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人群调查研究方式对我国部分地区婴儿及婴儿配方粉中梭状芽胞杆菌污染水平进行分析,获得我国婴儿人群梭状芽胞杆菌暴露水平数据。方法在我国六个省(自治区)设点,调查婴儿人群的基本信息,并对相关人群的粪便标本以及食品、环境和所在地市售婴儿配方粉样品进行采集,对所有样品/标本进行梭状芽胞杆菌检测。结果本研究共调查婴儿501人。按照喂养方式分组,包括纯母乳喂养247人,混合/人工喂养254人。按照年龄分组,包括0~6月龄367人,7~12月龄134人。采集样品813份,其中246份样品/标本中分离出梭状芽胞杆菌246株,总检出率为30.3%(246/813),其中检出率较高的梭状芽胞杆菌分别为生胞梭菌(8.4%,68/813)、双酶梭菌(6.2%,50/813)和丁酸梭菌(4.6%,37/813);梭状芽胞杆菌分离率最高的为粪便标本(37.3%,187/501),之后依次为市售婴儿配方粉样品(22.3%,27/121)、环境样品(19.5%,25/128)和食品样品(11.1%,7/63);其中混合/人工喂养组检出率高于纯母乳喂养组,7~12月龄组检出率高于0~6月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833,P0.01;χ~2=27.829,P0.01)。结论我国部分地区婴儿食用的食品及生活的环境中梭状芽胞杆菌暴露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NRS2002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以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航天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用NRS2002对其进行营养评价,记录其饮食、体重变化及入院后首次血清白蛋白(ALB)值。结果:17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NRS2002≥3分者53例,占29.8%;其中3例(5.7%)BMI18.5kg/m2,10例(18.9%)ALB≤35g/L。24例(13.5%)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体质量减轻;3例(1.7%)患者出现食量大幅度下降。性别与BMI分布有关(P=0.001),男性超重比例远高于女性(P0.001)。糖尿病患者有无合并症与BMI分布也有关(P0.001),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超重和肥胖的比例较高(P0.001)。年龄与糖尿病患者是否有合并症有关(P=0.002),45岁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症比例较少,60岁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症比例较高。结论:NRS2002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糖尿病人超重和肥胖比例较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合并症的比例较高;应加强糖尿病患者营养健康宣教及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探讨质量改善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进行血凝试验检测且检测的结果可疑142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于血凝试验的检测结果的质量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进一步地探讨质量改善的具体对策。结果:血凝试验的检测结果可疑患者涉及的主要质量影响因素中,人为操作的因素影响占42.25%(60/142)、环境因素影响占22.54%(32/142)、试验材料因素影响占17.61%(25/142),受患者的自身因素影响占17.61%(25/142)。结论:影响血凝试验的检测结果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为操作的因素、环境因素、试验材料以及患者的自身因素,对此需针对性的采取质量改善策略提升试验检测的结果质量,进一步地为临床的诊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和分析我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治疗和术后恢复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80例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入院。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例特征。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75例为基础性心脏病(93.75%)。患者的具体临床特征如下,发热温度≥39℃,病变时间范围为77d~89d,血清白蛋白≤30g/l,血红蛋白含量≤90g/L,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痛或胸闷症状。心脏功能,病原体类型和患者术后营养水平是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近年来,风湿性心脏病患者IE风险因素的比例下降,病原体仍主要为链球菌,但多样化;病死率仍高;贫血,低蛋白血症和升高的hs CRP显着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视人群双眼视异常中集合不足的发生状况以及各项异常参数的分布比例,并分析不同屈光度类型的集合不足发生比例。方法:选取79名,年龄18~38岁的近视患者,通过眼科检查排除眼部疾病,使用综合验光仪检测双眼视功能,包括远距离隐斜,近距离隐斜,近距离正/负融像破裂点、恢复点,调节反应(BCC),正/负相对调节,集合近点(NPC)。将检测数据根据Morgan正常值和Sheard准则进行双眼视功能分析,判断是否为集合不足,并计算发生率。结果:近视人群中,集合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36.71%,集合不足的发生率为22.78%,集合不足在集合功能异常的占比为62.07%,集合不足在中低度近视发生率为13.72%,集合不足在高度近视发生率为39.28%。结论:近视人群中集合不足的发生率较高,其中高度近视的发生率高于中低度近视的发生率。集合不足可能导致视疲劳和功能性视力下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双眼视集合功能的检测和分析,特别是集合不足。对于存在集合不足的患者应给予准确的屈光度并进行系统的视功能训练,从而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使患者获得更加精确、舒适、稳定的视觉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血清镁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集2009年青岛某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的血样16 260份(男性8 602人,女性7 658人,年龄在18—99岁之间,平均年龄55.64岁)。