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刚  胡徽东 《金属学报》2002,7(1):71-72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 方法: 测定52 例肺部感染患者白细胞、病原菌、动脉血气分析。取患者痰液, 涂至羊血 SS 中国皿板上培养, 见菌落生长后提取细菌作菌株分型鉴定。给予左氧氟沙星和丁胺卡那霉素治疗1 个疗程。结果: 痰培养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1.2%, 革兰氏阳性菌占 28.8%。应用左氧氟沙星加丁胺卡那霉素治疗, 细菌清除率和有效率均达92.3%。治疗后 PaO2 升高, PaCO2 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 P <0.01。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丁胺卡那治疗肺部感染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张领  介小霞  王素琴 《金属学报》2002,7(4):339-340
目的: 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6 例, 随机分为两组。丁咯地尔组( n = 28): 盐酸丁咯地尔150 mg 加入生理盐水250 ml, 静脉滴注, 每日1 次。常规治疗组( n =28): 采用常规治疗。两组用药持续15 d, 然后评价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丁咯地尔组症状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为96. 5 %, 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7. 1 %, 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5), 并且盐酸丁咯地尔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 P <0. 01) 。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片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区组随机对照、多中心设计。156 例原发性胆固醇血症患者每晚顿服进口或国产辛伐他汀片10 mg,疗程8 w k,观察并对比调脂疗效和副反应。其中验证组56 例、对照组56 例、开放组44例。结果 验证组与对照组比较,服药后血清总胆固醇(TC)分别下降26.73%和25.6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下降40.47%和36.41%,总有效率分别为94.64%和91.07%,两组调脂疗效、各项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开放组TC 下降25.50%,LDL-C下降40.57%,总有效率为86.3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结论 国产辛伐他汀片的治疗作用与安全性和进口辛伐他汀片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司帕沙星(SPLX)与洛美沙星(LMLX)的临床抗感染作用。方法 将24例呼吸道和泌尿道等感染患者随机分为SPLX和LMLX两组。SPLX组口服剂量为200~300mg,每日1次;LMLX组口服剂量为200~400mg,每日2次。临床疗效按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四级标准判定。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结果 SPLX组的总用药量显著少于LMLX组,但痊愈率和有效率略高于LMLX组。受试患者的细菌分离率为91.7%,在停药第11天两组的细菌清除率为81.8%和75.0%。两组均未观察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SPLX为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有效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其效应/剂量比要高于洛美沙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国产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使用单肓、平行对照、随机的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分为2组:尼莫地平组(n=60)在使用甘露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注射液3 mg/d静脉滴注;对照组(n=60)单用甘露醇治疗。结果 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 %和71.7 %,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1)。尼莫地平组病情程度轻型的疗效优于中、重型,病程1天内的疗效优于超过3天的疗效。其疗效不受性别及年龄的影响。尼莫地平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比对照组更迅速、更显著(P<0.01)。尼莫地平组血小板聚集率比治疗前降低15.7%(P<0.01);患侧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前动脉(ACA)的血流速度比治疗前分别增加15.4 %及11.4 (P均<0.05)。对照组对血小板聚集、脑血流速度无明显影响(P> 0.05) 。尼莫地平组不良反应以头痛、头晕为主,其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国产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疗效确切、作用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有价值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产碳青霉烯酶情况。方法: 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运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 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结果: 13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达 72.6%,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等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为 61.5%~1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 34.8%,其次是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 54.1%。其中有22株检出ESBL占 16.3%;46株检出碳青霉烯酶占 34.1%。结论: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应加强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于临床经验用药建议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可能与产ESBL和碳青霉烯酶有关。  相似文献   

7.
