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研究了活性染料浸染过程中染色工艺的设计原则,探讨了活性染料的染料特性、染料类型、染料色系对染色工艺的影响,并给出了参考工艺曲线。指出了活性染料染色工艺设计时,应正确处理染料、盐、碱及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并考虑实际生产情况,为活性染料染色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豆蛋白纤维染色性能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小华  程群  张岚  方成应  赵勇 《纺织学报》2004,25(5):101-103
根据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质 ,分别用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及分散染料对其进行染色实验。探讨不同助剂、工艺条件对各种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实现对染料的优选和染色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活性染料低(无)盐染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活性染料因其优异的染色性能得以广泛应用,但染色过程中为提高染料上染率及固色率使用大量无机盐带来了环境污染.本文从低盐活性染料、纤维素纤维的改性及无盐染色助剂开发等3个方面概要的阐述了低盐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从湿短蒸工艺、无盐轧蒸连续工艺和冷轧堆工艺分析了活性染料的低(无)盐的染色工艺发展.  相似文献   

4.
朱立 《针织工业》1990,(1):20-25
本文较为具体地论述了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工艺要点。认为坯布的前处理质量、染料的选择、工艺参数的确定是影响染料质量的关键。文章还对一些助剂的选用、染色质量的控制以及活性染料的应用发展方向作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SDE型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双活性基的环保型染料--SDE型活性染料在棉针织物上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讨论了染色工艺、不同碱剂及其用量、固色温度和时间、盐量、浴比等因素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测试SDE型活性染料及其他部分活性染料的特征值S、E、R、F,评价染料间的配伍性.结论是:SDE型活性染料可采用盐、碱一次加入工艺,染色重现性好,适宜拼染深浓色泽,但对温度较敏感,染色时应严格控制温度.  相似文献   

6.
刘德驹  张艳  夏平 《印染》2010,36(22)
针对棉和天丝纱线染色性能的差异,试验了染料用量、染色温度、盐和碱用量以及固色时间等工艺因素对棉天丝交织物Everzol ED活性染料染色同色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染深色工艺。在染料用量3%~8%,染色温度80℃,盐用量100g/L,碱用量20g/L,固色时间75 min的工艺条件下对棉天丝交织物染深色,能得到良好的同色性及较高的色牢度。  相似文献   

7.
唐昱 《印染》2012,(7):53-54
活性染料的发明是染色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为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染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活性染料能够与棉、粘胶、莫代尔、Lyocell、羊毛和其它动物纤维,以及蚕丝等,形成强共价键,并且活性染料色谱齐全,色彩鲜艳明亮,染色产品具有高的耐洗、耐日晒和耐摩擦色牢度,目前已成为棉和其它纤维素纤维最重要的一类染料。  相似文献   

8.
章杰 《纺织导报》2007,(6):92-95
1.5 适于低盐染色的新型活性染料 为了减少活性染料染色时使用的大量电解质,开发适于低盐染色的活性染料成了近年发展纤维素纤维用活性染料的又一热点,其关键是要提高活性染料对纤维的亲和性,但又不能太高,否则会影响未固着染料和水解染料的可洗涤性.  相似文献   

9.
唐昱 《印染》2006,32(10):49-51
活性染料是棉染色最常用的染料,其间歇式染色方法仍是棉针织品应用最多的加工方法.活性染料中,基于绿色、明亮蓝色和黑色的青绿色泽仍采用单活性基的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双活性基染料属于常用的一种类型.为了制定一个色泽恒定,即重现性良好且精简的染色处方,各家染料生产商对于浅、中、深色推荐了不同的配色处方。染色工作者可以选用同一生产商的两种或三种不同的染料处方染不同的色泽。这些染料并不一定是单一的染料,而可以是一个特制的混合染料,以获得吸尽率高、重现性好的染色产品。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用不同类型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进行染色实验,同时与蚕丝和羊毛纤维进行对比,发现直接染料、弱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和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有良好的上染性能.分析了不同的染色助剂、染色工艺等条件下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评定染色牢度,实现对染料的优选和染色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提高染色牢度的实践(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崔浩然 《印染》2004,30(21):16-19
染料的染色牢度,主要取决于染料的结构特征和染色工艺的准确性。该文分析了影响还原、分散、活性染料染色牢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认真选择染料,并正确制订和落实染色工艺,才能获得理想的色泽及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2.
楚天舒  陈杨轶  齐欢  邱夷平 《印染》2023,(10):38-41
罗布麻/棉混纺针织物采用活性红3BS在硅基非水介质中染色。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硫酸钠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碳酸钠用量对K/S值、上染率和固色率的影响,再用正交试验优化染色工艺。优化后的非水介质染色工艺为:20.0%(omf)硫酸钠、染色温度70℃、染色时间80 min、4.0%(omf)碳酸钠。该工艺条件下,染料上染率98.8%,固色率70.7%,K/S值3.5。与传统水浴染色相比,硅基非水介质活性染料染色水、盐和碱用量少,且染色K/S值更高。硅基非水介质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在4级及以上。  相似文献   

