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型絮凝剂合成及其赤泥沉降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成功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系列丙烯酰胺-丙烯酸钠-β-衣康酸单甲酯共聚物絮凝剂(标记为:ASAM).比较了自制ASAM与国产商品PAMT和进口商品絮凝剂Alclar665对河南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铝硅比约为7)拜耳法溶出矿浆的赤泥沉降分离效果.结果显示:ASAM添加量为100mg/L、干赤泥含量119.7g/L时,前5分钟平均沉降速度为1.24m/h,是Alclar665的1.57倍,是PAMT的4倍;底流液固压缩比仅为2.93,并且沉降后上清液的浊度低.所有结果都表明自制絮凝剂絮凝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2.
烧结法赤泥采用絮凝沉降分离可以简化工艺流程,强化设备产能,节约能源和减少滤布消耗,减少操作工人操作劳动强度,改善岗位卫生环境,且降低浮游赤泥返回量及降低基建投资。是我国烧结法赤泥分离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研究发现,当聚丙烯酰胺类A型絮凝剂和氧肟酸类H3型絮凝剂按合适的比例混合使用时,赤泥沉降沉速提高,上清液浮游物显著降低.而且,混合絮凝剂的添加量比单一絮凝剂的也要低.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酸钠在赤泥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聚丙烯酸钠在赤泥分离中的应用。经过改性处理的A1000#絮凝剂在混联法拜耳、烧结赤泥分离系统的试验情况。重点阐述采用絮凝沉降方法在氧化铝厂烧结赤泥分离中的应用。说明采用这种技术可简化流程,强化设备产能,减少备品备件消耗,并能节水节电,同时改善操作环境,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是氧化铝生产中的一项创新 相似文献
5.
应用于赤泥沉降的新型絮凝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型絮凝L含有氧肟酸功能团,不但能起到架桥絮作用,学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絮剂不但能够改善溢流质量,降低底流液固比,而且在防止赤泥膨胀方面有明显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新型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6.
高固含丙烯酰胺共聚物反相微乳液的合成及絮凝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高固含、低油水比的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功能单体共聚物反相微乳液(简记为:Floc),测得反应的单体转化率高达99.5%;用稀溶液粘度法测得其粘均分子量超过107。比较了自制Floc、国产PAMT、Nalco9779和Alclar665对我国一水硬铝石拜耳法溶出赤泥的沉降分离效果。结果表明,自制Floc的絮凝性能优异,沉降速度与Nalco9779、Alclar665相当,明显优于国产PAMT,而且上清液澄清度比国外产品好。赤泥浆液固含为60g/L~65g/L,Floc添加量为35ppm时,前5分钟平均沉降速度为1.32m/h,上清液浊度为221NTU,添加量为100ppm时,上清液浊度降到186NTU。 相似文献
7.
拜耳法赤泥浆液的沉降分离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拜耳法处理各种类型的铝土矿,溶出赤泥浆液经稀释后进入沉降分离工序,选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絮凝剂,使赤泥粒子在铝溶液中有一定的沉降速度。一水型矿溶出泥浆絮凝剂选择呈现单一的特性,而三水矿则显示了多样性。统计试验数据证明,三水矿中的针铁矿对沉降有影响。沉降分离过程赤泥浆液的特性还有泥浆的沉淀高和压缩液固比,都是经过实验给出的,主要取决于矿石本身的特性,至今还没有理论可以预测。对矿石进行物质组成的研究,可有定性的判断。优良适用的絮凝剂,不但要满足沉降速度的要求,而且要使赤泥浆液有较低的沉淀高和压缩液固比。 相似文献
8.
赤泥沉降槽的设计,一般是在实验室沉降试验基础上,根据经验确定沉降槽单位沉降面积产能。随着沉降过程理论的发展,计算方法也在改进,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认为沉降槽的生产能力是受所谓“极限界面”所限制的。本文根据这一理论,介绍用KYNCH作图形,确定沉降槽单位沉降面积的产能。 相似文献
9.
10.
