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药用紫苏的营养价值与综合利用的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淑玲  王秀玲 《食品科技》2006,31(8):287-290
紫苏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食、药二用植物,日益成为国内外医疗保健、食品、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紫苏的形态特征、固有的营养价值以及紫苏在保健、医药、工业等行业中的多种用途。对药用紫苏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紫苏油贮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苏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作用,但易氧化不耐贮藏。以紫苏油酸值和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温度、光照、空气和水分含量对紫苏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光照、空气和高水分均可促进紫苏油氧化,在贮藏中控制紫苏油水分含量0.10%以下,在25℃以下的低温、干燥、避光的环境中密封贮藏。  相似文献   

3.
紫苏籽油是一种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植物油,从食药同源植物紫苏成熟的种子中获得。紫苏籽含有脂肪、蛋白质、脂肪酸、甾醇、脂溶性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其主要成分是α-亚麻酸。紫苏籽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草本植物种子油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食用油,在医药和食品加工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紫苏籽油研究进展综述,本文总结了紫苏籽油的功效作用、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及检测方法,为后续紫苏籽油及其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紫苏的功能性成分及其产品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紫苏营养丰富,叶中含有较丰富的类胡萝卜素;茎、叶和种子中含K、Ca、Mg、Na等矿物质;叶片和紫苏油中含萜类、黄酮及其甙类、类脂类等生物活性物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紫苏具有抗氧化、防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抗过敏、抗微生物、提高记忆力和改善视觉功能等保健功能,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药、食两用植物,日益成为国内外医疗保健、食品、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经济价值很高.鉴于紫苏所具有的多种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综合开发利用紫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注.现已开发出了保健食用油、调味品、饮料、色素、防腐剂、甜味剂、香料和药用制剂等多种加工产品.本文详细介绍了紫苏的功能性成分、保健功能及其产品开发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紫苏精油的研究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苏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食药两用植物。紫苏精油多是从紫苏的叶子和籽中提取的一种挥发性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保护血管、抗菌消炎、保护肝脏和抗癌,以及改善抑郁及镇静等。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紫苏精油的提取方法得到了优化和改进,除了沿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和更为优化的同时蒸馏萃取、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萃取、液-液萃取、以及超临界CO2萃取,很多新型且高效的方法也得到了应用。紫苏精油现已成为国内外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无论是食品的增香,防腐,抗菌,增色;还是特效药物的研发和临床治疗的推广;以及化妆品、清漆等工业原料的供应,其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本文着重介绍了紫苏精油的组成成分、提取方法、生物学功效及其在食品、医疗、化工等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同时也对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紫苏精油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创新依据。  相似文献   

6.
紫苏香气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中国和日本30份紫苏试材的香气成分,通过GC和GC-MS分析,将紫苏成分含量大于1%17种物质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PA、EK、PP、PAPK、MY五种精油系统,日本爱知县西山渍物公司及中大连的皱紫苏的香味与色泽最佳。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用该结果不仅可区分不同香气的紫苏品种,而且还可它所建立的模式预测未知紫苏香型。  相似文献   

7.
紫苏是唇形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缅甸,世界上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是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深受欢迎的保健蔬菜。烟台青叶紫苏农园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了优质青叶紫苏品种,一年四季产紫苏正品叶2~2.5亿枚,冷藏加工后出口日本,还将紫苏叶深加工,开发出紫苏茶、紫苏叶加佐料腌制品、干紫苏叶调味剂等产品,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青叶紫苏工厂化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8.
紫苏色素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紫苏色素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pH值、金属离子和氧化还原剂对紫苏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紫苏色素对光、热都较稳定,在pH为3-4的范围内,紫苏色素降解缓慢,除Cu2 、Fe3 外,大多数金届离子对其影响很小,氧化还原剂对色素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9.
紫苏油的氧化与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罗雯  魏决  肖青 《中国油脂》2003,28(5):34-36
研究了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在紫苏油中的抗氧化作用,得出紫苏油的最适抗氧化剂、协同使用量及增效剂的用量;并通过测定氧化前后紫苏油的脂肪酸组成,表明紫苏油氧化反应过程中因α—亚麻酸被氧化,含量明显降低,从而使紫苏油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秋刀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紫苏与酵母抽提物复配的最佳脱腥工艺条件,并利用感官、电子鼻、电子舌、质构仪、气相色谱-质谱仪等方法和仪器,比较了紫苏与酵母抽提物复配脱腥、茶多酚脱腥、市售脱腥液脱腥等预处理对秋刀鱼质构、风味、挥发性物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苏与酵母抽提物复配脱腥的最佳配方及工艺为酵母抽提物含量为1%、紫苏含量为5%、浸泡时间为50 min。经紫苏与酵母抽提物复配脱腥处理后对秋刀鱼产品质构影响较小,白度提升。电子鼻结果表明脱腥处理后的秋刀鱼无机硫化合物响应值降低。电子舌结果表明紫苏与酵母抽提物复配脱腥处理降低了秋刀鱼的苦味与咸味,保持了其丰富度,显著增加了其鲜味。GC-MS分析结果表明,紫苏与酵母抽提物复配脱腥产生鲜香类物质同时去除了不良挥发性物质。上述结果表明,紫苏与酵母抽提物复配处理具有更好的脱腥效果。  相似文献   

