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滴滤池处理甲苯废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甲苯废气作为实验气体,以阶梯环和鲍尔环作为生物滴滤池的填料,探讨了生物滴滤池对含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VOC)废气的处理效果、过程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表明:在实验温度为20℃~30℃,进气中甲苯浓度200~1000mg/m3,容积负荷6.2~30.9mg//L.h,停留时间为117s,投配液量40L/h,生物滴滤池对甲苯的去除效率在87~100%。甲苯负荷、停留时间和进气浓度是影响甲苯去除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生物滴滤器净化甲苯废气的工艺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生物滴滤器对甲苯废气(VOCs代表)的净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小型生物滴滤器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净化效率随进气甲苯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生化去除量(EC)则随进气甲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停留时间越长,净化效率越高.当空床停留时间(EBRT)10 s甲苯质量浓度在184~1 223 m g/m3时,对应的生化去除量保持在62.4~190.7 g/(m3.h);当甲苯进气质量浓度处于600 m g/m3以下时,只要EBRT达到30 s时,净化效率可达到90.0%以上;当甲苯进气处于600~1 300 m g/m3质量浓度范围时,需要通过生物滴滤器串级运行或采用活性炭吸附预处理而不是单纯依靠增加气体在生物滴滤器内的停留时间来达到60 m g/m3排放要求.实际工艺系统对于难溶于水的气体如甲苯,表面液体速度可控制在1.0 m/h的较低值以内.  相似文献   

3.
以模拟的甲苯废气为目标污染物,探究生物滴滤(biological trickle filter, BTF)系统在室温条件下空白系统、启动挂膜以及稳定运行3个阶段进气浓度、进气量及营养液喷淋速率对甲苯去除效率(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空塔试运行下,甲苯进出口浓度差3%,空白系统各因素下甲苯吸附效率在3%~5%之间,对后续系统运行的影响可忽略不计。BTF系统在进气量15 L/min、进气浓度100~300 mg/m3及营养液喷淋速率60 mL/min的条件下,活性污泥挂膜时间30 d;当进气浓度增加至500 mg/m3,η90%。系统稳定运行结果表明,随着进气量和进气浓度的增大,η略微下降;当进气量为5~25 L/min、进气浓度为100~1 000 mg/m3,η 85%;当营养液喷淋速率在10~100 mL/min,η稳定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4.
生物滴滤塔处理"三苯"废气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装有ZAT-2型专利填料的生物滴滤塔反应器,进行"三苯"废气处理的连续流实验研究,以探明"三苯"(苯、甲苯、二甲苯)废气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生物滴滤塔处理"三苯"废气的主要因素有入口气体浓度、气体上升流速和喷淋液体流量.在温度为20~25℃、pH值为6.3~6.9时,可获得"三苯"废气的最大去除量,此时影响因素应符合下列条件苯、甲苯和二甲苯的入口气体质量浓度分别为2.140、2.026和2.017 mg/L;气体上升流速为78.6 m/h;喷淋液体流量为25L/h.此时"三苯"的去除量分别为苯1.36 kg/(m3@d),甲苯1.36 kg/(m3@d),二甲苯1.24 kg/(m3@d).  相似文献   

5.
电化学反应器去除甲苯废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反应器对去除甲苯废气进行了实验研究.电化学反应器由5对网状电极叠加红成,电极板间填充对甲苯具有吸附能力的活性炭颗粒作为流动电极.电解质为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游液,模拟甲苯废气通过鼓泡从电化学反应器下部导入.实验考察了电流密度、停留时间以及活性蓉等因素对甲苯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甲苯通过反应器后能够被有效的降解,当电流密度是0.05A/cm^2,气体流量为2000mL/min时,反应器对质量浓度为1300mg/m^3甲苯废气的去除璋达40%以上.通过对液相产物的分析,发现甲苯降解后的主要产物为苯甲酸.  相似文献   

6.
以活性炭纤维和木屑分别作为复合生物滤池中滴滤池和过滤池的填料,研究了不同运行参数对复合生物滤池处理含H2S和NH3混合恶臭气体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量在1.5 m3/h(气体停留时间约43 s),进气浓度H2S<107 mg/m3、NH3<110 mg/m3,循环液喷淋量为4.0 L/h时去除效果最好,H2S和NH3去除率均超过99%;在动态负荷受到突然变大冲击的情况下,系统在4 h内恢复正常,抗冲击负荷性能较好;系统长期运行对除臭性能有影响.复合生物滤池中不同高度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种群不同,BIOLOG鉴定结果为:生物滴滤池中的细茵为球形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亚种,生物过滤池中的酵母茵为橙黄红酵母茵B,霉菌为聚多曲霉.  相似文献   

