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9月29日茂名乙烯实现全装置的安全停车,标志茂名乙烯实现连续79个月安全运转,不仅刷新国内乙烯装置长周期生产纪录,而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茂名乙烯长周期安全运转,一是实现了装置管理“一年一小修、两年一大修”的思维定势和管理模式。二是推动了乙烯技术的发展,如应用了在线反吹、波动吹垢、在线诊断、  相似文献   

2.
茂名乙烯工程生产开出好水平投资177亿元人民币(含外汇7.35亿美元)的茂名30万t乙烯工程是国家“八五”期间兴建的大型石化项目。该工程的龙头装置──裂解装置曾于今年8月29日投料试产成功,9月4日生产出纯度为99.99%的聚合级乙烯。9月9日遭强台...  相似文献   

3.
沙特乙烯和聚乙烯公司(SEPC)位于沙特朱拜耳的新建1Mt/a裂解装置和0.4Mt/a高密度聚乙烯(HDPE)装置有望在11月初投入正式生产,而另一套0.4Mt/a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装置将于12月初投产。  相似文献   

4.
《石油化工设计》2013,(1):14-14
2012年全国乙烯产量超过了1500万吨,达到1507.37万吨。中国石化集团的14个企业,16套乙烯生产装置,总产量为945.63万吨,占全国乙烯总产量的62.73%,其中茂名乙烯、上海赛科乙烯和镇海乙烯的产量均超过了100万吨;按照东方石化公司统一安排,东方乙烯装置从2012年9月10日开始停车。  相似文献   

5.
巴西Braskem公司与巴西国营石油公司及秘鲁石油公司共同对在秘鲁建石化综合装置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FS)。该项目是以秘鲁产的天然气为原料,建700-1200kt/a的聚乙烯(PE)生产装置,在美洲西海岸是规模最大的石化综合装置。巴西国营石油公司与秘鲁石油公司2006年达成协议共同实施该项目,秘鲁拥有丰富的富含乙烯的天然气(含有率在10%以上)储量。  相似文献   

6.
Repsol YPF公司将耗资7.66亿美元扩大其位于葡萄牙Sines的石化综合装置生产能力。2004年Repsol公司从Borealis公司收购了该综合装置。Repsol公司将使在Sines的乙烯生产能力从350kt/a提高到570kt/a,丙烯生产能力从180kt/a提高到约300kt/a。该公司还将就地建造两套300kt/a的聚烯烃装置,一套生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另一套生产聚丙烯(PP)。Repsol公司在Sines的现有聚烯烃生产能力包括一套145kt/a低密度聚乙烯(PE)装置和一套130kt/a高密度聚乙烯(HDPE)装置。该综合装置将完全平衡2010年扩建完工后的乙烯生产能力。该公司还将建一发电厂,将Sines基地的电能从43MW提高到126MW。  相似文献   

7.
泰国肿化学公司的100%子公司PTT聚乙烯公司2007年5月已在泰国南部着手建年产乙烯1.0Mt的乙烷裂解炉、低密度聚乙烯(LDPE)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装置。预计2009年10月末乙烷裂解炉和LLDPE装置建成,2010年第一季度建成LDPE装置。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在对乙烯生产各主要耗能设备的能耗水平与设计标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持续采取装置节能的优化,乙烯生产能耗逐月下降。今年前4个月,茂名石化乙烯生产能耗比上年同期降低57.7kg标油/t乙烯。  相似文献   

9.
国外简讯     
国外简讯茂名乙烯裂解装置投料生产成功茂名30万t乙烯工程中的裂解装置于1996年8月28日上午8时正式投油生产,并于9月4日上午10时55分生产出合格的乙烯,纯度为99.99%,超过了设计值99.95%的要求,其它杂质含量也控制在设计指标范围之内。这...  相似文献   

10.
茂名石化公司乙烯原料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炼油化工一体化的角度,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简称茂名石化公司)1.00Mt/a乙烯装置的原料优化情况;分析了各种乙烯原料的性质及其裂解性能,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对乙烯原料的优化提出了建议。茂名石化公司乙烯装置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进行乙烯原料优化后,乙烯收率大幅度提高,乙烯原料单耗和能耗降低,乙烯生产成本降低。通过规模效益对比和预算得出,以20.00Mt/a炼油能力配套1.00Mt/a乙烯装置是炼油化工一体化的最佳组合,可以使乙烯原料充分优化。  相似文献   

