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简讯     
《柴油机》2007,(1)
大连船柴去年造机51万千瓦2006年12月20日,大连船用柴油机厂2006年建造的最后一台主机———7S60MC型机3号机按计划交工。至此,该厂去年交工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41台、51万kW,台数比2005年多2台,功率提高16·74%。此外,该厂2006年签订了75台主机合同,2006年底手持订单131台、204万kW,生产计划排至2010年。2006年,大连船柴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制硕果累累。该厂继推出世界首台7RT-flex58T-B型电控共轨船用主机后,还交付了7RT-flex50、6RT-flex50智能型主机。2台已交工的7RT-flex58T-B机装船投入营运后,以可靠的动力和极佳的经济性为船…  相似文献   

2.
柴子豪 《柴油机》2012,34(5):42-45
船舶主机是船舶动力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机安装质量和轴系校中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动力装置的正常运行和船舶的航行性能。介绍了瓦锡兰RT-flex主机校中与安装工艺,并进一步分析了安装和校中的各项技术要领,可对主机的实船安装和制定瓦锡兰RT-flex主机安装和校中的工艺标准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程勇  毛磊  徐梦麟  黄海根 《柴油机》2013,35(4):18-21, 28
介绍了瓦锡兰RT-flex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的控制原理和其核心部件WECS-9520系统的功能,列出了该机型的试车要求.阐述了满足该机型试车及提交试验的试车控制台设计,及试车控制台所包含的主要仪表、控制及安全模块的功能和作用.5 RT-flex58T-D主机的提交试验结果表明:该试车控制台工作稳定,达到预期设计功能.  相似文献   

4.
正满足市场需求的瓦锡兰新型低压二冲程双燃料发动机近日获得一个重要的新订单。中国船东和运营商浙江华祥海运有限公司正在建造一艘新的液化天然气船,订购了瓦锡兰五缸RT-flex50DF发动机、气阀装置和其他相关设备。启东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正在按照中国船级社标准建造这艘新船。该船的建造合同  相似文献   

5.
据《Diesel & Gas Turbine Worldwide》2010年2月号报道,Waertsilae公司最近的订货合同里包括了用于巨型油船(VLCC)和矿砂船(VLOC)的30台RT-flex 82T 7缸发动机。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2014,(1)
正玉柴船舶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由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在珠海建立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产品将覆盖低、中、高速船用柴油机,其中低速机项目规划总投资40亿,第一期项目15亿元,形成产能150万马力;第二期项目25亿元,累计形成产能500万马力。2009年10月,公司引进瓦锡兰生产许可证,制造瓦锡兰W-X,RT-flex系列全电控共轨船用低速机,项目一期产品包括W-X35、W-X40、RT-flex48T-D、RT-flex50-D、RT-flex50-B、RT-flex58T-D、RT-flex58T-E、  相似文献   

7.
李积轩 《柴油机》2005,(6):52-52
<正>瓦锡兰柴油机公司最先推出的两台新型Sulzer RT-flex50共轨船用柴油机,已经在日本瓦锡兰柴油机公司的柴油机许可生产厂——联合柴油机公司顺利通过工厂试验和船级社认证试验。Sulzer RT-flex50低速船用柴油机为5~8缸机,覆盖功率范围为5 800~13 280kW,是灵便型及巴拿马型散货  相似文献   

8.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在5618TEU集团箱船上安装目前国内最大功率船用主机,日前吊装成功。 5618TUE集装箱船是国际航运市场中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集装箱船,为第六代巴拿马型船,是我国船舶工业在高新技术船舶建造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其主机自重达2000多吨,安装工作量相汉于74 500t散货船船用主机的5倍以上。吊装更是工序很多,要求严格,属高技术、高难度、高精度大型船用主机吊装。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积极发扬一盘棋思想,勇于拼搏,精心吊装,精心作业,精心配合,终于取得全面突破和预期效果。船东及…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2008,30(2):57-58
RT-flex50 D系列发动机在维持转速124 r/min不变的前提下,将最大持续输出功率提高了5.1%,即从1 660 kW/cyl提高到1 745 kW/cyl.RT-flex50 D系列为直列机5缸到8缸机,功率覆盖6 100~13 960 kW,转速99~124 r/min.  相似文献   

