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由硫酸铝法制得的氧化铝干胶为原料制备出催化剂载体,在该载体上浸渍Mo和Ni活性组分,并经焙烧后制得FZC-24 B型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以沙中常压渣油为原料,在200 mL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进行了FZC-24 B型催化剂的稳定性考察实验,并与国产同类型参比催化剂G-1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运转初期,二者均表现出较高的脱金属活性;但当运转时间大于1 000 h后,FZC-24 B型催化剂的活性保持平稳,金属Ni与V的脱除率稳定在60%,而参比剂的活性则下降较快.工业放大制备FZC-24 B型催化剂的物性重复了实验室制备该催化剂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成功开发了适合加工直馏石脑油、直馏石脑油掺炼焦化汽油等原料的催化重整预加氢技术及与其配套使用的FH-40系列轻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H-40系列催化剂对原料适应性强,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高,均可达到低于0.5μg/g,稳定性好,是加工轻质馏分油的理想催化剂。除此之外,FRIPP还开发了配套使用的"鸟巢"保护剂、脱砷率大于99%的FDAS-1脱砷剂和容硅能力提高4倍的FHRS-1/FHRS-2捕硅剂,并就催化重整预加氢单元反应系统压力降异常升高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保证工业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加氢捕硅剂在焦化汽、柴油加氢处理装置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含硅焦化汽、柴油加氢处理周期短的问题,通过对硅沉积原理的研究,开发了大孔体积、高比表面积且容硅能力强的FHRS-1加氢捕硅剂,并将其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三厂加氢处理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上游焦化装置选用低硅含量的消泡剂,控制加氢原料油硅质量分数小于1.5μg/g,加氢处理装置装填三分之一体积的FHRS-1加氢捕硅剂,可以满足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转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2.0 Mt/a柴油加氢装置以直馏柴油、催化裂化柴油及焦化汽油和柴油混合油为原料油,焦化石脑油中的硅会沉积堵塞催化剂孔道,影响催化剂超深度脱硫效果及装置运行周期。该装置采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FHRS加氢捕硅专用催化剂及Mo-Ni型FHUDS-6柴油超深度脱硫催化剂级配体系,装置连续稳定生产国Ⅴ车用柴油22个月,体现出催化剂体系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在停工检修期间,从反应器不同位置卸出了失活催化剂并进行再生。分析表明:硅主要沉积在捕硅剂及上部少量主催化剂上,FHRS捕硅剂起到了保护主催化剂的捕硅作用,保证了装置连续稳定生产国Ⅴ柴油的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5.
Ni/Al2O3-MO在裂解汽油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Al_2O_3-MO为载体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裂解汽油一段加氢催化剂Ni/Al_2O_3-MO,考察了催化剂的活化温度、不同镍盐前驱体、还原温度以及不同金属含量对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与参比剂相比,Ni/ Al_2O_2-MO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经1 500 h稳定性实验后,Ni/Al_2O_3-MO催化剂的双烯加氢率仍保持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6.
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RDM-2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渣油中Ni和V化合物的加氢反应机理,对催化剂孔结构和形状等进行设计,并通过新的制备技术研制和开发了RDM-2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以伊朗常压渣油和沙中常压渣油为原料在中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工业试生产的RDM-2催化剂和国外同类参比剂的性能。结果表明,RDM-2催化剂的脱金属活性和脱硫活性明显好于国外参比剂,在达到相同脱金属率和脱硫率的情况下,反应温度低10℃以上。该剂已成功应用于工业渣油加氢装置。  相似文献   

7.
