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L-丙氨酸和N-(苄羰氧基)丁二酰胺为起始原料合成了N-苄氧羰基-L-丙氨酸,采用正交实验等方法考察了缚酸剂种类、L-丙氨酸、碳酸氢钠和N-(苄羰氧基)丁二酰胺的物质的量比、有机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二氧六环与水的体积比对收率的影响。采用红外、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确认。结果表明,反应最佳工艺为:n(碳酸氢钠)∶n(N-(苄羰氧基)丁二酰胺)∶n(L-丙氨酸)=2∶1.2∶1,二氧六环与水的体积比为1.5∶1,25℃,反应3h,收率达到97.7%。  相似文献   

2.
刘巧云 《江苏化工》2007,35(6):32-33
以氯甲酸苄酯和L-缬氨酸为原料,在NaOH的溶液中进行反应,以较高收率合成了N-苄氧羰基-L-缬氨酸。考察了反应物的配比、反应温度、重结晶方式对收率影响。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0℃、反应物L-缬氨酸:氯甲酸苄酯为1∶1.2(摩尔比),重结晶时先用乙醚与甲苯体积比为1∶1混合溶剂溶解粗品,然后滴加石油醚析出晶体,产品收率较高达95%,纯度为99%。  相似文献   

3.
于荣华  刘艳玲  乔浩  刘存礼 《精细化工》2012,29(12):1245-1248
以苄氧羰基氯、L-丝氨酸为原料,合成了N-苄氧羰基-L-丝氨酸。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pH、原料的摩尔比、相转移催化剂对N-苄氧羰基-L-丝氨酸收率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后N-苄氧羰基-L-丝氨酸收率为93.2%。N-苄氧羰基-L-丝氨酸和苄溴反应生成了目标产物-N-苄氧羰基-L-丝氨酸苄酯,重点探讨了酯化过程中缚酸剂、原料的投料顺序及产品后处理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选择具有催化作用的三乙胺为缚酸剂,用质量分数10%的亚硫酸氢钠对产品进行后处理使N-苄氧羰基-L-丝氨酸苄酯的色谱纯度达98.5%。通过红外、核磁、熔点、旋光度等对目标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产品的纯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
摘要:以苄氧羰基氯、L -丝氨酸为原料,合成了N -苄氧羰基-L-丝氨酸。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pH、原料的摩尔比、相转移催化剂对N -苄氧羰基-L-丝氨酸收率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后N-苄氧羰基-L-丝氨酸收率为93.2%。N -苄氧羰基-L-丝氨酸和苄溴反应生成了目标产物-N-苄氧羰基-L-丝氨酸苄酯,重点探讨了酯化过程中缚酸剂、原料的投料顺序及产品后处理对目标产物得率的影响。选择具有催化作用的三乙胺为缚酸剂,用10%的亚硫酸氢钠对产品进行后处理使得N-苄氧羰基-L-丝氨酸苄酯的纯度达98.5%。通过红外、核磁、熔点、旋光度等对目标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 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产品的纯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5.
杨海超  俞迪虎  李勇 《化学试剂》2011,33(3):263-265
以二碳酸二叔丁酯和氨基酸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产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光谱和质谱确认.研究了不同碱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N-苄氧羰基氨基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璐  李可彬 《应用化工》2008,37(1):71-73
以甘氨酸和氯甲酸苄酯为原料,合成N-苄氧羰基甘氨酸,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摩尔比n(甘氨酸)∶n(氯甲酸苄酯)=1∶1,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20℃,反应液pH值为9,收率90.2%。此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良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反应过程的优化,探索3-氯-L-丙氨酸盐酸盐的最佳合成工艺并对中间产物以及最终产物进行质谱表征。实验得最佳工艺为:5.00 g的L-丝氨酸和4.15 ml二氯亚砜,低温反应1 h后升温至40℃继续反应4.5 h,产率约83.9%;5.00 g的L-丝氨酸甲酯盐酸盐和7.36 g五氯化磷,冰水浴下反应2 h后升温至30℃继续反应2 h,产率约95.3%;5.00 g的3-氯-L-丙氨酸甲酯盐酸盐在50 mL的6 mol/L的盐酸中先回流反应1 h后再蒸馏反应0.8 h,产率约75.4%。总产率约60.3%。  相似文献   

8.
余文兵  周华  龚大春  韦萍 《化学试剂》2005,27(12):735-736,741
以L-苹果酸与乙酰氯反应生成环状酸酐,酸酐开环同时通过苄醇酯化保护羧基,再经Mitsunobu反应环化得到β-丙内酯,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9.
以2-对硝基苄氧羰基甲氧亚胺基-3-氧代丁酸、磺酰氯为起始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反应、处理,得到(顺式或反式)即(Z或E)-4-氯-2-对硝基苄氧羰基甲氧亚胺-3-氧代丁酸。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较佳工艺条件:原料摩尔比n(2-对硝基苄氧羰基甲氧亚胺基-3-氧代丁酸)∶n(磺酰氯)=1∶1.4,在50~55℃反应5~6 h,反应完调节体系pH值为6.5±0.1,顺式、反式异构体产品分离效果达到99%以上,收率分别是24%和48%,纯度均为98%。  相似文献   

