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复核分析华坪县40个沿河村落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取值的合理性,根据近期及历史上发生的较大洪水资料,选取了3个典型村落进行水位流量关系、设计暴雨洪水计算及预警指标检验等方面的复核分析。经分析可知:(1)采用洪痕调查成果来推断洪峰流量值结果合理可靠;(2)设计暴雨洪水计算参数选取时采用实测资料计算与查图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参数取值合理;(3)预警指标偏离度计算可以对流域预警指标所处阈值区间进行修正,以提高预警指标的精度和实用性。总之,通过建立沿河村落的预警指标,当山洪灾害来临时,通过及时预警、转移,可以有效减少山洪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2.
山洪灾害分析与预警对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辽宁绥中县山洪灾害分析与预警工作,选取了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沿河村落作为防灾对象,利用辽宁省中小河流(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计算沿河村落的设计暴雨强度和设计洪水流量。通过测量河道断面和调查沿河村落成灾水位,分析防灾对象的山洪灾害防御能力,编制防灾对象的预警指标,使预警体系细化到了沿河村落,为绥中县进一步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详细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3.
随着山丘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精准化推进,山丘区河道沿岸局部重点区域(村落、集镇)已经成为山洪灾害重点关注对象。针对沿河村落开展暴雨洪水分析,定位村落内防洪能力最薄弱的居民户,计算受灾水位,分析不同频率洪水水面线下的淹没人口,绘制山洪灾害危险区是山洪灾害防御、预警工作的核心和难点之一。针对目前受灾水位和危险区划分存在的问题,根据现场调查和测量资料,综合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水位-流量关系计算、点投影、点线关系判断等方法,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受灾水位计算、受灾人口判定和危险区绘制方法。采用Matlab编程批量计算,以济南市小李庄村为例进行了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定位防洪能力最薄弱的居民户,计算沿河村落受灾水位,判定居民户与不同频率洪水水面线的关系,从而较为精确地绘制山洪灾害危险区。  相似文献   

4.
根据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以海南省三亚市某小流域为案例,演示小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沿河村落现状防洪能力评价、不同等级危险区划定和预警指标确定的方法及过程。探析通过监控时段暴雨量和监测水位,绘制时段累积雨量过程图,对比预警阈值,发出预警信号并按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和危险区分批撤离人员的具体应用方案。对其它小流域山洪预警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和准确地掌握西林县山洪灾害威胁区小流域暴雨洪水基本特征,了解山丘区暴雨、山洪与灾害之间的关系,获知沿河村落的山洪暴发临界雨量,进一步提高区域山洪灾害防治能力,基于工作底图、小流域基础属性数据和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开展小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沿河村落防洪现状评价和预警指标分析,获得了良好的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成果。结合西林县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可供下一步山洪灾害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河南省泌阳县山洪灾害现状,分析了山洪灾害成因;针对山洪灾害防治现状,指出了其存在问题;研究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小流域洪水规律,综合分析评价防治区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的防洪现状,划分山洪灾害危险区,分析确定预警指标,绘制危险区图,为泌阳县后续山洪灾害防治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大武口区是宁夏2014年度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县之一,通过进行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定性分析确定受山洪威胁的居民区,评价沿河村落山洪灾害现状防御能力,科学划定危险区,为进一步提高大武口区山洪灾害防治能力,科学设定预警范围,制定防御预案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8.
