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震作用下边坡预应力锚索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边坡预应力锚索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采用振动台进行预应力锚索支护岩质边坡模型试验。模型试验相似关系依据重力相似律及量纲分析法推导。输入Wolong,El Centrol,TAFT三种地震波,监测锚索轴力、坡面加速度和位移时程,研究预应力锚索轴力和预应力损失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边坡在锚索支护下的整体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地震作用下,锚索的轴力和预应力损失动力响应不同,试验中锚索的预应力损失最大达15.7%,随着输入地震波峰值的增大,锚索预应力损失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达到临界值后,不再发生预应力损失。建议预应力锚索抗震设计时,施加的预应力应该达到预应力设计值的1.1~1.2倍,高于静力情况下的值。该研究结果可为更加合理的进行边坡预应力锚索抗震设计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坡面锚索和坡脚抗滑桩联合加固的组合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坡面多束锚索预应力在边坡作用力的分布情况,并结合预应力计算边坡的稳定性,以此测算出该边坡桩位处的剩余下滑力,从而促使预应力和抗滑桩被动力之间的相互协调。算例仿真结果表明,结合预应力计算锚索加固程度,其锚索预应力的设计值宜取边坡加固前剩余下滑力的0. 5倍以内,而锚桩加固深度设计为1/3~1/2的锚桩长度为宜,且在一定范围内的主要特征为截面尺寸增大、边坡位移减小、边坡失去稳定性的可能也变小。该研究成果可为边坡稳定性加固提供一种合理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原型边坡设计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监测不同幅值和类型地震波作用时的桩身土压力、坡体加速度、格构梁位移和锚索预应力,研究组合结构与加固边坡体的动力响应特性,评价加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锚索与抗滑桩在地震时协同工作,桩身土压力随输入波幅值增加而增大,锚索预应力变化规律与边坡体的稳定程度有关,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地震造成抗滑桩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上移至l/2处,被动土压力区的2个转点也发生明显变化;输入地震波峰值不大于0.5 g时,格构梁位移响应值较小,坡体中部抗滑桩以下不存在加速度放大效应,边坡整体稳定性好。另外,运用加速度时程的Hilbert边际谱研究了坡体内部的震害损伤特性,损伤识别结果与试验监测数据吻合。该研究成果可为更加合理地考虑地震区锚索格构梁–抗滑桩联合防护边坡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卢伟平 《福建建筑》2023,(2):57-61+81
以某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土岩二元结构边坡为依托,借助FLAC3D5.0软件进行地震作用数值模拟,对不同工况的锚索轴力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与锚索轴力变化过程正相关;地震波强度较小时,由于边坡的自稳作用,在地震惯性力作用下,锚索不但无法发挥抑制作用,反而会出现预应力损失;地震波强度较大时,边坡滑裂趋势位置处的锚索瞬间响应,轴力迅速增大,从而抑制边坡滑移破坏;岩石与土体材料的刚度和阻尼在土体与岩石相交面位置处发生突变,可以判定交界处相对较薄弱或可能为剪出口。  相似文献   

5.
马跃 《四川建材》2007,33(6):200-201
在高速公路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路堤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高等级公路修建过程中一个普遍的问题。文中根据具体工程,首先分析了高填方路堤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加固路堤边坡的特点,继而设计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联合加固路堤边坡的方案,提出了指导性的施工工艺,最后结合加固的实际效果展望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联合加固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马跃 《四川建材》2007,33(6):200-201
在高速公路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路堤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高等级公路修建过程中一个普遍的问题。文中根据具体工程,首先分析了高填方路堤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加固路堤边坡的特点,继而设计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联合加固路堤边坡的方案,提出了指导性的施工工艺,最后结合加固的实际效果展望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联合加固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高速公路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高路堤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高等级公路修建过程中一个普遍的问题。本文依托具体工程,首先分析了高填方路堤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加固路堤边坡的特点,继而设计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联合加固路堤边坡的方案,提出了指导性的施工工艺,最后结合加固的实际效果展望了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联合加固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锚索抗滑桩地震响应的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锚索抗滑桩的抗震性能是建立和改进其抗震设计方法的基础。