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语云:“诗有别裁”。“别裁”是鉴别取合的意思。其实,养生也是有“别裁”的每一个长寿者,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养生之道。南宋诗人陆游便是“养有别裁”的典范。他一生流离颠沛,虽身逢乱世,却很注重养生,寿高达85岁,且耄耋之年依然耳清目明、身轻体健。陆游晚年作诗云:“养生如艺树,培植要得宜。”陆游晚年幽居山阴鉴湖边,归隐林下,悠闲自得,遵循自己的五种养生方法颐养天年。  相似文献   

2.
食粥养生     
正粥能和胃补脾、润养肺燥、补充营养和水份。食粥养生在我国有很久远的历史。宋代大诗人陆游就有一首《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这首诗就在说食粥可以养生。食粥可以调节肠胃,可以补益胃气,可以养胃,可以补充身体水份和营养。如降脂益脾的麦片粥、  相似文献   

3.
熊四智 《美食》2011,(12):53
陆游没有写过什么烹饪专著,但他笔下涉及饮食烹饪的诗竞在百篇以上。陆游的饮食烹饪诗,以写浙江家乡和第二故乡四川为最多。陆游诗中多次提到"未尝举箸忘吾蜀","自计前生定蜀人",因此可以认为他是把四川看作他的第二故乡的。  相似文献   

4.
唐闻佳 《美食》2012,(9):56-57
相声演员拿来练嘴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原来是一句养生箴言?最近,一种食补新潮风靡网络,实践者足够生猛,不仅"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连葡萄籽也一并吞下;吃香蕉不再剥皮,"囫囵吞枣"也由戏讽的成语变成了正经的规则,枣核照吃不误……他们坚称,食用完整的食物,才能获取全部的营养。这类人被称作"全食族"。  相似文献   

5.
正秋季是一个非常适合养生的季节,春季"升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特别是利用饮食养生的人更是非常的多。不少人在秋季会感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瘙痒、大便干结等,不妨多进补汤水来抵抗秋燥。那么秋季喝什么汤养生呢?1.白萝卜  相似文献   

6.
正古语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一年中调养身体的好时节。于是,很多人想趁此时滋补下身体,但秋季养生究竟该怎么养?"春捂秋冻"、"秋瓜坏肚"、"贴秋膘"……这些流传多年的秋季养生方法科学吗?秋季养生的正确打开方式又是什么?针对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为大家送上一份秋季养生"避坑"指南。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苏轼和陆游二人的养生思想既有传承又各具特色。具体而言,在饮食养生思想方面,苏轼与陆游都注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并结合当地物产的食材,饮食进食的食量要饥饱适中,摄食时间要选择在产生饥饿感之后再进食,饮食食补养生的重视,等诸多方面都有惊人的相同或相近的养生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五更引吭震户牖,横挺无复须元戎。明星已高啼未已,云际腾上朝阳红。(宋·陆游)"鸡年到来之际,高哦低吟几首如此美妙的咏鸡诗,也别有一番情趣。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鸡的故乡。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鸡为题材,留下了大量咏鸡诗句。《诗经》中就有"鸡鸣喈喈""鸡栖于树"之吟唱。唐寅的咏鸡诗:"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清新明快,生气勃勃。南宋陆游的《新买啼鸡》诗:"峨峨赤帻声甚雄,意气不与其曹同。我求  相似文献   

9.
正诗坛巨匠臧克家先生,生于1905年,享寿99岁。臧老曾以一首《有的人》蜚声文坛,他的气质如诗,性格如诗,他的热情、朴素与豁达,率真、刚直与耿介,都是属于诗的。其养生秘笈,更值得称赞。臧老曾写下四句健身歌谣:"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  相似文献   

10.
灰灰菜     
偶然在网上读到<成都,初春的几个美食片段>一文,非常吃惊.文中说:"春天还有一种野菜叫'灰灰菜'(学名荠菜),以嫩绿颜色中略带灰白而得名",随即,引用了白居易的诗<早春>和陆游的诗<食荠>.  相似文献   

11.
菜中之王     
正近日读陆游的《菘园杂咏》:"雨送寒声满背蓬,如今真是荷鉏翁。可怜遇事常迟钝,九月区区种晚菘。"似一幅洋溢着浓郁田园风情的水墨画映入眼帘,诗里的"菘",是白菜的雅名。之所以得名为"菘",乃是因为白菜青白高雅,凌冬不凋,四时常翠,有松柏之节操。白菜虽然一年四季都有,但经过霜后的白菜,吃起来才特别鲜美,脆嫩中有绵软,清爽中有甘甜,是难得的时令佳蔬,故赞誉"秋末晚菘"。冬天正是吃大白菜的最好季节。  相似文献   