高硫渣油深度加氢脱硫过程中,最难脱除的含硫化合物因有侧链取代、空间位阻效应强而最难转化,深度脱硫过程中,催化剂上金属(镍+钒)沉积及积炭均会加快。针对加氢脱金属剂及加氢脱硫降残炭剂分别开展级配比例的研究,结果表明:脱金属率随反应物流在脱金属催化剂上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脱硫率随反应物流在脱硫降残炭剂上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在达到一定停留时间后的增加趋势均明显变缓;所开发的新型渣油加氢脱硫降残炭剂初始加氢脱硫活性不高,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活性有所提升并保持稳定。基于级配研究结果及加氢脱金属脱硫剂的特性,开发了新型高硫渣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级配技术,并在高硫渣油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新型级配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脱硫活性及优异的稳定性,该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在确保催化裂化装置原料供应的前提下能够稳定生产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调合组分。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石脑油中的硅对加氢工序和重整工序使用的催化剂造成危害,提出了一种催化裂化流化床处理高硅石脑油的方案。采用中型提升管试验装置对高硅石脑油进行脱硅处理,通过调整掺炼比例、反应停留时间和原料油性质初步确定工业试验工艺条件,并探究其反应机理;在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的2.80 Mt/a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了工业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此方案在石脑油脱硅方面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高硅石脑油以终止剂的形式回炼、掺炼比例小于1%、反应停留时间大于3 s时,处理效果最佳。该方案具有极佳的石脑油脱硅效果,可避免使用捕硅剂或脱硅保护剂带来杂质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加氢催化剂失活因素如(积炭形成、活性相长大)的有效控制,相继开发了构建通畅扩散孔道的载体制备技术、稳定活性相的金属负载技术以及削减活性位积炭的催化剂制备技术,由此创建了“反应物分子与活性相最优匹配”的新型催化剂制备技术(ROCKET+技术)平台。基于该平台成功开发了高稳定性超深度脱硫和多环芳烃深度饱和柴油加氢催化剂RS-3100。与参比剂相比,RS-3100催化剂的稳定性提高30%以上,工业装填堆密度降低20.5%,具有高性价比。RS-3100催化剂适合于中高压、原料中含有二次加工柴油的加氢装置,可以在较缓和条件下生产硫质量分数低于10 μg/g、多环芳烃质量分数小于7%的国Ⅵ标准柴油调合组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成功开发了直馏石脑油掺炼焦化汽油、直馏石脑油掺炼FCC中汽油等高氮含量原料的催化重整预加氢技术及与其配套使用的FH-40C高活性轻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H-40C催化剂对原料适应性强,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高,稳定性好;在直馏石脑油中掺炼低于20%(w)的焦化石脑油和FCC中汽油时,产品质量完全可以满足重整装置进料质量指标要求。除此之外,还开发了配套的FDAS-1脱砷剂和FHRS-1/FHRS-2捕硅剂,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焦化石脑油加氢装置催化剂床层的硅沉积规律及验证捕硅剂FHRS-2对主催化剂的保护作用,在实验室中试装置进行了2000 h焦化石脑油加氢运转试验,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研究硅沉积对催化剂孔结构性质的影响,推测含硅物种在再生前后催化剂上的转化过程.结果表明:焦化石脑...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选择具有良好化学惰性的气相法SiO2为载体,加入一定量的改性剂以及氧化铁为主的复合氧化物作为活性组分,采用浸渍法制备出选择性氧化催化剂LS-06。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00℃、气体体积空速为1 600h-1、H2S体积分数为1%~3%的条件下,LS-06催化剂上H2S选择性氧化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硫磺产率为90%以上。1 000h长周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LS-06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及活性稳定性,综合性能达到国外同类催化剂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碳二后加氢催化剂PEC-261,根据单段和两段加氢工艺,在乙炔体积分数为0.60%~1.50%,体积空速为3 000 h-1的工况下,于工业侧线评价装置中进行长周期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高体积分数CO物料的碳二加氢,其乙烯选择性最低为70%,明显高于常规单段碳二加氢的选择性(-20%);采用两段加氢,可达到较长运行周期和较高选择性的双重效果;单段加氢运行期间反应器出口乙炔体积分数低于2×10-6,乙烯总选择性达到90%以上,1 000 h长周期运行期间,反应器入口温度仅提高5℃,达到工业装置要求;在原料中有高体积分数CO时,PEC-261催化剂可以满足长周期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和沉淀法制备了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161 m2/g,0.34 cm3/g的镍基低温甲烷化催化剂;同时,使用该催化剂通过甲烷化反应脱除了甲烷氢中的CO与CO2。