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建立井身轨迹数学模型,采用平均角法进行程序设计,计算出垂深,地下坐标,狗腿等数据,得到井身的变化规律。主要结论为:采用该数据模型,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的井身精度;采用该方法得到的井身轨迹资料更符合实际,提高钻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刘学军  何东溯  王军 《天然气工业》2007,27(11):119-120
近期实施的地球科学与钻井系统(A1系统)、上游生产信息系统(A2系统),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2000年制定的《中国石油信息技术发展战略规划》中的2个关键项目。利用现代化的软硬件平台,建立勘探开发统一的数据模型和标准,集成数据平台和统一共享的地学模型,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实现勘探协同工作,提高业务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管理和综合研究的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发布和应用于一体,形成规范、统一、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管理的信息应用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项目研究环境是A1、A2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该系统展示其精华和应用的界面及平台。它由主数据库、数据准备区、数据服务区、软件应用区4部分组成。根据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的实际需求,将项目环境建设分为环境构建、数据准备和加载、软件集成及勘探开发工作一体化流程建立几个阶段,逐步实施建设。  相似文献   

3.
西藏--我国西部21世纪新的油气资源接替区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根据西藏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和油气地质特征,从含油气区及其含油气盆地分析着手,论述其含油气性。立足西藏地区油气成藏条件的特殊性,将西藏地质划分为柴达木(及边缘)、巴颜喀拉、羌塘一昌都、冈底斯、喜马拉雅等5个含油气区,并讨论了构造复杂地区油气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提出含油气实体(盆地、残盆、构造残块、沉积残体)的概念,作为西藏地区油气资源评价的基本单元、油气勘探对象和评价核心。分析了西藏地区主要盆地的生烃量、远景资源量,并结合油气成藏的其他地质因素,特别是油气保存条件,对主要盆地油气远景进行论证,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总石油资源量约90亿吨,展现了地区的美好油气勘探前景。提出羌塘盆地应作为西藏地区油气勘探首选实体,措勤、比如、昌都、岗巴一定日等盆地应作为勘探远景实体。  相似文献   

4.
在所有产油气盆地中,大部分油气储量集中在少数油田中,这是油气在全盆地范围内横向和垂向运移的结果。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可确定横向运移方面。本文采用石油系统概念,并以安第斯山前陆为例,利用布格重力图作为区域构造形态图,择优选取横向运移区,指明最大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东连中国,西濒里海,北邻俄罗斯,南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在271.73万km^2的土地上,居住着1679万人口,是中亚地区幅员最辽阔的国家,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寒。  相似文献   

6.
在详细分析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地面地质资料和大量质量地震剖面的基础上,依据圈闭的成因和特征,将塔西南坳陷的圈闭分为构造圈闭和非构造圈闭两大类,前者又细分为背斜圈闭和断层圈闭两亚类。  相似文献   

7.
断块油气田油气运移聚集的一种模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东营凹陷的永安镇断块油气田为例,根据油气分布特征及流体性质变化规律探讨了断块同气田油气运移聚集的一种模式。研究区主体部分为一被阶梯状断层切割复杂化的背斜构造,东西向延伸的南掉正断层将其切割成自北向南依次降低的3个台阶,4个含油断块区。早第三纪末东营运动断裂活动断裂不仅提供了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也造成了地层的大幅度的倾斜,油气一方面沿断裂垂向田深部运移于浅部,另一方面横穿断层向相邻断块运聚,形成大  相似文献   

8.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东、南、西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南非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奥兰治河和林波波河是南非最主要的河流,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草原气候。英语和南非荷兰语为官方语言。  相似文献   

