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获得易造粒,产量高,成球率高,颗粒圆整度好的优质产品,根据生产复混肥原料的粘结性不同,吸湿点、溶解度的差异,不同原料间的配伍性,并结合多年的生产经验,介绍在复混肥配方中应如何把握物料的适度粘性,沙性物料的适度比例,提高物料吸湿点的方法,干燥物料的适度用量等.最后介绍15-15-15规格复混肥的配方实例.  相似文献   

2.
袁洋 《化肥工业》2006,33(4):58-59
转鼓蒸汽造粒生产复混肥料是一个实现热造粒的过程,通过提高物料的温度、增大造粒水系物料盐类的溶解度,从而实现低水分含量下获得满足物料成粒需要的液相数量,降低干燥过程的热能耗,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所以造粒性能的优劣是决定转鼓造粒生产复混肥料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之一。本文就如何提高造粒性能问题结合生产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复混肥造粒技术有圆盘式、转鼓式、喷浆式、熔融式造粒及塔式油冷造粒法。经过多年来对各种造粒生产技术的考察比较,笔者认为,应重新认识圆盘造粒技术。对盘式造粒技术有几种不太正确的认识:1)不易连续生产,产量低;2)不能生产高浓度复混肥;3)生产高浓度复混肥需加硫酸或盐酸作粘结剂,硫酸或盐酸与肥料发生放热反应,有利于造粒。但是,根据我公司在孟加拉国建立复混肥装置的经验,利用盘式造粒技术可以实现连续生产,粘结剂不用硫酸,用蒸汽可制出品质优良的复混肥产品。我公司2003年为孟加拉国南部化肥公司设计建成一条3万t/a复混肥生产线,该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复混肥生产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浓度复混肥的推广使用,复混肥的质量问题,诸如水分含量超标、粒度不均、产品结块等缺点也日益暴露出来。其中产品结块是影响复混肥质量的关键问题,也是长期困扰复混肥生产的顽症,因此,解决复混肥结块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1 三元复混肥的结块原因复混肥结块与产品的水分含量、包装温度、静置压力以及产品的粒度构成有着直接的关系。三元复混肥的国家标准,随肥料品位不同允许含有2%~5%的水分,这些水分实质上是肥料盐的饱和溶液。包装时产品温度较高,饱和水溶液中肥料盐类的溶解度就较大。…  相似文献   

5.
贵阳黔中化工厂是一家高浓度烤烟专用复混肥生产定点厂家,从1993年投产以来,高浓度复混肥生产以蒸汽造粒为主。2004年12月,贵阳市政府取缔2 t以下燃煤锅炉,黔中厂决定安装热水造粒装置,通过3个不同配方的生产,热水造粒装置基本满足高浓度复混肥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阐述低浓度复肥与高浓度复肥成粒的不同特点。探讨用圆盘造粒机生产低浓度复肥 ,只要注意调整物料配方 ,保持 40 %粘性物料的比例 ,串联 1台圆盘造粒机 ,生产高浓度复肥是可行的 ,不必采用转鼓造粒  相似文献   

7.
河南内乡化肥使用江苏省扬中博爱化工机械厂对辊冷压造粒设备生产碳铵系复混肥,很受农民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现介绍如下。1 对辊冷压造粒设备适宜生产碳铵系复混肥目前,我国复混肥加工的造粒设备有:盘模挤出式造粒机、转鼓式造粒机、圆盘式造粒机和对辊式冷压造粒机4种。转鼓和圆盘造粒的物料成型机理相同,是利用物料和粘结剂间的粘合力,使粉状物料团聚成颗粒,湿颗粒的强度较低,必须经过干燥,提高产品强度,因此,碳铵不能作为其基础肥料。挤压造粒对碳铵物料也不适宜。当造粒机碾轮转动时,其与模板摩擦而产生较多热量,使造…  相似文献   

8.
张伟  段立松  杨焕银 《化肥工业》2011,38(3):22-26,30
在原有团粒法复混肥料生产工艺技术中省去干燥单元,能降低能耗并减少环境污染.实施无干燥工艺生产高浓度复混肥时,要求造粒机出口物料含水质量分数在0.8%~1.5%,造粒物料的温度在75~85℃.比较实用和经济的手段是直接利用尿素装置的高温浓缩尿液,然后再酌情将部分原料预热至一定温度.实施无干燥工艺后,返料量比传统团粒法工艺...  相似文献   