7.
优化生物滴滤塔的性能,以提高其对SO2废气的处理效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气体流量、SO2浓度、温度及pH值作为考察因素,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其脱硫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况条件下探讨不同入口浓度、不同填料层高度及喷淋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SO2去除率影响大小次序为SO2浓度〉温度〉气体流量〉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气体流量0.9m^3/h,SO2浓度1000mg/m^3,pH值2.3~2.4,温度28℃.脱硫率随填料层高度增加而增大,30L/h喷淋量的脱硫效果较优于24L/h,并且生物滴滤法比较适合于低浓度脱硫.  相似文献   

8.
生物过滤床净化含乙苯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两种陶粒作为生物过滤床的填料净化含乙苯废气.试验结果表明.1^#、2^#塔对乙苯浓度为0.55、0.58g/m^3,停留时间42.4s,可以得到100%的去除率;在人口体积负荷较低时,人口体积负荷与体积去除负荷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在温度25℃,pH值为7时,生物过滤床的去除效率最高;在温度为15-25℃时,乙苯的去除效率随运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5-45C时,乙苯的去除效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并通过试验得出温度系数θ=1.031.两种填料的对比实验表明,2^#陶粒的去除效果优于1^#陶粒.  相似文献   

9.
采用错流式生物滴滤反应器净化甲苯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生物滴滤塔有效降解空间低,压降高,易堵塞等问题,采用错流式生物滴滤反应器,以单一底物甲苯驯化的纯菌种恶臭假单胞菌为菌源接种,陶粒为填料,处理含甲苯废气.研究了反应器的挂膜启动、不同停留时间、不同体积负荷以及营养液温度对反应器甲苯处理能力的影响.反应器挂膜启动仅需要7d,挂膜成功后,停留时间为144、72、48和36s时,最大体积去除负荷为276.62g/(m~3·h),营养液最佳温度为28~34℃.结果表明,采用错流式生物滴滤反应器净化甲苯废气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的工艺,设备结构和操作方式的改变提高了生物降解的有效空间,并可以有效调节反应器内的湿度,适于大气量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停留时间的变化对反应器处理性能的影响较小,且可以迅速恢复;控制营养液温度可以调整反应器微生物生存的环境温度,从而提高反应器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0.
高效生物滴滤系统净化甲苯废气快速启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采用生物滴滤器系统,以甲苯作为惟一碳源筛选出具有高生化降解能力的适宜微生物菌种,采用焦化废水活性污泥菌种,添加适宜营养液和高浓度甲苯乳化液加速液相驯化阶段的驯化,填料塔内采用高浓度甲苯气-液相联合强化接种挂膜,投加适宜营养液加快挂膜速度的方法,系统启动周期为16d.甲苯气体的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入口气体甲苯浓度范围为0 747~3 760mg/L和气体流量为560~1040L/h(停留时间30 6~16 5s)的条件下,生物滴滤塔系统对废气中甲苯的最大去除能力为756 73g/(m3·h)(气量560L/h条件下),稳定甲苯净化去除能力超过300g/(m3·h),证明了使用该驯化和挂膜方式的菌种具有很强的甲苯降解能力.镜检结果表明,生物膜中的优势菌种是短杆菌,密度达4 2×1010~6×1013CFU/ml.  相似文献   

11.
以自制包埋有恶臭假单胞杆菌的缓释复合滤料(CPW)为填料,采用生物过滤法净化甲苯废气.分析了进气载荷和停留时间对降解能力的影响,验证了滤塔停歇期和重新启动后对微生物的变化和系统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埋功能菌剂的复合填料,无需挂膜,微生物数量多、活性强,对甲苯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适宜的气体停留时间74.2 s,去除率为97.3%,进气载荷为22.11 g/(m~3·h)时,最大去除负荷为16.97 g/(m~3·h).装置在停歇3、7、30 d后,系统净化能力恢复稳定至80%,所需的时间分别为5、21和45 h.停歇周期对生物滤塔恢复及填料微生物影响较大,停歇30 d恢复运行后的细菌数量要明显高于恢复前,且下层细菌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2.
生物法净化污水站H2S废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主研制的移动式生物法废气净化中试装置对某制药厂污水站含H2S废气进行净化试验.研究了生物滴滤床(BTF)和生物滤床(BF)对H2S的去除效果及系统的稳定性.试验表明,BTF和BF工艺均能有效地去除废气中H2S,且运行稳定,在循环液温度为30℃、pH值分别为2.0和4.0,EBRT分别为13.5 s和18.4 s时,BTF和BF的平均去除效率>95%,H2S去除负荷极限分别为213.0 g/(m3·h)和149.8 g/(m3·h),当气量一定时,两系统H2S去除效率基本不受进气浓度影响.当BTF和BF的△P分别大于294.2和858.0 Pa/m填料时,H2S去除效率<85%;当BTF循环液中SO42-浓度>51.68 g/L时,系统H2S的去除效率<85%.  相似文献   

