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AE降凝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PAE降凝剂的合成方法,并对产品进行了室内评价和现场应用试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添加PAE降凝剂10mg/L,原油凝固点由27℃降至9℃;粘度降低80%以上,是一种新型的原油降凝剂。  相似文献   

2.
对一种新型液体原油降凝剂KYJN-1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考察了该降凝剂在实际运行环境下的使用性能及存放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加剂量为50 mg/L,热处理温度为75℃的最佳条件下,该降凝剂能降低原油凝固点8~13℃,现场生产运行环境对降凝效果没有影响,降凝剂现场存放温度为40~45℃.  相似文献   

3.
卢雄辉 《石化技术》2022,(2):221-222
本文针对海上油田某平台高凝点管输原油开展降凝研究,经过凝点值、粘度值及屈服值测定数据对比,筛选出适合的降凝剂,使原油凝点由27℃降低至8.5℃,并对降凝剂进行了环道试验,验证了降凝剂在降低原油凝点、改善原油流动性方面效果显著,对台风期间海上油田更安全、经济、高效进行远程控制模式生产及海管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玉门油田原油凝点较高的现状,通过分析原油性质,使用正交设计方法,研发出了适应玉门油田原油性质的降凝剂产品配方,试生产出质量指标符合行业标准SY/T 5767-2005《管输原油降凝剂技术条件及输送工艺规范》要求的降凝剂产品,在青西作业区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用马来酸酐二聚体研制生产的降凝剂产品能有效降低玉门油田原油的凝点、改善原油流动性。玉门油田原油降凝剂的成功研制和生产,对我国其它油田高凝点高蜡原油降凝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胜利油田沾化发电厂长期用义和庄油田原油作为发电燃料(年烧原油45×10~4t),1991年油田在义和庄建成一座50×10~4t/a 燃料油处理装置,改为向沾化发电厂供渣油(>350℃后的塔底重油)发电。但由于渣油具有较高的凝点(或倾点)、粘度和屈服应力,管道输送相当困难。因而采取往渣油中掺入轻质原油进行外输。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原油掺入量甚高。为了合理应用石油资源,将义和庄油田外输原油经实沸点蒸馏切割,对>350℃的渣油添加 PAE降凝剂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证实了在渣油中应用 PAE 降凝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原油长输管道应用降凝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帆  李炯 《石油学报》1992,13(4):126-135
应用于输油管道的降凝剂,通过研究,在马惠宁输油管线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原油经过50ppm降凝剂处理,凝固点由16℃降至-2℃;5℃、11.5s-1时粘度由1363mPa·s降至122.7mpa·s;反常点由24℃降至15℃;降凝剂处理原油与加热输送原油同期相比。油耗降低56%,电耗降低8%。处理温度、高速剪切、重复加热对改善原油低温流变性有一定的影响:原油理想的降凝剂处理温度应是最佳热处理温度;降凝剂的应用存在最佳始注入量,且遵循μ=μ0+Ae-Bq规律;应用降凝剂长时间低温输油时,不宜用局部加热和大排量冲刷方法处理管线;采用热共处理和降凝剂综合技术,可改善原油低温的流变性。实现管道常温输送,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添加降凝剂是一种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的有效方法。为了测试不同种类不同剂量降凝剂在低输量管道的应用效果,选择冀东油田高迁线进行了添加降凝剂的现场运行试验研究。在高尚堡首站分别添加50、100 mg/L的JD 1~#降凝剂和100 mg/L的纳米降凝剂,而后对高尚堡首站、中间站和迁安末站的原油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空白油相比,三者降凝降黏效果相当,凝点从22~26℃降低到11~13℃;当温度在30℃以上时,降黏效果不明显,在30℃以下时,温度越低降黏效果越明显;过泵剪切对加剂原油的凝点和黏度影响不大。根据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推荐JD 1~#降凝剂的添加量为50 mg/L。  相似文献   

