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结蜡的影响,一部分油井必须靠定期热洗来维持正常生产,以便提高效率,延长免修期。对于地层压力低、油层发育差的低产液井,运用传统的热洗工艺从套管注入热水,依靠高压清蜡,易污染油层,同时由于排量与泵效低,洗后含水恢复期较长,而应用蒸汽洗井,既能提高热洗温度保证充分化蜡,又能减少油层污染,缩短含水恢复期。文中从理论上分析和计算各种蒸汽量条件下对低产井热洗的可用性,并加以试验,为以后低产井热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渗透、小断块油田油井结蜡日趋严重,常规热洗洗井液对油层造成伤害的问题,研制了油井射流热洗防油层污染洗井器。详细介绍了将射流洗井解堵技术与热洗防油层污染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而设计的新型洗井器的结构组成及特点、室内及现场试验、推广应用等情况。新型洗井器结构设计独特,施工工艺简单,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洗井液在热洗清蜡过程中对油层的污染,而且还可以部分地清除油层近井地带的污染物。现场试验表明,洗井液返出率达到95%,洗井效果好,平均恢复产状时间缩短2~4d以上,相当于单井年可多产油36t。  相似文献   

3.
针对低渗透、小断块油田油井结蜡日趋严重,常规热洗洗井液对油层造成污染的问题,研制了新型油井热洗清蜡防污染洗井器。新型洗井器的设计将射流洗井解堵技术与热洗防污染技术有机结合,设计独特,施工工艺简单,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洗井液在热洗清蜡过程中对油层的污染,而且还可以部分地清除油层近井地带的污染物。现场试验表明:洗井液返出率达到了95%,洗井效果较好,油井恢复生产时间平均缩短了2-4d以上,相当于单井年可多产原油36t。  相似文献   

4.
针对葡萄花油田低产井较多,且热洗压产污染油层,影响油井有效时率的实际情况,优化设计了低产井热洗不压油层节能管柱,本文在介绍该管柱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油井结蜡是油田在生产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同时由于油井结蜡很容易造成卡井事故的发生,从而对油田生产质量造成极大的阻碍。而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热洗清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油井清蜡工作当中,其具备见效快、操作便捷等优势,是各大油田较为青睐的清蜡方法。但在热洗清蜡过程中,由于热洗周期、热洗参数等问题造成热洗清蜡工作见效慢、热效率低等情况,并造成一定程度的油层污染,对油田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将对油井热洗清蜡的标准化方法进行探索,旨在提升热洗清蜡的工作效率,并为油田生产质量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随着边远区块低能、低渗油藏的开发,尤其是对无注水能量补充和注水不见效的油井,热洗清蜡易造成压井及洗井液漏入油层,不仅热洗时间长、效率低,而且洗井液污染油层,直接影响油井生产。大庆赛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XQ-1型阻隔洗井器有效地解决了以上问题,经现场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静液压封隔器洗井不压井管柱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解决油井出蜡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通常是采用热洗清蜡。但对于那些由于渗透率高,自吸力强的砂岩油层,在抽油井热洗时,大量洗井液会注入油层,对油层造成很大污染,洗井效果很不好,往往洗井后10多天还不能正常生产,严重影响了油井产量,而静液压封隔器洗井不压井管柱的研究及应用,很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抽油机井热洗污染油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低压、高渗、水敏严重油藏常规热洗清蜡污染油层、油井恢复期长的问题。完善了洗井单流阀、过滤器、热洗检测器的空心抽油杆热洗清蜡技术,将空心抽油杆及配套洗井单流阀下入结蜡井段以下,洗井时建立空心抽油杆和油管的循环通道,依靠杆管表面的热传导,加热融化沉积在杆管上的蜡及杂质,并被产出液带出井筒。避免了热洗介质污染油层,克服了传统油套反循环热洗清蜡工艺的弊端,提高了油井的有效生产时率。以泵深2000 m为例,平均节约热洗介质40~50 m3,油井恢复期只有常规热洗的15%左右,节省热洗消耗的燃油65%左右,是一种高效节能新工艺。  相似文献   

