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The corrosion rate,together with corrosive wear and corrosion coefficient under load,ofalloy CD-4MCu in 69% H_3PO_4 or 69% H_3PO_4+500 ppm NaCl solution measured,andthe morphology of their wear tracks was then observed by SEM.The alloy CD-4MCu isrevealed to be superior in corrosive wear resistance to stainless steel 304 and even toCarpenter 20Cb3,a high corrosion resisting alloy.From its features of duplex phasestructure,it could be suggested that the weight loss related to mechanical factor wasimproved by existence of austenitic phase due to its deformation strengthening.  相似文献   

2.
将H_3PO_4加入H_2SO_4溶液有助于降低铅酸电池深放电后的硫化作用。研究Pb和Pb-In合金在纯H_3PO_4和含不同浓度H_3PO_4的H_2SO_4溶液中的阳极行为。使用动电位法、恒电位法和循环伏安法进行电化学测试。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分析(EDX)和扫描电镜(SEM)对Pb和Pb-In合金表面钝化膜的成分和形貌进行表征。动电位研究表明测试溶液中的钝化电流密度随合金中I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向电解液中添加0.1 mol/L H_3PO_4对减小In含量更高(10%和15%)的合金表面的钝化膜厚度更有效。XRD、EDX和SEM数据表明在混合溶液中,PbSO_4和PbO在合金表面的生成随合金中In含量的增加而减弱,且当In含量更高时(15%)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3.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H_3PO_4溶液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在冷轧钢表面上的吸附行为及其缓蚀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接触角测量仪分别表征了钢表面的微观形貌和疏水性。结果表明,吐温-80有效抑制了冷轧钢在H_3PO_4溶液中的腐蚀,其最大缓蚀率在30℃时可达90%以上。缓蚀性能随吐温-80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同一缓蚀剂浓度下,随温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随H_3PO_4浓度的增大先增加后下降,在3.0 mol/L处达到极大值。在H_3PO_4中添加吐温-80主要抑制了钢的阴极腐蚀反应,使电荷转移电阻和界面双电层电容值均显著增大;同时从微观形貌可看出钢表面的腐蚀程度显著减弱,但疏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变镀液中H_3PO_3的添加量(15~40 g/L)制备不同P含量的Fe-Co-Ni-P镀层,采用XRD衍射仪、交流阻抗谱和超声波气蚀试验,分别研究和分析了P含量对镀层的结构以及腐蚀、气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四元合金镀层基本都为非晶态。随着合金镀层中P含量增加,镀层表面的胞状组织越来越细密,其耐腐蚀性能逐渐增强。当镀液中H_3PO_3添加量为40 g/L时,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最好。当镀液中H_3PO_3为15 g/L时,交流阻抗谱表现出Warburg阻抗的特征,溶液状态由电荷迁移、扩散以及化学反应混合。当镀液中H_3PO_3为20~40 g/L时,镀层的交流阻抗谱都只有一个容抗弧,表现出一个时间常数特征,且电极过程存在扩散受阻的现象。当镀液中H_3PO_3为40 g/L时,拟合的等效电路中的镀层电荷转移电阻Rf达到最大值3 494Ω?cm~2。且当镀液中H_3PO_3的添加量为40 g/L时,其镀层抗气蚀性能也最好。  相似文献   

5.
胡宗林  陆玲  庄维伟 《表面技术》2017,46(5):255-260
目的哈氏合金C-276带材被广泛用作第二代高温超导体YBCO的金属衬底,其表面抛光质量(粗糙度Ra)要求极为严格。为了保证抛光质量就要有效控制电化学抛光液,对抛光液的变化及失效与否进行分析。方法以哈氏合金C-276带材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接触式电化学抛光方法,使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等仪器设备,阐明了抛光液中H_3PO_4和H_2SO_4等主要成分的作用及工艺要求,并测定单位体积抛光液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电量(Ah/L)后,H_3PO_4、H_2SO_4含量及Ni、Cr、Mo等金属离子浓度。结果当H_3PO_4、H_2SO_4含量分别在775~1013 g/L、318~451 g/L范围内,Ni、Cr、Mo三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分别小于7.3、2.7、3.4 g/L时,C-276带材表面的粗糙度才能满足工艺要求Ra1 nm(5μm×5μm)。结论通过对电化学抛光液中的H_3PO_4、H_2SO_4、添加剂、金属离子浓度等有效控制,采用非接触式电化学抛光,实现了千米级哈氏合金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连续生产,并且表面粗糙度Ra1 nm。  相似文献   

