、辛烷值等性质都非常接近。分析表明燃料乙醇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产品具有氧的含量高、辛烷值高、燃烧性能好和燃烧排放污染物少等优良特性。催化裂化汽油中添加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后,其辛烷值(RON)提高3.4个单位,辛烷值(MON)增加1.4个单位。乙醇调和汽油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其碳氢化合物、CO、氮氧化合物等有毒气体排放都有所降低。燃料乙醇与食用乙醇的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需要增加浓缩脱水后处理工艺,使水的体积分数降到1%以下。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有合成法和生物法两种,由于近年来乙烯价格的上涨,合成法为生物法所取代,在生物法中以吸附蒸馏法和加盐萃取蒸馏法为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Streptoverticillium mobaraense菌株发酵产生的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离工艺.通过发酵液分离处理后的收率和比酶活测定,确定超滤和乙醇沉淀的最适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超滤的最适浓缩倍数为2.5~3.2;浓缩液pH值为8,冷乙醇按照酶与乙醇体积比1:1.5加入为最佳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温和条件下,用乙醇-碱液混合体系处理藕粉,制得颗粒冷水可溶性藕粉.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氢氧化钠用量、乙醇溶液体积分数、乙醇溶液用量、体系温度对产品溶解度的影响,同时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颗粒冷水可溶性藕粉最佳制备工艺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和乙醇溶液体积分数对产物溶解度影响较大,各影响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预测最佳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用量2.23 g,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3.41%,乙醇溶液用量54.3 m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模型的最优值为91.65%.  相似文献   

9.
采用DPPH法及三价铁还原法研究了杨木、玉米秸秆乙醇发酵残渣、芦苇和麦草等4种木素的抗氧化性及还原力,并分析了木素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原料的乙醇法木素,抗氧化性不同。质量浓度为0.025~0.400mg/mL时,随着质量浓度增加,4种木素的抗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分别不断增强;0.200mg/mL时杨木木素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0%;0.400mg/mL时玉米秸秆乙醇发酵残渣木素、麦草木素和芦苇木素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71.5%、68.6%、60.7%。  相似文献   

10.
以溶析结晶法处理碱源为氨的湿式催化氧化脱硫废液,并回收硫酸铵。考察溶析剂的种类、溶析剂体积、溶析温度、溶析时间、浓缩浓度等因素对溶析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通空气氧化法提高硫酸铵的纯度。选用普通有机溶剂为溶析剂,经过预处理—氧化处理—溶析结晶等工序,溶析剂与脱硫液原液比为3∶1,溶析温度为室温,脱硫废液浓缩浓度为300g/L时,回收副盐总量为95.95%,硫酸铵含量为97.14%。  相似文献   

11.
法尔凯耐高温高活性酒用干酵母浓醪发酵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法尔凯耐高温活性酒用干酵母,进行了玉米粉边糖化边浓醪酒精发酵.考察了发酵剂、pH值、营养盐对发酵结果的影响.当调浆料水比为1∶2.11,经过50.5 h发酵,成熟醪中酒份达到16.12%,残还原糖0.22%,残总糖1.26%,淀粉实际产酒率52.29%,淀粉利用率92.08%.  相似文献   

12.
双酚S的合成与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炭作催化剂、二氯苯与乙醇作混合有机溶剂、用浓硫酸直接磺化苯酚的方法制备工业级的双酚S.经正交实验和单因素优化得反应温度185℃~195℃,反应时间3~5h,苯酚与浓硫酸的摩尔比为1:2.1~3.0.活性炭用量2g~4g.用于萃取精制的混合二氯苯与乙醇有机溶剂可蒸馏回收.  相似文献   

13.
以啤酒废酵母泥为原料,以啤酒废酵母细胞中的RNA溶出率为衡量指标,对比分析了高压脉冲电场(HPEF)技术对啤酒废弃酵母中RNA在水、乙醇、三氯乙酸3种提取溶剂中的溶出情况,并借助二次通用旋转组合实验设计,构建出HPEF快速提取啤酒废酵母细胞中的RNA的数学模型;对比发现,以乙醇为提取溶剂的RNA得率是水的1.69倍,RNA得率提高了40.86%,进而优化出HPEF提取RNA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体积分数5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电场强度为50kV/cm,脉冲数为2个(电场作用时间仅为0.0067s),液料比为30∶1,且在该条件下溶出的RNA得率达到0.85%。  相似文献   

14.
用隔离壁精馏塔萃取精馏制无水乙醇。在溶剂比为1.8,回流比为3:1,乙醇原料进料速度为1.6mL/min时,塔顶乙醇的质量分数达到99.5%;塔釜乙二醇的质量分数达到96.4%,可直接作萃取剂循环利用。用Aspen Plus对该工艺和二塔萃取精馏工艺对比,结果与实验相一致,塔顶组成相对误差为0.5%,塔釜组成相对误差2.4%。结果显示该工艺比现有工艺少一个塔、一个再沸器和一个冷凝器,节能12%,降低了能耗和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15.
运动发酵单胞杆菌(Zymomonas mobilis)具有高乙醇耐受力和高乙醇转化率,产醇率也较高,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能源.运用双向电泳技术对运动发酵单胞杆菌蛋白质组进行了一系列单因子实验,经过验证获得了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为该菌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发现并克隆产乙醇率高的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提出以对硝基苯酚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对硝基苯乙醇醚的新工艺.探讨了影响其质量和产率的各种因素,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摩尔比为对硝基苯酚∶环氧乙烷=1.03~1.05,反应平均温度为110℃左右,催化剂加入量为对硝基苯酚的3%,采用乙醇和水的混合物进行处理,产品收率可达到87%左右.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其他合成方法,收率高、成本低、产品纯度高,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一株利用木糖用于酒精生产酵母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高效发酵木糖生产酒精的菌株,从牛羊粪便的堆积处进行木糖利用菌的分离筛选,获得一株利用木糖的菌株,根据菌株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性,鉴定该菌株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s).以逐渐提高底物中木糖浓度的方法,对该菌株利用木糖的能力进行了驯化,同时对该菌发酵木糖生产酒精的工艺和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了优化.驯化后,在厌氧条件下,木糖浓度在7%,木糖利用率为65.2%,酒精产率达到理论产量的21.9%.在优化培养基的条件下,以木糖/葡萄糖混合糖为碳源,控制pH为5.5,温度35℃接种量为10%,厌氧培养96 h,木糖和葡萄糖转化的酒精产量分别为理论产量的37.7%和79.2%,同时伴有30.2 g/L的木糖醇产生.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高的木糖和葡萄糖的利用能力,是具有同时发酵葡萄糖和木糖产酒精的天然菌株.  相似文献   

18.
膨化薯干酒精浓醪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南方薯类原料是最广泛的用于酒精发酵的淀粉质原料.报道了薯干原料经挤压膨化后作为补料进行酒精浓醪发酵的新工艺.经250 mL和3 L三角瓶试验,得到初始料水比为1∶4,预培养10 h后补料,补加膨化料量为初始投料量的60%的较佳工艺.30 L发酵罐进行放大实验结果表明,补料后发酵48 h发酵成熟醪中酒精体积分数达到138 mL*L-1,淀粉利用率可达94.78%,比传统工艺有了大幅度提高.如果能解决工程放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该工艺将有望在工业化生产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