11.
日开发出紫苏梅酒日本开发出紫苏梅酒。它有梅与紫苏香,有安神、发汗、利尿、健胃、促进消化的功能。它以红紫苏、青梅、砂糖、烧酒兑配而成。制法是:35度烧酒1000g、青梅1000g、砂糖300g,装入瓶中,一周后加洗净的的红紫苏叶300g,放置一周过滤,...  相似文献   

12.
紫苏传奇     
初识紫苏,是在品尝西餐时。当下也有一些新派中式餐厅,将紫苏作为调味的香草使用。在西方人眼中,紫苏、迷迭香就是类似中餐里葱、姜、蒜一样的角色,种上一两盆在厨房的窗台上,烹饪时,随手摘下几片叶子,既可为菜品增香去腥,又有点缀之功。在我国,紫苏则是历史悠久的中药材,药用远多于食用,位列我国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材名单之中。  相似文献   

13.
紫苏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徐建越杭州市药物研究所用正交设计方法从红紫苏和变型鸡冠紫苏植物叶中提取紫苏色素。其主要成分是花青素一3,5二葡萄糖昔十P一香豆酮,溶于水、甲醇、乙醇、有机溶剂,酸性条件下呈红紫色。根据L]6(4s)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温度8...  相似文献   

14.
以壳聚糖为基底液,加入紫苏精油等物质,利用溶液共混法制成可食性复合膜。研究紫苏精油添加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比较各复合膜对鲜切雪莲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紫苏精油添加量的增加,复合膜的厚度、不透明度增加,水蒸气透过率、吸水率减小,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溶性先增大后减小,O2透过率、CO2透过率先减小后增加。紫苏精油壳聚糖复合膜可维持雪莲果较好的感官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紫苏风味醋最佳醋浴工艺条件,并对紫苏风味醋中主要基本成分与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紫苏叶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确定最佳醋浴工艺条件,建立二次多项式拟合方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紫苏风味醋中多酚组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对两种食醋的基本理化性质和体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紫苏风味醋最佳制备工艺为液料比32∶1(mL/g)、提取时间3.2 h、提取温度72.6℃,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40.83 mg/g;紫苏风味醋中的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含量均高于原醋,HPLC分析显示紫苏风味醋具有紫苏植株特有的酚酸组分咖啡酸;体外抗氧化性试验显示,紫苏风味醋对DPPH·、ABTS·、·OH的清除能力和对Fe3+的还原能力均强于原醋。  相似文献   

16.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Crispa)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桂荏、苏子、山苏、赤苏、黑苏、白苏、回回苏,《尔雅释草》则称之为“苏”。紫苏依其叶色,可分为紫苏、红苏、青苏;依其形状,可分为鸡冠紫苏、皱叶紫苏、平滑紫苏;依其熟期,可分为早熟紫苏、中熟紫苏、晚熟紫苏;依其用途,可分为菜用紫苏、药用紫苏等。一、紫苏的起源与分布紫苏原产我国,公元前300年,我国即有关于紫苏的记载,其历史颇为悠久。据调查,我国的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及台湾等地区的田边、地头、路旁、林缘等处均有野生紫苏。许多地方虽早有人工栽培,但…  相似文献   

17.
李会珍 《中国油脂》2021,46(9):120-124
紫苏籽精深加工潜力大。紫苏籽主要加工得到紫苏籽油和紫苏籽饼粕。以紫苏籽油为原料,可进一步加工成微胶囊、微乳液和α-亚麻酸产品;以紫苏籽饼粕为原料,可进一步加工成蛋白、多肽、紫苏酱等产品,同时也可提取多糖、黄酮等微量活性成分。另外,以紫苏籽壳为原料提取的多酚提取物还可加工为饲料添加剂。在介绍紫苏籽营养组成的基础上,综述近年来紫苏籽相关产品的营养功效、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分析紫苏籽产品加工现状及市场需求,并对紫苏籽综合加工及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紫苏籽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紫苏,又名苏叶、紫苏梗.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花或带花茎叶。《尔雅》称”苏”,又称桂荏,民间亦有山苏、香苏、紫菜、苏子、苏叶之称谓,为居家常用的调味食物。《调鼎集》载:“平时将薄荷、胡椒、紫苏、葱、香橡皮、桔皮、菊花及叶同晒干,捶碎收贮。  相似文献   

19.
紫苏油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紫苏油的提取方法、药理作用以及工业应用,分析了紫苏油在我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紫苏油对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介绍了紫苏油的制备、精炼工艺及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