13.
活性染料的研究进展:化学和应用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 言  本文综述了活性染料化学以及它们在棉、毛和尼龙染色上的应用。统计结果表明 ,世界活性染料总消耗量中 2 5 %用在纤维素纤维染色中 ,5 %用在羊毛染色中。活性染料的年平均消耗量高达1 80 kt,价值 2 0亿美元。活性染料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它们色谱齐全 ,几乎能满足所有服装要求的色泽 ,而且具有优良的湿牢度 ,能满足现代纺织品免烫的需求。在纤维素纤维染色中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的环境友好性问题引起了重视。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包括 :为了提高染料对纤维的直接性而必须使用大量的电解质 ,通常为氯化钠和元明粉 ,另外就是有色污水…  相似文献   

14.
选用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进行预处理,然后应用于棉针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探讨了不同预处理工艺的最佳壳聚糖用量。染色优化工艺为:染料1.5%,上染时间20 min,盐用量30 g/L,上染率提高了9.9%,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均为4级。用该工艺染色可减少盐用量,缩短上染时间,提高染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等。  相似文献   

15.
马源  周永凯  张华 《印染》2013,39(19):16-20
棉与大麻两种纤维的染色性能差别很大,同浴染色会出现色光不一致的现象。通过筛选活性染料,确定了使两组分纤维表面得色深度K/S值相对较大,而色差ΔE相对较小,平衡值K接近1,且上染百分率较高的三原色活性染料CYH黄、CYA红和B-2GLN深蓝,通过染料浓度、盐浓度、染色温度和浴比等工艺参数试验,确定了活性染料上染棉/麻的优化工艺条件:浴比1∶30,染料用量2%(omf),盐用量40 g/L,染色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16.
探讨Argasyn系列染料锦棉一浴染色方法,总结优化出最佳染色工艺,对比传统两浴染色工艺与锦棉一浴工艺的用水、耗时、染化料用量、染色效果等情况。结果表明,Argasyn系列染料锦棉一浴染色最佳染色工艺为升温至98℃,染色30 min后降温至80℃运行10 min,再加纯碱保温50 min;皂洗工艺为SW用量2.00~3.00 g/L,皂洗温度98℃,皂洗时间15 min。该工艺较传统工艺至少节省2缸水,节约染色时间118 min,纯碱用量仅需2.00~5.00 g/L,纯碱用量下降80.0%左右,染色废水中COD下降50.5%左右;染色后织物水洗牢度可达4.0级以上,湿摩擦牢度达2.0~3.0级。  相似文献   

17.
周建川 《针织工业》1995,(3):21-22,32
1 前言 活性染料在针织物的染色中早已成为主要的染料品种,但活性染料的利用率不高,而且难得深色,需要很多的盐和碱。近来在机织染色中,通过棉纤维接枝改性大大提高了活性染料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而在针织行业推广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改性后的棉纤维和活性染料阴离子亲和快,染料在改性棉上移染性能也较差,染色中色花现象严重。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制订了完全不同于常规活性染料的染色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活性染料染色近年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文简要综述了活性染料染色近年的进展,特别是关于低盐染色、受控染色、中性固色、深色染色、坚牢染色以及新纤维和非纤维素纤维染色方面的进展,并从染料结构、染色工艺和染色助剂等因素作了分析,指出了实现上述新的染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锦棉、锦黏、涤棉、涤黏面料目前大多采用两浴法染色,染色工艺长,水、电、汽消耗大。而中性染料与直接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艺、高温中性固色活性染料与中性染料或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艺只能染浅中色。文中探讨了锦棉或锦黏面料活性染料与弱酸性染料一浴两步法染色工艺、涤棉或涤黏面料活性染料与分散染料一浴两步法染色工艺,并列举了染色实例。结果表明,锦棉或锦黏面料活性染料与弱酸性染料一浴两步法染色、涤棉或涤黏面料活性染料与分散染料一浴两步法染色是可行的,工艺的关键是活性染料的选择和p H值的调节,且纯碱用量应控制在2 g/L;一浴两步法染色工艺的实施可以缩短染色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水、电、汽的消耗,减少排污。  相似文献   

20.
周月红  沈勇  李勇  张惠芳 《印染》2015,(7):30-34
选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和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对德绒/棉混纺织物进行一浴一步法染色探究。试验表明,德绒/棉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是可行的,其优化工艺为:硫酸钠25 g/L,渗透剂JFC 0.5 g/L,染浴p H值7,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60 min。染色后的混纺织物,表观颜色鲜艳,匀染性较好,但因为染色过程中阳离子染料对棉纤维、活性染料对德绒纤维存在一定的沾色情况,混纺织物染色时的上染率相对单组分纤维染色而言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