6.
与粉末冶金法(PM)制备的常规尺寸合金对比,研究了通过热压液相还原法(LPR)和机械合金化法(MA)合成的Cu-50Ag合金粉末制备的块体纳米晶Cu-50Ag合金在酸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Na_2SO_4溶液中加入H_2SO_4后,3种合金的腐蚀速度均加快。随着H_2SO_4浓度的增加,PMCu-50Ag和LPRCu-50Ag合金的腐蚀速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而MACu-50Ag合金的腐蚀速度则加快。在Na_2SO_4溶液中,3种合金均未出现钝化现象,随着H_2SO_4的加入,合金出现了钝化现象。3种合金的腐蚀速率按PMCu-50Ag,LPRCu-50Ag和MACu-50Ag合金的顺序增加,其中LPRCu-50Ag合金的腐蚀速度略大于PMCu-50Ag合金,但明显小于MACu-50Ag合金。  相似文献   

7.
采用立式万能销盘腐蚀磨损试验机研究AISI 316不锈钢和Ti6Al4V合金在海水中与Al2O3陶瓷对磨时的腐蚀与腐蚀磨损行为,重点讨论腐蚀磨损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摩擦作用使得Ti6Al4V合金和316不锈钢的开路电位大幅下降,腐蚀磨损过程中的电流密度远高于静态腐蚀时的电流密度,摩擦明显促进了合金的腐蚀。两种合金在海水中的磨损量远大于在纯水中的磨损量,腐蚀促进了磨损,并且Ti6Al4V合金的耐磨性优于316不锈钢的耐磨性,腐蚀磨损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材料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实验所用的摩擦装置为单向滑动的面面接触方式,这使得摩擦对腐蚀的促进作用在总磨损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相似文献   

8.
张贤  胡建文  张楠  高群  李燕辉 《表面技术》2016,45(12):73-77
目的提高AZ91HP镁合金的耐蚀及耐磨性,扩大其应用范围。方法采用H_3PO_4+Na_3PO_4酸洗液+NH_4HF_2活化的无铬前处理工艺,再直接化学镀,获得镍磷合金镀层,随后对镀层进行了热处理。对施镀前后基体和镀层的形貌、显微硬度和耐蚀性等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 AZ91HP镁合金经H_3PO_4+Na_3PO_4酸洗+NH_4HF_2活化的无铬处理后施镀,形成的细小胞状组织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镀层结构以非晶态相为主,耐腐蚀性比基体显著增高。经热处理后,镀层的硬度明显增高且在400℃时获得的镀层硬度最高,但耐蚀性有所下降。结论 H_3PO_4+Na_3PO_4酸洗体系+NH_4HF_2活化为镁合金提供了一种环保而有效的化学镀前处理方法,获得了以非晶态相为主的Ni-P镀层,提高了基体的耐腐蚀性,镀后热处理可进一步提高镀层的硬度。  相似文献   