利用新兴县山洪调查成果,对新兴县开展山洪灾害评价工作。介绍了设计暴雨计算、设计洪水计算、沿河村落的防洪能力等成果。新兴县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涉及120个沿河村落、人口12 281人。评价结果表明:各级危险区人口7221人,共计1400户。其中:极高危险区户数315,人口为1521人;高危险区户数598,人口为3088人;一般危险区户数487,人口2612人。研究成果可为新兴县山洪灾害预警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开展饮马河流域山洪灾害调查,全面、准确地查清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人口分布情况,摸清该市山洪灾害的区域分布,并建立山洪灾害调查成果数据库;分析小流域暴雨洪水特征,提供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的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等防灾对象的现状防洪能力,危险区等级划分以及预警指标等成果,为山洪灾害预警、预案编制、人员转移、临时安置、防灾意识普及、群测群防等工作进一步提供科学、全面、详细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山洪灾害调查与评价是山洪灾害防治体系非工程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内容包括沿河村落设计暴雨、设计洪水计算、防洪现状评价与预警指标分析。文中重点介绍了采用暴雨推求洪水的方法,进行山洪灾害评价计算,结合吉林市梨树川村2社计算实例,给出了梨树川村2社不同频率的暴雨、洪峰流量、现状防洪能力与预警指标值。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山洪灾害对山区居民的影响情况,利用水位流量反推法,并考虑前期降雨及土壤含水情况,分别计算较干、一般和较湿3种工况下的临界雨量指标,综合分析得出山洪灾害影响区域的立即转移指标,同时结合涨洪历时,确定合适的提前时间,反推出相应的准备转移指标。以华南山区某典型小流域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了典型受山洪影响的沿河村落,确定出不同时段的预警指标,计算结果与山洪灾害现场调查情况较符,为制定防灾减灾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小流域山洪灾害发生频繁,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选取了喀左县甘招镇的4个典型沿河村落,通过典型设计暴雨计算、洪水推求、水位流量关系建立,反推计算出不同时段的预警雨量指标,成果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的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地防治浙江省山丘地区的山洪灾害,结合具体调查实例,对浙江省天台县、温州市鹿城区、乐清市共133个沿河村落划分为不同的河道型式,分析不同河道型式对沿河村落所造成的灾害程度大小,得出I型河道型式的沿河村落现状防洪能力较好;在设计洪水计算分析和现状防洪能力评价的基础上,给出具体的危险区等级划分,从而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人员转移、临时安置提供支撑,并为其他山丘地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5年辽宁省组织开展了绥中县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完成了324个沿河村落的分析评价工作,为了验证分析评价成果的合理性,文中利用绥中县2016年暴雨洪水对分析成果进行检验复核,检验复核设计暴雨洪水、现状防洪能力以及雨量预警指标等成果,以进一步提高预警指标精准度,同时为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成果的检验复核提供示例。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和准确地掌握肇庆市广宁县山洪灾害防治区小流域暴雨洪水基本特征,了解防治区现状防洪能力、危险区等级划分以及预警指标等成果,给山洪灾害预案编制、预警预报、群测群防等方面提供信息支撑,该文以评价对象利树村为例,介绍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流程,开展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现状防洪能力分析、危险区划分和预警指标分析,获得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成果,并结合广宁县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可供山洪灾害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缺少长期实测洪水资料,无法有效预防山洪灾害发生的问题。以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官沟河上七洞村所在的小流域为例,详细阐述如何依据《山西省水文手册》计算设计暴雨和设计洪水,利用HEC-RAS软件推求水面线,并应用流域模型法反推危险区临界雨量,确定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雨量预警指标,为我国其他山区小流域的预警指标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是山洪灾害防御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也是实现山洪灾害防御及时准确预报顸警、安全转移撤离、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支撑.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主要工作应是全面查清山洪灾害的区域分布、灾害程度、主要诱因、防治区内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等基础信息,调查分析发生山洪灾害的降雨、下垫面条件和人类活动三大要素,为分析防治区小流域暴雨洪水发生规律,分析评价沿河村落防洪现状,科学划定危险区、合理确定预警指标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弥补先前建设项目调查深度的不足,进而实现山洪灾害综合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使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成果更接近实际,须保证山洪灾害洪水计算成果的合理性。该文从推理公式法与瞬时单位线法成果对比分析、洪峰流量和区域洪峰模数的上下游比较等3方面来论证洪水计算成果的合理性。以广西西林县驮娘江支流上的5个沿河村落为例分析洪水计算成果的合理性,该3种方法的成果一致表明,5个沿河村落的洪水计算成果合理,可供其他无资料地区沿河村落山洪灾害洪水计算成果合理性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工作专业性强,技术水平要求高。基于河北省典型区分析评价工作的开展,对设计暴雨重要环节工作、设计洪水计算方法、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成灾水位、控制断面、危险区分级、预警指标确定等关键环节技术进行探讨,提出适合地方特点、可操作的、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小流域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预测预警难度较大问题,而临界雨量又是诊断山洪灾害是否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的关键性指标。结合山洪防治区实际情况,以太岳山中部地区某小流域为研究区,根据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计算设计暴雨及设计洪水,利用HEC-RAS软件推求水面线,并用流域模型法对临界雨量预警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初步确定了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的预警指标,为当地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