李秀  张颖  张素萍  孟雷 《金属学报》2000,5(2):154-156
目的 评价国产阿奇霉素针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对照方法,将50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阿奇霉素针剂250mg·d-1,qd,iv,5d,首剂加倍;对照组给头孢唑啉2g/次,bid,iv,5~10d。结果 两组在综合临床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试验组痊愈率46.67%,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率3.3%;对照组痊愈率60%、有效率95%、不良反应率0%。结论 国产阿奇霉素针剂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刘振桐  顾俊明 《金属学报》2000,5(3):235-237
目的 采用输液泵持续小剂量静脉输注头孢他啶,探讨与间断给药相比持续给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 53 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3 例)。对照组静滴头孢他啶1 g,bid;实验组应用输液泵持续小剂量静脉输注头孢他啶(开始时加一负荷量1 g)。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3.3 %和73.9 %;有效率分别为90.0%和91.3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7 %和82.7 %,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下呼吸道G-杆菌感染的患者,持续小剂量静脉输注头孢他啶是合理、有效、经济的。  相似文献   

9.
梁蓓蓓  王睿 《金属学报》2008,13(9):1044-1047
目的:研究北京市三家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药现状, 评价利奈唑胺、去甲万古霉素等药物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三家医院分离的非重复MRSA 111 株, 头孢西丁纸片法确认MRSA,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结果:111 株MRSA, 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率为100%, 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92.8%, 对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庆大霉素) 的耐药率为99.1%, 对氟喹酮类(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 的耐药率为91.9% ~99.1%, 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为3.6%, 对去甲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全部敏感, 对去甲万古霉素MIC50 和MIC90 分别为0.5和1 μg/mL, 对利奈唑胺的MIC50 和MIC90 均为2 μg/mL 。结论:北京三家医院分离的MRSA 对本研究的大多数抗菌药物均耐药, 去甲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于MRSA 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叶英 《金属学报》2013,18(6):661-668
目的: 比较左氧氟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不同用药方案的药物动力学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4例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且正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两组(n=12),分别每日1次或2次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 500 mg,同时每日滴注1次拉维酸 1 g,连续静脉滴注 10 d,经过 2 d 的治疗达到稳定状态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上皮细胞衬液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并比较两组间药动学参数。结果: 每日滴注1次的患者,左氧氟沙星的血浆值浓度和上皮细胞衬液浓度分别为(12.6±2.3) mg/L 和(11.9±2.7) mg/L,每日滴注2次的患者分别为(19.7±1.8) mg/L 和(17.8±1.7) mg/L,这表明左氧氟沙星在肺组织的穿透率都大于100%。每日滴注1次和2次的患者全身暴露浓度(AUC24h)分别为(151.2±12.8) mg·h·L-1 和(208.6±15.1) mg·h·L-1,均高于常见重症肺炎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每日滴注1次组的治疗成功率为83%(10/12),每日滴注2次组为92%(11/1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因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接受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每日静脉滴注500 mg左氧氟沙星1次或2次均能达到最小的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11.
赵萍 《金属学报》2002,7(5):456-457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和肝素联合治疗左心衰的疗效。 方法 选择患者100例, 分为联合治疗组50 例, 常规治疗组50 例, 疗程7~ 10 d, 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 缓解左心衰竭疗效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 %, 常规治疗组为15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 结论 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和肝素联合应用, 有明显改善左心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庆元 《金属学报》2015,20(3):323-326
目的: 观察黄芪建中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和试验组(合奥美拉唑联合黄芪建中丸组),治疗4周。结果: 对照组患者痊愈20例,显著有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试验组痊愈30例,显著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的主要症状明显得到缓解,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Hp清除率分别为78%、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黄芪建中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比单用奥美拉唑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小儿遗尿颗粒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小儿遗尿颗粒对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痊愈率26.33 %,显效率50.30 %, 总有效率为76.63 %;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为21.30 %, 显效率50.00 %, 总有效率为71.30 %。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 试验组疗效不劣于对照组。对中医证候的临床痊愈率20.71 %, 显效率41.42 %, 总有效率为62.13 %;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为16.67 %, 显效率37.04 %, 总有效率为53.71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遗尿次数、睡眠深度等单项症状与异常舌脉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试验对照组发生ALT 疗后异转和异常加重各1 例, 占1.75 %。结论 小儿遗尿颗粒对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治疗效果不劣于对照药盐酸甲氯芬酯胶囊, 且临床应用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司帕沙星(SPLX) 与洛美沙星(LMLX)、环丙沙星(CPLX)、氧氟沙星(OFLX) 和依诺沙星(ENX) 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MIC, 以NCC Ls 标准判读敏感性。结果 SPLX 对受试菌的抗菌活性最强, MIC90为2 mg·L-1, 而LMLX、CPLX、OFLX 和ENX 的MIC90 分别为16、16、16 和32 mg·L-1。SPLX 的MIC 几何均数(MICg) 显著低于LMLX、OFLX 和ENX, 略低于CPLX。SPLX 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敏感率为100%, 明显高于其它对照药物。结论 SPLX 比其他氟喹诺酮类抗菌谱扩大、抗菌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氟西汀平行对照研究。60 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组30 例与氟西汀组30 例, 分别口服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150 mg d 或氟西汀20 mg d, 疗程8 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为评估临床疗效的工具。结果 两组HAMD 评分在治疗结束时较基线均显著减少(P<0.01)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组与氟西汀组有效率分别为70.0 %与65.5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取Λ=0.1, α=0.05 进行等效性检验, u =1.97, P<0.05。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头痛、失眠和食欲减退, 发生率与氟西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和氟西汀一样有效。  相似文献   

16.
