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管子管板胀接方法,提出了胀接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无论是机械胀接还是液压胀接,均在各类核电换热器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胀接后,可选取不同的胀接公式进行胀紧率的计算。在核电换热器的管子管板胀接中,换热管的壁厚减薄率可根据胀接方法及胀管要求进行选择。液压胀接具有应力均匀、胀接长度大、过渡区残余应力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3种胀接方法,即机械胀接、爆炸胀接、液压胀接的发展及应用。对3种胀接手段利弊进行了阐述,并详细分析了影响胀接质量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限定胀接范围内,在适当的胀管率条件下,胀接件的牢固性和严密性和胀接元件表面粗糙度相关联,耐压试验及运行中胀接件泄漏原因之一是胀接元件表面粗糙度等级过低所致,提高胀接元件表面粗糙度等级是提高胀接件严密性和可靠性的重要途径,是减缓胀接件应力腐蚀的有效措施;对提高压力容器胀接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认为:P≥1.27MPa的锅炉,胀接元件表面粗糙度等级应达到Ra≤3.2um,P<1.27MPa的锅炉,也应适当提高胀接元件表面粗糙度等级。  相似文献   

4.
制造换热器管束时,管子管板的液压胀接是常用的加工工艺。在液压胀接过程中,主要经历了管子管壁屈服、管子管板间隙消失、加压到最大胀接力和卸压等过程,胀接质量主要受胀接力、间隙、清洁度和胀接长度等因素的影响。以CPR1000项目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胀接工艺为例,对管子管板液压胀接工艺评定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胀接前及胀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为核电换热器设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动胀管器     
用人工胀管时,不仅需要较高的劳动强度,而且不能准确地控制胀接程度。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电动胀管器,既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又能够准确地控制胀接程度,保证胀接质量。一、电动胀管器的原理和构造我们知道,管口的胀接强度主要决定于管及管板在胀接后径向残留应力的大小,这个应力愈大,管子胀得愈紧,胀接强度也愈大。  相似文献   

6.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常需采用胀接工艺,管子管板的胀接质量直接影响换热器的密封性能。在换热器或压力容器的制造中,主要的胀管方式有机械胀管、爆炸胀管、液压胀管和橡胶胀管。经比较,提出了胀接形式的选择原则,并利用胀管实例,说明了胀接工艺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7.
李路  周艳彬 《日用电器》2012,(7):53-54,57
本文主要分析涂胶胀接工艺的缺陷,通过引入新的管板密封槽接头,综合改善胀接工艺。确立新的检漏标准和方法,实现不涂胶胀接。同时保证一次胀接合格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8.
高压加热器是电站设备中的重要辅机,管子管板的胀接在高压加热器制造中是较为关键的工序,随着新建发电机组功率的增大,使高压加热器管板的外形尺寸和厚度也相应增大。为此,需对大直径与超厚管板的高压加热器的管子管板胀接进行不同胀接工艺形式的比较,从而优选管子管板胀接的工艺方法。探讨不同胀接长度的单位拉脱力以确定合适的试样胀接长度,并对胀接参数做了定量的分析评定。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和管板机械胀接可靠性,通过对胀接密封原理研究,提出采用金相、应力应变以及拉脱力相结合的方式对胀接密封可靠性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金相法可准确测量和评价铜管壁厚减薄情况和胀接有效长度;应力应变法可有效检测胀接过程管板孔孔桥壁受应力大小,以此来评价周围管板孔已胀接铜管是否发生径向收缩塑性变形;拉脱力法可有效获得和评价铜管和管板最佳接触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0.
对T2铜管与20#管板在涂胶和不涂胶的情况进行胀接试验,研究表明:T2铜管与20#管板胀接可以获得较好的胀接质量,在5-25mm胀接长度范围内,拉脱力随胀接长度呈现线性增加,涂胶后的拉脱力比未涂胶的情况下同比增加10%左右。研究结果对制冷装置用管壳式换热器的制造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