结果表明:于微反装置中,在体积空速为5 000~10 000 h-1,反应压力为2 MPa,反应温度为150~165 ℃的条件下,可使自制的混合原料气中CO入口体积分数(5 000~6 000)×10-6与CO2的(120~150)×10-6均降至0.100×10-6以下,低温加氢性能与原料适应性良好;在连续1 400 h工业侧线评价试验中,于入口温度为160 ℃,反应压力为2.5 MPa,体积空速为8 000 h-1的条件下,可以使工业侧线粗氢气中CO体积分数由(1 300~2 000)×10-6降至1.0×10-6以下,催化剂具有优异的长周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以硅溶胶为硅源、铝酸钠为铝源,采用水热合成法直接合成杂原子Cu-ZSM-5催化剂,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制备一系列催化剂,用模拟烟气考察其催化分解NO的活性,并对烟气脱硝的工况条件及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当硅铝比为60、硅铜比为17、pH为10~12时,合成的催化剂催化分解NO效果最佳,且催化剂的耐温性较好、对原料的适应范围较广,在烟气中O2体积分数为5%、NO质量分数为580~680 μg/g、体积空速为18 000 h-1、反应温度325~425℃的条件下,NO的去除率均可到达50%以上,最高去除率可达到61%;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稳定性,在反应温度为325 ~425 ℃、运转时间40 h内,催化剂均能保持较高的脱硝活性,且375 ℃下催化剂的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γ-Al_2O_3为载体,NiO为活性组分,MgO和CeO_2为助剂,制备出完全甲烷化催化剂,考察了载体中Si物种,MgO和CeO_2助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甲烷化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添加MgO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高温稳定性,添加CeO_2可以抑制CO加氢反应中积炭的产生;催化剂载体中Si物种的存在不利于甲烷化反应;甲烷化反应最佳反应温度为300℃,反应压力为3 MPa。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开发C4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工艺和催化剂制备工艺技术,完成小试和工业侧线试验。方法 采用固定床评价装置考查了催化剂配方、改性及工业条件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 以ZSM-5分子筛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在C4烯烃转化制丙烯反应中具有较好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和再生性,磷的引入未改变催化剂的晶型结构,但降低了催化剂酸性位点数量,并调节了催化剂的n(B酸)/n(L酸),随着磷负载量增加到5%(w),分子筛中磷与铝的相互作用逐渐增强,磷可以和骨架铝和非骨架铝相互作用。结论 C4烯烃的转化率达到80%以上,丙烯的选择性达到35%~45%,催化剂的单程寿命达到一个月以上,且经再生后,再生恢复率达95%。  相似文献   

18.
A variety of extruded RB-type reforming catalysts were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AI-01 support; the technology i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special extra-pure specimens of pseudoboehmite monohydrate. The use of the AI-01 supportmade it possible to considerably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platinum-rhenium catalysts, as well as their resistance, activity, selectivity, and stability. The industrial practi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RB-type catalysts on the AI-01 support demonstrated their high efficiency comparabl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st foreign contact catalysts. The industrial manufacture of active alumina as a support for reforming catalysts in the spherical form was launched on the basis of alcoholate extra-pure pseudoboehmite as in the case of AI-01. Reforming RB-44Sh catalyst on a spherical support has a number of advantages over extruded catalyst; this catalyst is planned for application on the industrial scale on semiregenerative units in 2007.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多种用于苯与合成气烃化反应的催化剂,包括单金属和金属与酸性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不同金属、金属负载量、酸性中心数量、金属与酸中心距离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金属Zn是活性最佳的金属组元;Zn与HZSM-5组成的双功能催化剂的活性高于单功能催化剂;适当的金属与酸中心比例有利于活性组分在载体上更好地分散,促进反应进行;采用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金属与酸中心距离更近,反应活性最高。300 h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苯转化率平均为36%,甲苯和C8芳烃的总选择性达到90%,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