10.
苑仁民 《柴油机》2015,37(4):23-27
以RT-flex系列电控船用柴油机为例,介绍了电控技术在船用柴油机领域的应用。具体介绍了RT-flex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并从使用管理角度对电控系统的主要部件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熔安-瓦锡兰6RT-flex68-D低速柴油机的研制过程.对该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特点、以及该机用于可调螺旋桨的特性做了介绍.从引进机研制角度,总结了6RT-flex68-D低速柴油机研制过程的经验,可供柴油机研发制造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型常规港作拖轮89%工作时间主机工作在30%以下的低负荷工况,导致排放差、油耗高的问题,基于该船定距舵桨条件,开展柴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的设计。经过船模试验的航速和拖力预报显示:所设计的动力系统满足技术要求。基于定距舵桨的柴电混合动力系统设计方法可为拖轮及拖网渔船等具有自航和拖带两种工况的船舶的动力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现代船用柴油机特性曲线的研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陆威崙 《柴油机》2005,27(4):15-20
由于电子技术的应用,现代船用柴油机在结构、性能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种进步在柴油机的特性曲线上得到反映。对此从特性曲线的凹凸形态、最大功率平台区、特性曲线图中工作区域的划分、与用途相匹配的特性曲线的选取、与结构相关的其他信息以及如何正确评定燃油消耗量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并对外特性曲线的定义提出了新的见解;对带最大功率平台特性的螺旋桨设计点的选取、燃油限制功率的设定、燃油消耗量的计算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最新的HZY-D型船舶柴油机推进系统工况监测装置,它以船舶推进理论为依据,以工业PC控制机为核心,配以航速、扭矩、转速和油耗等传感器,可连续监测船舶柴油机推进系统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航速、轴转速、转矩以及燃油系统工况等实测变量数据。另外,系统还能执行更加高级的计算和分析功能,供计算推进系统的能耗情况、船舶航行阻力、螺旋桨和推进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船用中速柴油机NOx排放特性试验分析及实船测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台船用中速柴油机进行了NOx台架试验,得出并分析了其试验区域内的NOx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作为船舶主机,在其可能持续运行区域内,按某推进特性运行时NOx受转速影响变化较小,按不同的推进特性运行时NOx变化较大。根据柴油机NOx特性,并结合试航特点,建议在船舶试航时对主机进行NOx实船测试,并以试航工况曲线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试验循环工况标准。  相似文献   

16.
周乃君  高宏亮  裴海灵 《内燃机》2006,(4):10-12,23
编制程序对转子发动机在不同转子凹坑容积下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等参数进行计算,并利用计算所得数据拟合出发动机功率、有效燃料消耗率以及平均有效压力参数随凹坑容积大小变化曲线,同时分析了转子凹坑容积大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与文献中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可以满足工程的需要,可作为汽油转子发动机燃烧室凹坑初步或改进设计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7.
共轨柴油机燃用不同配比生物柴油的性能与排放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某共轨柴油机燃用石化柴油、生物柴油及其混合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未对原机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分别燃用了0%、5%、10%、20%和100%的5种不同体积配比的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的混合燃料,分析比较了不同生物柴油配比对发动机功率、燃油消耗率,以及CO、HC、NO_x和烟度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共轨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混合燃料后,功率略有下降,燃油消耗率有所上升;烟度、CO和HC排放减少,且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升高而降低;NO_x排放上升,且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王春杰  李骁  朱洪宇 《柴油机》2020,42(2):25-28
针对车客渡船动力负荷切换频繁,传统柴油机推进油耗高、排放和噪声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速发电机组和超级电容储能装置的直流配网型混合动力系统。目前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江苏路渡3011”轮,实船运行数据显示:该混合动力系统不仅能达到较好的节油效果、降低排放,更在操控性、舒适性上优于传统的柴油机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王学敏  陈小雷 《柴油机》2018,40(2):10-13
对比分析了6种典型船舶安装余热系统后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的降低情况。通过国内外船舶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技术的研究,证明:船舶采用柴油主机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可有效降低柴油机综合油耗,是降低EEDI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