11.
沈阳鼓风(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H598),该机组采用三缸联运式结构,配套能力为640kt/a乙烯,是专为中国石化茂名石化乙烯工程配套而设计。试车结果表明,该机组高、中、低压缸机械运转和性能试验正常,各测震点的震动值都在20μm以下,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标准。该H598压缩机组的开发成功实现了我国大型乙烯装置裂解气机组的国产化,为今后建设800kt/a乃至1000kt/a乙烯装置的压缩机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乙烯装置全密度催化剂加料器V-4036/4037的结构原理。通过对加料器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了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确保了系统装置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石油化工设计》2007,24(1):14-14
2006年,全国乙烯生产能力达到9.855Mt。全行业乙烯生产能力9.0555Mt(首次超过了9.00Mt/a):中国石化6.245Mt/a(2006年9月茂名乙烯640kt/a的乙烯扩能改造完成投运);中国石油2.63Mt/a(2006年11月中国石油兰州石化700kt/a的乙烯扩能改造完成投运);盘锦乙烯180kt/a;中海壳牌800kt/a(乙烯装置于2006年1月投产)。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走高端路线,茂名石化高密度聚乙烯产品效益一跃变成了合成树脂产品中的佼佼者。"刚出生时,它就像一只黑天鹅,带给我们的不是喜讯而是忧虑。"茂名石化研究院院长钟向宏回忆起初次生产高密度聚乙烯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2006年9月,伴随着国内首座百万吨乙烯基地呱呱坠地,作为其主力装置之一的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应运而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生产的产品效益远远落后于其他装置的产品,导致该装置在投产初期就进入了低负荷运行。时过境迁。如今,高密度聚乙烯产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大型乙烯裂解气压缩机组(H598)在沈阳鼓风集团研制成功并运往茂名使用。该机组是我国目前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机组采用三缸联运式结构,配套能力为64&#215;10^4t/a乙烯,专为茂名石化乙烯工程配套。试车运行验证,该机组高、中、低压缸机械运转和性能试验正常,各测振点的振动值都在20μm以下,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者超过了设计标准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TiCl_4/AlEt_3/炭黑催化体系催化乙烯原位聚合,控制聚合效率获得了不同炭黑含量的系列新型导电聚乙烯,材料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导电聚乙烯在炭黑含量为10.8%-15%(W)时有明显的PTC效应,具有较低的临界体积分数,不出现NTC效应,而且重现性和稳定性都较好,有明显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动态     
茂名30万t/a乙烯工程正式试产  广东茂名30万t/a乙烯工程的裂解装置于1996年9月4日正式生产出合格的乙烯产品,从而使该工程进入乙烯试产阶段。按计划,今年乙烯产量为5万t,1997年为24万t,到1998年达标为30万t。该项目共投资170亿元,除了已试产的乙烯裂解装置外,按计划今年内还将有高压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丁二烯抽提、乙二醇、MTBE/丁烯1、苯乙烯、芳烃抽提八套装置投料试车,到1997年一季度第十套装置合成橡胶也将投入运行。预计整个工程将生产石油化工产品近89万t/a,其中聚烯烃树脂38万t,苯乙烯单体8.9万t,化纤原料8万t,合成…  相似文献   

18.
<正> 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完成了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石油化工公司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环管反应器的制造,已装船运往天津。该环管反应器总长度60.6 m,是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石油化工公司1 M/a 乙烯项目中300 kt/aHDPE 装置的重要设备。在制造过程中,茂名重力石化机械  相似文献   

19.
据悉,巴西Braskem公司日前表示,该公司已经开始建设1套20万t/a以乙醇为原料的聚乙烯(PE)装置。据该项目负责人表示,该装置将位于Rio Grandedo Sul的Triunfo石化联合体内,该装置同时还将生产乙烯。据悉该装置的投资成本在2.18亿美元,将在2010年下半年建成投产。Braskem公司今年早些时候表示,该项目所需投资的30%将由公司自有资金支助,其余资金将寻求外部资助。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扬子石化公司塑料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工厂”为目标,加大节能降耗力度,重点抓好技改技措项目的实施,挖潜增效,进一步提升生产装置经济运行水平。二套聚乙烯装置在低密度聚乙烯生产过程中,从反应釜排放惰性气体同时带出许多未反应的乙烯、1-丁烯和己烷,其中有一部分的不凝气作为产品吹出气返回体系循环使用,另一部分则直接排到火炬系统,浪费了大量资源。为了提高新建聚乙烯装置的经济技术指标,该厂在二套聚乙烯装置尾气回收系统增设膜回收设施,用来对未反应的共聚单体1-丁烯、乙烯和己烷进行回收,该系统于今年4月竣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