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我年少时,家住乡下,因父亲在供销社上班,我们家也算不上什么农户,所以也没有太多自留地,但每年也要养一头猪。那时节实行的是生产队集体制,分点口粮人都不够吃,更别提给猪吃。好在我家那点自留地种土豆和 相似文献
3.
熬莱与炖菜一样,家家做,人人吃。在常人看来,熬与炖无大差别,其实,二者虽说都是以水为主要传热介质而成熟的菜肴,但他们之间是有严格区别的。为此,我特意撰稿一篇,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4.
我的童年是在吉林省的农村度过的,那里民风纯朴,土地肥沃,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多,生活过得还算富足. 相似文献
6.
具有“烹饪王国”美称的中国,其菜名中,约有10%运用了比喻,构成了独特、新颖的美喻文化。 中菜菜名的比喻,一般为暗喻和借喻。菜名中的暗喻,由于语言精炼、结构紧凑的要求,一般无比喻词,本体和喻体直接组合,构成前修饰后的偏 相似文献
7.
如今无论在豪华宾馆、小饭店或家庭欢宴时,常常能享用到一道大菜——杂烩。称其为大菜,是因为采用多种荤素原料搭配烹制,盛装于一盆之内,色彩鲜艳夺目,香、味诱人涎下,它好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又犹如一首意味隽永的诗。在各式各样的菜肴中,它博采众长,集精细粗实、蕴雅致俚俗于一体,终于成为席上一道几乎不可或缺的大菜、 相似文献
8.
我的家乡在距成都40公里的黄龙溪古镇,家乡人制作的一种风味豆豉——烟熏豆豉颇有特色。所以家家户户都喜欢把这种豆豉作为调味料用到菜肴当中去。这里,我先来把烟熏豆豉的制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0.
当今餐饮行业正朝着两个极端在发展:要么经营高档菜肴,要么挖掘乡土菜肴。这不,连我小时候在乡下常吃的豆豉粑也咸鱼翻了身。如今豆豉粑在餐馆里被做成了一道道美肴。 相似文献
11.
奶汤炖菜,属于炖的一种方法,是将原料经过初步加工和熟处理后,同配料放在兑好味的汤汁中,经炖制而成。成品洁白似奶,味道咸鲜,具有柔软细嫩的特点。其常见代表菜例有奶汤黄鱼、奶汤鲫鱼、奶汤桂鱼、奶汤豆腐盒、奶汤三白等。那么怎样才能做出合乎质量要求的炖菜呢?下面谈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如今,富顺豆花算是遍地开花了,因为你远在苏杭、东北也能见到“富顺豆花”的招牌挂出来。 相似文献
13.
喝酒,我的品位不高,吃醋呢,在云南的永平,我可能算得上隐姓埋名的高人了吧。说到醋的好,还在孩提时代,我就能背诵祖母念叨的古时某医家的话:"醋酸温,开胃养肝,强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气辟邪,解鱼蟹鳞介诸毒,陈久而味厚气香者良。" 相似文献
14.
用糯米纸和玻璃纸包裹住调味后鲜嫩无骨的原料在烤箱中低温烤制成熟,这种方法叫纸包烤,它的成菜特点是口味清淡,含油量少,鲜嫩爽滑,风味独特。与纸包炸类的菜品相比,它除了含油量少以外,用烤箱操作温度好控制。只要您掌握了它的几点制作技巧,您就会得心应手地制作出成功的纸包烤菜肴来。纸包烤类的原料和纸包炸类的一样,是以鲜嫩无骨的新鲜、无异味、不变质的鸡、鱼、鸭、虾、茸泥等动物性原料为主,植物原料除了点缀颜色外,基本上都很少使用。原料的形状以薄片为主,其配料更是不能厚,而且用量一定要少。原料经改刀后就要进行码味处理。纸包…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繁多的饮食物种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在饮食实践中,人们不断总结出有关饮食保健养生的理论与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是饮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其中的“饮食禁忌”,也是这笔财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饮食文化十分丰富,各地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美佳肴。有些传统菜肴更身世不凡,使自己的大名得以攀龙附凤,如“龙凤配”、“蟠龙菜”、“龙虎斗”等。这些“龙菜”不仅色、香、味、形俱佳,而且还都伴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刘备招亲“龙凤配”它以黄鳝和仔鸡为原料,经过煮、卤、 相似文献
17.
一、狗肴历史好景不长 过去,人们常说:“狗肉上不了大席”。如今,情况不同了,美味狗肴不只进入千家万户的日常饮食生活,更登堂入室成了高档次的宴筵好菜。这不能不说是近代饮食文化的一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我的家乡在贵州毕节,那里的土豆产量居全省之冠,所以当地人用土豆烹制的菜肴很多。我这里要介绍的是土豆干菜肴。先说土豆干的制法:原料:土豆20千克姜片100克香椿叶100克鲜茴香叶20克八角5枚花椒15克精盐50克制法:1郾土豆去皮洗净,切成1.5厘米见方的丁,然后用清水漂去淀粉;八角、花椒、香椿叶、鲜茴香叶、姜片制成香料包。2郾净锅上火,掺入清水烧沸,调入精盐,放入香料包,熬至出香味后,放入土豆丁煮熟,捞出沥干水分,再晒干即成。制好的土豆干,既可做主料,也可做辅料。下面,我来给大家推荐几道比较有特点的土豆干菜肴。怪味土豆干原料:土豆干5… 相似文献
19.
南边上海叫腔调,北边称“范儿”。是中国式的饭桌上的规则,也是西方式的餐桌礼仪。总之就是吃饭时,那大环境、小气氛,加上你的喜好、心情、举动、和旁人那点交流…… 相似文献
20.
我的家在东北的古城辽阳,人杰地灵的地方美食也比比皆是,单单对家乡的白肠,我独有着永远割舍不掉的情结。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