13.
生物滴滤池净化废气生物膜的培养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处理甲苯废气的生物滴滤床生物膜的培养与驯化过程。在20—25℃的温度条件下,以鲍尔环和阶梯环填料为载体,实现生物滴滤池的快速挂膜与驯化。接种污泥的性能、湿度和营养液的pH和循环量是影响生物滴滤池挂膜和驯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处理甲苯废气的生物滴滤床生物膜的培养与驯化过程。在 2 0~ 2 5℃的温度条件下 ,以鲍尔环和阶梯环填料为载体 ,实现生物滴滤池的快速挂膜与驯化。接种污泥的性能、湿度和营养液的pH和循环量是影响生物滴滤池挂膜和驯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以自配的染料废水和实际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分别研究了pH、原水质量浓度、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废水色度、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处理时最佳pH为4.5,色度去除率可达50%左右;去除率随停留时间的增长而提高,停留时间为16h时,色度去除率可达95%;废水质量浓度对去除效果影响显著,600mg/L的染料废水其COD去除率最高,达到81%;各染料的去除效果各不相同,酸性染料的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依次是直接冻黄、士林黄、活性金黄、分散黄.  相似文献   

16.
折流板酸化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内设填料,利用反应器良好的分隔性能,采用好氧活性污泥接种,培养酸化菌膜,对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容积负荷、温度、水力停留时问等因素对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影响,并就反应器不同隔室COD。pH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进水COD浓度1000mg/L左右。水力停留时间3h~6h。溶解性COD去除率19.2%~26.1%.  相似文献   

17.
利用“厌氧生物反应器+潜流复合型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氮和磷。厌氧生物反应器和潜流复合型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4和48h,进水总氮、氨氮和总磷分别为10.3~51.8mg/L、6.8~44.7mg/L和0.9~5.2mg/L,组合工艺对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30.7%、42.9%和72%,不同季节处理效率为:夏季〉春季〉冬季。组合工艺中的COD主要由厌氧水解酸化、基质截留、微生物代谢而被去除,氮主要由人工湿地微生物作用和植物吸收被去除,磷主要由人工湿地基质吸附被去除。系统整体脱氮效果的提高可采用在厌氧生物反应器后增加充氧装置,提高污水中的溶解氧,通过增强人工湿地中的硝化能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复合生物滤塔耦合处理含H2S和VOCs废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主研制的新型复合生物滤塔耦合净化处理某制药厂含H,S(166.0~891.5 mg/m3)和挥发性VOCs(100.0~1051.1 mg/m3)混合废气.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生物滤塔同时具备了生物滴滤塔(BTF)和生物过滤塔(BF)的优点,在处理含H2S和VOCs混合废气时具有高效、节能、低耗等明显优势.当温度30℃,循环液pH值2~4,空床停留时间(EBRT)18 s时,H2S平均去除率达到97.7%,平均去除负荷为71.2 g/(m3·h),主要被复合生物滤塔的下层BTF工艺去除;VOCs平均去除率达到81.3%,平均去除负荷为94.3 g/(m3·h),主要被上层BF工艺去除.在EBRT分别为27 s和18 s时,试验浓度范围内H2S去除率均大于96.O%,VOCs去除率大于67.0%;当EBRT为9 s时,H2S浓度从140 mg/m3增加到492 mg/m3时,去除率从97.3%下降到92.3%,VOCs浓度从140 mg/m3增加到955 mg/m3时,去除率从83.6%下降到47.9%,EBRT对VOCs去除率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以啤酒厂综合站啤酒废水为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废水CODCr值为1000~2500mg/L时,经一次性处理,出水CODCr值低于1.50mg/L,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放,在实验条件下,测得进水流速为0.3~0.7L/min,pH值为6.0~8.0,温度为23~30℃时,出水均能达到排放标准.最优工况为温度为30℃,进水流速为0.5L/min,进液pH值为7.5时,处理效果最佳,CODCr的去除率高达95.7%。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生物除铁除锰滤柱对高铁锰氨氮地下水中锰的极限质量浓度,采用培养成熟并稳定运行一段时间的滤柱,逐步提高其进水锰的质量浓度,考察锰的极限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在进水总铁、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5~10、0.9~1.3 mg/L,水温为8 ℃,滤速为6 m/h的实验条件下,当进水溶解氧约8.5 mg/L时,锰的极限质量浓度为7.5 mg/L;溶解氧大于10 mg/L时,锰极限质量浓度为10.5 mg/L;锰质量浓度升高对铁和氨氮的去除没有影响.沿程分析发现:沿滤层向下,相同厚度滤料除锰量逐渐减少;锰质量浓度升高过程中,氨氮的沿程去除没有变化.锰的极限质量浓度受溶解氧限制,溶解氧越高,极限质量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