为深入理解其抗震性能,以汉源背后山堆积型滑坡锚索抗滑桩加固工程为参考原型,采用能实现原型仿真的50 g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输入不同峰值的汶川地震清溪台基岩波作为基底激励,利用布设的不同类型传感器,记录锚索抗滑桩加固堆积型滑坡体的加速度、桩身弯矩、桩土间的动土压力和锚索轴力全过程的时程数据,揭示不同峰值的地震动作用时加固滑坡体加速度、抗滑桩弯矩、桩土间的动土压力和锚索轴力的定量化响应规律,为验证和发展锚索抗滑桩的抗震设计理论、数值模拟方法、厘清抗震加固机制及破坏模式提供翔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针对典型岩质边坡,通过数值模拟试验,研究锚索预应力变化及失效在群锚中引起的荷载转移现象,探讨群锚失效后边坡稳定性的劣化过程和失稳形态等问题.预应力损失的最初阶段对锚索轴力和边坡承载力的影响较大,增加锚索长度对轴力分布影响不大,预应力损失引起边坡位移的变化较小.坡体中的某一排锚索失效将导致下滑推力重新分布,剩余锚索的轴力及坡体位移将大幅增长,但轴力沿锚索的整体分布形态基本不变.承担较大荷载的上排索对约束坡顶竖向位移效果显著,下排索对约束坡脚水平位移效果显著,一旦这两处的锚索失效,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而中排锚失效相对安全.边坡安全系数随预应力损失和各种形式的锚索失效呈加速下降的趋势,对锚固失效后边坡的综合处治宜早不宜迟.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抗滑桩加固上覆堆积体--下伏基岩二元结构边坡的抗震机制,开展2组1∶50比尺的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以对比分析下伏基岩堆积体边坡在抗滑排桩加固前后的地震响应特征与抗滑桩的桩身弯矩分布规律。试验时,输入4级加速度峰值连续增大的El Centro波,监测边坡模型坡面与坡体内的加速度响应、坡顶沉降变形以及抗滑桩上静、动弯矩的分布。试验结果显示由于抗滑桩抑制了上覆堆积体的下滑,坡顶的加速度峰值(PGA)放大系数、加速度反应谱以及竖向沉降变形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抗滑桩一方面加固了上覆堆积滑体另一方面在坡体内产生了地震波的反射叠加效应,使得边坡水平响应加速度放大系数出现了桩前增大桩后减小的现象。下伏基岩堆积体边坡坡顶沉降与Arias烈度在抗滑排桩加固前后均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线性关系。地震荷载作用过程中抗滑桩动力响应弯矩变化幅值明显大于地震作用后的静弯矩增量,且静弯矩与动弯矩变化幅值的分布均在基岩面附近达到峰值,易在基岩面附近造成抗滑桩的破坏,类似工况下抗滑桩的抗震配筋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1.
边坡锚杆地震动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锚杆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采用振动台进行锚杆支护岩质边坡模型试验。模型与原型相似关系按照重力相似律、相似比1∶10推导。输入Wolong、El Centro、Taft三种地震波,监测锚杆轴力、坡面加速度和位移时程,研究锚杆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机制、锚杆轴力分布规律、不同位置锚杆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差别。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锚杆的轴力动力受力过程是由外向里;输入相同幅值的不同地震波,锚杆轴力动力响应不同;地震波强度较小时,位于边坡腰部锚杆的轴力最大,但随着地震波强度的增大,坡顶锚杆轴力增加较快,与边坡腰部锚杆轴力均为最大。研究结果为更加合理的进行锚杆抗震设计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云  王成  郑颖人  赖杰 《重庆建筑》2012,11(9):26-28,31
该文利用完全动力有限元法,对比有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与无支护边坡在地震下动力响应的差别,研究预应力锚索的抗震性能;其次,分析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锚索预应力损失的情况。数值结果表明:地震动力作用下预应力锚索抗震效果良好,其预应力损失同锚索的位置与输入的地震波类型有关,在地震动下靠近坡顶的锚索起到的抗震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对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的抗震性能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锚索抗滑桩在略阳电厂边坡抗滑挡护施工中的应用,重点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技术等进行了论述,实践表明,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为设计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两种锚圈系统抗震分析方法,介绍了不同类型锚索对动荷载的反应。笔者认为:重大岩土锚固工程或强震区岩土锚固工程,设计时必须考虑动荷载作用;从抗错动和避免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角度考虑问题,压力型锚索优越于拉力型锚索。  相似文献   

15.
桩-锚联合支护是边坡加固和治理工程中极为有效的支护形式。开展地震荷载作用下桩-锚支护土坡动力响应研究,对分析桩-锚支护土坡的抗震性能及在地震中的破坏机理,合理指导边坡支护抗震设计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一个切方直立土坡概化模型,按常规设计参数建立桩-锚支护体系;通过数值分析获得边坡静力条件下应力-应变状态和...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边坡滑塌的成因、边坡预应力加固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治坡先治水,以及合理使用组合加固方法等构思,并着重阐述压剪筒压力型锚索、让压锚索和锚索防腐蚀防锈蚀等新技术在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厚冲积层锚索预应力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厚冲积黏土层中开挖深基坑多采用桩锚支护结构,由于锚索变形、土体蠕变、锚固体徐变等造成预应力损失,导致基坑锚索轴力无法维持在设计值水平,折减了基坑安全性。针对此种情况,施工现场大都采用超张拉和二次补偿张拉工法,但超张拉值和二次补偿值却很难确定。根据济南西部厚冲积黏土层中深基坑锚索施工情况,将锚固体系的变形分为锁定前变形及锁定后随时间的变形。根据锁定后锚索自由段的变形得出了适用于两种工法的预应力损失值计算方法,为现场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通过现场监测结果和Plaxis数值模拟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最后讨论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