为提高中心桶内固含浓度在60~70 g/L范围内料浆的体积分数,以正交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沉降槽中心桶的5个结构参数进行数值仿真试验。设计一个5因素5水平的L25(55)正交试验方案,采用仿真软件FLUENT对不同结构参数组合的沉降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沉降槽中心桶的结构参数对中心桶内固含分布的影响规律,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对计算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5个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和显著性,从而得到中心桶结构参数的优化组合。结果表明:中心桶内固含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进料射流管的直径,沉降槽中心桶的最佳组合结构参数为中心桶直径为3 m,中心桶深度为5 m、射流管直径d1、d2和d3分别为0.8、0.48和0.36 m,环形挡流板离进料管下沿高度为0.22 m,喉嘴距为0.18 m;优化工况下,中心桶内处于最佳絮凝固含浓度范围内的料浆体积所占中心桶体积的体积分数变为基础工况的4.8倍,显著地提高沉降槽的絮凝沉降效率。 相似文献
11.
拜耳法赤泥与烧结法赤泥混合堆坝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种将拜耳法赤泥与烧结法赤泥混合堆坝的新型筑坝方案 ,并将此筑坝方案与一般的“干法”和“湿法”筑坝方案进行比较 ,评价各种不同方案的特点。这种堆坝方案具有初期坝投资小 ,堆筑高度高 ,堆场运行管理不复杂等特点 ,为以后的工程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卧螺离心机在氧化铝生产赤泥分离技术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卧螺沉降卸料离心机的结构原理,并就卧螺离心机在氧化铝赤泥分离工艺中的产业化应用进行了挥讨.分析了遇到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赤泥是氧化铝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渣.随着氧化铝工业的不断发展,赤泥的合理处理和综合利用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能源结构为富煤贫油少气,煤炭在过去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主要介绍了赤泥在煤化工产业中几种应用的途径.若能将赤泥应用于煤化工生产的过程中,既可以解决赤泥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可以获... 相似文献
14.
15.
干法赤泥堆场蒸发能力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改赤泥湿法堆存为干法堆存,将是今后新建和改、扩建赤泥堆场的主要发展方向.控制赤泥的含水量,使赤泥能像堆土一样自堆积起来,是干法堆存的关键,也是干法赤泥堆场设计的技术关键.目前我国干法赤泥堆场的设计经验和资料很少,本文作者根据设计实践,提出综合气象条件,从堆场蒸发量和赤泥界限含水量两方面着手,解决干堆赤泥的设计问题.文章用大量的数据介绍了赤泥的力学状态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气候对赤泥的影响,研究了堆场蒸发能力与赤泥堆积能力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评价干法赤泥堆场堆积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赤泥中各金属离子化学活性的不同,分别用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酸对赤泥进行分步浸出,使赤泥中的各金属离子得到初步分离。再分别对浸出液进行处理以得到氧化钪、氧化钛等产品,其纯度分别在97%和95%以上。三次酸浸赤泥渣可以配料生产高标号水泥,实现了赤泥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赤泥黑色玻璃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赤泥为主要原料 ,制备了黑色玻璃。应用差热分析 (DTA) ,利用Augis Bennett方程和修正的Kissinger方程研究了玻璃析晶动力学 ,由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析晶活化能基本相同 ,同时采用ky(T) =A·exp[(-E/RT)× (T/Tp) ]为判据 ,比较了铁含量对玻璃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铁含量增高 ,玻璃稳定性下降 ,有利于玻璃的晶化 ,高铁含量玻璃中c(Fe2 ) /c(Fe3 )比值更接近于Fe3 O4 的比值 ,不同价态铁的相对含量不同 ,玻璃稳定性不同。 相似文献
19.
选矿-拜耳法赤泥分离洗涤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选矿-拜耳法赤泥性质的研究,以及对国内外现有赤泥分离洗涤工艺流程的分析研究,确立了大型平底高帮沉降槽和深锥沉降槽相结合的赤泥分离洗涤新工艺。生产证明该工艺流程设备运行平稳、技术指标良好,新工艺中的几项技术创新点效果显著,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烧结法赤泥快速分离科研与产业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结法赤泥快速分离科研及产业化长期以来都是氧化铝工业领域一直探索的技术难题.中铝贵州分公司在科学实践中,经历了几年的摸索和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较大的突破,在解决赤泥快速分离这一世界难题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今后实现赤泥快速分离产业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