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商立群  陈琦 《中国电力》2015,48(4):95-100
在特高压线路中,并联电抗器起限制工频过电压、抑制潜供电流、避免谐振过电压以及无功平衡等作用。首先研究了并联电抗器限制工频过电压的特性,分析计算表明并联电抗器仅可以有效抑制所在端的甩负荷工频过电压,为保障线路沿线电压均分布在允许范围,当线路长度超过550 km时宜采用分段补偿;然后分析了潜供电流和非全相谐振的原理以及它们与补偿度的关系;最后给出了并联电抗器配置的原则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配置氧化锌避雷器对500kV高压并联电抗器雷电过电压保护能起到既安全又经济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西庚 《新疆电力》2002,(1):17-18,24
对220kV楼-哈输电线路末端空载电压的升高及哈密电厂侧并联电抗器限制工频过电压的作用进行计算,并和试运时的实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指出这些计算必须根据均匀分布参数输电线路运行方程式进行,并考虑电源漏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空载时的电容效应,并研究了并联电抗器对空载输电线路工频电压升高的抑制机理及其特性。利用仿真软件ATP-EMTP,找出了并联电抗器抑制空载长线路工频过电压的最佳补偿度。研究结果表明,特高压输电线路空载或轻载时会出现工频电压升高;采用并联电抗器的补偿措施可以有效的抑制工频过电压;并联电抗器的最佳补偿度应控制在75%~90%。  相似文献   

5.
750kV输电线路过电压及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750kV输电线路上安装并联电抗器对过电压的抑制作用,以及并联电抗器对线路传输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并联电抗器的补偿容量应根据系统传输功率的大小动态变化,并能保证在故障条件下满足限制暂态过电压的目的。为解决线路传输能力与抑制过电压方面的矛盾,分析了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其在超、特高压系统中应用的关键问题。研究表明可控并联电抗器在750kV以及特高压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南方互联电网梧州500kV开关站母线电压偏高问题,拟在梧州站母线投入1组150Mvar蒴磁电抗器。从理论分析,实验仿真及现场试验先进方面对梧州站高抗投入的作用及投切时过电压状况进行了探索。现场试验表明,梧州站投入高抗使母线电压降低2%,是降低母线电压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切除高抗时会产生较高过电压。  相似文献   

