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住房私有化和住宅小区式管理的推广,供热系统的规范化管理逐渐成为必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相应外围设备的不断完善为供热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本文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供热系统的规范化管理方案,利用温度采集器对用户环境进行温度采样,并记录到数据库存中,作为收费依据;对于闲置和不需供热的房间自动关闭;并采用了计算机远程管理技术,大大提高了供热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集中供热系统中单位面积供热功率是最关键的热负荷数据,它和环境温度、风速等外部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依靠常规气象业务系统,利用数据库,利用不同种计算机语言的混合编程技术,利用气象要素建立供热量预报模式系统。为北京市热力集团实时供热调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C8051F920 MCU的远程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8051F920微控制器、7512B调制解调器和HT9032电话来电识别芯片实现远程建筑物内温度的采集和传输,从而为供热企业提供了一种方便可行的监测供热效果的技术,为科学合理供热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文中简要介绍了C8051F920 MCU、7512B和HD9032电路的特点,给出了系统组成结构和软件实现框图。  相似文献   

4.
将虚拟仪器技术引入供热领域,提供一套基于NI公司PCI-6014数据采集卡、LabVIEW图形编程软件的锅炉节能供热测控系统设计方案,实现多路温度和流量信号的同步测量与控制、数据存储及回放等多种功能,提高了测控工作的效率及自动化程度。另外针对国内供热实际中概算热指标偏大系数m和散热器多装面积比L普遍偏大的情况,对供水温度调节公式进行了修正,这对于实际供热中在用户舒适度与节能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分析城市供热系统,建立了城市供热系统的优化规划模型。这是一个多目标 0—1 规划模型,用它可以确定供热系统合理的热源结构和各热源的最优供热范围。本文还根据一般多目标问题的解法原理提出了多目标 0—1 规划的一种解法。最后对一个实际的供热规划模型进行了求解。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够自动调节温室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温度,采用并联按需供热方式设计了温室大棚群的供热系统,同时,设计了具有三层管理结构的集中供热监控管理系统,主要由温度监控节点、大棚总节点和锅炉房管理中心组成;温度监控节点利用传感器Pt100采集散热箱管道内热水的温度,然后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发送到大棚总节点,再根据预设的温度,控制风扇的工作状态和管道控制阀来调节棚内的温度和管道换水操作;大棚总节点利用热能表计算流入棚内的热量,再将整个大棚内的温度数据处理后,通过CAN总线发送到锅炉房的计算机上;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大大提高了供热效率和自动控制水平,整个大棚内各角落的温度差小于0.5 ℃,为精细化和智能化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燃气热水供热系统具有灵活、经济、环保等特点。将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和现场总线通信技术应用于分布式燃气热水供热系统,可以提高供热质量、节约能源。介绍了S7-1200系列PLC应用于分布式燃气热水供热系统的实现技术。阐述了控制系统结构、测控点设计、PLC硬件配置、控制器与变频器和室温传感器等智能设备通信连接。重点讨论了供热系统供水温度室外温度补偿质调节控制模型、室温反馈修正的质调节控制模型,以及供暖供水温度控制、供热循环泵压差变频控制、定压补水控制和供水管道泄压控制策略。根据确定的控制策略,设计了PLC供暖系统控制程序。实际运行表明,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智能简便,保证了供热质量,节约了能源,降低了供热运行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供热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针对集中供热系统的特点,设计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案,确保用户在用热的要求下,减少废气的排放,提高供热单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智慧供热系统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供热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智慧供热系统的运行监测和数据分析仍存在挑战。为此,基于大数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智慧供热大数据监测平台,旨在提供全面、准确的供热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和数据分析,为供热系统的优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平台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一种利用单片机、RS485通信、电磁阀和循环泵实现南方家庭水地暖供热的智能控制器解决方案,实现定期检测区域温度、按需供热、定期维护、红外遥控等功能。简要介绍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分析了主控器、分控器和执行器之间的数据通信模型,并设计了对应的软件流程。,通过测试,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提高水地暖供热在南方家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冬季的采暖.对于北方城镇是必不可少的。集中供热能有效地利用现有能源.减少市区锅炉拥有量.改善环境污染,缓解交通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的集中供热微机监控系统为热力网的科学管理和可靠运行.充分发挥其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低功耗无线室温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室温监测系统。