9.
仝磊 《磷肥与复肥》2005,20(5):59-59
江苏绿陵化工有限公司研究用碳酸氢铵代替部分尿素生产高浓度复混肥,生产原理主要是提高物料的pH值,达到磷酸一铵的最大溶解度,提高物料粘性,少用或不用尿素,以氯化铵补充氮源。1工艺流程(见图1)2主要工艺指标(1)碳酸氢铵用量60 kg/t肥;(2)造粒机内物料温度60~65℃,出口粒径1~4 mm;(3)干燥机进口气温200℃左右,尾气温度60℃左右。3配方实例(1)45%复混肥(15 15 15)原料用量(见表1)表1复混肥(15 15 15)原料用量原料用量/kg m(N)/kg m(P2O5)/kg m(K2O)/kg m(H2O)/kg磷酸一铵332 36.52 156.04 3.32氯化铵372 93 3.72氯化钾256 156.16 0.77碳…  相似文献   

10.
肥料挤压造粒机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当今三大类造粒设备,造粒过程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和适用性,重点介绍了挤压造粒设备的机械结构,性能及肥料挤压造粒的影响参数等。并指出挤压造粒机尤其适合于以碳铵(热敏性物料)为基础肥料的复混肥,专用肥的造粒,在我国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粮食作物对化肥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综述化肥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的作用与贡献,分析与预测实现2010年、2015年、2020年粮食总产目标所需新增化肥的数量。根据近5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指出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除了继续发展化肥工业,增加化肥用量之外,国家应采取其他相应措施,包括稳定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至少应维持在11 000万hm2水平);调整粮食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改善农田基本生产条件,推行节水灌溉技术,促进粮食均衡增产;适度提高粮食净进口份额等等。单纯依靠增加化肥的投入,实现国内粮食供需平衡,不仅代价太大(包括资源、环境和成本代价),市场和农民也不一定能够接受。  相似文献   

12.
加强肥料登记管理促进复混(合)肥料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重大区别,加强肥料登记管理,是解决复混肥发展中多种错误倾向的根本手段.论述在肥料登记管理中如何既减轻企业负担,又保证肥料登记证的专业权威性.  相似文献   

13.
盲目过量施肥的危害及新型肥料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当前盲目过量施肥所引起的少数地区环境污染,浪费化肥资源,造成土壤和作物营养元素失调,影响作物增产增收,降低作物品质等问题,论述了开发新型肥料及采用科学施肥方法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途径。最后,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绿色化肥与新型化肥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无害制造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当今绿色化学的发展.以生态学的思维、可循环发展的思路来考虑新型化肥的发展.提出新型化肥产品开发的4项特征①能满足作物生长期需肥规律而获得高产、优质的需要;②以维持和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为前提;③提高化肥利用率,将施肥的负效应降低到最低程度;④充分发挥新型化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提出若干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合理施肥及其要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从事肥料与施肥工作的多年经验,就合理施肥用排序方式总结出6句要诀,它们是:一个施肥原则要坚决贯彻,两个养分平衡要切实做到,三种施肥方式要灵活掌握,四个施肥理论要深刻领会,五项施肥指标要全面评价,六项施肥技术要综合运用。虽然它不能涵盖合理施肥的全部内容,但如能按此要诀施肥,总结施肥的经验与教训,那么就一定能提高施肥水平,逐步做到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分析小型企业自身现状和所面临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化肥产业国际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美国化肥使用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是肥料生产和使用的大国。其氮肥主要品种是浓缩氨水和尿素 ,磷肥为磷酸二铵 ,钾肥为氯化钾。复混肥料占有重要地位。近 10年来 ,全国肥料年施用量趋于稳定。 4类大宗农作物的施肥量占了总施肥量的 90 %以上。确定肥料使用量 ,测土施肥仍为重要的手段。机械化施肥是美国肥料使用的特点。施肥对环境的影响已受到广泛重视。变化用量施肥技术有待推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化肥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化肥价格总体上仍处于高位运行。在新的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形势下,化肥企业应尽快建立起连接生产消费的化肥直供新机制。阐述实施化肥直供惠农工程的背景;企业推进化肥直供已具备的条件;对企业推进化肥直供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研究了脲醛缓释肥、脲醛缓释肥加尿素及尿素等6个养分投入量相同的处理对橡胶树胶水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脲醛缓释肥,提高了橡胶树胶水产量,以肥料中掺混60%脲醛缓释肥和40%普通尿素一次性施用效果最好,既降低了施用脲醛缓释肥的成本,又节省了劳动力.  相似文献   

20.
钾肥和有机肥对油荬菜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土壤缺钾是该试验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之一 ;在NP基础上施钾肥增产 5 5 0 6 %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比单施有机肥增产 4 5 0 1% ,比单施化肥仅增产 3 88% ,并可提高油荬菜的商品质量 ;化肥的利用率为 6 2 11% ,钾肥的利用率为 77 9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