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提高合纤织物抗静电性,选择抗静电剂TF-480分别对染色涤纶和锦纶织物进行整理,探讨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时间、交联剂的加入及其用量对抗静电性能效果的影响,优化整理工艺。通过测量静电电压峰值和半衰期,分析织物抗静电性能;检测经20次洗涤后织物抗静电性能的耐久性;测定整理前后及水洗前后织物的K/S值,观察色变情况。结果表明:抗静电剂TF-480质量浓度为30~40g/L,焙烘温度170~180℃,时间30~40s时,抗静电整理效果较好,尤其是整理的涤纶织物,经多次洗涤后抗静电性能保持良好,色泽变化小,在整理锦纶中加入交联剂可提高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2.
涤纶织物壳聚糖抗静电整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壳聚糖对涤纶织物进行抗静电整理,研究了壳聚糖用量、交联剂用量、焙烘时间和焙烘温度等对涤纶抗静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整理工艺条件为:壳聚糖用量2.0%.交联剂3 g/L,催化剂4 g/L,浴比20:1,焙烘时间3 min,焙烘温度150℃.经壳聚糖整理的涤纶织物,吸湿性和抗菌性均得到提高,但手感较硬.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锦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脂肪酸酯季铵盐阳离子型抗静电剂,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讨论了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时间、交联剂等因素对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静电剂质量浓度为1.0 g/L,焙烘温度为160℃,烘焙时间为60 s时,处理织物的抗静电效果较好,加入5 g/L交联剂AF6900可提高抗静电剂的耐洗性。  相似文献   

4.
主要采用高效抗静电剂HS-2032对涤纶织物进行抗静电整理,以改善其抗静电性能。设置工艺条件时,以整理剂的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为参数,讨论了工艺参数对纯涤纶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再通过悬垂性测试、强力和透湿性测试来评定整理的效果,最后综合诸多因素,确定出整理剂对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的最优工艺:质量浓度为8g/L,焙烘温度175℃,焙烘时间45s。  相似文献   

5.
以双三羟甲基丙烷和三氯氧磷以及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织物抗静电整理剂双三羟甲基丙烷磷酸酯乙二胺盐,使用目标产物对棉、毛、锦纶、涤纶、涤/棉混纺等织物进行整理,探讨整理液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以及水洗次数对毛织物抗静电性能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了阻燃测试。结果表明:抗静电剂质量浓度为300 g/L、焙烘温度为160℃、焙烘时间为120 s时,抗静电效果较好;同时整理后的织物经50次洗涤后抗静电性能仍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6.
酆琴 《印染助剂》2008,25(5):37-39
采用亲水性非离子抗静电剂SE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得出了最佳的整理工艺条件:抗静电剂SE 50g/L,190℃焙烘30s.经抗静电剂整理后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和耐洗性能,而且对织物的白度与色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特黑增深剂TF-412的应用性能.TF-412是聚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能够在织物表面成膜,起到增深作用,尤其适用于黑色涤纶及其混纺织物,对纯棉、锦纶织物也有一定的增深作用.设计单因素试验优化TF-412的应用工艺,当TF-412用量35 g/L,焙烘温度150~160℃时,增深率可达40%~50%.整理后织物偏青光,对干、湿摩擦牢度影响较小,不影响耐皂洗色牢度,手感好,并且具有优异的环境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自制整理剂P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工艺和抗静电性能,并对其整理织物的色光、色牢度以及服用性能进行分析探讨.通过测量静电峰值电压、半衰期、接触角分析整理织物抗静电性能,检测经20次洗涤后抗静电性能的耐久性.测定抗弯长度、透气率和断裂强度,分析整理剂对涤纶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测定整理前后织物的K/S值、色差、耐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研究整理剂对染色织物色光和染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静电剂P整理的涤纶织物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和耐洗性能.无需焙烘工艺,最佳应用工艺为整理剂P 5 g/L,二浸二轧,轧余率70%~75%,70℃烘干.整理织物手感好,透气率、断裂强力略有降低,不影响服用性能.整理剂对染色织物色光和染色牢度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以双三羟甲基丙烷、三氯氧磷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多功能阻燃剂双三羟甲基丙烷磷酸酯乙二胺盐,并对锦纶织物进行后整理;探讨了整理剂质量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锦纶织物阻燃效果和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剂质量浓度为300 g/L、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90 s时,整理后织物的阻燃效果显著,抗静电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阻燃涤纶/棉织物的阻燃整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棉用阻燃剂FPK8002对阻燃涤纶/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探讨阻燃剂浓度、焙烘条件及交联剂用量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分析阻燃涤纶含量和织物组织结构对阻燃涤纶/棉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阻燃涤纶/棉织物阻燃整理的优化工艺为阻燃剂FPK8002用量350 g/L,交联剂用量350 g/L,焙烘温度160 ℃,焙烘时间4 min.测试结果表明,整理织物的裂解温度明显降低,阻燃性能符合国家B1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臧凤杰  张梅 《上海纺织科技》2007,35(5):55-55,59
采用常温常压阳离子改性涤纶ECDP、粘胶、毛混纺纱线为原料,并嵌以抗静电丝生产低比例毛系列机织抗静电面料,产品手感丰满,弹性好,低静电,低成本,克服了常规T/R产品手感差、弹性回复不好、起静电等缺点。文章以抗静电涤毛嵌条呢为例,介绍了产品的原料组成、坯布规格、各工序的最佳生产工艺及生产要点,并对设计理念、关键技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对生物质石墨烯黏胶纤维针织物的保暖、透气、透湿、抗静电和防紫外性能进行测试,并与普通黏胶针织物、棉针织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织物的密度、厚度、面密度与织物组织是影响织物保温、透气和透湿性能的主要因素,加入少量石墨烯的黏胶织物仍表现出较好的保暖性;加入石墨烯后对织物透气性没有显著影响;石墨烯黏胶织物与普通黏胶织物的透湿性均较好;添加石墨烯可以明显提高黏胶纤维的抗静电和防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涤纶织物吸湿透气性差、易产生静电等问题,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羊毛角蛋白溶液涂覆于经化学刻蚀处理的涤纶织物上,获得角蛋白涂覆涤纶织物。借助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仪器对整理前后织物的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整理前后织物的吸湿透气性、力学性能、抗静电性、耐水洗及悬垂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碱减量处理后涤纶织物的透气率提高57.7%;角蛋白整理后涤纶织物的回潮率增加3.3 倍,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有降低,织物的悬垂性变差,且静悬垂性较动悬垂性好;整理后织物的静电压峰值和静电压衰减时间几乎为0,改善了织物的抗静电性能。若作为服饰用织物,质量分数为20%的角蛋白溶液处理的织物较柔软舒适,且其涂覆质量增加率为9.7%。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织物静电的产生和危害,介绍了常用的织物抗静电方法,重点介绍了纳米生色面料优良的抗静电性能。与传统的织物抗静电方法相比,纳米生色面料的抗静电功能来自于纳米生色技术在面料表面形成的镀膜,无需再做抗静电后整理,环境友好、性价比高;而且纳米生色面料表面光滑,手感好,具有更好的穿着舒适性。另外,对某些特殊纤维的面料进行纳米生色处理后,可以用作专业的抗静电服装。  相似文献   