该系统完成对各室内温度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具有低功耗、自组织特点。管理节点利用GSM网络,根据管理中心的要求发送无线传感器网络各节点温度数据及报警信息。该系统可满足供热、供冷系统对楼宇室温的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提高护理排班的效率,在满足病区个性化排班需求的同时保证护理部的统一管理。方法:该文设计了一种个性化的智能护理排班管理系统,采用分级管理的思路,提供从护士到护理部的多层级闭环管理。结果:新设计的系统为病区提供了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的排班功能,显著地改善了医院的护理排班工作效率和护士满意度。结论:该文的护理排班管理系统为医院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护士满意度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J2EE技术体系的企业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使物资管理部门的责、权、利得到落实,以提高总体的经济效益,采用J2EE技术体系,设计与实现了B/S模式下的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依据开发实例,分析了企业物资管理系统的业务需求和设计目标,详细讨论了系统的实现技术、实现方案及安全设计。该系统已在某油田物资公司投入使用,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绿色高效的新时期工业生产理念的推广,使得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磁场和温度场的相互耦合,给电磁感应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带来了一定困难。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数值分析方法:先后被应用到电磁场和温度场的分析中来,但由于此类算法的复杂性使得研究结果:无法实时的给予工业生产在线指导。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结论以及感应加热的特点,开发出一套感应加热温度控制系统。首先根据电磁感应加热的电磁原理,研究分析了轴型工件感应加热过程中各种发热机理,探讨了工件内涡流功率密度在加热不同阶段内的分布规律,然后建立了感应加热温度场的有限差分计算模型,模拟了温度场的变化过程,讨论了工件瞬态温度场的分布和变化趋势,最后基于Visual Studio 2008建立了感应加热温度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PID控制器通过调节电源功率控制温升过程,并以彩色云图的方式实时展示温度场瞬态变化趋势,并基于DB2数据库建立了相应的生产过程数据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焦炉烘炉是焦炉生产的一道重要工序,烘炉质量对焦炉的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焦炉烘炉工艺复杂,温度监测点众多,监控困难。针对焦炉烘炉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利用模糊控制开发设计了焦炉烘炉温度监控系统,详细介绍了其硬件设计和软件功能。本系统实现了炉温的自动监控与数据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地保证了烘炉工作的高效运行,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炉热风炉全自动控制专家系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竹梧 《控制工程》2002,9(4):57-62
叙述高炉热风炉的流量及自动换炉的优化设定专家系统,其特点是不要求完善的基础自动化和复杂、昂贵的分析器。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家系统自动设定热风炉各加热期的煤气和空气流量,在达到废气温度管理期时,自动计算剩余加热时间和按此自动修正设定的流量,系统还按实际预热煤气和空气温度与预定值之间的偏差和换炉的剩余蓄热量以及使用热风温度和流量,自动修正所设定热风炉的各加热期的流量或换炉时间。此外还能在预热空气压力变化时自动修正空气阀门位置。本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利用销售ERP系统更好地服务于销售业务,销售分公司采取接口方案实现了销售ERP系统与统建的物流系统的无缝集成,弥补了销售ERP系统不能独立完成销售分公司物流专业管理的需求,又使销售分公司的销售ERP系统和物流系统保持在销售公司领域的业务、流程和方案的统一性。这样销售ERP系统与物流系统接口将会在中国石油各销售公司得到很快推广实施。文章简要介绍了三大系统的系统功能,从接口方案背景、接口方案设计以及接口方案优缺点评估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石油销售ERP系统与物流系统接口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供应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物资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的库存储备量过大、占用资金过多、资金利用和周转率不高、物资的进出仓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错、经济效益低等诸多问题,指出了在管理工作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通过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使物资供应管理达到了保证物质供应、降低采购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库存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Facing large-scale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upheaval, IS executives everywhere are beginning to see that the typical IS department sits on shaky ground. This column describes one IS executive's approach to establishing a solid IS management support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