9.
《铸造》2016,(5)
在Al-18Si合金中添加Na_3PO_4、Cu、Ti或添加TiB_2、Cu,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合金的微观组织形貌,在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干摩擦磨损试验,研究添加不同变质剂和金属元素时,铝硅合金微观组织结构的变化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iB_2、Cu的试样,初晶硅形状相对规则,尺寸约为40μm,共晶硅呈颗粒状,合金摩擦力和摩擦系数在磨损的初期有波动,后期逐渐平稳,耐磨性能改善,摩擦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添加Na_3PO_4、Ti、Cu的试样,初晶硅明显细化并弥散分布,尺寸为30~40μm,共晶硅呈短针状,合金基体显著强化,摩擦力和摩擦系数减小,耐磨性能显著提高,摩擦磨损机制以粘着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批式吸附实验和土柱实验研究KH_2PO_4、(NH_4)H_2PO_4和Ca(H_2PO_4)_2对铜和锌在红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结果表明:这3种磷酸盐都能极大地提高红壤对铜和锌的吸附能力,其影响大小顺序为Ca(H_2PO_4)_2KH_2PO_4(NH4)H_2PO_4。磷酸盐的添加对铜的迁移性影响不大。Ca(H_2PO_4)_2和(NH_4)H_2PO_4能较大地提高锌在红壤中的移动性。3种磷酸盐都能促进铜和锌的形态由非残渣态向残渣态转化,但是同样会增加其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不锈钢在H3PO4+NaCl溶液中腐蚀磨损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销环式腐蚀磨损试验机测定了双相不锈钢在含Cl的磷酸溶液中的腐蚀磨损-载荷曲线以及磨损过程中的阳极极化曲线观察了磨痕、磨屑形貌以及磨损前后硬度变化表明Cl在磨损过程中促使磨损表面变脆,发生脆性撕裂,从而加速了材料的流失.  相似文献   

12.
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中镁合金缓蚀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XRD、电化学极化曲线、化学浸泡等实验方法,研究了腐蚀性水体系中单种无机盐、复配无机盐缓蚀剂对AZ91D镁合金的缓蚀作用,并用正交优化设计确定了Na2MoO4+Na2SiO3+KMnO4复配无机盐缓蚀剂的优化配方;研究了水-乙二醇(1:1)防冻液基础液体系中缓蚀剂对AZ91D镁合金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腐蚀性水中KMnO4、Na3PO4、Na2MoO4和NaF对AZ91D镁合金有一定的缓蚀作用,Na2B4O7不具有缓蚀作用,有可能加速其腐蚀;复配Na3PO4+KMnO4及Na2MoO4+Na2SiO3+KMnO4对AZ91D镁合金腐蚀有缓蚀作用,而Na3PO4+Na2B4O7会加速其腐蚀.在水-乙二醇体系中,Na2S对AZ91D镁合金腐蚀有较好的缓蚀作用;确定了2种适用于水-乙二醇中的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配方,缓蚀效率分别为98.1%和94.3%.  相似文献   

13.
不锈钢在稀硫酸介质中的腐蚀磨损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300系不锈钢在稀硫酸介质中磨损率、摩擦系数及钝化膜破坏后的修复时间,还观察了磨痕形貌。实验表明高合金化的不锈钢磨蚀失重大于一般的304不锈钢。本文结果预示着发展耐磨蚀合金的道路不同于耐蚀合金。  相似文献   

14.
镁合金磷酸盐-高锰酸盐化学转化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镁合金表面化学转化处理中,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试验,根据磷酸盐-高锰酸盐处理液中组分:KMnO4,K2HPO4,H3PO4(调节pH值)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L9(3^4)正交设计试验,通过分析和计算所得转化膜层厚度和膜厚附着力,知道处理液中H3PO4(pH值)为最重要因素,K2HPO4的重要性次之,KMnO4最弱,并得到各因素最优水平。从而得到磷酸盐-高锰酸盐的最优配方及工艺。通过用该配方所得膜进行盐雾试验结果表明:其耐蚀性与铬酸盐处理液转化膜耐蚀性相同。  相似文献   

