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赖德霖 《建筑师》2009,(6):55-64
“文法”和“词汇”是梁思成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和中国风格建筑创作思想表述中的一对概念。他不仅用它们来说明中国建筑法式与结构构件和造型要素之间的关系.还由此发展出其中国风格建筑创作的方法,即”建筑可译论”。因此这对概念可以说是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与中国风格建筑设计理论的原点.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将两个概念置于梁所受的学院派建筑教育背景中进行考察。作者认为这项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梁的《营造法式》研究.他在1935年所编纂的《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和在1950年代所提出的“建筑可译论”思想的理论基础.还可以进一步厘清学院派建筑教育对中国的影响.并在更大的范围内揭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许多“中国风格”建筑的设计方法论本质.从而贡献于中国的建筑学术史以及建筑设计思想史。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无论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还是1950年代“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新创作.甚至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古都风貌式”以及所谓的“欧陆风格”设计都有着相同的方法论来源,这就是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构图”与“要素”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二千余年以来的发展是受生态环境和哲学思维所制约,就地取材,利用木结构中铺作层的高架减震性能,达到“墙倒屋不塌”的抗震目的。 近代中国建筑界对“唐风”建筑的研究与实践,无疑使中式传统风格建筑向前发展了一步。 “仿古建筑”的提法,不利于中式传统建筑向前发展,提出用“中式传统风格建筑”取代“仿古建筑”的称谓,以适应发展中的“中式建筑”。 目前,国内风景区的景点建设和文化遗址公园、寺庙建筑以及休闲山庄中仍以中式传统风格为主,在适应观光客流量大,消费需求的变化,为经济效益而商品化等因素带来的新问题,以实例进行探讨。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17至18世纪,在欧洲及俄罗斯掀起了一股崇尚中国情调和仿效中国艺术的热潮,谓之“中国风”。文中考察了俄罗斯建筑艺术和造型艺术中出现中国形象的文化历史背景;用历史资料和图片展示了圣彼得堡及其郊区部分建筑艺术的中国风格;比较了俄罗斯建筑中的中式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差异,并分析研究了产生其差异的原因。研究成果丰富了中俄建筑艺术、文化、美学史的内容,有利于巩固和扩大俄中俄两国文化合作方面的友好联系。  相似文献   

4.
现代室内设计之中式风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古建筑,其高贵、大气和文雅的中式风格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灿烂文化。中式风格建筑的典型特点是讲究造型对称和色彩对比,传统中式风格装修的造价较高。现代室内设计的中式风格更多的运用后现代手法,对传统结构形式进行重新组合,在追求质朴和内敛中式风格的基础上使室内空间更具现代感。本文对中式风格及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当代新中式建筑设计风格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浅析了当代新中式建筑设计风格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民族特色以及现代设计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融合,尝试探索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建筑特色的新中式建筑风格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个新中式风格的住宅项目——“嵩明四合院”,进行了对新中式建筑兴起的原因及中国建筑的建筑内涵、人文精神的研究,阐述了该项目所体现出的中国建筑的伦理美、自然美和意境美,以期倡导新中式建筑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张帆 《建筑师》2010,(2):77-82
20世纪50~60年代是梁思成建筑史研究的一个特殊时期,在此期间,由于种种特殊的社会、政治原因,使其在学术研究领域投入时间、精力相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大大减少。但若仔细考察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梁思成仍然对中国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其宏观、系统而又颇具前瞻性的学术思想在这一时期也得以进一步延续和发展。本文拟从"中国近代建筑研究"这一侧面切入,结合大量的学术访谈,试图将梁思成对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从而进一步对梁思成中国近代建筑研究的特征、动因及意义进行初步总结,以填补以往研究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王军 《建筑史学刊》2021,2(3):127-134
1955 年针对梁思成的建筑思想批判,剑指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复古主义与建筑中的“浪费现象”,却未对关涉建筑设计规律的“型范”“法式”“做法”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讨论,终不能令梁思成心悦诚服。梁思成主张传承并发展以宋《营造法式》、清《工程做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模数化设计方法,藉以创造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主义建筑。他的这一探索在 1955 年遭遇了重创,他的学术思想却未因此改弦易张。  相似文献   

