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由于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光照不均、裂缝背景较为复杂等因素的干扰,传统的基于图像处理的裂缝检测方法对裂缝检测的效果不佳,尤其是不清晰和比较细小的裂缝。基于渗流模型的裂缝检测方法充分考虑了裂缝亮度低、形状较为细长的特点,对裂缝的检测效果很好,尤其是图像中的细小裂缝,但是该方法需要大量的处理时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加速渗流处理的算法,该算法通过暗点预提取来减少渗流时需要处理的像素点个数,以此来减少渗流处理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明显加快渗流处理的速度,并且精确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基于渗流模型的裂缝检测算法效率过低且检测结果易存在断裂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因子判定与渗流模型相结合的裂缝检测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渗流加速算法,通过减少大量参与渗流处理的冗余像素点,提高渗流处理效率;然后,对提取到的渗流点进行渗流处理;最后,提出了一种结合裂缝走向的多因子判定连接算法,算法通过四个判定因子对裂缝连接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提高裂缝连接的准确性。对背景中存在不同干扰物的不同形态裂缝图像进行实验,与传统渗流模型检测算法以及原渗流加速-骨架连接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中渗流点数量分别平均减少了99.7%与38.1%,精确率分别平均提高了60.5%与6.4%,召回率分别平均提高了10.5%与4.0%。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明显提高渗流处理效率,同时提高裂缝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边缘特征是图象最为有用的高频信息,因此,在图象去噪的同时,尽量保留图象的边缘特征,应是图象去噪首要顾及的问题。基于这一思想,提出了基于边缘检测的图象小波阈值去噪方法。该方法在去噪之前,先通过小波边缘检测方法确定哪些小波系数是图象的边缘特征,这些小波系数将不受阈值去噪的影响,因此,可以只是根据噪声方差来设置去噪的阈值,而不必担心损害图象的边缘特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都表明,与普通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但可以保持图象的边缘信息,而且能提高去噪后图象的峰值信噪比1-2dB。要做到既去除图象噪声,又不模糊图象边缘特征是很困难的。该方法把去噪和边缘检测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种两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边缘检测的空间自适应小波去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的图像去噪方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也使得边缘变得模糊,结合边缘检测和空间自适应思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方法。先用小波边缘检测方法提取出图像各个尺度上的边缘,将小波系数分为边缘点和非边缘点,再根据边缘将小波系数分为各个小区域,这样将小波系数分为边缘点和各个区间内的非边缘点,分别对它们进行阈值处理。根据自适应准则,各个系数的阈值由它相邻的、有相同性质的系数决定,这使得在去噪的同时对图像的边缘特征予以保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去噪后的图像信噪比更高,视觉效果也更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去噪时的边缘模糊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下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特征的水下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检测算法;在对采集到的水下混凝土结构表面图像进行预处理和边缘检测后,首先通过计算图像中边缘的长度和曲率来进行初步判别,区分杂点和部分非裂缝;然后根据裂缝轮廓相互匹配的特征,利用模板搜索来检测出真实裂缝;最后连接裂缝边缘断开部分,优化裂缝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算法相比,该算法检测出裂缝的准确率与完整率至少提高了3.54%。 相似文献
6.
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形图像去噪与边缘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分数布朗随机场(FBR)模型理论,运用小波变换法先对图像进行去噪,然后对图像的分形参数H进行估计,进而根据分形参数H的值的奇异性来检测图像的边缘。实验表明,本文的算法能有效地抑制噪声的影响,并能更好地检测出图像的边缘。 相似文献
7.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边缘表示的多尺度边缘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增强图像特征空间的特性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图像边缘表示模型——隐马尔可夫模型,该模型把边缘作为一个可观测序列,认为它是人们根据感官知识(不可观测的状态量)所观察到的具有一定空间关系的像素集合;通过小波变换,得到多尺度增强图像;特包含在低分辨率图像边缘中的全局信息进行综合,作为高分辨率图像中隐马尔可夫边缘模型的训练数据,使用Viterbi算法完成高分辨率图像中边缘点的搜索,从而,使得多分辨率边缘检测对先验知识的依赖大大降低,同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边缘的隐马尔可夫模型表示也为多分辨率数据融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实验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去噪优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消除或衰减存在于图像上的噪声,同时尽可能地保留图像细节,提出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去噪算法.先通过小波边缘检测法求出有噪图像的边缘图像;再通过小波边缘检测方法确定哪些小波系数是图像的边缘特征,这些小波系数将不受阈值去噪的影响,因此,可以只是根据噪声方差来设置去噪的阈值,对原有噪图像进行小波去噪,得到平滑图像;最后,将边缘图像嵌入平滑图像中,得到去噪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相比,上述算法不但能在有效去噪的同时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而且能提高去噪后图像的峰值信噪比. 相似文献
9.