进行血清镁、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的检测,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血清镁与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受检人群血清镁平均含量为0.95 mmol/L;各个年龄组在不同性别之间血清镁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男、女性受检者不同年龄组之间血清镁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性40岁以下年龄组水平最低,71岁以上人群水平最高(P均0.05);女性55岁以下两组较低,而71岁以上组水平最高(P均0.05)。血脂水平分析显示,56岁及以上的男性体检人群平均TG水平均明显低于55岁以下的低龄人群(P均0.05),而女性的TG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P0.05);TC水平分析显示,56岁及以上女性体检人群TC水平明显高于55岁以下的低龄人群(P均0.05),而71岁以上老年男性人群TC水平则明显低于70岁以下人群(P均0.05);HDL-C水平分析,男性的平均水平为1.33 mmol/L,各年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女性为1.52 mmol/L,但71岁以上女性人群则有明显下降(P均0.05);LDL-C水平分析显示,男性人群LDL-C平均水平为2.90 mmol/L,70岁以下年龄组人群平均水平为2.78 mmol/L,明显低于71岁以上年龄人群;而56岁以上女性人群LDL-C水平明显低于55岁以下低龄人群(P均0.05)。结论:体检人群血清镁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血清镁水平与TG、TC和LDL-C呈正相关;不同年龄和性别血脂水平变化较大,而女性人群HDL-C水平明显高于男性,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铁过载人群外周血相关指标的变化及血清铁蛋白(SF)和铁营养、血常规指标之间的关系,为铁过载的诊断及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96名铁正常人群(男SF:15~200μg/L、女SF:15~150μg/L)和226名铁过载人群(男SF:200μg/L、女SF:150μg/L)。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SF浓度,检测铁营养状况和血常规指标,分析血清铁蛋白和铁营养、血常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铁过载人群血清铁浓度22.93μmol/L和转铁蛋白饱和度36%显著高于铁正常组的17.83μmol/L和28%(P0.05),铁过载组人群不饱和铁结合力水平为40.69μmol/L和转铁蛋白浓度245.67mg/d L,显著低于正常组的46.97μmol/L和264.33 mg/d L(P0.05),两组间总铁结合力水平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铁过载组红细胞计数平均为4.98×1012/L和血红蛋白含量平均为155g/L,显著高于铁正常组的4.82×1012/L和147g/L(P0.05),铁过载组红细胞压积44%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31.17pg,显著高于铁正常组人群的42%和30.61pg(P0.05),两组之间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与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不饱和铁结合力、转铁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铁过载时,机体内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升高,不饱和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水平均降低;血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因此,采用血常规检查和铁营养指标的联合检测来评价铁过载的程度,可为铁过载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济南市哨点医院食源性散发腹泻病例中诺如病毒感染类型以及流行病学状况和临床特征。方法 采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济南市2家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的腹泻病例粪便标本,并收集病例的临床症状资料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共收集1 292份病例标本,诺如病毒阳性率为18.58%(240/1 292),其中GII基因型占75.42%(181/240)。不同性别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以及GI和GII基因型病例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基因型各年龄段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12,P<0.001;χ2=42.285,P<0.001)。第一和第四季度诺如病毒阳性率高于其他季度,具有季节性分布特点。240例诺如病毒阳性病例中以单纯腹泻症状为主(54.17%,130/240),其次为腹泻+呕吐症状(18.75%,45/240);腹泻强度以中度腹泻为主(38.75%,93/240),平均腹泻频次为5.82次/d,粪便性状均以水样便为主(93.75%,225/240)。诺如病毒阳性病例出现呕吐症状的比例为30.00%(72/240),呕吐频次以1~2次/d居多。可疑暴露食物种类以肉与肉制品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和乳及乳制品,占比分别为20.00%(48/240)、18.33%(44/240)和15.00%(36/240)。结论 济南市食源性散发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类型以GII基因型为主,全年流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婴幼儿为易感人群。应针对诺如病毒感染的季节性特点,以及暴露人群易感程度的差异和暴露食品种类不同的特点,加强食源性散发腹泻病例的监测、识别和防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90项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sIgG)抗体浓度水平及患者与常见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Ig E)抗体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6月—2014年10月调查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178例,检测90项食物sIgG及常见食物s Ig E抗体,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sIgG阳性率较高的3类食物种类是乳类及其制品42.63%,607/1 424)、甲壳类(24.72%,264/1 068)、肉蛋类(22.58%,201/890),较低的是谷类植物(5.93%,95/1 602)和水果类(5.70%,132/2 314);阳性率较高的食物是鸡蛋(70.79%,126/178),其次是白软干酪(69.10%,123/178),牛奶(66.85%,119/178)。