刘一鸣  王小翠 《金属学报》2008,13(9):1058-1061
目的:探讨大蒜素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与机制。方法:将116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4 例和对照组52 例, 对照组运用西医常规治疗(抗感染, 平喘及对症处理), 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大蒜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并检测所有病例治疗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清TNF-α和IFN-γ含量(ELISA 法检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1%,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外周血TNF-α、IFN-γ含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蒜素注射液雾化吸入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症状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组干扰素α-1b( 干扰素) 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7 例, 随机分成干扰素+苦参素组45 例, 给予干扰素治疗, 第1 ~ 4 wk 30 μg·d-1, im, 以后改为隔日30 μg, im, 疗程为3 mon, 同时加苦参素注射液600 mg·d-1, im, 疗程为3 mon 。干扰素组42 例, 单用干扰素治疗, 剂量、疗程与治疗组相同, 在疗程结束时, 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 HBVM) 标志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 的复常率分别为88. 9 %和60 %, 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 HBeAg 阴转率分别为55. 6 %和35. 7 %, HBV-DNA 阴转率分别为57. 8 %和42. 9 %,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干扰素联合苦参素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等功效,两者联合应用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验证国产奥沙拉秦钠胶囊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治疗效果,比较国产奥沙拉桊钠胶囊与水杨酸柳氨磺胺吡啶(SASP)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故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窗对照验证107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治疗42例作为开放组,疗程为8周。结果 国产奥沙拉秦钠胶囊的总有效率达84.6%,双盲组中,其临床完全缓解率、内镜完全缓解率和组织学完全缓解率在治疗8周后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別各自达75.00%, 34.62%, 55.77%,其疗故与开放组和对照组SASP均类同。BI产奥沙拉秦纳胶囊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结论 国产奥沙拉秦钠胶囊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其结果与SASP相当,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宣与控制腹泻药物合用。  相似文献   

19.
张文  汪琳  徐文科 《金属学报》2015,20(4):420-424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通过医嘱审核对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内分泌科收治的139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病例,按临床药师实施医嘱审核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的病原菌分布、耐药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情况。结果: 尿培养检出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属较常见。氨苄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试验组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革兰阳性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的病例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未予尿培养、未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疗程不足以及无指征联合用药的病例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医嘱审核促进了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口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8年10 月~ 1999 年1 月和1999 年11 月~ 2000 年1月在广州市四家大医院住院或门诊的3 岁以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病程在2 天以内。共观察322 例, 其中双盲对照试验243 例住院患儿(治疗组128 例和对照组115 例), 采用分层分段随机双盲设计, 分别予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口服液或安慰剂;开放试验(开放组)79 例门诊患儿给予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口服液。3 组的剂量均为0. 5 ml·kg-1 次, 每日3 次口服, 疗程3 天。所有患儿均予同样支持治疗, 有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或口服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结果: 双盲对照试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和痊愈率分别为73. 5 %和38. 3 %, 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 3 %和14. 8 %(P <0. 01)。开放组的疗效与双盲对照试验治疗组相近, 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81 %和39. 2 %,(P >0. 05)。结论: 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安全、有效、服用方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