8.
对含蜡原油添加纳米和GY-2降凝剂的静态和动态稳定性进行研究,获得的新型纳米降凝剂在降凝、降黏及时效稳定性等方面优于目前管道使用的GY-2降凝剂;将新型纳米降凝剂进行现场试验,并与GY-2降凝剂进行对比,获得纳米降凝剂对含蜡长庆原油的降凝、降黏效果良好,经过二次热处理后油品物性稳定,经复杂热历史和剪切历史后纳米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各项指标均优于GY-2降凝剂,且具有5℃的节能空间;获得不同加剂量增加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二次加热温度及原油长时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南海油田原油高含蜡特性,开发了一种长链不饱和羧酸酯类共聚物,加药量为1 000 mg/L时,该共聚物的降凝幅度达到8.5℃。利用其复配得到的降凝剂J8A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降凝效果明显优于现场在用药剂,当加药量达到320 m L/min即可控制现场原油凝点低于28℃,满足现场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青西油田原油凝点较高的特点,应用电荷转移配合物与十八酯发生聚合反应,合成出一种性能优良的降凝剂。研发出的降凝剂产品质量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新研发的降凝剂产品能降低原油凝点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原油降凝剂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概述了1967年以来世界各国原油降凝剂的研究发展概况,包括主要原油降凝剂类型、原油降凝剂降凝机理、某些原油降凝剂的制备方法和现场应用情况,其中包括我国在原油降凝剂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的部分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大港油田对南一站、滨海站、板836、板836-3等原油分别进行了添加降凝剂后的流变性试验,指出了实验条件及影响降凝效果的因素。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添加降凝剂,可以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动性能,为油田实现原油常温输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使用固体颗粒状原油降凝剂需要有复杂的溶解、注入装置.将固体颗粒降凝剂BEM-6N在90℃溶于混合溶剂中,配成30%~50%溶液(油相),在60~90℃下其黏度均在103mPa·s数量级.使用用量3%~8%的复配乳化剂及适量杀菌剂,将上述油相乳化在水中,制成15%的水性降凝剂BEM-6N-W.取加量为50 mg/L,对不同剂型的BEM-6N进行了评价.油性降凝剂(1%柴油溶液)、15%水性降凝剂及稀释至1%的水性降凝剂在加剂热处理温度为70℃时,均可使青海原油凝点由28℃降至10℃;在加剂热处理温度为55℃时,只有油性降凝剂对大庆原油有降凝效果,使凝点由35℃降至24℃,当加剂热处理温度提高至60℃时,水性降凝剂对大庆原油也有同样降凝效果.从水性降凝剂在原油中的破乳、分散、溶解出发,解释了以上实验结果.15%水性降凝剂BEM-6N-W于2007年10月在输送青海原油的花格线、2008年10月在输送大庆原油的秦京线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降凝剂对高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降凝剂对高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进行了降凝剂的筛选、不加剂和加剂高蜡原油粘温曲线的测定,考察了重复加热和高速剪切对降凝剂改性效果的影响及降凝剂的静态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70℃温度下,原油中加入100μg/g(EVA AA)降凝剂,原油凝点从35℃降至23℃,并使原油反常点降低,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的粘度减小;当重复加热温度低于70℃时,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显著恶化,重复加热温度越低,影响越大;在原油析蜡高峰区,高速剪切将使降凝剂改性效果变差;静态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降凝剂静态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彩南原油凝固点高的特性,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加入降凝剂Hss后又进行了小模环道试验研究,提出彩南原油加降凝剂输送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太平、英雄滩、邵家等油田原油属于高含蜡、高胶质、高沥青质原油,原油粘度大、凝点高。针对该油田原油特性研制了FJN-6防蜡降凝剂,优选了SJN-1降粘剂。介绍了FJN-6防蜡降凝剂及SJN-1降粘剂的配方设计、性能指标,简要分析了防蜡、降凝、降粘机理。经室内试验表明:FJN-6防蜡降凝剂可以降低原油凝点11℃,防蜡率达72.3%。SJN-1型降粘剂降粘率达98%以上。现场采用在井筒中实施防蜡、降凝工艺,在输油中实施化学降粘工艺的复合工艺,很好地解决了该油田原油开采及输送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涠洲原油高含蜡特性,比较了室内合成的长链不饱和羧酸酯类降凝剂HYJ-08与市售7种降凝剂降凝效果,并探讨了影响加剂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涠洲原油最佳热处理温度为55℃,降凝剂HYJ-08最优加剂量为600 mg/L,原油凝点由加剂前的34℃降至18℃,且可使20℃时原油的粘度、屈服值下降率达90%以上。经不同速率降温、多次重复加热、长时间静置后证明加有降凝剂HYJ-08的原油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在氮气保护下,以摩尔比为9∶5∶1的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为单体,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在80℃下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降凝剂A);在甲苯溶剂中,120℃下分别用脂肪醇/脂肪胺对降凝剂A进行醇解/胺解,合成了降凝剂B/降凝剂C。考察了降凝剂A用于大庆原油降凝时所需的最佳引发剂用量;在大庆原油中分别加入0.5%(w)的降凝剂A,B,C,考察了不同降凝剂对大庆原油的降凝和降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降凝剂A的最佳引发剂用量为1.0%(基于总单体质量);降凝剂C在降凝和降黏方面都优于降凝剂A和降凝剂B,使用降凝剂C时大庆原油倾点降幅最高达14℃、黏度最大降幅为56.78%;脂肪醇/脂肪胺的碳数影响降凝剂对原油的降凝和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19.
锦州原油高含蜡量高,凝点普遍在20℃以上,低温流动性差。为了保证冬季的安全输送,对实验室内开发研制的G5系列降凝剂进行了筛选,得到降凝效果最好的G51,并对影响其降凝效果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加剂温度为60℃,合理的加剂浓度为400mg/L,可使原油的凝点由原来的22℃降至13℃,并且降凝剂具有良好的静态稳定性和配伍性,能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抗重复加热和抗剪切降凝剂BEM-7H-C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旦夫 《油田化学》2004,21(2):191-194
在分析国内长输管线常用降凝剂 (EVA类和丙烯酸高碳醇酯类 )作用机理基础上 ,研制了具有优良抗重复加热抗剪切性能的原油降凝剂BEM 7H C ,其结构特点是分子中除长亚甲基序列外 ,含有极性较强的含氮含氧基团。模拟洪荆输油管线的重复加热条件 ,加剂量 5 0mg/kg ,测定了原用降凝剂GY 3、BEM 7H和新研制的BEM 7H C处理的主要管输原油 (凝点 35℃的西江原油 )的凝点和粘度变化 ,到达末站时凝点分别为 32 .0℃、2 9.0℃、2 8.0℃ ,32 .0℃下粘度分别为凝固、6 12、2 5 2mPa·s。 2 0 0 3年 3月洪荆线现场试验中 ,西江原油在中途掺入大致等量的江汉原油 ,到达末站时 30℃下空白油已凝 ,加剂 (BEM 7H C ,5 g/t)油粘度为 6 4 .4mPa·s,凝点为 2 7.0℃。综合 1999年 (以BEM 7H取代GY 3)和 2 0 0 3年 (以BEM 7H C取代BEM 7H)现场试验结果得知 ,BEM 7H C的抗重复加热抗剪切性能优于BEM 7H ,BEM 7H又优于GY 3。按重复加热条件进行室内模拟的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比较接近 ,说明该模拟方法合理。表 9参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