不同类别食物及同种类别不同食物sIgG抗体在不同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布各异。0~3岁婴幼儿组,乳类及乳制品的阳性率最高,但随着年龄组的增长,阳性率逐渐降低;甲壳类的阳性率在4岁后呈上升趋势。0~3岁婴幼儿组水果类和乳类及其制品,4~6岁学龄前组谷类植物、水果类、肉蛋类,7~16岁学龄组甲壳类,≥17岁成人组,豆荚科植物类、蔬菜类、乳类及其制品、鱼类、甲壳类sIgG抗体阳性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岁组其他类,7~16岁组乳类及其制品是女性高于男性,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食物sIgG抗体水平高度相关,以乳类及其制品和蔬菜水果类食物为主。鸡蛋sIgG和蛋清s Ig E,牛奶和鸡蛋sIgG和s Ig E抗体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rs=0.518、0.438、0.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0项食物sIgG抗体在不同年龄及性别间具有一定的阳性分布特征,可以作为食物s Ig E检测的一个补充,临床诊断应结合年龄、性别及膳食习惯等因素,为患者的饮食调整作出更合理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4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6例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和56例单纯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和症状表现等方面的差异(P 0.05)。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女性患者比例(60.71% 28.57%)、症状发作频次[(3.41±0.25)次/月(1.62±0.69)次/月]相对更高(P 0.05),而病程[(23.82±10.68)月(14.95±3.19)月]相对更长(P0.05),而治疗有效率(76.79%91.07%)相对更低(P 0.05)。结论: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具有女性患者多、病程长、病情发作频繁的临床特点,疾病的风险程度和治疗难度比单纯性癫痫更高,需要针对癫痫和偏头痛症状,分别进行治疗,进而全面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留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一联合对比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年龄11-74岁,平均47.2岁;其中男46例,女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治疗,临床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76.47%(39/51)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4.11%(48/51),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及临床症状缓解力,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分析新疆某地区2015~2016年之间家畜牛和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方法 本研究用虎红平板凝集实验方法对2015~2016年期间新疆某地区11个乡镇的牛和羊进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 其中牛血清2877份, 羊血清8049份。 结果 2015~2016年, 该地区牛布鲁氏菌病总阳性检出率达1.39%(40/2877), 羊布鲁氏菌病达0.40%(33/8049); 散养户牛阳性率3.04%(26/856)、羊阳性率1.62%(19/1176), 规模养殖场牛阳性率0.69%(14/2019)、羊阳性率0.20%(14/6873)。此外, 该区2016年牛羊布鲁氏菌病总体流行情况均较2015年低, 即2015年牛、羊布鲁氏菌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6%(25/1508)和0.5%(21/4008), 而2016年牛羊该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9%(15/1369)和0.29%(12/4029)。结论 2015~2016年间新疆某地区牛羊群存在布鲁氏菌病疫情, 但总体发展有所好转, 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临床工作中非斜视性视疲劳患者的双眼视功能,了解视疲劳患者中隐斜及调节功能的情况,为进行视觉训练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眼科医院验光配镜中心2008年7月~11月非斜视性视疲劳患者34例,进行双眼屈光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根据Morgan标准值进行分析,34例非斜视性视疲劳患者中,远水平隐斜异常23例(67.65%),其中外隐斜患者10例(29.41%),内隐斜患者13例(38.24%);近水平隐斜异常20例(58.82%),其中外隐斜患者12例(35.29%),内隐斜患者8例(23.53%)。92.65%患者单眼调节灵敏度异常,85.30%患者双眼调节灵敏度异常;48.53%患者单眼调节幅度低于其年龄段平均值;负相对调节异常比例(38.24%)明显高于正相对调节异常比例(2.90%),14.71%患者调节反应(BCC)异常。结论:视疲劳患者单眼调节灵敏度及双眼调节灵敏度明显降低,临床工作中不能忽略单/双眼调节灵敏度检查,在明确诊断视疲劳前应综合分析双眼视功能各个参数而不是分析某单一参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不良反应产生原因以及临床策略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108例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对其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同时总结影响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因素,对其进行临床策略制定。