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混凝土保护层抗氯离子渗透性的现场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混凝土保护层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是决定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试验室内测定的混凝土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混凝土保护层的抗氯离子渗透性.Permit Ion Migration Test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现场测定混凝土保护层抗氯离子渗透性的试验方法.介绍Permit Ion Migration Test的基本原理和试验方法,推导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初步试验介绍了基本试验参数的测定方法并对试验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宁喜亮  韩丰 《混凝土》2023,(3):12-18
渗透性是表征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决定了气体和液体在混凝土内部渗透、扩散和迁移的难易程度。近年来,各种新型混凝土不断涌现,所处环境越来越复杂,传统混凝土渗透性测试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针对不同需求,适时采用不同测试方法,或者在已有测试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从而达到不同的测试目的。通过系统对比国内外混凝土渗透性试验方法,并依据不同试验原理总结归纳出四大类10种不同混凝土渗透性试验方法,即水渗法、气渗法、离子扩散系数法以及电参数法,为混凝土渗透性试验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混凝土孔的构造特点及混凝土渗透性的试验,通过对混凝土构成材料对孔结构的影响分析,得出了改善混凝土孔结构的条件和可能,提出了混凝土渗透性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混凝土及掺海砂混凝土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试验因素及水平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分析了每个因素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作用及各个水平之间的差异,并给出了氯离子扩散系数关于研究因素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对混凝土及掺海砂混凝土材料而言,其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因素按大小排列依次为复合超细粉掺量、标养时间、水胶比。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的渗透性是决定其耐久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渗透性的高低直接影响流体向混凝土内部传输速率的大小,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重要的影响.结合工程实践,对原有的混凝土渗透性试验装置进行了创新,并借鉴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思路,设计了一套拉应力条件下混凝土水渗透性试验装置.初步试验结果显示,运用该方法具有适用性强、操作相对便捷的特点.工程实践也表明,拉应力状态对混凝土水渗透性影响明显,科学有效的试验方法对于合理预测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矿物功能材料改善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不同种类与掺量、以不同组合方式掺入的矿物功能材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矿物功能材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普遍有改善作用,单掺硅灰、粉煤灰、矿渣超细粉均明显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偏高岭土宜与硅灰组合叠加使用,适宜掺量在25%以下;不同矿物功能材料的组合叠加效果更加优于它们的单掺效果。对高性能混凝土的Cl^-渗透机理分析表明,矿物功能材料由于其功能效应和对Cl^-的初始固化(物理吸附)作用,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进行了水泥基材料高温作用后气体渗透性的试验研究,设计了不同的升温速率,进行了普通混凝土和砂浆试样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升温速率5~10℃/min时,水泥基材料的气体渗透性变化趋势不明显;当升温速率大于10℃/min时,试样的气体渗透系数大幅度增加,说明普通混凝土和砂浆试样渗透性的劣化。同时试验表明,随着围压和进气压的增大,水泥基材料的本质渗透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东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程》中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规程》中的交流电法和RCM法可以便捷准确的评定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不同的试块制备方法对氯离子渗透性电测法的试验结果影响很大,考虑到工程上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建议《规程》中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评定方法应对试块的制备方法应提出更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强透水性混凝土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具有绿色、环保等特点,可应用于人行道、停车场、透水性路面、土工结构排水系统反滤层等,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因强度低影响了其应用范围。本文对透水性混凝土材料进行了试验研究,讨论了影响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强度和渗透性的因素,提出了增强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强度的措施。研究认为。水灰比、粗骨料的种类和级配、矿物掺合料以及其它增强材料是影响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强度的主要原因。并对这些因素对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试验还对透水性混凝土材料的渗透性进行了测试。根据试验结果推荐的原材料、配比和试验方法,可以得到强度达到30MPa,渗透性在1mm/s以上的透水性混凝土。满足一般工程需要。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干铁道部某项目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引起了普遍的重视,而长期以来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和设计都是建立存混凝土渗透性试验的基础上,所以混凝土抗渗性测试方法的研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混凝土渗透性的研究成果,着重探讨水渗透、气体渗透和氯离子渗透三种不同的渗透性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制了一套应力作用下混凝土渗透性装置,用于评价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结果表明:压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着应力比(≦0.3时)的增大而减小,而当应力比>0.3时,氯离子扩散系数则逐渐增大。