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概念的分析,及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渊源脉络的梳理,归纳出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和运用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作出了全方位解读。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意境。生境讲求自然美,画境讲求艺术美,意境讲求理想美。传统中国人以顺应自然、回归自然作为普遍的人生哲学,这种人生哲学体现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上,即是师法自然、合于自然、超于自然。这种独特的审美文化传统,不但使得中国山水画以独立的体系存在于世界艺术之苑,而且使得中国园林艺术有别于西方园林规整匀称的风格,以讲究自然之灵韵而独立于世界艺术之园。  相似文献   

3.
书法装饰在岭南园林造园中相互辉映。彰显了各自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丰富了园林艺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文章以书法与园林的共通性为切入点。分析了书法装饰与岭南园林造豳意匠关系,探讨了书法装饰对岭南园林造园艺术特色的深化。以期成为研究与弘扬岭南地域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造园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古典园林在意境的创造上取得的成就和艺术手法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体现源远流长的哲学思想。本文从儒家、道家思想出发,以造园四大要素之一的“景石”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对现代设计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岭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史文化悠久,岭南文化隽永秀美,重商、开放、兼容、远儒,岭南园林亦为中国园林三大流派之一。文章以北京园林博览会主会场一一岭南园再现岭南文化景观为例,探讨岭南园的建园构思、空间布局及艺术手法,从岭南园典雅意境、创新艺术手法、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体现岭南园林造园艺术,表达岭南园林"兼容并蓄,自成一体"的精神,阐述弘扬发展岭南园林风格和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中,山水、泉石、花木、建筑共同构成中国园林的创作元素。中国古人在造园中对于山石的运用匠心独具,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丰富的叠石掇山的文化思想和技艺手法。婀娜多姿的山石叠置于园林之中,是苏州古典园林艺术的一种风格,古时苏州园林多为文人雅士所造,透过其造景手法,可见其艺术思想、审美取向。在当前大力提倡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也有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园林文化是世界园林文化的瑰宝,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中式园林其独到的造园方式和艺术风格对世界园林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园林艺术是现代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基础,在此影响下,现代景观设计中,无处不渗透着中式园林艺术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髓。文章以此为主题,浅析了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各种元素在现代景观艺术设计中各种形式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造园手法以及深远幽静的空间氛围为后人所研究和学习。文章主要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总结出其中主要的营造景观空间层次的手法,希望对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唐代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尤其在私家园林中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文人园林兴盛,"文人造园家"兴起,诗人白居易正是其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文章旨在通过对白居易作品《庐山草堂记》的翻译研究,来分析他的造园思想及影响。文章以草堂的选址、空间布局、建筑、环境、景观、作者的造园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这七个方面分析介绍《庐山草堂记》和白居易的造园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漏窗是中国造园艺术中一种独特的创造,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漏窗在组景、借景、扩大印象空间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它的独特性。从设计的形式美法则角度,从点、线、面的形式构成美、形状的对比、虚实对比、统一与变化四个方面,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漏窗设计为例,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营造出的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11.
古典园林造景在模仿自然的同时更注重融入艺术美的画境营造,这和山水画对意境的追求有诸多相似之处。山水画是静态的园景,而园林则是动态的山水画。两者在形态结构,技法、意境表达以及创作思想上都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剖析两者在造景空间关系上的内在关联,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古典园林的理解,重新理解设计领域与艺术领域的内在关系,从中获取更多的灵感与联想,更好地为现代园林与景观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山水画在三维空间里的立体呈现,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物化"的一种产物。园林中每一件物体的存在和放置是实在的,是观者对空间的可见的把握。但是,园林意境仅仅靠"实"是实现不了的,追求虚境美成为园林迥异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古典园林使观者通过"游"的方式所进入的虚境,实现了时间空间化,把展现时间的动态过程凝结在空间中;更实现了空间时间化,在空间的静态形式中体悟时间的节奏。虚境超越了视觉实体的有限性,将现实的时空与心理的时空融为一体,并更多地通过纵向的时间维度来实现对园林的审美。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寓意,在整个世界园林艺术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阐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创作特色,借助部分范例,进行简单剖析,体现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的分析来揭示江南古典园林的基本造园规律与特点,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园林中的"曲水"景观起源于农历三月三的上巳节的一种巫祭仪式。上巳节"修楔"的民俗活动其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审美价值,这就促使曲水景观这一园林设置形式逐渐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里一个经典的园林艺术模板。文章是从《园冶》中"曲水"的考辩入手对"曲水"进行分析,探讨"曲水"这一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置形式的起源发展及如何运用到现代的景观设计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石材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非常重要的造园要素。叠山置石也是造园中非常重要的手法,在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景观设计与建造需要寻找自然造景石材,现在国内景观与造园需求大增,需要更多的不同种类的景石,日本与欧美国家已经研发与创新新型造园材料替代品,不但节省造园的时间,还减少对资源的破坏。中国造园风格将会成为未来造园的一个方向,研究中国造园精髓,研发配套新型造景石材是应市场需求,设计并制造符合中国文化与审美的造景材料是本次创新应用的目的。文章将基于对欧美和日本研发的新型材料进行调查所得来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针对铸石生产和应用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讨论如何把新型材料和传统造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西方格式塔心理学体系中关于"图底关系"的理论,并结合昆明昙华寺和安宁楠园为研究的实例,对中国传统古典园林洞门做出一定层面上的分析,以求在现实与理论之间找到一定的审美理论依据。为中国传统和现代风景园林景观的营造,新的审美意境的培养,以及营造景观方法提供参例。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在植物种植及配置方面,我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自然配置方法同西方修剪、整形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别。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园林艺术的关注度相应增强。本文简要分析了中西方园林植物配置的差别,并以上海某城市公园为例,探讨了传统园林的植物配置手法,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园林艺术水平,推动民众生活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属于本源和分支关系,日本园林在很多方面传承了中国园林的造园形式和艺术特征,然而不同的自然人文环境也使两种园林风格迥异。本文试从置石的选材、手法、思想等角度对中日园林的不同做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园是保持城市特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一张名片。以上海市人民公园为例,通过探索其历史动态及其传统与现代结合,东方与西方文化交融的造园思想,旨在说明人民公园能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使生态、意境和文化共存于一体,塑造了有特色的城市公园形象。同时笔者认为其在传承地域文化方面理应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