9.
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建筑从建筑形式上既有中式居住建筑特征,又具有西方古典建筑风格,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保护和研究这些历史建筑,对于地域文化的发掘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新中式风格建筑在实际住宅建造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住宅风格发展的历史和现在的形式,不仅能够实现文化的传承,更能实现对于住宅的稳定性,希望可以为我国的住宅建筑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敏龙  罗奇 《华中建筑》2003,21(5):100-103
庐山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从1896年西方传教士、商人开始着手开发出来,到20世纪20年代已形成相当规模,但山上的建筑风格几乎为清一色的“洋式建筑”,俨然像一个“世界村”。随着“三大公建”的出现,这种现象开始被打破,“中国固有形式”“近代式”、等风格相继出现,为庐山建筑风格的多样化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陈伯超 《城市建筑》2010,(12):108-110
张氏帅府是张作霖、张学良两代名帅的宅邸,包括中国东北传统四合院、西洋楼以及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少帅府等风格不同的建筑。它在建筑艺术、建筑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反映了沈阳近代建筑发展的全过程,是沈阳近代建筑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杨涛  杨昌鸣  滕军红 《新建筑》2012,(5):116-118
建筑以人为本,风格当随时代,这两个基本原则揭示了建筑界的一个普遍"常识",即"风格"是果,不是因。历时150年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新风格"探索历程说明:中西成熟的建筑"风格"不是中国现代建筑"新风格"的来源;当代中国建筑应该放弃无果的"风格"借鉴,思考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和风格紧随时代,专心研究当代中国人及社会对建筑所提出的真正要求如此,中国当代建筑的"新风格"就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建筑展览现象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平 《新建筑》2006,(2):90-92
从《建筑展览的“厚度”》一文引发对当代中国建筑展览(集合设计)现象的再思考,强调全面理解当代建筑的多元属性价值,并以原创性作为先锋性的评判标准,由此透视了当代中国建筑展览背后的功利与浮躁。提出真正的原创主要体现在:①呼应生活,改良社会;②突破建筑自身局限(空间,材质,风格):③以建筑准确表达社会新思潮。通过对欧洲当代成功的建筑展览(集合设计)的借鉴,总结了建筑展览活动的关键因素如:有意义的选址选题,多角度参与的主办方,多类型的建筑师参与,全社会的动员与参与等。  相似文献   

15.
焦自云  欧雷 《华中建筑》2009,27(2):37-39
台湾建筑学家汉宝德之“大乘的建筑观”,沉淀了一个学者深邃的思想。阅读他的建筑观,反思当代建筑界的现状和现代建筑师的职责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试从汉宝德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切入.通过平直的叙述了解其建筑观的演变和集其大成的“大乘的建筑观”,以及他对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反思,希基此引发思考,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薛颖 《华中建筑》2011,29(9):154-159
该文将建筑装饰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实用的需求,第二层次是审美的表达,第三层次是意义的承载.这三个方面的层次结构包含各自的内容,并呈理出由低到高递进的关系.首先,文章通过中国建筑装饰和西方建筑装饰的起源论证实用的需要为人类建造活动的第一要素,其他层次均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观点.其次,通过审美主体和客体、中西方对美...  相似文献   

17.
建筑造型与风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高磊 《山西建筑》2004,30(10):4-5
对建筑造型手法在传统单一风格、学派风格和建筑师个人风格三种运用结果作了介绍,阐述了建筑造型设计手法与风格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体现,以丰富建筑创作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户部山古民居建筑装饰是苏北民居建筑装饰的典型代表,其中也蕴含了浓郁的中国传统风格而又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徐州户部山古民居建筑的色彩装饰和雕刻装饰的研究,分析了户部山古民居建筑装饰独特的艺术特色,对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元素与现代建筑融合的问题进行了一定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余威 《城市建筑》2014,(33):190-190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问题提出具体的分析和讨论,希望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能够在现代建筑中依然发挥着其代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建筑符号学对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由于建筑风格的趋同化造成了“特色危机”,根据索绪尔和皮尔士对符号学的分类,结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实例,浅析了研究建筑符号学对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意义,从而形成多样的景观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