结果:共108例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中,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有9例,占比8.33%(9/108),其中发生消化系统反应患者最多4.63%(5/108),是所有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55.56%(5/9),其次为皮肤反应患者33.33%(3/9),最低为神经系统反应患者11.11%(1/9)。配伍不当、炮制不规范、药物掺假、药品说明书不清晰以及给药剂量超标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均要明显高于配伍合理、炮制规范、药物正规、药品说明书清除以及给药剂量合理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P 0.05)。结论:对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予以分析,有利于临床策略的科学制定,能够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就心理护理干预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接受常规方法护理)与观察组(20例,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比对照组(75%)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比较上,未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施以有效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心理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小板计数与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之间的联系。方法:对我院3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35例良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前进行抽血检测,主要检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抗体、血小板四项参数,分别为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对其加以分析。结果: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为(584.0±190.5)mg/dL,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为(352.7±102.8)mg/dL,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为(268.1±106.3)★10~4/fL,血小板压积为(0.23±0.07)%,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196.2±54.1)★10~4/fL、(0.18±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在发现和筛查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病情判断的参考指标,同时减少输注次数在降低血小板阳性率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疏肝和胃降逆汤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8年1月-2018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40),对对照组患者行奥美拉唑与吗丁啉治疗,试验组患者行疏肝和胃降逆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5.00%(26/4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疏肝和胃降逆汤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痛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的患病状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从北京市6个区抽取部分调查户,每月入户调查其过去4周内急性胃肠炎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等内容。结果 12个月共调查10 204人,人群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为1.25%(95%CI:1.04~1.47),发病率为0.16次/人年,加权患病率为1.34%(95%CI:1.12~1.56),加权发病率为0.17次/人年,估计北京市每年有333.4万人罹患急性胃肠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和季节与急性胃肠炎发病有关。58.59%的急性胃肠炎患者怀疑其发病可能为食源性途径。结论北京市急性胃肠炎的疾病负担值得关注,且食源性比例较高,应开展进一步研究准确评估食源性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肝病治疗仪对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60例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肝病治疗仪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1例在给予针对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55%(29/31),对照组72.41%(21/29),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30/31),对照组为75.86%(22/29),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脂肪肝患者给予肝病治疗仪后联合针对性护理,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统计分析屈光检查中散光患者所占比例的增长情况,并对变化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分别从2011年度和2015年度,各抽取7本验光登记记录,屈光不正患者各为1732例,共计14本验光登记记录,合计3464例,分别统计出散光在屈光不正中的比例(以个人统计,不分单双眼),同时以年龄、性别(按个人统计)、散光程度/眼别分类/屈光不正性散光类型(按单眼统计),分别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2011年度1732例屈光不正患者中散光患者占比27%,共468例,2015年度屈光不正患者1732例,其中散光患者占比65%,共1125例。其余详细见图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