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Super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寻找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分布存在的规律,为Super SAP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预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止超长钢筋混凝土或者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温度裂缝而降低结构的耐久性能,需要对结构进行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分析.基于热传导的基本理论阐述了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温度场确定的方法,并以某实际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室为例,确定了其结构内外部温度边界条件的取值,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了其运行期升温和降温2种最不利工况下的结构温度场,并对结构进行了温度应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超长结构或者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构件厚度方向存在温度梯度变化,在构件结点处也存在着分布复杂的温度场;离结构刚度中心越远,温度变形量越大;在墙转角、墙板接触、洞口下方均存在温度应力集中现象,且应力从这些地方向周围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实际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采用三维瞬态温度场理论,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整体浇筑、分层浇筑、设置水管冷却等不同施工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整体浇筑相比,分层浇筑和加水管冷却可以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水化效应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对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实测的接驾咀特大桥系杆拱桥端横梁的水化热温度场,采用三维瞬态温度场理论,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分二次浇筑与整体浇筑时端横梁水化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浇筑时端横梁水化温升要较分层浇筑时快,采用分层浇筑方式可有效地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效应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所建立的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效应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可为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混凝土箱梁温度效应分析过程中,对箱梁温度场进行仿真时,边界条件难以确定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节点建模的无网格法数值计算理论,并基于无网格法理论的配点法,建立混凝土箱梁径向基函数配点法模型,对混凝土箱梁截面的稳态温度场反分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径向基函数配点法不仅能有效对混凝土箱梁温度场进行数值分析,而且能对缺失边界条件的混凝土箱梁温度场进行直接计算,无网格计算结果和有限元法结果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某火箭试验台体是大型固体运载火箭总体技术研究的重要试验依托,其安全使用性能直接影响到载人航天发射任务。该火箭试验台体结构形式为异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于该异型大体积混凝土构筑物,较为少见。开展了施工温度理论计算与分析;利用ANSYS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瞬态热分析,得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场,并对施工温度场开展分析,为火箭试验台体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温度监测点、抗裂筋、冷却水管等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大,直接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变化.为了精确描述混凝土温度场随日照的变化,结合太阳辐射与温升的关系,导出大体积混凝土在太阳辐射下表面温升的计算公式,同时求出表面温升对内部温度场影响的解析解,为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厚度大体积混凝土板施工过程中温度场不同,其相邻温度场在施工过程中会相互影响,对其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可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供参考依据。文章利用ANSYS软件设计了4种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基础底板组合形式,通过模拟温度场变化情况研究了不同厚度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温度场的相互影响,并对实际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进行了温度监控,结合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邻不同厚度大体积混凝土板交界处,温度场的相互影响较大;水平方向距离交界位置越远,相互影响越小;相邻板越厚,相互影响越大;交界处混凝土最高温度没有出现在板厚的中间位置,而出现在交界深度中间偏下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针对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北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利用MIDAS程序对其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桥梁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特性和变化规律,为大体积混凝土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的温控防裂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温度控制,本文通过对宁波甬江特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场与温度应力进行仿真分析,计算了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及仿真应力场,从而采取了相应温控措施,并对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温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的最高温升和内外温差,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碳、芳纶纤维具有负的线热膨胀系数 ,用其增强水泥和混凝土不仅可以提高强度 ,改善其力学性能 ,而且还可以制约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形 ,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本文应用有限单元法和有限差分法相结合的方法 ,对碳 /芳纶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温度变形的控制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边界传热过程的确定是进行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分析的关键,是研究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依托某工程,进行碾压混凝土在非绝热状态下的温度试验,并获得实测数据.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作为数值反演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了温度场的反演计算,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反演结果的合理性,同时获得了与工程条件相符的不...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浇筑层温度场在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边界虚厚度考虑固体边界效应,用拉氏变换方法求得混凝土浇筑层温度场在第一类边界条件下,有水化热和变动气温两种情况的理论解答。  相似文献   

14.
在日照作用下对钢管混凝土构件进行截面温度场测试,分析了截面温度场随日照方位及截面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截面温度场随时间及截面空间变化的非线性均很显著;钢管表面各测点与圆心测点出现温度峰值的时间存在相位差;沿截面直径方向,各测点温度变化随直径缩小趋缓,即越靠近圆心,测点温度变化越滞后于环境的变化;圆心点的温度变化受各个方向温度变化的共同作用,但更多地受到强势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考虑日照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期温度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在仿真计算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场时,气温边界条件均没有考虑日照影响引起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升高.采用瞬态有限元方法严格模拟碾压混凝土实际碾压浇筑过程,就施工期考虑日照影响与不考虑日照影响两种情况进行温度仿真计算,并且将仿真计算结果与实测温度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日照后的仿真温度场接近实测的温度场,并且得出了施工期日照对混凝土温度场影响很大的结论,如不考虑日照影响,计算得到的温度场将低于实际大坝的温度场.  相似文献   

16.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度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是不容忽视的.分析温度场、研究温度裂缝以及进行温控设计、制定合理的温控防裂措施是工程中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用ADINA程序实现对温度场仿真的一些具体的做法,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温度场的仿真分析,得出了一些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对控制混凝土早期裂缝提供依据,了解温度对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镍铬-镍硅型热电偶传感器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场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混凝土浇筑初期内部温度场沿深度呈抛物线分布,最高温度为58℃,在浇筑后3 d出现,持续1 d左右,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最大温差19℃.通过实测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可以直接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趋势,对控制水化热温度和温度裂缝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油池火焰蔓延特性,探究了火灾下横隔梁对多肋钢筋混凝土T梁桥温度场的影响。理论分析了T梁底火焰蔓延总长度与热释放速率间的无量纲关系,用FDS建立4种火灾场景的流体计算模型,分析T梁边界温度时空分布规律,将FDS计算结果加载到T梁桥有限元模型上,计算截面内部温度场。结果表明:在开放空间,T梁底火蔓延与无量纲热功率之间的线性比值大于封闭空间的2.58;横隔梁有效降低了火焰邻近区域的温度,在顺桥向将T梁边界温度场分成4个区域,各分区间温度比无横隔梁时分别降低9.7%、41%、56.8%。说明横隔梁限制了热传递,使火源直接作用的梁构件温度梯度梁肋中部提高33%,梁底提高13.3%,翼板底提高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