而弯曲应力作用下,氯离子扩散系数则均呈增大趋势。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胶凝材料组成对压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寻找合适的结构材料来抵御深钻地武器打击是当前工程防护研究中的难题。采用C40钢筋混凝土、高强花岗岩和配筋超高强混凝土三种材料,进行在相同打击条件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配筋超高强混凝土具有非常优良的抗侵彻性能,其侵彻深度仅是C40钢筋混凝土的22%、高强花岗岩的41%。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上述三种靶体别列赞侵彻公式的材料系数、快速侵彻仿真响应函数的材料参数,进而拓展至BLU-113等典钻地战斗部,获得侵彻深度等关键数据。研究成果可为配筋超高强混凝土的材料选型、抗侵彻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混凝土渗透结晶材料中活性组分对混凝土组成的化学作用,反应可能生成的结晶产物及活性离子的渗透深度。利用扫描电镜和X衍射仪测定渗透结晶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深度。结果表明,掺有渗透结晶材料的水泥浆中各主要衍射峰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峰的相对强度发生了变化。渗透结晶防水材料中的活性化学物质与Ca(OH)2生成的结晶体,能很好地渗入混凝土微裂缝中,渗透深度随龄期的增长而逐渐加深。龄期为180 d时,在120 mm处可见少量结晶体。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中子照相技术的原理和基本装置,并将其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的检测和研究中.结果表明:中子照相能够直观地检测钢筋混凝土内部的裂缝发展情况,并能实现对混凝土中水分侵入过程的可视化研究.在成像数据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水分侵入模型进行了修正,认为在水分侵入的初始阶段,水渗透系数为常数;吸水超过4 h后,渗透系数则按指数函数衰减.  相似文献   

15.
海港混凝土工程因其受海洋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其结构物需具备良好的工作性和耐腐蚀能力,在优选原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方法提出了水化热低、强度高、抗氯离子渗透性好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墩高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掺量优质粉煤灰可以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水化温升;复合矿粉与粉煤灰,因其水化热峰值出现时间比单一同量矿物材料水化热峰值出现时间迟一些,有利于防止因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早期开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综合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D值)为指标,研究了复掺粉煤灰和矿粉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其时变规律。结果表明:降低水胶比,延长龄期(180 d以内)都能使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增强;一定范围内,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随矿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矿粉掺量分别为37.5%、31.9%时,C30、C45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佳;随着龄期延长,C30、C45混凝土的D值差距增大;C30、C45混凝土在90 d、180 d的D值与粉煤灰、矿粉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用线性公式来表达;C30、C45混凝土的D值与龄期之间的定量关系可用基于Fick第二定律的幂函数表达,其中,指数a与粉煤灰掺量的关系可用高次多项式来表达。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the resistance to chloride penetration of concrete containing fly ash of various finenesses was examined. Three different fly ash finenesses viz., original fly ash, 45% fine portion and 10% fine portion fly ashes were used for the study. Chloride resistance of concrete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measurement of the Coulomb charge as per ASTM C1202 and by determination of chloride ingress after different periods of exposure to 3% NaCl solution in full immersion and partial immersion modes. From the tests, it is found that the resistance to chloride penetration of concrete depends on the fineness of fly ash. The rapid chloride permeability test (ASTM C1202) clearly indicates that the Coulomb charge of concrete at the age of 28 days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fly ash. The decrease is promoted with an increase in fly ash fineness. The immersion of cut cylinders in the 3% NaCl solution for 3 and 6 months confirm that the resistance of the chloride penetration of concrete increases with an incorporation with fly ash an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fly ash fineness.  相似文献   

18.
Recent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caused by de-icing salt penetration into concrete bridges is reviewed. The author discusses comparative studies of bridges of different ages, the detection of defects, crack repair, concrete repair materials, bridge deck waterproofing, protective coatings and cathodic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和渗透结晶材料对海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有很大影响。采用了GB/T50082—2009中的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和电通量法对海水环境下掺有粉煤灰和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的混凝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范围内,随着粉煤灰和水泥基结晶材料掺量的增加,海水环境下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