12.
说香     
东晋最伟大的画家顾恺之,在诗中说:手挥五弦琴,目送归鸿难。顾恺之就是以此诗举例,来说明人物画最难画出的是人物的神。"手挥五弦",是一个具体的动作,是"形",要画得逼真并不难;而画"目送归鸿",画的是人物的眼神,要透露的是人物内心的感受,是"神",比起画形要难许多。中华民族是个含蓄的民族,中国人的美学观,其实最讲究"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喜欢在形神方面做文章。"不愁明月尽,自有暗香来",这句诗道出了国人艺术追求超越于形似之外的神韵的秘密。  相似文献   

13.
茼蒿小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浩 《饮食科学》2005,(2):28-28
"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苏东坡这句诗中的"青蒿",指的就是茼蒿。苘蒿原产我国,其品种有大叶、小叶、花叶三种。大叶种也叫四川种,叶大而肥厚,叶齿少而浅,香味浓,产量高,主产于川、浙、桂一带。小叶种叶较小,分布广泛。花叶种又叫细叶种、普通种,叶多细长,叶齿深,分布也广。南宋诗人陆游不仅喜食茼蒿,而且还喜欢栽种与采摘苘蒿,其《初归杂咏》诗云:"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他视采摘茼蒿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相似文献   

14.
“行走坐卧任自然,三粥两糊伴长生”。这句诗,是对陈福堂老人饮食养生之法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5.
丁熠红 《烹调知识》2011,(28):26-27
编辑朋友:《黄帝内经》有著名的"女七男八理论",说的是女子七年一个周期,男子八年一个周期,人按照这个周期长大,成熟,衰老,这是自然规律。倘若不按照"女七男八"这个规律行事,就成了"乱七八糟",身心健康也会变得乱七八糟。那么"女七男八理论"与养生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6.
徐芳 《中国酒》2012,(6):33-34
从九珠潭老酒汗看温州文化和白酒文化。中国酒的历史十分悠长,内涵极其丰富,中国的酒文化在世界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作为温州本地独具特色的九珠潭老酒汗,是浙江省最重要的白酒品牌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独一无二的酿酒工艺,也是温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载体。九珠潭老酒汗的前身叫"丰和春"。此酒在宋代已负有盛名,并得到大诗人陆游的青睐。陆游在《至永嘉》这首诗的前面写道:"自来福州,诗酒殆废。北归始稍稍复饮。至永嘉无日不醉,诗亦屡作,此事不可不记"。宋代诗人陆游对老酒汗情有独钟,引起了数百年后清代一位诗人郭仲岳的共鸣,他在  相似文献   

17.
正诗咏"稀饭"稀饭即粥也。古人认为食粥是一种养生之道,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享年86岁,跟他平时喜爱食粥很有关系。他在一首《食粥》诗中云:"世间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在古代笔记中还有书以白着素莫宫  相似文献   

18.
正古代酒价,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有趣话题。《学斋占哗》记载,宋真宗问宰相丁渭:"唐朝时酒价多少?"丁渭说:"每升三十文钱。"真宗问根据何在?丁渭引杜甫诗句的"速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为证。宋真宗十分高兴,觉得丁渭很有学问。但是李太白却有"金樽美酒斗十千"之句。一云一斗三百钱,一云一斗十千钱,李杜为同时代之人,所讲酒价为何悬殊如此呢?有人戏言道,太白讲的是"美酒",老杜太穷。可能潦倒之际,饥不择饮,乃于村店茅舍醉饮也!其实,"十千一斗"乃是用典。白居易与刘禹锡的诗中,也有"更把十千沽一斗"之句。据《神仙传》,汉桓帝时(公元147-167年),王远过吴胥门,以千钱与余杭姥酤酒,  相似文献   

19.
花重锦官城     
孟长君 《缤纷家居》2009,(10):136-138
<正>子美诗中"锦官城",指成都,任谁都知道,而晓看红湿处"的那"花"是何花?此刻意识里闪回的怕莫都是芙蓉花",尽管杜甫《春夜喜雨"》(761)诗题标得清爽明白,脑子竟就自动选定了,因潜在印象实在太深:白露(the White Dew)  相似文献   

20.
正把美食写入诗中最多的不是馋嘴诗人苏东坡,也不是美食诗人袁枚,更不是"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而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诗人陆游陆放翁。《薏苡》,光看这名字,就知道是写薏苡仁的。但诗人并没有只停留在对薏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