10.
11.
聚合氯化铝的制备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结晶氯化铝水解、逐滴加碱和氢氧化铝法3种方法制备聚合氯化铝(PAC),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红外光谱分别进行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解法所得PAC盐基度(B)低(B=4%-8%),优点是纯度高,没有引入其它金属离子;逐滴加碱法所得PAC盐基度稍高(B=25%-45%),但含有大量钠离子且Alb含量不高;氢氧化铝法所得PAC盐基度较高(B=50.6%),但也引进了其它金属离子,优点是所制备碱式氯化铝Alb含量较前二者高(三者Alb含量比例为1:9.3:17.2),达到了国标GB15892—1995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红外(IR)光谱,包括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去卷积红外光谱对氟橡胶(FKM)的分子结构进行了研究。试验发现:氟橡胶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CH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H2-FKM)、CH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H2-FKM)、CH2弯曲伸缩振动模式(δCH2-FKM)、CF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F2-FKM)、CF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F2-FKM)和CFCl伸缩振动模式(νCFCl-FKM)等。研究发现:氟橡胶的去卷积IR光谱的谱图分辨能力要优于相应的一维IR光谱、二阶导数IR光谱和四阶导数IR光谱。此研究拓展了IR光谱在氟橡胶结构及应用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王长守  张龙庄  刘军 《应用化工》2007,36(8):797-798
以烯丙醇和草酰氯为原料,合成医药法罗培南的重要中间体烯丙氧基单草酰氯,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反应物料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烯丙氧基单草酰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烯丙醇与草酰氯的摩尔比为1∶1.0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60 m in。在上述条件下,反应收率达到84.0%,产品含量99.6%。  相似文献   

14.
天然高分子阳离子淀粉絮凝剂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醚化剂,通过干法对淀粉进行改性,合成天然高分子阳离子淀粉絮凝剂.研究了体系中水的质量分数、CTA用量、CTA与NaOH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取代度和粘度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为:淀粉100g,ω(水)=25%,n(CTA)=0.175 mol;n(CTA):n(NaOH)=0.83,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70℃,制得的阳离子淀粉取代度高达0.598.  相似文献   

15.
六氯环三磷腈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物料粒径和投料比对六氯环三磷腈(HCCP)合成化学反应、产物产率和质量的影响,并用红外、XRD、熔点等分析与表征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成功的提出了一种催化剂法制备HCCP的新工艺。与现有制备工艺相比,反应时间从7 h缩短到了3.5 h,产率稳定在65%~73%之间。由于采用了新的精制工艺,产物纯度达到96%以上。表明该新工艺适合工业化稳定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氧化还原剂和偶氮类化合物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共聚物。研究了氧化还原剂总质量分数、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偶氮类化合物的种类和质量分数、引发温度、pH值、单体质量分数等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氧化还原剂总质量分数0.015%、氧化剂与还原剂质量比0.7、偶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0.012 5%、引发温度25℃、pH值6.0、单体质量分数45%,在上述条件下,产物特性粘数为12.370 8 dL/g。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7.
以没食子酸与乙酸酐合成三乙酰没食子酸(TAGA),进而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催化剂,与SOCl2酰氯化反应合成三乙酰没食子酰氯(TAGC),考察了溶剂、反应物配比、催化剂加入量、浴温及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氯甲烷反应效果最好,优化工艺条件为:TAGA与SOCl2摩尔比为1∶3,催化剂加入量1.2%,浴温60℃,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TAGC产率可达92.9%。  相似文献   

18.
对苯二甲酰氯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苯二甲酰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合成化学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对苯二甲酰氯的用途和制备方法,总结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几种合成方法的比较得知,相转移催化法制备对苯二甲酰氯是一种比较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石渣和盐湖氯化镁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镁。电石渣(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将氨气通入氯化镁溶液中制备氢氧化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氯化铵与氯化镁物质的量比为5.0,氯化镁浓度为2.0 mol/L,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25 ℃,陈化时间为2 h。在该条件下氢氧化镁的生成率可达到89%,纯度也可达到98%以上。通过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表征表明,氢氧化镁产品为片状,粒径在800 nm左右。采用该方法制备氢氧化镁,不仅可以解决电石渣和盐湖氯化镁的大量堆放问题,而且可以制备出高品质的氢氧化镁产品。  相似文献   

20.
改性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结晶AlCl3为原料制备聚合氯化铝(PAC),用聚硅酸对其进行改性,获得了改性的聚硅酸氯化铝絮凝剂。考察了pH值、SiO2浓度、温度、Al/Si摩尔比等因素对改性聚硅酸氯化铝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pH值5~6,SiO2浓度2.5%,温度20~30℃,Al/Si摩尔比1.0。用改性聚硅酸氯化铝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其最佳的处理条件为:投加量125 mg/L,pH值8,搅拌时间20 min,搅拌温度50℃。改性聚硅酸氯化铝絮凝剂具有更好的除油、去除COD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