9.
含油气系统——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一种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了含油气系统概述的历史发展,并根据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点,对其研究内容作了系统总结,并介绍了几种实用的分类方案,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其在资源评价,勘探,研究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下扬子区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选区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下扬子区发育海相上震旦统至上奥陶统烃源岩(大部分已进入过成熟干气阶段,经历过两期生油过程,仍有一定生烃能力)和上石炭统至二叠系烃源岩(其本处于生油晚期阶段);成岩后生作用大大改善了古生界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的储集性能和渗滤性;古生界露头区已发现背斜逾200个(许多面积大于40km2),预计覆盖区构造型及其它类型圈闭同样很多,具有优越的圈闭条件;广泛分布3套有效区域盖层(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上二叠统龙潭组,上白垩统浦口组),以浦口组盖层最重要。下扬子区上震旦统至二叠系的油气显示(油、气和固体沥青)多达424处,多赋存于洞、缝,反映该区经历过广泛的成油过程。印支期至燕山期的构造运动对古生界原生油气藏改造相当严重,但构造相对稳定的区块仍有勘探远景,综合分析认为,泰州—泰兴、南通—无锡、句容—南陵、射阳—大丰和无为—望江地区最有勘探前景。图3表2参4(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11.
在中石油A1项目建设过程中,PCEDM数据模型是很复杂的。为了更深入了解PCEDM模型,本文以基本实体为例,从模型结构、表关系、模型扩展三个方面对整个数据模型加以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好的维护和完善PCEDM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在丘陵油田密闭取心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建立了该区水淹层解释的定量模型.包括孔隙度模型、饱和度模型、渗透率模型、产水率模型和粒度中值计算模型。应用这些模型对实际资料进行处理,并与试油资料和生产资料对比,精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二维射线追踪法正演模拟人机联作解释的思路是:根据实际地面地震资料及其初步解释结果,设计出一个解释模型,应用二维射线追踪法进行模拟计算,将结果与实际资料进行比较,依据两者之间的差异,修改模型,完成一次解释过程.利用计算机人机联作反复上述过程,直到模拟结果与实际资料在一定范围内吻合为止,最后一个解释模型就是对实际资料的解释结果.文中详细研究了二维射线追踪法正演模拟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人机联作解释的基本操作步骤;对地层模型进行正演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斯坦盐下油藏双重介质三维地质建模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以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下石炭系油藏为例.在详细岩心观察基础上.综合取心、测井、地质、地震等多方面资料,分步建立了双重介质储集层的三维地质模型.首先建立研究区构造模型,利用地震相和测井相分析建立沉积相模型,在数据结构分析和方法优选的基础上.建立相控的储集层基质属性模型;第二步利用地震几何属性分析和岩心裂缝描述结果.模拟建立裂缝分布网络模型;第三步将基质属性和裂缝分布网络模型有机结合,利用基质和裂缝渗流交换原理建立双重介质储集层三维综合地质模型.建模最终给出了裂缝的网络分布模型,裂缝的等效渗透率和双重介质等效渗透率模型,可直接提供给油藏工程研究人员开展数值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钻井复杂的准确识别是钻井工程顺利开展的保障,现有基于机器学习的钻井复杂诊断方法未考虑钻井资料数据不平衡的特点,可能导致将钻井复杂误判为正常工况。基于决策树分类模型,建立了考虑数据不平衡影响的钻井复杂诊断方法:从录井资料、工程异常记录等现场资料中收集原始数据,提取钻压、钩载、排量等钻井参数,并以波动值构建样本集;引入错误分类成本以修正数据不平衡的影响,建立以最小错误分类成本期望值为分类目标的决策树模型,取代以最高准确率为目标的分类模型。将新模型应用于某页岩气水平井卡钻复杂诊断,结果表明:考虑数据不平衡后,模型能识别出传统方法遗漏的卡钻样本,并将成本期望值降低85%。文中处理数据不平衡的方法不局限于决策树模型,亦可推广至其他机器学习方法,帮助解决钻井复杂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测井资料约束条件下的油藏地质模型精度无法满足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需要的难题,对利用高分辨率井闻地震资料为约束条件的提高油藏地质模型精度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东营凹陷樊124块利用高分辨率井问地震资料为精细建模约束条件,与其他尺度更广、覆盖空间更大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区块中部发现了一条贯穿整个油藏的近东西向的低序级断层,目的层被分为南北2套油水系统,从而提高了地质模型精度.利用井问地震资料清晰刻画了井间储层的连通及接触关系,从而克服了传统小层对比中难以落实层问连通关系的缺陷,并提出了井问地震资料约束的井问储层连通关系概念模型,为油藏储层的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石油A1系统PCEDM数据模型基本实体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基本实体部分为例,从模型结构、表关系、模型扩展3个方面对中石油A1系统PCEDM数据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PCEDM涉及到基本实体的表有19张,表与表之间关系复杂;涉及的数据项(字段)有500多项,各个字段都有它固定的含义。数据模型扩展有5种途径:保留预留字段、直接在原有表中加入新的字段、增加新的子表、扩展全新的顶级结构、增加新的下拉列表选项。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PCEDM模型,更好地维护和完善PCEDM数据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间歇过程变量的在线预测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手段。实现间歇过程变量的在线预报需要对过程以往的批次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即需挖掘批次间和批次内的数据信息。针对间歇过程数据不同批次不等长、数据长度短、非线性等特点,采用数据重构——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方法建立其在线预测模型:将收集到的间歇过程变量以批次为单位进行数据平滑;对这些批次数据按照随机的顺序首尾相接,组成长数据集;对于批次连接处数据跳跃的情况,采用后面所有批次数据减去上一批次的最后一个值,以实现数据的平滑;采用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方法建立数据模型,并用于间歇蒸馏温度的在线预报。采用该方法建立的4步预测模型对某间歇蒸馏过程上升气温度的预测均方差较小,符合生产现场的预测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振 《石油物探》2022,(1):166-173
针对如何从勘探开发数据中获取更多有用信息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数学模型进化的方法。该方法将数据与数学模型本身关联起来,经过初始模型建立、数据整理、相关性分析、模型改进等过程生成与实测数据相吻合、具有明确地质意义的数学模型,达到加深地质规律认识的目的。将该方法应用于南海东部泥岩速度与砂质含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利用逐步优化建立的初始数学模型,获得与实际数据更吻合的进化模型,进一步将进化模型与地质知识关联,提出了泥岩差异压实机理模型。泥岩差异压实机理模型认为泥岩中的砂质颗粒会降低泥质压实程度,使泥岩速度变化的规律复杂化。研究区具体表现为同一深度下不同砂质含量的泥岩中泥质的速度差异超过1 000 m/s,泥岩速度在浅层随泥质含量增加而非线性减小,在深层又随泥质含量增加而非线性增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数据驱动数学模型进化的思路挖掘地质油藏数据中隐含规律的方法可行且有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The use of equations of state (EOS) to model fluid properties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have an internally consistent set of PVT properties, which is essential, especially, when it is desired to use compositional simulators to model two-phase reservoirs. In this article, the 3-parameter Peng-Robinson equation of state along with single carbon number (SCN) splitting of the C7+ fraction are used to model a major onshore reservoir in Abu Dhabi that has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fluid properties variations. Extensive screening and checking of PVT data of the field was necessary to develop this model. Also, extensive verification of the developed model was accomplished by comparing its results to data external to the model. Results of this article indicate the capability of using multiple well PVT analysis within the three-parameter Peng-Robinson EOS to model complex two-phase reservoirs such as this one. We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up the model and the challenges involved in performing this task, which include proper selection of representative experimental data to build the model, along with extensive screening and data quality these data, and the model verification so that we have the confidence that one EOS model that can predict the reservoir fluid PVT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