15.
制备同规格的普通黏胶纤维机织物、石墨烯黏胶纤维机织物及不同不锈钢丝质量分数的石墨烯黏胶纤维/不锈钢丝机织物,对比它们的导电、防电磁辐射、防紫外线、抗静电、力学(拉伸、弯曲、耐磨)及透气等性能。结果表明:普通黏胶纤维经石墨烯改进后,所制成的石墨烯黏胶纤维机织物的导电、防电磁辐射、防紫外线、抗静电、力学(拉伸、弯曲、耐磨)等性能都有所改善,其中防紫外线与耐磨性能提高显著,透气性能下降明显;石墨烯黏胶纤维/不锈钢丝机织物的导电、防电磁辐射、防紫外线和抗静电、经向拉伸断裂强力、纬向抗弯刚度、透气性能都优于石墨烯黏胶纤维机织物,纬向拉伸断裂强力、经纬向拉伸断裂伸长率、经向抗弯刚度及耐磨性能不及石墨烯黏胶纤维机织物;随着不锈钢丝质量分数在7.0%~20.0%范围内的增加,石墨烯黏胶纤维/不锈钢丝机织物的导电、防紫外线、抗静电、经向拉伸断裂强力、纬向抗弯刚度及透气性能增强,纬向拉伸断裂强力、经纬向拉伸断裂伸长率、经向抗弯刚度、耐磨性能减小,不锈钢丝质量分数变化对防电磁辐射性能影响较小。当不锈钢丝质量分数为7.0%时,石墨烯黏胶纤维/不锈钢丝机织物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于娜  李淳  赵玉萍 《印染助剂》2005,22(10):37-39
研究高效抗静电剂FK-221整理涤纶织物改善其抗静电性能的方法.利用正交试验分析确定出整理剂对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的最优工艺.对整理前后的织物分别做柔软性和强力测试,其性能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FA—01型永久性抗静电剂聚合的机理、聚合的工艺流程、温度和真空度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物料比对抗静电性能和耐洗性的影响以及利用该抗静电剂处理织物的工艺.  相似文献   

18.
亲水性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贺宝元  贾顺田  魏单 《印染助剂》2006,23(10):31-33
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聚乙二醇、己二酸和氧化锌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亲水性非离子涤纶抗静电剂,得出了最佳的整理工艺条件.经抗静电剂整理过的涤纶织物在较低相对湿度下,仍具有较高回潮率和良好的抗静电性能,而且对织物的色度与白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