7.
利用对称分量法对500kV三相对称输电系统的工频谐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电抗器结构对500kV系统谐振的影响,探讨了福建2000年前若干500kV线路的谐振问题并提出了防止谐振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河北省南部电网近期投运的辛集-沧西500 kV输电线路进行系统过电压计算,对该线路不完全换位,且带有高压并联电抗器的情况,应用EMTP程序进行了线路参数以及线路的非全相工频谐振过电压的计算和分析,提出了必要的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电力系统中越来越多地投入使用并联电抗器的情况,为正确认识并联电抗器的作用,该文采用基于波过程和二端口网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并联电抗器降低输电线路静态稳定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并联电抗器的某些重要参数,分析输电线路静态稳定功率极限的变化情况,得出了一些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电力系统中越来越多地投入使用并联电抗器的情况,为正确认识并联电抗器的作用,采用基于波过程和二端口网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并联电抗器降低输电线路静态稳定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并联电抗器的某些重要参数,分析输电线路静态稳定功率极限的变化情况,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1.
蔡汉生  胡丹晖  涂彩琪 《华中电力》2000,13(3):27-29,59
针对五民线无高抗运行的典型情况,利用EMTP程序对发电机自励磁和五民线的工频电压、潜代电流、操作过电压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计算和分析,指出了五民线无搞抗运行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无功静补装置(SVC)的稳态运行工况进行了分析,并就电抗器脱落时产生的过电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产生谐振的条件及电抗器单相脱落时会产生更严重的过电压等结论,对于这些现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特高压带并联电抗器线路的行波差动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行波差动保护无法应用于带并联电抗器特/超高压输电线路,为此给出了一种新的行波差流表达式,并据此提出一种具有轻微比例制动特性的行波差动保护实用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地躲过各种运行工况和区外故障引起的暂态不平衡差流,同时在区内高阻故障时能够保持很高的灵敏度。理论及EMTP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动作速度快,对装置采样和通讯速率没有过高的要求,能够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笔者分析了高压断路器开合并联电抗器的原理和开断过程以及过电压情况,结合试验标准要求和EMTDC模拟计算结果,讨论了电抗器开合试验的试验回路的设计和试验方法,给出了实际的试验正常波形和重燃波形。最后模拟并计算了试验截流过电压和重燃过电压,提出了使用氧化锌避雷器限制回路暂态过电压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王德忠 《电力设备》2004,5(10):32-34
从理论上分析了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在空载及满负荷工况下无功潮流的平衡问题,论述了在紧凑型输电线路中采用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必要性。介绍了几种可控型并联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为避免因高抗补偿度过高而产生的非全相运行谐振过电压,分析了单、双回特高压线路非全相运行谐振过电压的产生机理,给出了从避免产生谐振过电压角度确定高抗补偿度上限的方法。结果表明,线路参数对高抗补偿度上限的影响很小,且单、双回线路的高抗补偿度上限非常接近。在目前线路设计水平和设备制造水平下,在系统频率不低于48Hz的条件下,当高抗补偿度设计值不超过90%时,可确保不产生具有危险性的高幅值非全相运行谐振过电压,故一般可将90%作为高抗补偿度的设计上限;而当高抗补偿度小于85%时,肯定不会发生谐振。作为研究的基础,深入分析了高抗中性点接地电抗的阻抗值偏差、系统频率偏差以及高抗补偿容量偏差对产生非全相运行谐振的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750kV交流输电线路的工频及操作过电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青  张玉峰  万耕  施围 《高电压技术》2009,(6):1338-1343
750kV输电线路分布电容大、波阻抗较小,线路的工频过电压及操作过电压比一般超高压线路更为严重,为了合理确定绝缘配合,有必要对其各种过电压进行研究。结合西北地区官亭-西宁750kV输变电工程,分析了电抗器中性点电抗与潜供电流、恢复电压的关系,通过计算确定了中性点电抗的取值,保证了单相重合闸的成功率。研究了各种运行方式下的工频过电压及合闸操作过电压,包括三相合闸、单相自动重合闸过电压,同时分析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断路器并联电阻等措施对过电压的抑制效果,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改变线路输送容量、线路长度及保护配置方案,对750kV交流输电线路取消合闸电阻的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电磁暂态程序(EMTP)的仿真计算表明,线路两端装设电抗器后,工频过电压符合我国关于超高压线路工频过电压的要求。同时采用线路两端装设MOA和断路器装设并联电阻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操作过电压,而且对MOA和并联电阻热容量要求不高。当线路输送功率为700MW,线路长度<60km时可以取消断路器合闸电阻,仅靠线路两端的MOA就可将操作过电压限制到线路设计水平以下。若沿线路增加一组MOA,满足同样的过电压要求,线路允许长度可达380km。  相似文献   

18.
超高压及特高压线路采用欠补偿方式来配置线路并联电抗器,结果系统在小方式下无功功率过剩,大方式下无功功率不足。文章提出采用线路变压电抗器方案解决并联电抗器的存在问题。线路变压电抗器是一个由变压器,低压电抗器及小电流电抗器组成的无功补偿系统,连接在超高压或特高压线路侧。该方案可以达到分级可控电抗器的效果,实现零补偿至过补偿的可控方式,并可以减少变电站站内低压电容器、电抗器补偿装置及主变压器低压第三绕组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湖南电网500 kV无双线经双江500 kV变电站T接后,输电线路长度由原来的300 km 缩短为129 km 左右,为无双线500 kV并联电抗器的退出运行创造了条件。为防止高压并联电抗器发生故障,针对无双线电抗器退出运行后的操作过电压进行了计算,探讨电抗器退出运行的可行性。计算了避雷器投入运行时高压并联电抗器运行和退出情况下的操作过电压,及避雷器退出运行时高压并联电抗器运行和退出情况下的操作过电压。计算结果表明无双线并联电抗器退出运行时,系统操作过电压可满足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