唐卡图像的内容丰富,纹理信息复杂。边缘检测在唐卡图像分析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唐卡图像轮廓含有大量的图像数据信息。数学形态学方法提取的边缘光滑连续,但是对复杂的边缘检测时会存在模糊不清晰的现象~([1])。卷积神经网络(CNN)可以提取很多高层的、多尺度的信息~([2])。为此提出的边缘检测方法,用优化的数学形态学算法提取原图像边缘;利用训练的RCF网络模型~([3])提取原图像的边缘。根据小波变换的分解与重构原理将以上方法得出的图像边缘融合,从而得到更加完整光滑的图像边缘。实验表明,融合后的图像边缘更加清晰连续,轮廓信息更符合人类的视觉认知,去掉了无效的细节纹理,更有利于唐卡图像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图象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图象分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分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很多后续处理的结果。虽然目前已有很多不同的边缘提取算法,但是这些方法很少考虑图象结构上的特点,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基于差分的方法都是病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边缘检测的随机模型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建立了两个模型,成象模型和基于磁引力模型的先验模型。在这两个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分别采用模拟退火和贪心法进行求解,并将结果与其它基于差分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图像信息的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并结合数学形态学的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提取灰度图像的若干不确定面云,基于面云之间相邻、包含和相交的位置关系,利用云计算提取得到线云,使用数学形态学的边缘检测算子,对多种类型的边缘进行检测.最后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不同类型的边缘有一定的适宜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攻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网络安全问题亟待解决。针对网络攻击中的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DoS)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框架的孤立森林网络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每个边缘节点的特性实现对模型训练任务的合理分配,有效地提高了边缘节点的利用效率;同时,利用边缘计算的特点实现了对云中心模型训练任务的分流,从而更好地减少系统的耗时,减轻云中心的任务负担。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10%-KDDCUP99网络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并提取部分数据用于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将系统建立时间分别缩短了90%和60%,且得出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可达0.9以上,这证明该方法能够在确保较高异常检测性能条的件下有效减少异常检测系统的建立时间。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Jourlin和Pinoli提出的对数图像处理LIP模型颇具特色,该模型中的方法对低亮度图像敏感,并且对灰度有界图像的加法运算是封闭的,在边缘检测等方面有着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该文基于灰度图像的对数图像处理LIP模型,建立了彩色图像的对数图像处理CLIP模型,并在此模型上进行了对彩色图像边缘检测技术的系统研究。首先,文章在彩色图像的红、绿、蓝、色彩、饱和度、明度以及灰度等各分量场上进行了CLIP模型上的边缘检测的研究,然后,在人机交互的边缘像素采样的基础上,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得出了对各分量进行加权组合时各分量的权重系数,再将其用于不同类型样品图像的边缘检测,得到了更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视网膜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方式, 提出一种视网膜功能启发的边缘检测层级模型. 针对视网膜神经元在周期性光刺激下产生适应的特性, 构建具有自适应阈值的Izhikevich神经元模型; 模拟光感受器中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对亮度的感知能力, 构建亮度感知编码层; 引入双极细胞对给光−撤光刺激的分离能力, 并结合神经节细胞对运动方向敏感的特性, 构建双通路边缘提取层; 另外根据神经节细胞神经元在多特征调控下延迟激活的现象, 构建具有脉冲延时特性的纹理抑制层; 最后将双通路边缘提取的结果与延时抑制量相融合, 得到最终边缘检测结果. 以150张来自实验室采集和AGAR数据集中的菌落图像为实验对象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 检测结果的重建图像相似度、边缘置信度、边缘连续性和综合指标分别达到0.9629、0.3111、0.9159和0.7870, 表明所提方法能更有效地进行边缘定位、抑制冗余纹理、保持主体边缘完整性. 本文面向边缘检测任务, 构建了模拟视网膜对视觉信息处理方式的边缘检测模型, 也为后续构建由视觉机制启发的图像计算模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尽管主动轮廓模型 (Active contour model) ,或称 Snakes,近年来已经在计算机视觉和图象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在边界检测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但是由于传统的 Snakes图象边界检测对初始轮廓线的位置十分敏感 ,因而限制了它的更广泛应用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 ,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多尺度 DDCM主动轮廓模型的边界检测算法 ,该算法是首先通过分阶段改变轮廓曲线的内力 ,使轮廓曲线的曲率能自适应地进行多尺度调整 ,进而改变了轮廓线的柔性和刚性 ,使之能够更好地与目标边界匹配 .实验结果证明 ,该算法在计算速度和边界检测精度上 ,均优于传统的主动轮廓边界检测算法 ,因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相似文献
16.
Enric Meinhardt Ernesto Zacur Alejandro F. Frangi Vicent Caselle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maging and Vision》2009,34(1):1-16
We propose a new edge detector for 3D gray-scale images, extending the 2D edge detector of Desolneux et al. (J. Math. Imaging
Vis. 14(3):271–284, 2001). While the edges of a planar image are pieces of curve, the edges of a volumetric image are pieces of surface, which are
more delicate to manage. The proposed edge detector works by selecting those pieces of level surface which are well-contrasted
according to a statistical test, called Helmholtz principle. As it is infeasible to treat all the possible pieces of each
level surface, we restrict the search to the regions that result of optimizing the Mumford-Shah functional of the gradient
over the surface, throughout all scales. We assert that this selection device results in a good edge detector for a wide class
of images, including several types of medical images from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相似文献
Enric MeinhardtEmail: |
17.
18.
李东旭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Z1):145-147
总结了计算机图像边缘检测的基本步骤和原理,分析了实现图像边缘检测三种基本边缘算子,给出了基于Delphi编程工具的图像边缘检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