9.
针对油井常规热水反洗井清蜡方法费用高、污染地层的问题,研发了自能蒸汽自动热洗油井在线清蜡装置,利用水源井自产液体和油井伴生气作为油井热洗的洗井液和能源,达到节能、清蜡、保护油层和安全生产的目的。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具有移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清蜡成本低、不污染油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采用封上采下工艺油井无法进行热洗、加药等日常生产管理的问题,开发应用了空心杆热洗工艺,对于这类油井的清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该工艺通过开发研究井下热洗阀组和地面热洗装置及配套工具,热洗时通过建立空心杆和油管的循环通道,避免了热洗介质污染油层现象的发生,同时解决了油套不通油井日常生产时的清蜡等问题,克服了传统油套反循环热洗清蜡工艺的弊端,提高了热洗效率,提高机械采油井的生产时率,清蜡彻底,并且节约大量热洗介质。目前在江苏油田试采一厂成功实施了7井次的热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切11井Ⅱ层试油、切602井Ⅱ层组试油、测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为今后试油、测试工作中防止类似问题发生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压深井测试前的井筒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压深井测试前,对套管强度、固井质量、井口及钻井或固井期间的漏失情况等多项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确保测试工作在井筒安全的前提下实施。  相似文献   

13.
海洋深水钻井中的井控,面临着海底低温、气体水合物、地层孔隙压力和破裂压力之间的安全窗口比较窄、井控余量比较小、压井/阻流管线较长导致循环压耗较大、深水地层比较脆弱等诸多挑战。针对深水井控中面临的难点,调研了深水钻井中井控设备的要求与配置,详细介绍了深水钻井中早期监测溢流的方法、深水井控的关井方式及压井方法、深水压井后防喷器"圈闭气"与隔水管气的处理,以及在深水钻井中预防水合物形成的措施,以保证深水钻井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在凝析气井生产中,井筒会出现积液,导致试井资料出现异常,用以前的试井理论图版无法进行拟合解释。从数学模型表达方法上看,带积液的气井试井模型与井筒相态重新分布的气井试井模型类似,都是在井底增加了一个附加压力。从此入手,建立了带积液的凝析气井试井分析模型,加以求解,画出了其特征曲线,并对其各个阶段的流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实例分析证明,利用该试井分析模型和相应的理论图版进行凝析气藏解释,可得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压裂水平井多裂缝系统的试井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压裂水平井技术是实现油气田经济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试井分析技术是压裂水平井的关键技术。在分析国内外压裂水平井试井模型和试井解释方法发展现状基础上,研究了压裂水平井多裂缝系统试并模型和解释方法,并分析了其压力动态特征。采用解析解与数值解相结合的半解析法构造渗流数学模型,并针对边界复杂情况,在模型中引入裂缝离散化机制。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种流行于我国试井行业的、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试井专业解释书刊中的范例进行统计,得出表皮系数S值和井筒储集系数C值的正常分布范围分别为-7-20和10^-3-2。对于砂岩油气藏表皮系数数值和井筒储集系数值则分别为-3-10和10^-3-1。为现场试井解释人员提供了判断测试井井筒附近地层情况的一个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温高压井测试工艺技术与装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地层及井况复杂,高温高压井测试施工成功率低.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一系列适合高温高压井的测试配套技术.在测试前做好压力预测、井筒评价、井筒漏失评价,进行管柱力学分析、优化施工设计等,有助于提高测试成功率;通过选择好的压井液、射孔液,改进管柱结构、地面测试工艺、井口控制工艺、射孔工艺,以及改善配套设施,均有助于高温高压井的作业.  相似文献   

18.
谢国明 《钻采工艺》2007,30(4):144-146
黄盐平1井是江汉油田第一口中曲率半径水平连通井,同时也是江汉油田首次运用无线随钻仪器组成的导向钻具系统,实施水平井与一口采卤井水平连通的成功尝试。黄盐平1水平井的成功对接,实现了一井注,一井采卤水的目的,提高了采卤井的产量和采卤效率。由于施工要求精度高,井眼轨迹控制难度较大,文章首先介绍了黄盐平1井连通老井的概况,简述了该井的地质情况与井眼轨道设计,详细讨论了在轨道控制方面的特点、难点, 在此基础上,对着陆控制和水平控制过程做了进一步的介绍,在水平钻进过程中,轨迹控制良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两井水平连通。  相似文献   

19.
XQ90气井分支井完井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坚  李勇  马旭川 《钻采工艺》2003,26(5):25-27
XQ90井是我国在川西地区所钻成的第一口气井分支井组,该井在完井工艺上采用了先进的完井管柱和加砂压裂管柱,达到了主、分支井分层压裂,分层开采的目的;其自行研制的双管采气井口可以分别控制主、分支井井口油压,为后期的采气作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该井的完井工艺达到国际TAML分类5级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72井是在沙三段火成岩酸化后出油的高产井。为进一步弄清油藏边界和范围,进行了电子压力计系统试井。分别选用四种试井解释模型对试井资料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结合本井沙三段火成岩地质特征及静态资料,优选出一种符合实际情况的最佳解释模型及解释结果,对油藏进行正确评价。认为该类储层易受污染,酸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