15.
铜合金在3.5%NaCl+S^2—溶液中的腐蚀磨损行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测定了HAl77-2铝黄铜,BFe30-1-1白铜在3.5%NaCl和3.5%NaCl+S^2-溶液中的腐蚀速率,腐蚀磨损率和电化学行为;观察了腐蚀磨损后铜合金的微观形貌。研究了腐蚀后样品的表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2-的存在加速了铜合金的腐蚀,腐蚀磨损,使Ecorr明显负移,icorr增加;硫离子对铜合金腐蚀磨损的加速作用与腐蚀磨损过程中的硫致脆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正> 腐蚀磨损是指摩擦过程中材料与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并产生材料流失的磨损现象。在侵蚀性介质中工作的摩擦副如各类泵及阀门的密封面等部件往往因腐蚀及磨损的双重作用而过早失效,因此这类问题很受人们重视。 Uhlig对腐蚀与微动损伤的相互作用进行过讨论。等对某些高合金钢的府蚀磨损性能作过较系统的评价,并建立了实验设备。欲了解材料的腐蚀磨损性能,除了要弄清楚它在介质中的化学及电化学行为外,还要了解受机械力作用时材料表面或表面膜的变形及流失过程。更主要的是两者间的关系。因此,Kim及Bhattacharyya研究了不锈钢在NaCl介质中磨损及摩擦参数对电化学行为的影响。为了研究腐蚀磨损的瞬态过程而建立物  相似文献   

17.
铜合金在3.5%NaCl+NH3(NH4^+)溶液中的腐蚀磨损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吉会  姜晓霞  李诗卓 《金属学报》1997,33(12):1268-1274
本文通过测定HA177-2,BFe30-1-1在3.5%NaCl和3.5%NaCl+NH3(NH4 )溶液中的腐蚀速率、腐蚀磨损率和电化学行为以及观测腐蚀磨损后铜合金的微观形貌,研究了腐蚀后样品的表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H3(NH4 )的存在加速了铜合金的腐蚀、腐蚀磨损,使腐蚀电位E(corr)明显负移、腐蚀电流密度i(corr)增加;氨或铵离子对铜合金腐蚀磨损的加速作用与腐蚀磨损过程中的氨致脆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Ti6Al4V合金、铬掺杂类金刚石(Cr-DLC)薄膜、钨掺杂类金刚石(W-DLC)薄膜和氮化钛(TiN)薄膜,在干摩擦和盐雾腐蚀气氛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方法在商用Ti6Al4V合金表面通过非平衡磁控溅射制备Cr-DLC薄膜和W-DLC薄膜,通过多弧离子镀技术制备TiN薄膜。利用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白光干涉扫描轮廓仪,对薄膜的形貌、硬度、干摩擦和腐蚀摩擦性能、磨痕形貌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干摩擦条件下,Ti6Al4V合金表面沉积Cr-DLC、W-DLC和TiN三种薄膜的摩擦系数均比Ti6Al4V合金低;Ti6Al4V合金及其表面制备的三种薄膜在盐雾腐蚀气氛条件下的摩擦系数都比干摩擦条件下有所增加。与Ti6Al4V合金相比,Cr-DLC、W-DLC和TiN三种薄膜在干摩擦和盐雾腐蚀气氛摩擦条件下均减小了磨损体积。干摩擦条件下,W-DLC薄膜的磨损体积为0.0017 mm~3,耐磨性最好;盐雾腐蚀气氛摩擦条件下,TiN薄膜的磨损体积为0.0028 mm~3,表现出最佳的耐腐蚀磨损性能。通过磨痕形貌可以得出,盐雾腐蚀气氛摩擦条件下,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的金属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的磨损受到磨粒磨损和腐蚀磨损双重机制的影响。结论三种表面功能薄膜在盐雾腐蚀气氛摩擦条件下都较好地保护了Ti合金,极大地减少了磨损损失。  相似文献   

19.
激光熔敷Ni基合金涂层的腐蚀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研究了21-4N阀门钢表面激光敷Ni基WC合金,Ni基WC稀土(CeO2)合金涂层,在不同冲击速度和腐蚀介质浓度下的动腐蚀、动磨损和腐蚀磨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熔敷层的腐蚀磨损性能优于2Cr13钢,Ni60+20%WC+0.5%CeO2具有最佳的抗腐蚀磨损性能。根据试验结果,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冲击速度,介质浓度与腐蚀磨损速率之间,动腐蚀速率,动磨损速率与腐蚀磨损速率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